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逐鹿万亿赛道:智能重卡规模量产的困境与进化

脑极体 来源:脑极体 作者:脑极体 2022-01-19 08:57 次阅读

回顾2021的产业热潮,自动驾驶领域造车热绝对榜上有名。而在这其中,智能卡车赛道迎来了百花齐放的的局面。

一些一线大厂和造车新势力都纷纷进入赛道布局,发布智能重卡的企业越来越多,比如明星创企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百度、滴滴,传统造车企业上汽集团、吉利等,2021可谓智能重卡的出道元年。

我们知道对于自动驾驶来说最容易落地的场景就是封闭场景、固定路线。而这对智能重卡来说就是其天然的使用场景。智能重卡在自动驾驶技术成熟的趋势之下到了商用落地的临界点,智能卡车纷纷“冒头”,量产进程进入加速的局面。

对于智能重卡这个赛道来说,其崛起跟物流行业存在的制约因素关联程度很高:

1.物流行业运营模式集中化程度低,成本高,货物与卡车信息对接的效率不高。

2.重卡载重大,盲区多,从业者作业环境较差、安全风险高。据悉,商用车的事故率高达每百万公里 1.9 起。这些卡车负主责的事故中,有37%是人为因素,还有35%是因为设备盲区。

3.环境污染,大功率柴油卡车排放的氮氧化物、颗粒物相当于约200辆小轿车,碳排放相当于100辆小轿车,对环境污染造成很大的负担。

在卡车为我们带来丰富物资的背后,安全与环保方面都成为亟需变革的领域。重卡是公认的“马路杀手”,在公路上许多司机除了主动远离豪车,也会有意识的避让重卡。在通过网络和交通视频教育方面了解过许多的惨案后,大家对远离重卡都心照不宣。而随着商品经济的持续规模运转,无论生产还是消费,都需要优质高效的物流体系来支撑。干线物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亟需效率与安全的变革。

智能重卡的产业进程也在这些“刚需”背景下,按下了加速键。

加速进入规模量产

2020年底,国家交通运输部公开发布了《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鼓励结合需求开展自动驾驶载货示范应用。

同时在落地路径上,《意见》提出鼓励港口、机场、物流场站、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工地等环境相对封闭的区域及邮政快递末端配送等场景,并在做好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的前提下,视情推广至公路货运等场景。

在需求、技术、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智能重卡进入了规模量产加速的阶段。智能重卡创企图森未来,率先在去年完成 IPO 上市,市值最高超过百亿美元大关。而在近日,图森也宣布在美成功完成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测试。招股书显示,在2020年图森未来就已与Navistar及大众旗下Traton展开前装量产合作,计划打造并交付L4级无人驾驶卡车。目前该款车已收到了5700辆预订订单,并按计划在2024年投产交付。

2018 年入局,致力于打造量产级自动驾驶卡车的嬴彻科技,也进入交付 L3 量产车的阶段。在去年的人工智能大会上,嬴彻科技亮相了两款量产型的自动驾驶重卡。这两款车型是分别与东风商用车、中国重汽联合开发,搭载嬴彻轩辕自动驾驶系统。

小马智行则在 2019 年通过布局小马智能重卡进入自动驾驶卡车领域,小马智能重卡负责人李衡宇在2021人工智能大会上对外发布了成绩单。小马智能重卡在获取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后,就开展了商业化的运营。李衡宇表示,小马智行自动驾驶卡车已完成约13,650吨货运运输,商业运营里程达37,466公里。

重卡自动驾驶企业智加科技联合一汽解放量产高级别自动驾驶重卡,覆盖中国15万公里高速公路。与此同时也与一汽解放、满帮集团、鑫志鸿等合作伙伴,在武汉等地已经开始高速干线物流SL4自动驾驶重卡仓到仓的试运营。创企与传统造车企业强强联手,各自发挥所属领域优势。

在自动驾驶领域,互联网大厂也是一股不能忽视的力量。我们知道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可谓遍地开花,在智能重卡赛道,与狮桥科技、DeepWay联合打造的智能重卡“深向·星途第一代”也在去年九月亮相。深向星途智能重卡系列在发布会上宣称计划2023年商业化量产,2025年技术上实现L4级别。此外,阿里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滴滴自动驾驶公司也在布局重卡自动驾驶研发。

我们可以从这些行业内跑在前面的企业管中窥豹,自动驾驶重卡赛道已经走完了测试的上半场阶段,向封闭场景中的商业化规模落地下半场进发。不过,要想从拥挤的自动驾驶卡车赛道脱颖而出,参与的玩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暗礁丛生:量产的困境

在商用车领域,我们知道其在一些特殊的场景中,可以率先应用级别相对较高的自动驾驶技术,如半封闭的高速场景,以及开放低速场景、封闭低速场景。对于智能重卡来说,在封闭低速场景上,落地最快,目前政策的法规也逐渐开放允许,障碍减少了很多。但在规模化的落地应用方面,智能重卡也面临诸多难题,限制了其规模化的进程。

