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的成功已跨越了冲击3G标准、规模组网、试行商用的前期阶段,在新形势新环境下,TD将真正迎接严酷的市场检验。《通信产业报》多年来一直关注追踪TD成长历程,在此TD迈向真实市场的最后关头,通信产业报与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协同邀请来自产、学、研的一线专家,共同探讨TD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协调TD产业的“菱形”
宁向东比较目前国内重大创新技术后指出,TD既不同于航天工业,也不同于神舟飞船。首先TD是多次技术创新,而非其他二者一次创新;其次,TD产业链非常广泛,参与者集中性远高于其余两者,因此可管控性不能与国家发展神舟飞船相比;此外,在商业性质上,TD的未来收入和市场运作空间远高于其他二者。“TD是对中国整个民族素质、国家行为的挑战,是最难的技术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讲,TD的战略重要性可能超过军工。”宁向东指出。他指出,TD发展需协调四个因素,即发展方向是否明确,产业链如何整合,经济性如何实现,以及如何适应性地发展。“四个因素构成菱形,在互相制约和协调中寻求平衡,如政府推动TD的决心以及对各种资源的组织是否有效,直接影响产业链整合程度和效率。”宁向东表示。
第一,TD的信心与信心组织。应该宁向东认为,目前政府支持TD的决心和态度已经明确,下一步的关键在于如何落实,如何有效地调动各方资源,并提高组织的效率性。他提出,TD涉及的利益主体非常复杂,这决定了TD的发展将遇到空前严峻的挑战。不过他同时表示,由于TD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一旦能在中国蓬勃发展,必将产生强大的“技术外溢”,具备很强的典范意义,这甚至可以超过军工等行业。
第二,TD的产业链整合。宁向东认为,TD产业链各方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歧和争议,各方的决心也不够坚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些利益关系还需进一步协调。他认为:“目前TD整个产业链还不够强大,在批量生产、技术的升级换代等很多方面,仍然不够完善,甚至非常脆弱。”
第三,TD的经济性发展。宁向东认为,发展TD的经济性因素必须慎重考虑,TD的发展道路仍然很漫长,具体实现上的每一步能否保证经济性,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在每个阶段能否让产业链上的各方都参与进来也是问题。
第四,TD的适应性发展,应在变动中捕捉市场需求。宁向东认为,手机电视等新兴业务在中国发展的市场空间,将可能远远超过想象,3G时代也可能诞生其他很多目前无法想象的新业务。宁向东同时表示,在新兴业务层出不穷的形势下,技术本身的发展能否跟上需求的变化显得至关重要。“TD要具备技术适应能力,即一种在变动中捕捉需求的能力,否则可能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下风甚至被淘汰。”宁向东表示。
不要让TD“难以为继”
逯宇认为,在3G进程越来越快的形势下,中国移动将会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曾经在2G时代占领制高点的蓝海优势可能会受到冲击。“三大运营商都把提升用户黏合度作为首要任务,3G启动后很多新业务将如同潮水般涌现,对用户的争夺将非常激烈。蓝海优势需要非常大的投入。”针对业界提出的TD产业链仍然脆弱的问题,逯宇认为,目前TD产业链的主要问题不在于技术研发能力,而在于生产、应用的具体环节。她指出,国务院曾组织参事团对TD全产业链上的40余家企业进行周密详尽的考察,最终得出的一致结论是,这些企业完全具备产业化能力,在产能储备、研发能力等方面都没问题。TD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2G/3G互操作等问题,并非十分困难的技术挑战,而取决于产业链各方解决问题的决心和积极性。她指出:“TD产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不在技术层面,而是资金投入的‘难以为继’。”部分企业对自主创新技术和TD未来前景仍然信心不足,“一些企业并未建立起TD专用生产线,仍然借用GSM等生产平台。”不过她同时表示,中国移动加入TD产业联盟后,明显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积极性。
