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话题:热议电力行业形象
编者按 今年“两会”前夕,电力行业老领导黄毅诚给各大电力企业的老总写了一封信,说电力行业这几年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付出了很多,贡献也很大,但是电力企业在社会上的形象不太好,提出了大力弘扬电力精神、建设优秀行业文化的命题。本网今日特邀部分代表委员就整合企业文化、建设行业文化、提升行业形象话题展开讨论与交流。
本期嘉宾
全国政协委员、中电投集团公司总经理 陆启洲
全国政协委员、中广核集团公司总经理 钱智民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电力公司总经理 费圣英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羡崇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莱芜市市长 马平昌
全国人大代表、大唐集团公司办公厅主任 王欣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刁兆秋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南京自动化研究院总工程师 薛禹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蔡国雄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凌海电力集团公司董事长 张占宇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鞍山市卫生局局长 巴福荣
全国人大代表、华电遵义发电厂副总工程师 杨洪波
全国人大代表、神华集团乌海能源有限公司工会宣传部部长 王润刚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哈尔滨电业局“李庆长共产党员服务队”荣誉队长 李庆长
对话主题 如何看待电力行业的社会形象
主持人:电力行业的社会形象这些年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电力行业的社会形象与电力行业对国民经济作出的贡献明显不相称,行业内部的感知与社会舆论明显不相称,请问各位代表委员,你们是如何评价电力行业社会形象的?
陆启洲:多年来,电力行业尤其是中央电力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电力行业的社会形象与电力行业对国民经济作出的贡献明显不相称。我们需要加强行业内部的沟通和交流,共同努力改善电力行业的社会形象。
此外,电力行业的外部发展环境也需要我们去努力改善,近些年来,尤其是电力体制改革以后,电力行业在与相关行业的博弈中,始终处于被动局面。我们看到,在煤电运各环节中,煤炭和运输处于强势地位,电力处于弱势地位。同样,电力与石油、电信等行业的比较优势也在逐步降低,电力行业的整体合力和社会影响力亟待加强。
张羡崇:近年来,作为电力行业的一员,我很高兴地看到:通过“户户通电”、优质服务等惠民工程;通过抗冰救灾、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等一系列保电行动,展现出电力企业不断树立、深化的企业精神风貌。电力行业的社会形象也在逐步发生着转变,已不再是过去老百姓口中的“电老虎”、“电霸王”了。但同时我也注意到,当电力供应出现问题时,无论具体问题发生在电源企业、电网企业,或是小区物业管理的配电箱,普通用户都会认为是你电力行业的问题。也就是说,无论我们是哪种电力企业,在用户面前我们都是统一的一个名字:电力行业。
马平昌:近年来,电力行业尤其是基层电力企业,在社会形象上,应该说有了很大的改善,目前基本没有对电力企业的投诉。我认为,电力企业形象的转变,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电力企业能立足于群众需要,一切为了群众的利益着想,转变工作思路;二是电力企业近年来积极推行优质服务,不断优化服务理念,认真履行服务承诺,规范服务基础管理;三是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改变以前“等群众上门”为深入群众,在行业作风建设上不断自我加压。
钱智民:电力行业的社会形象到底怎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有人认为电力行业的话语权不强,但也有人至今还认为是“电老虎”,话语权仍然很强。
行业的影响力大小是在国家的决策当中、政策影响当中、产业发展过程当中去判断的,这个影响力就是文化。我们实际上是需要一个在资源方面做好、政策方面做好、产业方面做好后的影响力。
薛禹胜:从某种角度来讲,我并不认为电力行业在社会上的评价是很差的,因为从公共评价的角度来讲,对电的评价还是可以的。但问题是电的垄断性在客观上就容易让人怀疑,我们要做的是怎样做好沟通工作,怎样做好普及工作,让大家知道电价、供电可靠性的保证所需要的技术上的复杂性和所要付出的代价。让大家都认识这些,而不只是关心电价、关心到电的质量和停电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加强沟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社会上对电的垄断性的担心,从某种情况来讲的确也有它的道理,我们应该很好地听取大家意见。当然,尽量在目前技术限制、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保持开放也是我们智能电网建设提出来的一个要求。
巴福荣:就我个人的感觉,电力行业形象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以前叫“电霸”、“电老虎”,现在社会上这种印象开始淡化。
以我切身的用电感受,电力服务都很到位,作为百姓,我们觉得电力部门服务有了质的提高。作为人大代表,“两会”之前,和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法院、检察院,其次就是电力部门。来北京之前,鞍山市供电公司副总经理专门带队和代表见面,给我们一份当地电力的工作总结,征求我们对电力工作的意见。我觉得他们工作做得很到位,让代表心里感觉到很温暖。每个市、每个部门都离不开电力支持,电力能够把服务放在首位,也就能发展得越来越好,老百姓越来越满意。
各抒己见 行业内部需要确立普遍的认同感
主持人:在今年的电力行业新春茶话会上,出席会议的各大电力企业负责人提出了建设“诚信、负责、合作、创新”的行业文化的建议。企业文化和行业文化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如何在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基础上建设全行业都能认可的统一的行业文化理念,靠什么样的文化才能把全行业凝聚起来?
