根据“两会”期间公布的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要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深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
2020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十三五”规划的全面收官之年,我国大气污染治理进入攻坚“深水期”,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作为一直以来的重点和难点,扬尘污染治理已然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目标完成与否的关键点之一。
扬尘治理,需对症下药;而把脉问诊,监测为先。高性能的扬尘传感器对实现扬尘全面监测、精准治理、降低成本等多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扬尘传感器的需求及应用现状
行业发展初期,扬尘监测设备多基于β射线吸收法,然而受仪器体积较大、成本高昂等因素掣肘,量大面广的需求无法得到真正满足。
基于光散射原理的粉尘传感器,在民用室内检测应用中,经历了从采用LED光源和扩散式采样,用于粉尘浓度变化的趋势检测,到升级为激光光源和风扇采样,可以精确检测PM2.5数值的创新发展过程。然而针对室外扬尘监测还需要PM10和TSP的精准监测要求,则无法得到满足。
因此,能够同时准确测量PM2.5/PM10/TSP、体积小、购买和维护成本低成为了扬尘监测设备配套传感器面临的主要挑战。
室外扬尘颗粒物监测的技术难点
① 与β射线原理的设备保持较高的线性相关性
国站监测设备采用的是β射线原理,其他的扬尘监测站的监测数据必须要与其保持高度一致性,但由于原理上的差异,要做到这一点,传感器需要采用更高性能的器件,有效提升颗粒物识别的能力。
② 满足室外-30℃~70℃的工作温度要求
温度对传感器激光管的影响非常大,然而室外温度范围更宽,夏天在太阳下暴晒,温度可能会到达70℃;冬天北方严寒地区最低温度可能达到零下30℃。这就要求传感器在此温度下不仅能够正常工作,还要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③检测精度不受水雾影响
由于室外环境经常会遇到凝霜与露水的情况,这些水汽进入到传感器后会严重影响到传感器的测量值,甚至会造成传感器永久损坏。
④长期使用,精度不受积灰影响
扬尘传感器工作在室外,大颗粒的灰尘经过传感器采样风道内会受到重力影响附着在传感器内部,长期使用,会使得灰尘在传感器内部大量堆积,影响到测量准确性。
四方光电激光扬尘传感器的技术特点
四方光电基于创新的光散射技术研究,陆续推出红外粉尘传感器、激光粉尘传感器等系列传感器产品,广泛应用于室内、室外及车内检测等领域。
在此基础上,四方光电针对扬尘传感器的应用场景,以及不同地方标准需求,推动技术革新升级,成功研发扬尘颗粒物传感器PM3003X及PM3006。
图1:PM3003X(左)及 PM3006(右)激光扬尘传感器
PM3003X,PM3006采用了独特的API(Auto Particle Identification,自动颗粒识别)技术,在多种尘源下进行标定,根据检测到的颗粒物分布进行自动判断,确保PM2.5、PM10和TSP的检测精度。
2、高温、恒功率、线型激光管
PM3003X、 PM3006激光扬尘传感器采用了工作温度在-30~70℃的恒功率、线型光源,其光功率高达100mW,相比点光源高出20倍以上,原始信号更强,大大提升了颗粒物的识别效率。同时对光源采用了恒功率控制,保证原始信号的稳定输出,确保测量的稳定性。
图2:室外扬尘传感器与民用粉尘传感器光源差别
左:高功率线型光源,右:低功率点光源
3、自带除水雾装置,不受水汽影响
四方光电研制的PM3003X、 PM3006激光扬尘传感器前端配套了除湿装置,防止室外环境中细小的水珠进入检测气室,消除水汽对扬尘传感器的精度影响。
4、 创新结构设计,长效防积灰
PM3003X、 PM3006激光扬尘传感器通过流体力学仿真对采样风道进行了长效防积灰结构设计,经过实际验证,可以减少室外环境对传感器检测精确度的影响,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我国室外扬尘网格化监测经历了早期的β射线吸收法,到采用民用净化器大量应用的激光粉尘传感器的过程。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民用的激光粉尘传感器不仅不能满足-30~70℃室外环境温度的全天候使用要求,同时还必须面对监测场所,特别是建设工地经常喷洒降霾的水雾影响,或者下雨潮湿的气候环境等。这种环境下,水雾经常被判断为严重雾霾造成爆表。同时网格化室外粉尘监控希望得到局部的可以与国家大气环境监测网数据具备的PM2.5/PM10/TSP的多项参数对比,民用激光传感器由于激光功率小,采样流量小, PM10分辨率很低,无法提供准确的PM10,通常采用根据PM2.5的数字进行比例计算,造成PM10监测数据失真。四方光电研制的PM3003X、 PM3006激光扬尘传感器通过采用宽温型大功率线型激光光源、API粉尘自动识别技术、先进的流道设计实现抗污染、大流量车规级采样机构、高湿度环境的水雾去除装置等,低成本地实现了对室外扬尘粉尘与β射线吸收法达到0.9相关系数的高精度测量。
责任编辑:pj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53文章
51511浏览量
757255 -
LED光源
+关注
关注
3文章
258浏览量
3271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干簧管传感器属于什么传感器
如何安装位移传感器的详细步骤
如何选择合适的光纤传感器
智能驾驶传感器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传感器落后10年以上,高端产品96%靠进口,卡脖子现象突出!专家锐评产业现状(最新观点)
![中国<b class='flag-5'>传感器</b>落后10年以上,高端产品96%靠进口,卡脖子现象突出!专家锐评产业<b class='flag-5'>现状</b>(最新观点)](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1/EF/wKgZO2dZaH2AeSujAARqqVy4Hc0580.png)
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有什么区别
VS高精度电压传感器
![VS高精度电压<b class='flag-5'>传感器</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7/D1/wKgaombr1yWANQPHAABO14_BbIM503.png)
土壤监测传感器的使用方法
车载传感器主要有哪些传感器
SHxxx传感器集线器,最多支持100组频率+温度传感器接入,满足您的多通道需求
传感器最大赛道,中国压力传感器市场现状及企业未来出路
多款式电导率传感器:经济高效,满足您的多样化应用需求
![多款式电导率<b class='flag-5'>传感器</b>:经济高效,满足您的多样化应用<b class='flag-5'>需求</b>](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42/9A/pYYBAGJ5wg2AcfkFAAAin6sKBTo872.jpg)
基于原子体系的量子惯性传感器研究现状综述
![基于原子体系的量子惯性<b class='flag-5'>传感器</b>研究<b class='flag-5'>现状</b>综述](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3/D4/wKgZomY9dTmAOefaAAAtJQGDd9s820.png)
氢气传感器的技术现状
![氢气<b class='flag-5'>传感器</b>的技术<b class='flag-5'>现状</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DF/3D/wKgaomYvP6iAb4VwAAAUZ6ORSyk716.jp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