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 言
智能制造是指将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于管理、设计、生产和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对信息的深度敏感性、决策优化的自动型、自动控制和执行的精确性等功能,是先进制造模式、系统和过程的总称。智能制造的概念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最初出现在美国,其后各个发达***纷纷将发展智造业列入***重点发展计划,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在技术和经验方面获得巨大的优势,一些发展中***也正在加入这个行业,全力支持智造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2010年产值正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着多重困境,首先一方面***,用工荒现象普遍出现,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产品同质化严重,技术含量不高,与发达***前沿制造业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企业间恶性竞争严重,造成制造企业生存困难,而以前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投入的生产方式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急需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智造业。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规划“三步走”战略方针,2025年进入制造强国行列,2035年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2049年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智造业作为高端制造业的一个重点领域,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已被明确作为大力发展对象,对于加快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实施绿色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国外智造业的发展经验与趋向
21世纪以来,全球制造业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为了保障经济的稳定增长,开始重新重视制造业,加大了对制造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如美国2012年颁布了《先进制造业***战略计划》,德国政府2013年公布了《德国工业4.0战略》,英国2013年制定了《英国工业2050战略》。新兴经济体也意识到通过制造业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2014年印度规划了“印度制造”战略,越南、巴西等国也积极承接发达***产业转移,智造业已经成为各国国际竞争的主要焦点。
一是 政府制定严谨政策,规划智造业的发展思路。美国为促进智造业发展,2010年和2012年先后颁布《制造业促进法案》和《先进制造业***战略计划》,明确重振制造业;为了挽救制造业竞争实力的下滑,德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制定了“生产2000”制造业发展计划,并在2013年推出“工业4.0”,以推动本国智造业发展。
二是完善的融资政策、环境,扶持智造业企业发展。日本1980年为中小企业制定设备借贷制度和现代化贷款制度,由***和都道府县各出一定金额作为贷款资金,帮助中小企业引入现代化设备,为中小企业设备投资进行贷款,提高中小企业的生产率。美国2011年颁布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集合联邦政府、工业界和高校等力量,为可以创造就业机会的高端制造业和能够提高美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技术革新进行投资,大力扶持智造企业发展。
三是借助各方力量,共同发展智造业。近年来,美国政府为吸引“制造业回归”,并推动高端制造业和智造业的发展,自2009年以来,先后推出了“ 购买美国货”、“内保就业促进” 等倡议计划和活动,同时在宏观政策领域制定和颁布了多项有力的规划和法案,为美国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和快速高效发展提供支持。
四是重视技术研发,创新技术发展。为促进环境友好型制造业发展,德国政府大力推动清洁制造,改善制造业对环境的影响,特别加大了对产业升级影响深远的研究领域的投资,譬如通过开发面向制造的信息技术,研究高效、可控的智造业系统,加速产品制造过程和减少运输费用,同时利用技术研发可重复利用的材料和产品,缩短产品开发和制造的周期等,以便对新的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响应,提高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
三、中国智造业发展的优势及环境
