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D箝位反激变换器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论述了峰值电流控制RCD箝位反激变换器的原理,介绍了UC3843电流控制型脉宽调制器的各种设置,由UC3843构成的逆变器辅助开关电源,具有电路简单、易于多路输出、过载与短路能力强、可靠性高等优点。关键词:电流控制;RCD箝位;反激变换器DesignandDevelopmentofRCDClampedFlybackConverter
反激变换器具有电路拓扑简洁、输入输出电气隔离、电压升/降范围宽、易于多路输出等优点,因而是逆变器辅助开关电源理想的电路拓扑。 然而,反激变换器功率开关关断时由漏感储能引起的电压尖峰必须用箝位电路加以抑制。由于RCD箝位电路比LCD箝位、有源箝位电路更简洁且易实现,因而RCD箝位反激变换器在小功率变换场合更具有实用价值。将RCD箝位反激变换器与峰值电流控制技术结合在一起,便可获得高性能的逆变器辅助开关电源。本文主要论述RCD箝位反激式变换器的原理,介绍了UC3843电流控制型脉宽调制器的各种设置,并给出了设计实例与试验结果。 2RCD箝位反激式变换器的原理 2.1功率电路 采用RCD箝位的反激变换器,如图1所示。当功率开关S关断时,变压器T漏感的储能将转移到箝位电容C中,并在电阻R上消耗,从而使功率开关S关断时产生的电压尖峰得到了有效的抑制。 然而,箝位电路参数对反激变换器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选取不同R、C值时,箝位电容电压波形如图2所示。图2(a)中,C取值较大,C上电压缓慢上升,副边反激过冲小,变压器原边能量不能迅速传递到副边;图2(b)中,R、C值合适,C上电压在S截止瞬间冲上去,然后D截止,C通过R放电,到S开通瞬间,C上电压应放到接近(N1/N2)Uo;图2(c)中,R、C均偏小,C上电压在S截止瞬间冲上去,然后因为RC时间常数小,C上电压很快放电到等于(N1/N2)Uo,此时RCD箝位电路将成为反激变换器的死负载,消耗储存在变压器中的能量,使效率降低。 2.2UC3843电流控制型脉宽调制器
图4UC3843电路的斜坡补偿 2.2.1误差放大器的补偿 UC3843的误差放大器同相输入端接在内部+2.5V基准电压上,反相输入端接受外部控制信号,其输出端可外接RC网络,然后接到反相输入端,在使用过程中,可改变R、C的取值来改变放大器的闭环增益和频率响应,RC补偿网络接在芯片脚1和脚2之间,误差放大器补偿网络可以稳定这种电流控制型PWM。 2.2.2电流检测和限制 电流检测电路,如图3所示。正常运行时,检测电阻RS的峰值电压由内部误差放大器控制,满足IS=(1) 式中:VC为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电压; IS为检测电流。 UC3843的内部电流测定比较器反相输入端箝位电压为1V,最大限制电流IS=1V/RS。在RS和脚3之间,常用R、C组成一小的滤波器,用于抑制功率管开通时产生的电流尖峰,其时间常数近似等于电流尖峰持续时间(通常为几百ns)。 2.2.3UC3843电路的斜坡补偿 UC3843是电流控制型芯片,当占空比D大于50%时,由于谐波振荡及电感电流上升率平坦,容易引起不稳定,这时应考虑用斜坡补偿的方法来改善其工作特性。斜坡补偿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误差电压UE处加上斜坡补偿,另一种是在采样电压US处加上斜坡补偿。这里采用在采样电压US处加上斜坡补偿,将补偿斜坡加在采样电阻RS的采样电压上,再与平滑的误差电压进行比较,这种补偿能有效地防止谐波振荡现象,使电路工作稳定,补偿斜坡由振荡器获得,调整R1阻值的大小可改变补偿斜坡的上升率。如图4所示。 3储能式变压器的设计 单端反激式变压器是一种以隔离方式传输能量的元件,对于电感电流连续模式和电感电流断续模式,变压器的铁心工作状态是不同的,因此,变压器的设计也是不一样的。这里把变压器设计在工作于电感电流连续模式。 电流临界连续时原边电感L1min为L1min=η(2) 式中:Uimin为变压器原边输入的最小直流电压; Ts为开关周期; Po为输出功率; η为变换效率。 储能式变压器磁芯气隙δ为δ=(3) 式中:B为铁心工作磁感应强度; Sc为铁心截面积; K为最小输出功率与额定输出功率之比。 原边绕组匝数N1为N1=(4) 原、副边绕组匝数比为n12==(5) 式中:UD为输出整流二极管压降; Uo2为副边绕组N2的输出电压。
