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sorFlow 网络传输
0. 写在前面
tensorflow分布式训练时,grpc的 慢 一直都被很多人所诟病。在早期的版本中,由于实现的一些原因,的确存在一些性能问题(可以参见这个 issue )。
但随着项目的迭代,现在性能如何,就有些莫衷一是了。这里通过对两个项目master分支代码的一些测试,希望能探讨下这些问题。
1. 直观的看传输速率
这里先用 一个测试程序 测试下tensor在两个机器中的传输速率。测试使用的两台机器配置的都是万兆以太网的网卡:
[work@host benchtools]$ ethtool eth0
Settings for eth0:
...
Speed: 10000Mb/s
...
在两台机器上分别跑测试程序的worker和ps:
[host1] python tensor_transfer_throughput.py --ps_hosts=host1:12222 --worker_hosts=host2:12222 --job=ps --task=0
[host2] python tensor_transfer_throughput.py --ps_hosts=host1:12222 --worker_hosts=host2:12222 --data_mb=100 --job=worker --task=0 --iters=100
测试程序干的事情很简单:在ps和worker上各创建一个相同大小的variable, 然后worker反复将自己的variable assign给ps。在上面的测试中,我们将variable的大小设置为100M,传输次数为100。
测试结果在worker运行结束后可以看到:
[host2] python tensor_transfer_throughput.py --ps_hosts=host1:12222 --worker_hosts=host2:12222 --data_mb=100 --job=worker --task=0 --iters=100
....
transfer rate: 173.488801 MB/s
利用ifstat工具也可以看到网络的传输性能:
[hosts1]$ ./ifstat
eth0 eth1
KB/s in KB/s out KB/s in KB/s out
191.95 176435.6 0.00 0.00
206.18 170675.3 0.00 0.00
222.45 220156.5 0.00 0.00
162.84 169024.8 0.00 0.00
224.44 211070.7 0.00 0.00
可以看到两种测试的througput效果差不多。理论上来说ifstat可能会比worker的输出稍微大一点,因为grpc要为每次传输额外添加一些header信息。但和100MB的数据相比,应该可以忽略不计。
但无论是哪个结果,离理论值的1.25GBps(10Gbps)差距仍旧非常大。所以初步来看,网卡的利用率是比较低的。
2. 单独测试grpc
为了验证问题是不是出在grpc这里,我利用 另一个测试程序 ,来测试grpc本身的传输效率。
程序不太复杂,要点包括:
client和server端的功能要简单,尽量减少额外操作所带来的时间开销:client只负责无脑发送,server端也要直接丢弃收到的数据。
直接利用grpc的ByteBuffer,从而避免掉在发送和接收时的memcpy。这点和tensorflow发送tensor的流程也是一致的。
server端可以创建多个completion queue, 从而可以指定多个worker线程。
client利用异步接口。可以指定传输并发度,也可以允许grpc创建多个channel。
可以指定发送数据和响应数据块的大小。
然后将程序部署到两台机器上开始测试。client每次向server发送100M数据,共发送1000条:
[host1] ./grpc_raw --job_type=server --server_threads=1 --message_size=10
[host2] ./grpc_raw --job_type=client --job_type=client --target_ip=host1 --total_message=1000 --message_size=104857600
利用ifstat看结果:
[work@host2 benchtools]$ ./ifstat
eth0 eth1
KB/s in KB/s out KB/s in KB/s out
162.05 198529.9 0.00 0.00
128.67 150799.5 0.00 0.00
196.09 203136.0 0.00 0.00
169.20 192864.8 0.00 0.00
130.67 146532.7 0.00 0.00
可以看到和测tensor传输时类似,也是170MBps左右,离1.25GBps的理论值也差距较大。
3. 为什么慢
为了进一步确定问题,我用 iperf 工具对网络的throughput做了单独的测试:
[host1] ./iperf3 -s -i 5
[host2] ./iperf3 -c host1 -i 5 -t 1000
测试结果如下:
[host2]$ ./iperf3 -c host1 -i 5 -t 1000
...