中国智造业起步较晚,与发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中国智造业还是取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了一些优势企业,以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新型传感器、动化成套生产线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中国制造正逐渐走出单纯模仿和复制的阶段,技术创新正成为中国制造企业发展的新动力和核心源泉。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每7家企业拥有一个研发机构,中国智造业企业研发经费总额达到9075.8亿元,在纳米材料、3D打印、生物医学工程等一些重点领域,企业纷纷结成技术研发战略联盟,有力推动了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市场规模的支持,中国智造业市场巨大并快速发展,可以为中国智能设备制造业提供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如根据国际机器人联盟(IFR)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第二,仅在日本之后;而另一方面,中国智造企业,相比外国企业和产品,对本国市场更为熟悉,可以根据本国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需要的产品,提出解决方案,可以及时响应市场的服务需求,在与外资企业和产品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相较于西方***竞争对手,中国智能设备制造企业另一个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在于产品的价格优势。国内智造业的产品价格较低或者说性价比更高。中国智造业产品一直凭借着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打入国际市场,可以形成规模经济,相比外国制造业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并且本国智造业产品后期维护可以由本国工程师完成,也进一步降低了智造业成本。
四、中国智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智造业水平在不断提升,发展前景看好,但目前仍然面临核心技术、产业配套和高端人才在内的诸多困难。制造业产业转型所面临的最大、最多问题也将体现在智造业领域。
(一)制造业现阶段的产业结构抑制了智能制造的需求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前景广阔,但现阶段的产业结构抑制了制造业的发展,因为长期以来中国劳动力成本较低,相比智能化设备,企业更偏爱廉价的劳动力,以致现在很多企业还没有开始使用智能设备,智能化升级的动力不足;还有一些企业虽然意识到了智能化的好处,但大多把智能化理解为简单地使用几台智能化加工设备或局部智能化,没有从设计、研发、应用和服务等各环节进行智能化整合,没有建立智能化制造体系的战略思维和规划。并且更为重要的是,目前中国制造业高端生产所需的零部件与生产设备主要依赖进口,国内生产仍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对高端的智能装备需求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延缓了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
(二)制造业技术水平与国际品牌存在明显差异
作为一个正在成长和培育的新兴产业,我国智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先进核心技术受制于外国,在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上,与发达***智造企业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差距,如在机器人的智造上,虽然中国是世界第二大机器人应用市场,但国内的机器人仍然以模仿和集成模式为主导。工业发达***在智造业投资和建设方面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较大的技术优势,国内智造企业和国际品牌企业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目前国内智造业市场国外厂商占有率高就证明了这点。
(三)国内智造业产业配套能力不足
但目前中国智造业产业配套能力严重不足,大多智能设备企业对国内产业链配套的供给能力和产品质量并不满意,因此也就造成智能设备的主要零部件依赖进口,高端设备和核心零部件几乎都来自国外,如工信部的统计表明,几乎全部高档液压件、密封件和发动、95%的高档数控系统和80%的芯片都长期依靠进口。这也导致国内智造业的发展对外依赖性增强,产品整体竞争力减弱,并具有较大的外部控制风险。
(四)高素质人才短缺制约行业发展
但目前中国智能制造业高端人才严重不足,复合型人才非常缺乏,已经不能满足传统制造业向智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制造业中低端和初级人才较多,单一人才较多,而高端和复合型人才非常稀少,特别是缺乏经过系统培训的、具有发展战略眼光的高端领军人物和高端技术研发人才,这已成为困扰中国传统制造业向智能高端制造业发展的严重瓶颈。
(五)智能化企业规模小且融资困难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在我国起步晚,产业基础薄弱,产业的规模比较小,中小企业居多,竞争力较弱,缺乏国际竞争力。而相应的是,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较为单一、融资成本较高,很多时候中小企业只能依靠自有资金进行智能化改造,或从农村信用社以及小型城市商业银行贷款,与国有及大型企业相比,贷款成本明显偏高,使得他们无力支撑企业的智能化升级。而目前中国企业中90%以上为中小企业,因此中小企业能否实现智能化是中国智造业发展的关键所在,相应的如何缓解中小制造企业的融资困难,也成为中国智造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五、中国智造业的发展水平评价
衡量一国或地区的智造业发展水平指标有多种,其中标准化体系建设是根基,没有标准化体系建设,那么信息化和工业化就无从融合,也就无法大规模应用推广,同样标准化制定后,智能制造体系的构建将会事半功倍。而智造业的发展,最终将会体现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关键智能制造部件、装备和系统自主化能力的提升,产品、生产过程、管理和服务等智能化水平的提高,项目实现运营成本降低、产品研制周期缩短、生产效率提高、产品不良率降低、能源利用率提高、物耗及污染物排放降低,以及制造业产品创新能力、产品质量竞争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提升等方面,为此我们构建如下的智造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表1)。
