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NB-IoT正式商用时间节点临近,业界有观点认为,中国电信将弯道超车中国移动。同时,由于中国移动在鹰潭部署了全域的NB-IoT网络,中国电信在NB-IoT方面就落后了,以上种种观点,笔者认为均是片面的。
鹰潭电信率先建成NB-IoT网络
中国移动商用eMTC将会实现比中国电信NB-IoT更大的市场空间!但前提是中国移动应该尽快申请重耕900MHz以支持完善对于蜂窝物联网的部署。
商用NB-IoT与eMTC并不冲突
无论NB-IoT还是eMTC,其实是对2G行业物联网应用的替代,他们的商用将推动2G网络退网提上议程。
也就是说,本质上NB-IoT和eMTC在4G和5G时代都将存在着相当长的生命周期。因此,可商用的市场前景不可估量。
所以,国内三家运营商中,如中国电信、联通明确先商用NB-IoT,后商用eMTC,如中国移动两种技术并行测试说明了两者的重要性。
尽管,中国电信在NB-IoT商用时间点上看上去走在中国移动前面,但并不意味着中国电信就能够依托NB-IoT获得优于eMTC的收益,中国移动通过商用eMTC的ARPU值将远远高于NB-IoT。从面向消费者业务看,eMTC不仅适用于物也是用于人。
NB-IoT现阶段是面向静止场景,其商业模式在外界看来可能存在太多的局限性,更多的是基于行业应用,如智能抄表、智能点灯、智能停车等业务,未来支持定位。
不过,一旦NB-IoT模块成本能够因为市场规模而下降到可预期的廉价时,长远看来,由于规模市场的存在,NB-IoT将是一个非常有想象空间的市场,但现在看来还是过于乐观。
另一方面,eMTC由于支持VoLTE+移动性+定位功能,因此,满足商用场景的需求将更加灵活,但并不能等同于eMTC比NB-IoT更优秀。
不过,当下市场激烈竞争环境已经决定了NB-IoT的价值空间,并不是因为技术局限了NB-IoT的发展,就如同高铁和公汽一样,面向的市场定位不同而已。
eMTC商业模式更加成熟
eMTC支持TDD接入,这意味着中国移动在900MHz重耕许可获批之前,即可展开基于eMTC的商用。
不可否认的是,eMTC在900MHz频段上商用的成本和时间成本将远远小于NB-IoT,同时,eMTC也是支持FDD接入的,意味着面向的全球市场将更加广泛。
因此,支持eMTC是模块厂家面向蜂窝物联网的首选,其次,广电700MHz低频段支持LTE发展也将为eMTC的发展留下规模化发展移动业务的想象空间,关键是网络部署成本最低。
对于中国移动而言,在绝大多数场景下,eMTC不仅商用风险小于NB-IoT,而商用模式则更加成熟、丰富。比如儿童手表、电梯管理、公交出行、户外广告、无人机(行业)等等领域,并且eMTC芯片也有华为、高通、英特尔等芯片厂家的支持,且相较而言更加开放。网络层面仅需要软件升级即可,这是NB-IoT网络系统层面所不能具备的。因此,eMTC在全球大T中得到广泛支持和商用。
所以,中国移动面向蜂窝物联网的大连接时代其实是未来已来,150万LTE基站规模,比起中国电信NB-IoT网络部署直至商用并不算落后多少,中国电信试图通过NB-IoT的部署弯道超车中国移动的言论就是天方夜谭。
试想,在强调低成本物联网时代,产业链上下游是被动等待中国电信NB-IoT商用,还是先行发力eMTC更有优势?毕竟三家运营商均会发展eMTC,且商用前景是可以预见的未来。
目前看来,中国移动在鹰潭的全国首张地市级全域覆盖的NB-IoT网络只是一张试验网,以验证NB-IoT端到端及业务商用的可行性。在《鹰潭日报》中提及,“中国移动同步实现了NB-IoT业务终端与物联网业务平台的双向数据传输,这表明鹰潭的NB-IoT网络不仅建成了网络,而且还具备了业务的实用功能。”
阻碍中国移动NB-IoT发展的并非牌照
在2017年,中国移动将推动NB-IoT标准成熟和国际化发展,推动规模试验,以实现更高效的网络能力,着力打造领先的物联网基础设施和创新生态,推动物联网发展实现全球连接、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字里行间中,根本没有反映出中国移动正式商用NB-IoT的明确日程表,也就是说,中国移动首先商用NB-IoT还是eMTC悬而未决,而这也将是继4G移动用户规模发展之后,其选择性将成为影响TD-LTE运营商全球示范的重要举措。
