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巨大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人工智能的赋能效应充分发挥。伴随人工智能迈入工业化大生产阶段,夯实人工智能底层创新能力更显迫切。
日前,上海市经信委发布了“2020年度上海人工智能发展十件大事”,在这份极具风向标意义的榜单上,商汤科技启动建设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与赋能平台重点项目名列其中。
占地面积约5.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6亿元,仅用168天就顺利完成结顶。商汤搭建的AI计算平台究竟与传统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有何差别?会给商汤自身业务,以及整个人工智能软硬件产业链的国产化带来哪些支撑?针对这些问题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杨帆接受了第一财经专访,阐述了商汤斥巨资搭建新一代AI计算平台背后的底层逻辑和长远思考。
超前预判构筑AI时代的新型数据中心
商汤智能计算中心坐落于上海临港新片区,这座宛若芯片的建筑预计于2021年底投入试运营。项目全部建成后AI计算峰值速度将达到3740 Petaflops(1 petaflop等于每秒1千万亿次浮点运算),成为国际一流的AI计算平台。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建设如此大规模的AI计算中心,在国内甚至全世界范围内尚属先例,背后的艰辛也不言而喻。
“168天完成开工到封顶,项目建设确实充满挑战,但更大的挑战源自对前沿技术和行业变革认知的提升。伴随着国家2020年初提出新基建战略,以及近期国外相关技术的进展,几乎是最近几个月才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超大规模人工智能算力,提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观点。”杨帆告诉第一财经。
事实上早在2018年4月,商汤就开始布局人工智能计算原型机研制项目。在没有任何可供参照的案例经验和实验场地条件下,商汤甚至在总部办公大楼内,牺牲办公空间搭建原型机的核心机房,总投资近7亿元,进行项目预研。
今天商汤在临港建设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是基于原型机项目建设的研制成果和技术积累。
“最初进行人工智能计算与赋能平台项目申报时,不少资历丰富的评审专家都表示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科研项目。”杨帆表示,早于行业预判并敢于快速布局本身就不容易,还要让周围的人去理解、去相信、去接受也很难,幸运的是商汤做到了。
责任编辑:YYX
-
AI
+关注
关注
87文章
31845浏览量
270672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7文章
47867浏览量
240843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中微公司投资30亿元成都建新厂
总投资330亿元,北京将建12寸晶圆厂
喜讯!华秋电子宣布完成新一轮3.1亿元融资
SynSense时识科技宣布完成数亿元战略投资
珠海319项重大建设项目投资额达3822.97亿元
力积电投资超660亿元的12英寸晶圆新厂启用
雅通科技完成首轮近亿元战略融资
商汤科技2023年生成式AI收入增至12亿元
商汤科技2023年全年营收34.05亿元
总投资超50亿元,科睿斯半导体高端载板项目(一期)开工
![总<b class='flag-5'>投资</b>超50<b class='flag-5'>亿元</b>,科睿斯半导体高端载板项目(一期)开工](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4/1E/wKgZomXxLH6AZLciABEENzWxXDM540.jp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