图6逆变器辅助开关电源试验波形
4开关电源电路组成及试验 逆变器辅助开关电源电路组成,如图5所示。输入220(1±10%)V50Hz电压经EMI滤波器、整流桥后得到DC270V,再经RCD箝位的反激变换器变换成+15V(0.8A)、-15V(0.15A)、+5V(0.2A),+4×25V(0.05A)共7路输出。电流控制芯片UC3843由自馈电绕组N5供电。R10是电流检测电阻,R12是斜坡补偿电阻。额定输出功率20W,开关频率为40kHz。储能式变压器磁芯选用铁氧体R2KBDGU30,绕组匝数N1/N2/N3/N4/N6/N7/N8/N9=284/5/12/12/12/22/22/22/22,最大占空比0.6,临界连续时输出功率为1/6额定功率。箝位电阻取68kΩ,箝位电容取2.2nF高频瓷电容,箝位二极管选肖特基二极管MUR110,整流二极管D3、D6、D8选肖特基二极管IN5819,D7选肖特基二极管IN5822,D9、D10、D11、D12选肖特基二极管SR108。 逆变器辅助开关电源试验波形,如图6所示。图6(a)的CH1是功率管S的驱动电压uGS(5V/格),CH2是漏源电压uDS波形(200V/格),其关断电压尖峰得到有效抑制;图6(b)是变压器原边N1的电流波形(0.1A/格),变压器工作于电感电流连续模式;图6(c)的CH1为电流检测电阻R10上电压波形(500mV/格),CH2为采用斜坡补偿后UC1843的脚3采样信号电压波形(500mV/格),斜坡补偿后采样信号电压上升率高于电流检测电阻R10上电压上升率,提高了电路的抗干扰能力。试验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图6中横坐标为1μs/格。 5结语 (a)功率管S驱动电压与漏源电压 (b)变压器原边N1电流波形 (c)检测电阻电压及斜坡补偿后采样信号电压 RCD箝位反激式变换器是逆变器辅助电源的理想拓扑,RCD箝位电路能有效地抑制变压器漏感引起的功率开关关断电压尖峰,在小功率变换场合具有明显的优点;由UC3843芯片构成的单端反激式变换器具有电气隔离,易于多路输出,外接元器件少,体积小,过载与短路保护能力强,可靠性高等优点。 参考文献 [1]张兰红.基于电流控制技术反激DC/ DC变换器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1.2 |
RCD箝位反激变换器的设计与实现
- 变换器(108177)
相关推荐
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特点研究
对设计人员来说,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有很多优点,现在正得到广泛应用。采用正激结构的电源变换器是高效率、大功率应用(50W 至 500 W范围)的出色选择。虽然正激结构的普及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设计者主要青睐的是它的简捷、性能和效率。
2021-02-26 10:16:1510744
Flyback反激变换器RCD吸收电路计算方法
反激变换器需要使用RCD吸收电路RSn、CSn和DSn,钳位VDS的尖峰电压值不超过功率MOSFET管的最大额定值,同时具有一定裕量。
2024-01-02 09:40:36843
反激变换器
大家好,我现在要设计一个电源,输入范围18-72,输出24,300w功率,实现输入输出全隔离。要实现升降压,所以想选择反激变换器,现在有几个问题1、反激变换器书上介绍只有在CCM模式下为升降压模式
2016-12-04 18:31:07
反激变换器交叉调整率改善措施
反激变换器在多路输出电源应用场合成本优势明显,因而广泛应用于家电、机顶盒、仪器仪表等电子产品的内置电源。由于变压器漏感等参数引起的交叉调整率问题已成为多路输出电源的设计难点之一,本期芯朋微技术团队
2017-08-07 10:32:18
反激变换器原理
反激变换器原理1.概述到目前为止,除了Boost 变换器和输出电压反向型变换器外,所有讨论过的变换器都是在开关管导通时将能量输送到负载的。本章讨论扳激变换器与它们的工作原理不同。在反激拓朴中,开关管
2009-11-14 11:36:44
反激变换器原边并联的RDC都有什么作用呢?