北京奥运会后,TD产业联盟的主要工作集中在推进TD网络的完善和改进。逯宇表示,TD产业联盟重点关注的三方面问题是2G/3G的互操作、终端发展以及中国移动“三不”原则的落实和执行。逯宇指出,目前TD产业链已基本形成国内企业主导的局面,并构筑了一个相对较高的准入门槛:“海外企业如果没有较长时间的积累,将很难介入TD市场,在TD产业中,今后国外厂商OEM国内企业的现象可能更多见。近年来,TD在东南亚等海外市场也取得非常大的突破。”
此外,逯宇指出,一个产品打开市场的关键不在于产品性能本身的完善,而在于其对用户的吸引力:“早期的大哥大价格并不便宜,现在看来问题也很多,iPHONE风靡世界,也不是因为产品本身的完美无瑕。”逯宇认为,TD对用户肯定存在巨大吸引力。尽管在试商用初期,出现了接通率低、信号弱等一系列问题,但根据TD产业联盟近期所做的相关用户调查,用户的反馈已经越来越好。
TD-LTE决定TD能走多远
姚磊指出,TD产业发展的三个维度值得关注:第一,如何解决现网存在的问题;第二,如何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提高网络性能;第三,TD-LTE技术演进方向。
第一,在政府的支持和产业链各方的努力下,目前TD已经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尤其在中国移动的主导和巨大投入下,一张初具规模的TD网络已经建成。“但一些实际问题急需解决,尤其是目前业界非常关注的2G/3G互操作问题更是当务之急。”姚磊指出。
其次,如何尽可能提高TD系统的吞吐量和数据速率,需要重点考虑。姚磊指出,事实上,无论是CDMA还是WCDMA,都经历过技术随着需求的变化而主动调整发展方向的过程。TD目前也面临这一状况,“TD在很多方面借鉴了其他两种3G标准发展的思路和经验,如向HSDPA、HSUPA、HSPA+的演进,借鉴了WCDMA的发展思路,但是TD在技术发展过程中仍然需要探讨很多技术细节,也是产业发展需要研究的维度。例如中兴推出了独家专利技术——HSPAMXTM倍速(空分复用)技术,让运营商在不增加任何硬件投资的条件下,仅需要软件升级方式,即可成倍地提升小区吞吐量,从而为运营商提供优质数据业务做出了重要保证。
最后,产业界对加快推进TD-LTE商用责无旁贷。姚磊指出:“目前LTE的演进路线已经非常明确,4G时代也不再遥远。LTEFDD和TD-LTE在技术体制上都比较成熟。作为设备厂商,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推出原型机并进行LTE测试,进而推动商用,非常关键。”他指出,这需要产业链各方的共同努力,同时也要关注企业的投入产出比。他特别强调,TD-LTE的发展情况,决定了TD的发展之路有多宽,也决定了TDD这一技术体制到底能走多远。
TD成功取决于四大因素
辛鹏骏强调,在目前的新环境下讨论TD产业发展的问题,首先要设定一个命题:什么是TD-SCDMA的成功?
他指出TD-SCDMA的成功至少要从四个方面考虑:TD-SCDMA运营的商业成功(包括用户的接受);TD-SCDMA产业链的成熟(包括形成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应用者);TD-SCDMA技术国际的认可(包括更多的主动使用);TD-SCDMA后续演进的成功。这四个方面,应该是我们评判TD-SCDMA产业成功的阶段性指标。以目的为导向,我们再来组织TD-SCDMA的远近策略。
那么在当前环境下,TD-SCDMA发展应该注意什么?辛鹏骏认为,下列因素或问题,业界值得思考并应取得一定共识。第一,TD-SCDMA建网的速度与规模,应该吸取老联通CDMA全网部署的教训,同时还要顾及新电信、新联通马上部署3G的竞争现实,大干快上可能冒进,止步不前则贻误战机。第二,厘清TD-SCDMA与2G、3G、4G的关系,特别应处理好TD-SCDMA与2G的互操作、TD-LTE的演进。在TD-LTE发展中,更应注意IPR的优化,避免重蹈CDMA一家独大的布局。第三,制胜终端。小终端决定大市场,中国运营商一直有终端创新的勇气,从CDMA机卡分离到GSM/CDMA多模等。组织好用户的第一接触点,对TD-SCDMA商业十分关键,中国移动应充分发动产业链,实现好“三不”(不换卡、不换号、不登记)。第四,TD-SCDMA的业务创新。发展TD-SCDMA应该有更创新的商业模式,特别在数据业务方面。TD-SCDMA要想更快取得成功,捷径应该在数据业务。