1.智能重卡路测的政策与配套设施不成熟。对于自动驾驶的车辆来说,路测仍然是提高技术与安全的关键手段。在乘用车路测开放方面,各地政府的态度还是相对较为积极,而在高速路段的封测区域开放方面,试测的政策与开放程度就比较有限。主要的原因也是技术与安全方面的考量,但这也造就了滞慢发展的循环:不开放路测,技术进步缓慢,安全不能保障,政策又会更加保守。而路测开放的程度较低,更不用说真实开放试运行的道路。

2. 技术仍然需要较大的升级空间。无论是L3还是L4级别的路线,智能重卡的自动驾驶技术都相对不成熟,目前能够上路运行的智能重卡,都是以辅助驾驶的角色,一方面造成成本高企的局面,另一方面,行业的落地起步发展阶段仍需要市场的不断教育。

3.安全与保险的规范与政策缺位。智能重卡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权责的判定与保险的赔付等方面,目前没有明确的规范,模糊与空白的规则与政策等灰色地带,遏制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这些“减速带”的存在,也使得智能重卡的发展整体来看,呈现出呼声高涨、订单爆发、落地有限的矛盾态势。而这一局面短期内不会发生较大的改变。

智能重卡的无人驾驶技术成熟度不仅限制智能重卡的安全性,也限制其进入商业的市场能力,能否提升到较高水平,形成较高的可复制性是智能重卡企业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规模化的落地意味着商业模式的成熟,基础的通用性、安全性、成本等问题亟需解决才有可能规模化落地。

两条腿进化:电动化+智能化

在全面进击和大浪淘沙的发展势态下,智能重卡的发展也有个比较明显的进化趋势:向电动化和智能化发展。在国内的商用车造车势力中,两大趋势正在深刻影响着商用车造车行业。一是“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的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二是5G网络向5G-Advanced新标准(5.5G)演进,助力自动驾驶等车联网、物联网场景的车路协同商用加速。新能源+智能化,已经成为智能重卡电动化智能化演进的不可逆大势。

在《2020年中国电动车换电市场运营模式及经济性分析报告》中,我们会发现智能重卡在减碳方面的改革价值。在报告中,据悉每1000辆换电重卡每年可以减少14万吨二氧化碳和1.25万吨污染物排放,能耗费用较燃油车节省5-10%,节能降碳成效显著。受长期减碳政策的推动,预计到2025年,电动重卡将呈现井喷式发展,市场容量将达到14万辆,其中,短途重卡将达5万辆,城市物流车和城市轻卡预计将突破9万辆。

在新晋的造车力量中,智能重卡的电动化也是肉眼可见的增加。如矿山中纷纷落地的电动矿卡,由于经济性明显、减排量高等优势已广泛被市场认可。DeepWay、西井科技、希迪智驾、元动新能源等都是在双碳背景下不断成长的绿色智能重卡制造商,电动重卡也在政策支持下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当然在发展的过程中,智能重卡也不仅仅只是单车的不断进化。与其配套的干线物流设施也在持续不断的进化。比如智慧公路的建设,V2X的设施来加持单车智能,智慧物流网络的统筹与运营等,用来更快的实现智能重卡的换电解决方案,仓与仓、仓与车、车与订单等之间的精准对接等。

高速智能干线物流的模式需要统筹多方的力量才能实现质的升级,而这个质的升级蓝图,智能重卡的玩家都率先进场纷纷磨刀霍霍,无论是作为丰富市场选择的存在,还是作为提供智囊与生态建设者的角色,这个万亿的市场,已经被搅和复苏。

智能重卡为物流与自动驾驶行业注入了新的变量,不仅仅是产品和干线物流模式的升级,也给传统的物流行业发展带来新启;而对于生命价值的守护方面,得益于自动驾驶技术,智能重卡也能够防止疲劳驾驶,不断降低重卡事故发生的概率。为因恶劣环境不断减少的重卡司机,保驾护航生命和升级工作环境,改善这一群体的生存现状。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车联网
    +关注

    关注

    76

    文章

    2555

    浏览量

    91499
  • 自动驾驶
    +关注

    关注

    782

    文章

    13643

    浏览量

    166022
  • 5G网络
    +关注

    关注

    8

    文章

    1733

    浏览量

    42090
  • 西井科技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89

    浏览量

    4630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纯血鸿蒙,新赛道

    纯血鸿蒙,新赛道!对于像我这样的大龄程序员,可以尝试一下。大家都是在同一起点上,以前积累的经验成了优势!不管结果如何,干就是了,重要的是参与进来。
    发表于 11-07 11:27

    小米SU7 Ultra量产版搭载赛道级高功率电池,性能卓越安全升级

    11月3日最新消息,小米汽车官方近日宣布,其SU7 Ultra量产版车型已搭载与原型车技术同源的高功率电池包,专为赛道设计。这款电池包的峰值电压高达897V,最大放电功率可达1330kW,放电倍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6C。
    的头像 发表于 11-04 15:24 596次阅读