王欣:现在行业分为许多企业,大家都是独立法人,怎么才能凝聚到一起来呢?靠行政命令是不行的,怎么办呢?必须靠一种共同的信念,靠统一的文化把大家凝聚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统一的行业文化,大力弘扬我们的行业文化,让它深入到行业里的每一名员工心中。
费圣英:建设统一的行业文化,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现在分开的发电企业、供电企业,包括电建企业、送变电企业,历史上都是一家人,分家以后,虽然成为不同的法人单位,但是现在联系依然非常紧密,而且从本质上说,电力的发供用就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具有天然的整体性。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联系只能会更加紧密,所以这个时候大家都意识到这个问题,提出建设统一的行业文化,是很及时的,至少可以起到这样一个作用:通过文化的凝聚,大家在协调一些问题上会更加容易,通过协调达到和谐,并进一步在和谐的环境中进行更好的协调。
刁兆秋: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软实力的集中反映。由于地域文化、历史传统和经营环境等不同,电力行业文化建设在形式、重点和理念上会有一定的不同,此次电力行业提出建设统一的行业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建设统一的行业文化,关键在于一个认同感,也就是整个行业的共同的核心价值取向。结合市场、服务、效率等因素,树立发展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率意识,全面融入制度建设、经营管理和员工行为,从而增强行业的科学发展能力。统一的行业文化,需要拥有共同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及标识等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拥有统一的组织结构、组织制度和管理标准。文化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分阶段进行,在各个阶段有具体的要求,要在过程中讲求统一的步伐,保持目标的一致性。要注重基层建设和阵地建设,加强舆论宣传引导,通过积极开展有效的活动使企业文化落地生根,并渗透到细节和行为习惯中,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蔡国雄:电力行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要建立一个具有电力行业自身特点的行业文化及行业形象,这样才能在行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王润刚:我是煤炭行业的代表,但我本身又是搞企业文化这一块的,所以你提的这个问题,我还真有话说。我们煤炭行业这几年一直在着力建设一个统一的行业文化,到现在应该说已经基本成型、比较完善了。这个文化发挥的作用也确实是很明显的,起到凝聚人心,形成发展合力的作用。这次电力行业提出要建设行业文化,我觉得是比较好的,一个行业必须得有一个大家都认同的理念、都认同的信念,甚至是认同的利益方向,这样才能把一个行业拧成一股绳,形成发展合力,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加强对外宣传 建立开放的社会公共关系
主持人:最近,很多电力企业的领导在反思一个问题———电力企业目前封闭的内循环宣传难以达到辐射全社会的开放式的宣传效果。如何改善对外宣传模式,建立更加开放的社会公共关系,是建设行业文化的一个重要课题。
蔡国雄:电力企业应该从用户的心理出发,站在用户的角度去发现问题,解释问题,更多地反映基层和用户关注的问题,用有血有肉的文章去打动用户,这样才能真正拉近电力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和谐、信任、理解的社会关系。
举例来说,目前媒体关注度很高的变电站选址问题,其安全性就是用户十分关心的问题。如果我们同用户之间已经通过平时的良好沟通,建立深层次的互相信任关系,在这样的基础上与用户沟通自然会更加顺畅,选址也就不再是一个问题。
现在,电力行业许多单位已经陆续启动了一些开放日活动,让广大用户能够亲眼看到发电的全过程以及电力系统的操作过程。这样的举动有助于电力行业形象的宣传,有助于为许多不了解电力行业的用户搭建一个桥梁。这些切身的体会让他们有兴趣主动认识电力行业,关心电力行业。我们需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多举办类似活动,扩大影响范围,让更多的用户相信电力行业就是服务千家万户的行业,离他们并不遥远,就在他们身边。
李庆长:电力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影响面很大,关系到千家万户。现在电力企业虽然没有政府职能了,但在服务客户的时候,仍要代表国家、代表政府履行社会责任。在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树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那么怎么树立这个形象?我认为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电力行业文化很重要。