辛鹏骏最后指出,发挥后发优势、以市场为依托、着眼未来,应该是业界发展TD需要特别思考的重要原则。
短期内快速建设规模性TD网络
针对TD试商用出现的掉话、信号弱等问题,高旭东认为出现问题是正常的,“日本NTTDoCoMo在发展3G之初出现过大量问题,接通率仅50%,终端相比2G终端贵30%~50%,早期推出的测试手机由于质量问题全部作废。”他指出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TD,创新的最大特征是充满不确定性。从这个意义上说,3G尤其是TD在前进道路上存在很多不可预见性,在TD探索的路上,必须有运营商规模更广泛的建网支持,“中国移动应在短期内快速地大规模建网。”高旭东强调。
高旭东认为,电信运营业本质上仍属于“天然垄断”产业,如果引入过多的竞争,势必导致重复建设的浪费和方方面面的难题。他指出,目前的形势非常严峻,中国移动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3G牌照即将发放,另外两家运营商明显占有一定优势,尤其是中国电信将会是中国移动短期内最大的威胁。”要想继续保持2G时代的独特优势,中国移动必须加快推进TD建网和商用的力度,同时增强产业链各方的信心。
高旭东认为,要分析市场,首先要对3G时代的业务有正确的理解。3G相比2G只是增强了技术和业务,核心应用并未改变,最根本的用途仍然是语音通话。“就像写字一样,人们开始是手写,有了电脑之后开始用键盘,技术的改进带来更大的便利,功能也更丰富了,但写字的根本用途没变。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TD,根本不用担心市场问题。用户并不关心是2G还是3G,如果TD功能丰富、资费便宜,他们没有理由不用TD。”他表示。
谈到TD的国际化问题,高旭东认为不必担心未来TD的漫游问题:“TD在有效利用频谱等方面具备独有的技术优势,如果终端和资费足够便宜,业务足够丰富,中国的TD市场将会出现井喷式增长,TD也会因中国市场的成功而走出国门。此外,在电信业走向融合的大势所趋下,TD也有可能兼容另外两种3G标准。”
不能把网络覆盖作为衡量TD成功的标准
周胜强调,运营商不能仅仅为创新而创新,而要明确创新的目标。运营商引入3G的目标基于两方面:技术上是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从商业角度,在当前语音业务逐渐趋于饱和的形势下,发展新业务可以为运营商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很大程度上要紧密结合用户需求的变化。不能简单地把网络的覆盖规模当作衡量其是否成功的评判尺度,而在于这张网络究竟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当前需求。”
他就此打了一个比方:“1G、2G、3G是人为划分的概念,可以比作修房子:1G时代用户数量很少,需求也很简单,窑洞就能解决;随着用户数量的攀升,人们开始造砖瓦房,进入2G时代;此后用户数持续增加,需求也从单一的语音应用转移到视频等新业务,人们需要摩天大楼或别墅花园,这就进入3G时代。”他认为,2G向3G过渡的紧迫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对新业务需求的紧迫性。如果用户的主要需求仅仅是打电话这么简单,此前的网络可能就足够。但如果还有高速数据等更高的需求,就有必要升级网络。因此作为运营商,必须基于用户需求并以此为导向去建设3G网络,而不是盲目地大规模建网,技术发展存在时间上的持度。此外,技术的发展取决于商业市场的需求,而市场的变化和用户需求会远远超乎最初规划的发展目标。3G标准规划目标时,主要基于有线网的发展思路。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用户对视频等新业务的巨大需求,互联网领域发展了优酷网、土豆网等一批专业视频服务提供商。
周胜还谈到中国移动近期在终端上的一些推动作用。他指出,尽管终端原本不属于运营商负责范畴,但中国移动此次对终端的介入,也反映了其发展TD的决心和力度。另外,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政府把刺激内需作为重要的调控手段,作为国资委下属的央企,中国移动未来的工作重点可能会向这方面倾斜,为内需拉动做出贡献,其中包括在提升行业和企业信息化水平方面做大量工作。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