    TMS320DM642 EVM子卡规格1.0版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TMS320DM642 EVM子卡规格1.0版.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10-17 11:06 0次下载
    TMS320DM642 EVM子<b class='flag-5'>卡规</b>格1.0版

    STAR AI进军美股科技星智能领跑生成式AI赛道

    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方式,基于生成式AI的工具导致了内容生产的爆炸性增长。 据Bloomberg Intelligence报告预测,预计到2035年,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2.5万亿美元,GenAI将成为未来十年发
    的头像 发表于 08-22 08:56 253次阅读
    STAR AI进军美股科技星<b class='flag-5'>智能</b>领跑生成式AI<b class='flag-5'>赛道</b>

    无问芯穹发布千卡规模异构芯片混训平台

    联合创始人兼CEO夏立雪在会上震撼发布了全球首个千卡规模异构芯片混训平台,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不仅标志着AI计算能力的巨大飞跃,也预示着异构计算时代的新篇章已经开启。
    的头像 发表于 07-08 14:27 634次阅读

    三星3nm工艺良率仅20%无法实现规模量产

    行业芯事行业资讯
    电子发烧友网官方
    发布于 :2024年06月24日 11:33:32

    移远通信GNSS定位模组LG290P即将实现大规模量产

    近日,全球物联网领域的佼佼者移远通信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该公司的新款工规级RTK高精度GNSS定位模组LG290P即将迈入大规模量产阶段。这款模组以其卓越的性能,成为了行业内的焦点。
    的头像 发表于 05-14 15:13 755次阅读

    广和通Cat.1 bis模组LE370-CN规模量产

    近日,广和通在物联网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其Cat.1 bis模组LE370-CN已成功实现大规模量产。这款模组基于移芯EC716平台设计,凭借低功耗、低成本、小尺寸等卓越特性,全面满足了中低速物联网市场对无线通信的严苛需求。
    的头像 发表于 05-14 14:43 871次阅读

    广和通Cat.1 bis模组LE370-CN已实现大规模量产

    广和通近期成功实现其Cat.1 bis模组LE370-CN的大规模量产。这款模组基于移芯EC716平台,以卓越的功耗、成本和性能均衡特点,完美契合中低速物联网市场的无线通信需求。
    的头像 发表于 05-13 10:06 743次阅读

    更低功耗、更低价格!广和通Cat.1 bis模组LE370-CN规模量产

    更低功耗、更低成本、更小尺寸!广和通Cat.1 bis模组LE370-CN已大规模量产,全面满足中低速物联网市场无线通信需求。
    的头像 发表于 05-09 17:50 825次阅读
    更低功耗、更低价格!广和通Cat.1 bis模组LE370-CN<b class='flag-5'>规模量产</b>

    更低功耗、更低价格!广和通Cat.1 bis模组LE370-CN规模量产

    更低功耗、更低成本、更小尺寸!广和通Cat.1 bis模组LE370-CN已大规模量产,全面满足中低速物联网市场无线通信需求。
    的头像 发表于 05-09 17:49 506次阅读
    更低功耗、更低价格!广和通Cat.1 bis模组LE370-CN<b class='flag-5'>规模量产</b>

    贺利氏 SUSS MicroTec携手,利用喷印技术革新半导体制造大规模量产

    贺利氏印刷电子与SUSS MicroTec携手,利用喷印技术革新半导体制造的大规模量产 哈瑙/加兴,2024年3月5日——贺利氏印刷电子和SUSS MicroTec宣布签署一项联合开发协议
    的头像 发表于 03-07 14:32 359次阅读

    「元生智能」获千万融资 原小天才团队牵手云从科技进军银发赛道

    立以来,元生智能已成功完成种子轮和天使轮投资,吸引了众多投资机构的青睐。此前,元生智能团队通过毫米雷达波、神经网络、线上大模型等技术,在银发赛道实现了跌倒智能检测、隔空心率呼吸异常报警
    发表于 01-05 11:48

    维信诺ViP AMOLED量产项目首片模组成功点亮

    12月15日,维信诺ViP AMOLED量产项目首片模组成功点亮。这标志着ViP技术量产工艺全线跑通,完成了向大规模量产的关键一跃。
    的头像 发表于 12-15 16:36 899次阅读

    规模量产又近一步,Micro LED巨量转移迎来众多新进展

    。 因此,从制造工艺来说,Micro LED是将LED结构设计进行薄膜化、微小化、阵列化,然后批量式转移至电路基板上,其基板可为硬性、软性以及透明、不透明基板。最终经过物理沉积完成保护层与上电极。大家都知道,阻碍Micro LED规模量产的最大症结就是巨量转移,目前产业界
    的头像 发表于 11-27 00:05 254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