在具体评价时,可以代入相应指标数值,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来比较和判断各年国内智造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判断各区域智造业发展水平的高低,而且可以与国外智造业发展水平比较,判定本国智造业或本区域智造业发展水平在国际比较中处于怎样的地位。进一步,还可以对世界智造业发展阶段进行具体的划分,并对中国智造业处于哪个阶段进行具体判断,从而有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促进中国制造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六、中国智造业发展对策分析
对中国智能设备制造企业而言,广阔的市场空间、较为明显的成本优势、对国内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是其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而加大产品科研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将是未来中国智造业发展的重点。
(一)***政策层面注重政策的支持性和连续性
1. 创造优良产业环境,增加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
智造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技术创新,目前中国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不能有效地满足企业的创新需要,企业和行业需要政府出台更为切实的支持智造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与法规,为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培育一个有利于激发技术创新的产业环境,也更加期望政府在税收和融资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向智造业转型升级的传统中小制造企业的融资提供保障,使融资更加便利,融资成本降低,增强企业对智造设备应用水平的提高,降低中小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化的成本与风险。
2. 加强政府间合作,促进技术进步
中国的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等重大工程的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很大程度依赖进口。发达***的智造业一般都比较发达,而且具有良好的发展经验,如德国制造业经历了以机械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为标志的1.0、依靠生产线实现批量生产为标志的2.0、依靠电子系统和信息化实现生产自动化为标志的3.0,目前正在实施的工业4.0则以智能制造为主导,核心是推动制造业产业由自动化向智能化升级。其实,从本质上看,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在发展趋向上是一致的,均通过借用互联网+,以及发展先进制造业来带动新一轮产业和技术革命。加强中国与德国等发达***的合作,共同设立研究机构,借助国外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发展中国智造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途径,而深化行业协会及双方企业间的交流合作,聘请国外专家作为中国智造业发展顾问和指导,聘请国外高端专业人士对中国智造业人才进行专业培训,这种外力的借助和合理利用将有利促进中国智造业发展。
3. 完善产业链配套,保障智造业的发展
智造业产业链配套不足问题已影响到了中国智造业的发展。解决产业链配套问题需要产业相关各方共同努力,既需要企业自身不断加强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也需要政府加强对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引导和提供足够的政策激励,同时还需要相关行业协会组织作为桥梁,来促进行业内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特别是要改变目前的这种技术研发各自为政的状况,构建资源共享与合作交流平台,促进智能制造行业内部的信息交流,实现协同发展,增强竞争力,保障中国智造业的健康发展。
(二)企业层面注重管理和整体性
1. 精简企业结构,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智能化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组织架构问题。目前的那种“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层级多,官僚化严重,导致企业对市场反应的决策迟缓,容易丧失机遇,同时这种架构下员工的彼此横向合作意识比较弱,缺少信息和经验的共享与交流。在互联网和智能化时代,企业应对市场快速发展,应调整现有的组织架构,从“金字塔”的组织结构向扁平化组织结构转变,应打破内部部门间的壁垒,去除多余的中间层级,推进企业各部门的横向协作,缩短对市场的反应,提高组织执行力,防止决策信息在传达中的失灵,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2. 注重智造业发展的协调性,实现整体管理
在制造业发展中,由于经验不足,中国企业由于缺乏整体规划,把过多重点放在了单个软件和局部设备的应用上,注重单点和单个设备的应用,但整体集成弱,忽视了两化融合、业务流程控制、系统流程分析和解决方案实施等方面的要求。企业智造的改进和建设应该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建设,而不是各种应用软件、设备的简单拼接,应是一个从局部应用逐步过渡到整体应用和规划的过程。智造企业应整合各类应用软件和智能化设备,对公司的管理和运营进行整合和优化,降低产品制造和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成本,提高企业运作的效率,实现人、过程、系统和信息的高效集成,让整个企业能够有条不紊地运作,实现企业整体有序的管理,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