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算不上陌生,从最初谷歌Project Ara项目的流言四起,再到Fairphone 2及LG G5的推出,可以说模块化手机正式走入了我们生活。面对今天同质化严重的手机市场,模块化设计旨在进行以模块拆卸可供用户DIY这样的思维来做手机,从而打破目前同质化严重的手机市场,乍一听确实令人心动。然而截至今日当初风声四起的Project Ara项目宣布流产,而Fairphone 2渐渐淡出视线以及LG G5的销量下滑从某个层面说明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就在这个背景下Moto Z模块化手机正式推出。
可以说对于模块化手机而言,在没有上手体验时心中还是比较激动的,毕竟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科技迷对这类产品心中总有些小期待。Z作为Moto新系列的第一款机型刚推出就赶上了模块化热潮,外观采用了全新设计,细长伴随着硬朗算是我对Moto Z的初印象,可以说凭借外观就能感受到这是一部浓浓极客风的手机,自推出以来外观就备受争议,当然对于刚接触的我来说总会有些不习惯,但使用一段时间后渐渐对这款手机产生了好感。
Moto Z表面采用了一块2.5D玻璃,不过玻璃幅度并不算大,仅能在光线下才清晰可见,尽管如此2.5D玻璃与中框间的衔接不得不说,过度尤为自然摸上去并没有落差感,大大提升了指尖在屏幕上的触感体验。屏幕顶端从左到右依次为5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听筒及LED补光灯,由于机身轻薄的原因扬声器被集成在了听筒中,声音效果一般不过能够带来种迎面扑来的声场感。
而底部则是颗方形实体按键,按键上方为Moto LOGO,这颗按键集成了指纹识别且略高于屏幕,左右两侧分别为两颗降噪麦克,与实体按键构成了表情包,实际在两孔周围还分别隐藏有传感器,由于白色版本未隐藏,所以我个人不太建议购买。
备受争议的无非就是这颗方形实体按键,确实相较于目前市面上要么圆形、要么椭圆形或长方形的按键来说,这种方形按键看上去会显得有些小气但也还算有特色,使用之初我也担心面积过小是否会影响识别率。而在体验的这段时间中可以负责任的说Moto Z不管在解锁还是识别率上都较为优秀,至于形状我个人是能够接受的。
另一方面Moto Z并没有配备实体虚拟按键,而是内置于屏内,并且除少数应用会自动隐藏虚拟按键外还会占据部分屏幕空间,再加上Moto Z的额头和下巴较宽导致屏占比并不算高反而有些影响观感,这方面倒值得Moto在下代机型中改善。而在支付方面,Moto Z算是跟上主流同时支持支付宝及微信指纹支付。
屏幕方面Moto Z采用了一块5.5吋AMOLED屏幕,分辨率达到了2K(2560*1440)级别,ppi达540,而在实际观感上这块屏幕的总体表现还算不错,饱和度并不算高所以看上去色彩不会过于浓艳,看起来比较舒服,由于分辨率达到了2K级别所以画面自然比较细腻,可以说这块屏幕算是目前比较主流的。
机身背部虽然采用了三段式设计,但相比起市面上常见的塑料贴片 + 金属 + 塑料贴片这种设计而言Moto Z并没有跟随主流,而是采用了玻璃 + 金属 + 玻璃这种方式,虽然玻璃与机身间有色差,但整体看起来高档不少,背部金属部分为不锈钢盖板,背板上印有横条纹路,整机看起来比较硬朗,不过容易沾染指纹,所以需要时常擦拭。
可以说机身背部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颗硕大的摄像头,由于机身轻薄致使摄像头凸出的比较明显,Moto Z配备了一枚13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摄像头下方分别为LOGO以及LED双色温补光灯,摄像头周围用一整圈金属进行包裹,看起来会显得精致些。而手机底部则是一排总共16个金属触点。
手机我们可以认为它仅只是个功能聚合体,虽然功能不少但由于手机本身大小原因导致不能把每个功能做得特别极致,而模块化的诞生可以看作是对这些功能进行强化,当然另一方面就是大大提升了手机的可玩性。这次Moto则是选择针对手机中比较重要的功能分别推出了摩眼(拍照)、摩影(投影)、魔音(音质)、摩电(续航)以及摩范(后壳)五大ModS。
之前大致体验过这几大Mods,摩眼则是Moto与哈苏合作推出类似卡片机的摄影模块,其最大优势在于10倍光学变焦,特别旅游时更能感受其优势所在;摩影则是较为便携的缩小版投影仪,个头小却能投影出70吋影院并内置1小时播放电量,即便自身电量用完同样支持手机电池供电,这个模块胜在便携;摩音则是与JBL合作推出的扬声器模块,可实现播放歌曲长达10小时,就我感觉来谈立体声效果还是不错的,足矣满足日常需求;而摩电模块则内置了2220mAh电池容量,能够在应急时为手机提供电量支持,相比起充电宝还需连着长长一根线的话摩电肯定会显得更为优雅;Mods与手机间的连接方式非常简单,通过触点及模块内的磁铁进行吸附即可。至于摩范Mods的话我个人觉得是Moto Z的必备模块,至于为啥听我细细道来。
轻薄机身无疑是这次Moto Z的重头戏,5.2mm的机身厚度 + 134g重量可以说整机拿在手中无比轻薄,自此Moto Z应该算是5.5吋手机中最为轻薄的一款了。之所以将Moto Z做得尤为轻薄一大原因就是为了这些Mods而准备的,以至于模块装上时不会显得傻大粗,而另一方面就是我自认为Moto Z在某个层面上在致敬当年经典“刀锋”。