反激变换器原边并联了这么多RC,RDC都有什么作用呢? 首先这个flyback,原边并联了RDC和RC。 先说RDC这部分 flyback变换器中的开关管需要快速地切换电路,从而产生高频
2023-03-13 17:36:31
反激变换器有什么优点?
反激变换电路由于具有拓扑简单,输入输出电气隔离,升/降压范围广,多路输出负载自动均衡等优点,而广泛用于多路输出机内电源中。在反激变换器中,变压器起着电感和变压器的双重作用,由于变压器磁芯处于直流偏磁状态,为防磁饱和要加入气隙,漏感较大。
2019-10-08 14:26:45
反激变换器的计算
《开关电源设计(第三版)》反激变换器断续模式的计算,先是根据伏秒数守恒和20%死区时间计算出Ton,然后根据能量守恒在考虑效率的情况下计算出电感L,换句话说电感跟效率有关,但如果计算出Ton后先算
2018-09-17 20:36:00
反激变换器的设计步骤
)是最常用的一种拓扑结构(Topology)。简单、可靠、低成本、易于实现是反激变换器突出的优点。2、设计步骤接下来,参考图 2 所示的设计步骤,一步一步设计反激变换器1.Step1:初始化系统参数
2020-11-27 15:17:32
反激变换器的辅助绕组电压会随着空载和带载而变化
我的反激变换器,在输出带负载的情况下,辅助绕组VCC的电压为12V,可是当空载的时候,辅助绕组VCC的电压只有10V了,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2014-05-26 14:01:23
反激变换器的闭环控制
=oxh_wx3、【周启全老师】开关电源全集http://t.elecfans.com/topic/130.html?elecfans_trackid=oxh_wx复习电力电子技术的时候想起来老师说过boost和反激变换器只能采用双环控制,不能用单环,原因上课讲过但是没认真听,所以来请教一下各位,谢谢大家了
2019-06-26 23:42:07
反激变换器设计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本帖最后由 wulei00916 于 2014-6-20 22:52 编辑
本PDF文件,详细介绍了设计反激变换器时,经常会遇到的几种疑难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措施
2014-06-20 22:52:27
反激变换器设计注意事项
反激变换器的许多优点包括成本最低的隔离功率变换器,容易提供多个输出电压,一个简单的初级侧控制器,以及高达300 W的功率传递。反激变换器用于许多离线应用,从电视到电话充电器,以及电信和工业应用。他们
2020-01-09 11:25:10
反激变换器设计,系统输入电压问题
我看到一个反激变换器设计中,系统输入规格如下所示:市电输入电压(单位V):V_min=85V_nom=220V_max=265我国的市电电压220v,电压波动如果按正负20%考虑,那么V_min
2023-02-07 14:52:55
PFC+反激变换器中变压器的设计问题
前级PFC输出电压400V,后面用反激变换器来实现12V/400mA的输出,反激变压器如何进行设计呢?看了好多帖子,理解的都不是很清楚。希望有高手可以分享一个案例
2018-05-17 20:16:10
【转】准谐振软开关双管反激变换器
一种准谐振软开关双管反激变换器。该变换器具有双管反激变换器的优点,所有开关管电压应力钳位在输入电压,因此,可选取低电压等级、低导通电阻MOSFET以提高变换器的效率、降低成本。利用谐振电感与隔直电容
2018-08-25 21:09:01
一步步为你解析反激变换器设计
)是最常用的一种拓扑结构(Topology)。简单、可靠、低成本、易于实现是反激变换器突出的优点。2、设计步骤接下来,参考图 2 所示的设计步骤,一步一步设计反激变换器1.Step1:初始化系统参数
2021-07-02 06:00:00
传统的硬开关反激变换器应用设计
的电阻R去掉,同时将二极管换成功率MOSFET,这样就变成了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通过磁化曲线在第一、第三象限交替工作,将吸收电路的电容Cc吸收的电压尖峰能量,回馈到输入电压,从而实现系统的正常工作。图1
2018-06-12 09:44:41
单级BUCK-BOOST变换器实现APFC的原理及分析
单级BUCK-BOOST变换器实现APFC的原理及分析本文分析了用BUCK-BOOST电路和反激变换器隔离实现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的原理和变换过程,给出了电路的Matlab仿真分析的模型。通过对变换器工作在DCM模式下的电路仿真,验证了此方法有良好的效果。[hide][/hide]
2009-12-10 17:09:18
双管正激变换器有什么优点?
