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
在示波器中选择上升时间测量后,我们得到的测量结果约为550ps。这一测量结果的精度约为10%,已经非常让人满意,尤其在需要考虑示波器资金投入的情况下。但有时,即便是1GHz带宽示波器得到的这种测量结果也可能被认为精度不够。如果我们要求对这个边沿速度在500ps的信号达到3%的边沿速度测量精度,那么我们就需要2 GHz或更高带宽的示波器,这一点我们在前面的例子中已经提到。
换用2GHz带宽的示波器之后,我们现在看到的(见图6)就是比较精确的时钟信号,上升时间测量结果约为495ps。
图6
安捷伦Infiniium系列高带宽示波器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带宽可以升级。如果2 GHz带宽对今天的应用已经足够,那么您开始可以只购买入门级的2-GHz示波器,以后当您需要更高的带宽时,再将其逐步升级到13 GHz。
模拟应用需要的示波器带宽
多年之前,大多数示波器厂商就建议用户在选择示波器时,带宽至少应比最大信号频率高3倍。尽管这一“3X”准则并不适用于以时钟速率为基础的数字应用,但它却仍然适用于已调RF信号测量等模拟应用。为了便于读者理解这一三倍乘子的来历,我们来看一个1GHz带宽示波器的真正频率响应。
图7所示为对Agilent1-GHz带宽示波器MSO6104A的扫频响应测试(扫频范围20 MHz到 2 GHz)。
图7
从图中可以看出,恰好在1 GHz处,输入信号衰减约为1.7 dB,这还远未超出定义示波器带宽的-3 dB限。然而,要想精确测量模拟信号,我们只能利用示波器带宽中衰减最小的相对平坦的那部分频带。对该示波器而言,在其1 GHz带宽的大约三分之一处,输入信号基本没有衰减(衰减为0dB)。但并非所有示波器都具备这样的频响。
图8所示的是对另一厂商的1.5-GHz带宽示波器进行扫频响应测试的结果。
图8
这正是一个远非平坦频响的例子。该示波器的频响既不是高斯频响也不是最大平坦频响,反而更像“最大起伏”频响,而且尖峰现象很严重,这会导致波形严重失真,不论测量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不幸的是,示波器的带宽规范(即输入信号衰减为3dB的频率)中对在其他频率上的信号衰减或放大没有任何规定。在这台示波器上,即便是在示波器带宽的五分之一处,信号也有大约1dB(10%)的衰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再根据3X准则选择示波器就很不明智了。所以,在挑选示波器时,最好是选择著名厂商的产品,而且要密切注意示波器频响的相对平坦度。 本文小结
总的来说,对数字应用而言,示波器带宽至少应比被测设计的最快时钟速率快5倍。但在需要精确测量信号的边沿速度时,则要根据信号的最大实际频率成分来决定示波器带宽。对模拟应用而言,示波器带宽至少应比被测设计中的模拟信号最高频率高3倍,但这一经验准则只适用于那些在低频段上频响相对平坦的示波器。
用户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