机身的轻薄就意味着手感上的妥协,确实Moto Z我在手中第一感觉就是轻薄,其次就会有种空牢牢的咯手感,好在MOTO推出了摩范Mods,其实这个模块也算是对当初MOTO X系列上可更换后盖的一种延续吧,目前官方推出了木制或皮质的多种后盖,装上后盖可以说对Moto Z的手感有着较大提升,除个性外强烈推荐购买。
由于机身较窄,所以在设计上Moto Z不得不做出妥协,手机底部仅有一个Type-C接口,两侧则印有手机相关信息,取消了3.5mm耳机接孔,好在随机附赠了一条Type-C口转3.5mm耳机孔的转接线,不过对于我这种不常用耳机,即便用也是蓝牙耳机的用户来说影响不大。
比较良心的是这次Moto Z配备了USB 3.0 Type-C接口,最大带宽能达到5.0Gbps,特别是传输大型文件的时候优势明显。而在设计上同样比较有意思的是,一般来说我们常见的天线带都位于中框四周,而Moto Z则选择将天线带放在顶部与底部,特别是底部天线带与Type-C接口的融合还能造成种错觉感,值得点赞。卡槽则位于顶部,采用双卡双待设计且支持Micro SD卡设计,最大可扩展至2TB。
硬件配置方面Moto Z算不上顶级但也算是主流,搭载了降频版高通820处理器,主频仅为1.8GHz,GPU方面则为Adreno 530,内存则采用了4GB RAM + 64GB ROM这样的搭配。虽为降频版处理器,但就实际使用而言并没发现有啥影响,运行《NBA 2K17》能够轻松应对,只不过仅有两颗核心开启,可能与更新Android 7.0后对处理器核心调度机制有些问题,但毕竟作为高通820满足日常需求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虽然Moto Z仅配备了一块2600mAh电池,但在续航方面算是超出预期的,虽然机身轻薄制约了电池容量,但相比起大多数5.5吋手机来说Moto Z的续航还算不错,只不过由于电池容量较小造成了先天不足,高强度使用一天不太行。好在俗话说得好“续航不够,快冲来凑”,Moto Z支持Turbo Power快充技术,可实现最高15W快速充电,实测下来1小时能够充满87%电量,充满总耗时1小时25分左右,可以说这个数据还是比较不错的。
由于外国人使用习惯与国内用户有些不同,致使Moto Z在国外搭载的是原生安卓系统,而国内版本为了照顾到用户使用习惯则在系统中加入了不少本地化功能及乐桌面,使系统变得不再那么原生,目前更是推送了Amdroid 7.0版本更新,算是走在了众多厂商前边,这方面值得点赞。虽然搭载了乐桌面,但整体UI看起来还是略微朴素,不过流畅度方面非常不错,无论是打开应用还是界面滑动都流畅自如,没有丝毫卡顿。
在本地化方面Moto Z还是有所作为的,首先新增了黄页功能,里面包含了众多平时常用到小功能,同时文件管理界面也有所改动使得管理起来方便不少,为了对功能的进一步完善,系统中还增加了主题中心、安全中心、应用中心及一些常用软件,而音乐则是用网易云音乐来取代,可以说就功能方面没有太大软肋,只不过系统中目前还缺乏云服务,作为手机标配,这方面有待加强。
另一方面值得拿出来一说的还得是Moto的唤醒交互功能,可以说这个功能作为Moto系列的一大卖点一直沿用至今,即便今天这个功能依然值得拿出来谈谈。首先唤醒操作分为三类,分别为操作、语音以及显示。
操作类别功能较多简单举几个实用小例子,由于屏幕下隐藏了众多高精度传感器,从而使得只要手掌靠近屏幕就能触发显示功能,屏幕上可显示电量时间,快速甩动机身则能启动相机,快速甩两下手机可开启手电筒。而Moto上的语音相信大家或多或少也比较熟悉,使用前可在手机中录入一段话,后边可在手机熄屏下通过语音激活手机并实现一些小功能,不过就体验而言算是个炫技的小功能。至于显示功能的话则是在手机熄屏情况下可显示应用通知,总的来说之所以能够实现这些交互还得归功于AMOLED屏幕本身。
这次在拍照方面Moto Z并没有走大像素路线,而是采用了较为熟悉的IMX214感光元件及1300万像素摄像头,F/1.8大光圈,支持最高4K高清视频录制,对焦速度及拍照速度都还算不错,拍照界面整体较为简洁,而在功能方面中规中矩可玩性不算高,那么成像效果如何呢,我们直接来看样张吧!
从微距样张来看,得益于F/1.8大光圈,背景虚化效果出色,虚化效果看起来会较为自然,不过第二张样张中黄色花朵显得有些过曝。
光线充足情况下,Moto Z的成像表现还是比较优秀的,从样片中能看出大体风格,可以说Moto Z比较重色彩,样片整体饱和度比较高特别是艳丽的颜色拍出来会更艳丽,看起来比较舒服。而在夜拍方面噪点就显得多些,画面亮度也只能算是一般,总体而言Moto Z的成像表现还是不错的。
从发布到上手,可以说我对Moto Z的印象有着不小波动,从最初跟随大众的吐槽再到慢慢了解并喜欢上这款手机真可谓是戏剧。可以说Moto Z是一款极具个性的手机,纤薄机身 + 模块化设计使其在众多手机中足矣脱颖而出,而至于体验的好坏真的需要亲自上手才能有所感知。就在前些天LG G6正式推出并取消模块化设计,自此Moto Z在模块化这条路上变得更孤独,而联想官方表示还将推出后续机型和更多模块,在这我只希望Moto在这条路上能够越走越远,推出更多极具创新的产品!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