根据我30年的电力行业从业经验,在这个时代,想要把一种文化培育起来,把形象立好,只服务好了也不行,还要注重宣传。我现在要求“李庆长共产党员服务队”都要配相机,把每次服务的资料留下来,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讲出我们服务过程中遇到的生动故事。通过宣传,才会使更多的用户了解我们的工作,并在这种了解过程中建立一种信任。要建设电力行业文化也是这个道理。
杨洪波:电力行业文化建设需要正确的宣传引导。我们电力系统现在的工作对员工素质要求很高,压力也非常大,很多电厂位置偏远,工作条件也很艰苦。我曾经到贵州的水电站去考察,他们的工作场所在一个山洞里,一上班就见不到阳光,离市区很远,有三个小时的车程,他们对家庭无暇照顾。
我觉得电力在社会上的形象应该是“光明使者”,给大家带来光明。而且要让社会知道电力员工的敬业精神。电力生产是连续性的,不间断的,劳动强度也很大,电力人为了社会的安全可靠用电付出了非常艰辛的劳动,这些都应该让社会了解。
巴福荣:我呼吁电力对公益事业给予一些倾斜政策。比如加强对教育和卫生等公益事业的支持,对乡镇卫生院,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卫生院,在电费上是否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电力行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形象会更加深入人心。
高扬服务意识 铸造电力精神
主持人:如何建设“诚信、负责、合作、创新”的行业文化,如何在各个企业的企业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寻找和定位全行业的共同信念,我们的电力行业精神到底是什么?
张占宇:电力行业的精神,我认为主要应该是一种服务精神。要为社会服务、为百姓服务。我是从基层来的,据我了解,老百姓对那些口号式的所谓文化并不感兴趣,只有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服务,做好我们的工作,才是最实在的。用户满意了,我们的形象就建立起来了。所以,我认为,真正培育行业形象的手段,应该就是切切实实地做利国利民的事,为用户服务。
张羡崇:多年来,我们总在强调一个观念,电力行业是为社会、为老百姓服务的,那么在这种服务理念下,建设一个整体的行业文化,树立一个统一的行业精神至关重要。当然,并不是说我们建设行业文化,就不要企业文化了。我认为应该做到两者结合。企业文化是有针对性的,从企业自身的工作出发所形成的。要建设行业文化,需要在已经比较成熟的企业文化上注入一个新观念,那就是以做好企业本职工作为基础,提升行业形象。
马平昌:电力行业要建设一个统一的行业文化,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怎么来建设这个文化,我觉得最主要的一点还是要和电力行业的性质紧密联系上,电力行业的性质是什么?就是服务的性质,就是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围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用电需求来开展工作,所以,电力行业文化建设也要抓住这个中心点;另一点就是社会责任,电力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没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不行的。这两个要求是对外的,也是排在前两位的,最后才是电力行业内部的一些要求,比如说要团结合作,要创新发展之类等。
陆启洲:电力行业的行业文化更多的应该体现在沟通交融上。电力系统是一个协调运转的有机整体,行业内各单位之间业务联系紧密、唇齿相依。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合作,形成和谐、互利共赢的局面,逐步增强在电力工业发展与改革等重大问题上的话语权,共同拓展行业的发展空间,通过充分发挥全行业的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钱智民:我认为电力行业不是需不需要文化的问题,而是本来就存在行业文化,至于这个文化是什么,实际上是电力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习惯、做法、制度、导向等一系列形成共识后形成的文化。
王润刚:电力行业文化该怎么建设呢?我觉得首先要想得高,看得远,必须能真正代表一个行业的形象,让人一提起这个文化,这个理念就知道是电力行业。其次必须要得到行业里各个企业的认同,能囊括不同企业的发展特点,比如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等,让大家都认同。我建议,在建设统一的行业文化的同时,各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也应该保留,毕竟各个企业不一样,所处的地理位置不一样,所面临的发展任务不一样,不能用行业文化代替企业文化。
费圣英:我们电力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方面有着光荣的传统和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建设行业文化是一个新的理念,需要全行业来共同努力。推进行业文化人格化,有可能成为行业文化建设的载体和突破口,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是积极选树干部员工身边的先进典型,推进企业文化人格化。另外,推进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也是我们今年文化建设的另一个重要目标。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