[ 5] 0.00-5.00 sec 983 MBytes 1.65 Gbits/sec 31545 2.49 MBytes
[ 5] 5.00-10.00 sec 839 MBytes 1.41 Gbits/sec 35645 889 KBytes
[ 5] 10.00-15.00 sec 830 MBytes 1.39 Gbits/sec 35863 954 KBytes
...
可以看到大概也就是1.4Gbps(175MBps)左右,和 grpc的测试结果差不多 。
为什么会这样呢?事实上,当提高socket数后,结果就会大大改观,总的传输速率会达到9.3 Gbps左右,从而和理论值接近:
[host2]$ ./iperf3 -c host1 -i 5 -t 1000 -P 8
...
[ 5] 40.00-45.00 sec 621 MBytes 1.04 Gbits/sec 9936 2.06 MBytes
....
[ 19] 40.00-45.00 sec 206 MBytes 346 Mbits/sec 922 90.5 KBytes
[SUM] 40.00-45.00 sec 5.43 GBytes 9.33 Gbits/sec 33646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的一个结论是: 单个socket可能(远远)无法用满网卡的带宽 。
那么如果把grpc的socket数增加如何?遗憾的是,目前grpc还不支持这样的特性。在grpc里,通信是用 channel 来进行抽象的。 哪怕你在两个机器间创建多个channel, 他们在底层也是会共享socket的 。
4. 单个socket用不满网卡?
当我通过测试得出这个结论时,我内心也是无法接受的。我尝试了
手动调整拥塞窗口(事实上也没有必要,因为TCP会自发的增大它;稳定后的拥塞窗口大小,也没有达到Linux的上限)。
关闭Nagel算法
传输速率仍然没有变化。
后来在组里boss的建议下,我换了两台机器做测试。发现对于不同的机器组合,单socket的传输性能是不同的。 也存在一些机器,他们的单socket性能是可以达到网卡理论上限的 。
对于这一问题,现在怀疑可能和网络布局以及中间的交换机有关系。但具体的根源究竟是什么,还无从得知。
5. 继续测试
在我换了 单socket可以打满带宽 的两台机器后,我把1和2中的实验使用相同的参数重新做了一遍。结论如下:
grpc在单server单client的前提下,网卡传输的利用率还是非常高的。在我的实验中大概能到9Gbps左右,比iperf的结果稍逊一点,目测也就是5%左右。这可能和grpc在数据传输时的一些数据结构的分配、处理有关,但整理来说grpc性能已经比较可观了。
对于传输tensor的测试而言,传输速率大概能到5Gbps左右,是裸grpc的一多半。
这里有两个问题:
1. 为什么 传输tensor 的吞吐要低于 裸的grpc传输 ,问题在哪里?
2. 在我们最开始的两个实验中,由于单socket极限带宽较低,这二者的传输效率类似。为什么提高单socket的极限带宽后,二者开始体现出差别来?
其实这两个问题并不难解释:
在传输tensor时,除了有效的传输数据外,还有master驱动worker运行、序列化、反序列化、数据assign等其他操作。而我们测试看到的throughput,是把这些操作都当成 有效传输 而平均化后的一个结果。
两个机器间带宽越高,额外操作的占比就越大,对总throughput的影响就越大。
6. 验证假设
为了验证我们的假设,我们需要知道 tensorflow在传输tensor时,真正用于数据传输的时间是多少 ,从而可以根据数据量大致推算一下传输时的网络带宽。
可以先用timeline看一下每一步所有op的耗时,以及RecvTensor这个op的耗时。
run_options = tf.RunOptions(trace_level=tf.RunOptions.FULL_TRACE)
run_metadata = tf.RunMetadata()
sess.run(add_op.op, options=run_options, run_metadata=run_metadata)
trace = timeline.Timeline(step_stats=run_metadata.step_stats)
trace_file = open('timeline.ctf.json', 'w')
trace_file.write(trace.generate_chrome_trace_format())
结果(dur表示op的耗时,单位为us):
{
"name": "RecvTensor",
...