由于正激变换器的输出功率不像反激变换器那样受变压器储能的限制,因此输出功率较反激变换器大,但是正激变换器的开关电压应力高,为两倍输入电压,有时甚至超过两倍输入电压,过高的开关电压应力成为限制正激变换器容量继续增加的一个关键因素。
2019-09-17 09:02:28
图文实例讲解:反激变换器的设计步骤
)是最常用的一种拓扑结构(Topology)。简单、可靠、低成本、易于实现是反激变换器突出的优点。接下来,参考图 2 所示的设计步骤,一步一步设计反激变换器1.Step1:初始化系统参数------ 输入
2020-07-11 08:00:00
大牛总结的反激变换器设计笔记
用的一种拓扑结构(Topology)。简单、可靠、低成本、易于实现是反激变换器突出的优点。这篇文章覆盖大部分现在反激变换器设计经验点,有需要的伙伴可以下载附件查阅参考学习,同时也给各位一个福利,那就是张飞
2021-09-16 10:22:50
设计反激变换器 PCB 设计指导
相连。次级接地规则:a. 输出小信号地与相连后,与输出电容的的负极相连;b. 输出采样电阻的地要与基准源(TL431)的地相连。PCB layout—实例总 结本文详细介绍了反激变换器的设计步骤,以及
2020-07-23 07:16:09
设计反激变换器 仿真验证
型控制器UC3843(与NCP1015 控制原理类似),搭建反激变换器。其中,变压器和环路补偿参数均采用上文的范例给出的计算参数。仿真测试条件:低压输入(90VAC,双路满载)1.原理图图17 仿真原理图
2020-07-22 07:39:08
设计反激变换器步骤 Step6:确定各路输出的匝数
的电路作为反激变换器的钳位吸收电路(RCD钳位吸收)。RClamp 由下式决定,其中Vclamp 一般比反射电压Vor 高出50~100V,LLK 为变压器初级漏感,以实测为准:(图9 RCD 钳位
2020-07-21 07:38:38
设计反激变换器步骤Step1:初始化系统参数
用的一种拓扑结构(Topology)。简单、可靠、低成本、易于实现是反激变换器突出的优点。接下来,参考图 2 所示的设计步骤,一步一步设计反激变换器设计反激变换器步骤Step1:初始化系统参数
2020-07-20 08:08:34
设计反激变换器:补偿电路设计
断开,则从控制到输出的传递函数(即控制对象的传递函数)为:附录分别给出了CCM模式和DCM模式反激变换器的功率级传递函数模型。NCP1015工作在DCM 模式,从控制到输出的传函为:其中:Vout1
2020-07-20 08:21:48
输出反灌电流零电压软开关反激变换器
1、前言反激变换器是一种常用的电源结构,广泛应用于中小功率的快充及电源适配器。高功率密度的ZVS软开关反激变换器除了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还有另一种结构,其利用输出反灌电流,实现初级主功率MOSFET
2021-05-21 06:00:00
连续电流模式反激变压器的设计
反激式变换器以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深受广大开发工程师的喜爱,它特别适合小功率电源以及各种电源适配器.但是反激式变换器的设计难点是变压器的设计,因为输入电压范围宽,特别是在低输入电压,满负载
2023-09-28 07:07:09
高效率反激变换器设计技巧分享
漏感问题是反激变换器的基本问题。漏感是硬伤。要实现高效率,控制漏感是重头戏。先做好漏感,再说其余。漏感有多大?意味着能量传递损失多大,变换器效率损失有多大,钳位电路热损耗有多大。这都是额外的,其他变换器没有的。
2023-09-19 07:44:19
高频共模电流、电压和阻抗的测量 —— 以反激变换器为例
方向上的最大功率密度与半径为r的球面平均功率密度之比,可以通过测量或者仿真得到。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想预测辐射的最终结果,我们需要得到准确的噪声电压,共模电流以及阻抗。下文从这三个方面,以一个反激变换器
2021-12-21 07:00:00
有源箝位正激电源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优势
对设计人员来说,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有很多优点,现在正得到广泛应用。采用正激结构的电源变换器是高效率、大功率应用(50W 至 500 W范围)的出色选择。虽然正激结构的
2009-04-27 11:33:41103
LCD箝位正激变换器箝位电路优化设计