也有业内观点认为,鹰潭NB-IoT的商用将成为中国移动开启商用NB-IoT的既定事实,也是FDD牌照获发的前兆。
但笔者认为,既然中国电信和联通均会前后商用NB-IoT和eMTC,中国移动也不会例外,且中国移动未来发力900MHz重耕、商用NB-IoT与基于TD-LTE发力eMTC,三者并不冲突。
随着今年NB-IoT标准化的推进,NB-IoT最重要的一点也不是缺少FDD-LTE牌照,而是自身。
以中国移动网络建设的执行力,在短期之内建设N900网络并非难事,难的是投入成本与提供适合移动运营商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是否相吻合。
因此,笔者认为,中国移动在鹰潭展开规模验证,目的便是论证其商业价值,可以看到上述新闻中透露的一些重要数据,如“开通135个NB-IoT基站;全域网络覆盖;历时33天;投资约4465万元;还包含了一整套核心网及相关网管”,相信未来该试点城市会有跟多进展披露。
comobs预计,随着NB-IoT产业链的推进和商业模式的明晰,2018年才是NB-IoT在中国真正的商用元年。同时,中国移动存在抢先商用eMTC的可能性,时间点不会晚于中国电信全国商用NB-IoT太多时间,毕竟竞争的市场是趋利的。
中国移动重耕900M的意义重大
在GSA报告中,全球已经商用581张LTE网络中,95张支持TD-LTE,其中32张是融合网络,占比16%。
终端方面,7037款LTE终端中,TD-LTE终端为2797款,支持TD-LTE的智能手机已经达到1952款,TD-LTE智能终端款型占比27%。
从18%与27%这两个数字看,随着全球频谱资源的逐渐紧张,TD-LTE在全球的商用依然存在巨大潜力,在国内TD-LTE移动用户有5亿之多。
目前,我国也已建成最大的FDD 4G+和FDD 4G网络,且在全球最大的FDD 4G/4G+运营商中,均划分了TDD频段,并建成了部分TD-LTE网络。同时,中国电信(800M)和联通(900M/1800M/2100M)进行 LTE的重耕,下一步随着用户规模的提升,以及TDD/FDD跨制式载波聚合在热点地区有效提升移动用户接入速度,并以NB-IoT+eMTC提供万物互联。而中国移动在香港也部署了LTE TDD/FDD融合网络。因此,在香港,中国移动存在率先推出NB-IoT+eMTC服务的可能性。
随着5G的到来,TDD将成5G的主要技术。我国应尽快明确低频段用于5G。目前,如英国的监管机构已经将700MHz规划未来用于5G。在我国,将3.5G规划用于5G是明智的,但还远远不够,应该尽早明确1GHz以下的频段重耕用于5G发展,为全球5G漫游起到示范作用。
2013年,相关规划明确了IMT频率可以适应IMT演进的所有技术体制,从而不再区分3G和4G,间接提升了存量市场最大的中国移动在TDD频率分配使用的灵活性,为TD-LTE商用及后续TDD频率重耕打下了基础。当时,公众移动通信系统频率用于TDD频段的总带宽达到345MHz,多于规划FDD系统频段的总带宽(342MHz)。然而,TDD频率过高是不争的事实。
随着中国电信、联通低频段的重耕+日均流量1G套餐推进,以及两者合力推动普及的六模全网通双卡手机(已普及为发掘第二卡槽流量的利器),近阶段中国电信+联通LTE FDD用户呈现着前所未有的规模化发展。
在TD-LTE网络覆盖完善的情况下,依然需要看到的是,TD-LTE在国内缺乏1GHz以下频段有效的商用支持,造成用户在VoLTE感知上效果没有预想的好,尽管中国移动2017年在Band34上将支持TD-LTE的发展,但低频段重耕用于VoLTE是运营商的基本诉求,未来可能存在着用户认为TD-LTE VoLTE语音不如FDD的误解。
因此,面向移动用户市场,应该尽快许可中国移动900MHz重耕用于TD-LTE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国际漫游主流频段900MHz没有用于TD-LTE商用,是TD-LTE商用网络数量、终端款型在全球规模商用中落后于LTE-FDD发展的主因。随着重耕900MHz的推进,面向蜂窝物联网市场,NB-IoT、eMTC部署在900MHz将促成低成本、低功耗的良好体验。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