"dur": 183311
},
....
{
"name": "Assign",
...
"dur": 19925
}
耗时主要在RecvTensor和Assign上,总耗时有200ms左右。对于100M数据而言,这个耗时也和观察到的5Gbps的吞吐大致吻合。
但我们仍旧不能知道真正在 传输 的时候带宽能不能有效的利用。timeline所能给出的最小粒度就是op,而"RecvTensor"这个op,我们可以看到耗时是180ms左右。这比grpc的传输吞吐还是要低出不少来的。
我们知道,在Tensorflow中,一个RecvTensor是要分成如下几个步骤的:
1. RecvOp的AsyncCompute,通过rendezvous接口,最终调用到grpc这一层。
2. 发起RecvTensor的请求,包括获取一个grpc_remote_worker的handle,以及准备RecvTensorRequest的protobuf,然后创建和rpc call相关的数据结构
3. 调用grpc的API,将数据推到网络引擎,发送数据。
4. server端从rendezvous_manager中获取tensor, 并且和其他的meta信息包装成ByteBuffer返回给客户端。
5. 客户端将收到的ByteBuffer反序列化成Tensor。
所以整个传输过程的慢,可能会慢在以下几个地方:
1. 做准备工作时,一些线程调度或者加锁操作带来开销。
2. server的序列化费时间。
3. grpc的网络引擎就是慢,比如说引入额外的数据拷贝之类的,导致ByteBuffer传输很慢。
4. client的反序列化费时间。
第三点其实不太可能,因为我们已经拿裸的grpc+ByteBuffer做过测试,其带宽利用率是比较高的。当然,我们也可以在Tensorflow中通过更细致的metrics来验证下这一点。
因为没法用timeline,只能通过改tensorflow代码来测试。为此,我简单修改了 tensorflow的代码 ,来观察传输和客户端处理的耗时。测试的结论如下:
对于100M的tensor,grpc的传输的时间大概在100ms左右。大概的数据传输率应该有9Gbps左右,比较高效。
server数据序列化的时间占比很小。这点tensorflow的确做过专门处理:tensor的内存是作为ByteBuffer直接传输的,很大程度避免了内存拷贝。
客户端的消息反序列化会占用一定时间,大概占到了RecvTensor的1/4多一些。主要原因是grpc ByteBuffer中的Tensor数据不满足Tensor的内存布局要求,所以必须得通过内存拷贝来一次重新整理。
7. 扩展性
前面分析了grpc在传输效率方面的性能,接下来看下有关扩展性方面的问题。
首先明确下,当我们讨论扩展性时,应该从如下两个角度来衡量:
server端未到网卡的瓶颈时,通过增加client,server端的throughput能随着client的个数线性增加。
server端达到网卡瓶颈后,随着client个数的增加, server端的吞吐最好基本不会下降,而client端的latency则会线性的增加。
这里的测试细节就不再展开了。通过对这两个方面的测试,我发现grpc在这两个层面基本表现也比较良好。
8. 总结
测试的结论大致有如下几个:
在开发分布式程序时,机房间机器的拓扑结构需要注意下,可能会影响单socket的极限带宽。如果存在此类问题,多socket的rpc是一个可能可行的方案。
grpc在大数据包的传输上,带宽利用率和扩展性都还不错。
对于tensorflow的RecvTensor,收到数据后的后续处理,会占据一部分计算资源,对总体的网卡带宽会存在影响。
几个需要继续调研的方面有:
grpc在高并发处理小数据包上latency表现如何,可以调研一下。对与tensorflow而言,这其实不太重要。但对于latency敏感的在线服务而言,还是非常重要的。
在tensor的send方这边, tensor table 是用一个非常粗粒度的互斥锁保护的,在RecvTensor请求较多时候怀疑可能会成为瓶颈(比如很多个worker的分布式训练)。这点需要拿大的训练场景测试一下。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