对LCD箝位单端正激变换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以减小主开关管电压和电流应力为目标对箝位电路进行了优化设计。360W/100kHz试验电路对理论分析和优化设计过程进行了验证。
2009-10-17 10:42:4813
一种双管正激变换器的初级箝位电路
介绍了一种双管正激变换器的初级箝位电路。该电路可以减少次级续流二极管的电压尖峰,并实现开关的ZCS开通和ZVS关断 采用该技术研制成功了3 kw 并一串型双管正激组合变换器。
2009-10-17 10:55:5036
并联交错式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研究
深入分析研究了并联交错式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的原理与设计,获得了功率开关实现零电压ZVS开通的条件和关键电路参数选取准则,仿真与试验结果均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研
2010-06-01 08:31:2924
反激式变换器中RCD箝位电路的设计
反激式变换器中RCD箝位电路的设计
在反激式变换器中,箝位电路采用RCD 形式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本文详细论述了该种电路
2009-01-12 13:17:582731
正激变换器开关电源电路图
正激变换器开关电源电路是在基本的buck型变换器基础上多了一个隔离变压器、一个二极管D2和一个由回收绕组和箝位二极管D1构成的复位电路。
2011-07-26 11:24:227485
推挽正激变换器原理图
介绍了基于推挽正激拓扑的多重化DC/DC变换器,详细分析了其工作原理。推挽正激变换器同时具有推 挽变换器和正激变换器的优点,它的变压器磁芯双向励磁、磁芯利用率高、开关管电
2011-09-10 23:21:04114
基于SG3525双CDD推挽正激变换器的设计
设计了一款用于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双CDD推挽正激变换器。分析了变换器电路的工作原理特别是箝位电容的作用。以SG3525作为控制芯片, 设计了变换器的控制和保护电路, 并分析了其工作
2011-09-15 16:44:54139
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的功率损耗分析
本文详细阐述了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的]二作原理 分析了各 作模态的功率损耗,得出了功率损耗与励磁电感间的关系。经理论推导证明,存在着一个最优的励磁电感值.町以使变换器功
2011-10-24 10:54:1848
电路图设计:RCD箝位反激变换器
电路图设计:RCD箝位反激变换器 反激变换器具有电路拓扑简洁、输入输出电气隔离、电压升/降范围宽、易于多路输出等优点,因而是逆变器辅助开关电源理想的电路拓扑。 然而,反激
2012-05-14 12:47:2477
有源箝位正向变换器的分析与设计
本文探讨了单端正激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有源箱位电路提供了比常规 RCD 和复位绕组籍位方式优越得多箱位电路。 分析了带有反激有源箱位的正激变换器的稳态运行,给出了基于 125kH , 200W 变换器的实验结果。 介绍了决定变换器的设计考虑和主开关零电压开关的设计方法。
2016-05-11 15:26:215
有源箝位ZVS单端正激变换器的负载适应性
本文讨论有源箝位ZVS单端正激变换器在不同负载时的工作过程,进而阐述该变换器的负载适应性。通过计算仿真,证实了结论的正确性,最后给出了应用实例。
2016-05-11 15:28:467
如何设计反激变换器的RCD吸收回路
当MOSFET关断时,就会有一个高压尖刺出现在其漏极上。这是由于主变压器的漏感和MOSFET输出电容谐振造成的,在漏极上过高的电压可能会击穿MOSFET,为此就必须增加一个附加电路来钳制这个电压。在此技术范围,我们介绍反激变换器的RCD吸收回路。
2019-04-19 08:09:0010727
ZVS软开关反激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分析
反激变换器是一种常用的电源结构,广泛应用于中小功率的快充及电源适配器。高功率密度的ZVS软开关反激变换器除了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还有另一种结构,其利用输出反灌电流,实现初级主功率MOSFET零电压
2018-10-10 08:32:0023299
反激变换器的拓扑结构详细资料说明
本文档的主要内容详细介绍的是反激变换器的拓扑结构详细资料说明包括了:1. 基本反激变换器,2. 三绕组吸收反激变换器,3. RCD吸收反激变换器,4. 其它吸收反激变换器,5. 二极管吸收双反激变换器,6. 反激DC-DC变换器总结
2019-12-20 17:11:4820
反激变换器的拓扑结构详细资料讲解
本文档的主要内容详细介绍的是反激变换器的拓扑结构详细资料讲解包括了:1. 基本反激变换器 2. 三绕组吸收反激变换器 3. RCD吸收反激变换器 4. 其它吸收反激变换器 5. 二极管吸收双反激变换器 6. 反激DC-DC变换器总结。
2020-02-28 08:00:0017
基于输出反灌电流的ZVS软开关反激变换器的原理和应用
反激变换器是一种常用的电源结构,广泛应用于中小功率的快充及电源适配器。高功率密度的ZVS软开关反激变换器除了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还有另一种结构,其利用输出反灌电流,实现初级主功率MOSFET零电压
2022-03-25 09:43:0013941
反激变换器你会了吗?
基本的反激变换器原理图如图 1 所示,在需要对输入输出进行电气隔离的低功率(1W~60W)开关电源应用场合,反激变换器(Flyback Converter)是最常用的一种拓扑结构(Topology)。简单、可靠、低成本、易于实现是反激变换器突出的优点。
2020-07-14 09:04:136187
LTC3765LTC3766演示电路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36-60V至24V@15A)
LTC3765LTC3766演示电路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36-60V至24V@15A)
2021-06-01 12:48:553
LT3752LT8311演示电路-带同步整流的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36-72V至12V@12A)
LT3752LT8311演示电路-带同步整流的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36-72V至12V@12A)
2021-06-02 14:30:183
LTC3765LTC3766演示电路-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36-60V至12V@30A)
LTC3765LTC3766演示电路-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36-60V至12V@30A)
2021-06-03 13:04:501
LTC3765LTC3766演示电路-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18-72V至12V@12.5A)
LTC3765LTC3766演示电路-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18-72V至12V@12.5A)
2021-06-11 10:20:476
反激变换器PSIM仿真案例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反激变换器PSIM仿真案例,反激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过程详细讲很多,可参考的资料也很多了,(此处省去1万字) , 其基本原理如下 :主开关管导通时,二次侧二极管关断,变压器
2022-12-23 16:18:115277
反激变换器中RCD参数定性分析和定量设计
RCD构成的钳位电路在开关变换器中运用广泛,RCD参数设计对于变换器性能尤其重要。下面以反激变换器为例,介绍下RCD参数定性分析和定量设计,欢迎大家讨论。
2023-03-09 15:09:581338
反激变换器的优缺点有哪些
采用变压器作为能量传输元件,可以实现较高的转换效率。在理想情况下,反激变换器的转换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然而,实际效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开关损耗、磁芯损耗、二极管损耗等。因此,实际应用中的反激变换器效率通常在80%~90%之间。
2024-01-16 11:38:36371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