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充接口无疑是当前技术的亮点,除了高通、联发科,模拟IC大厂也在争抢快充大饼;在人工智能服务器领域,英特尔Xeon芯片掌握全球97%份额;可穿戴设备知名厂商Fitbit发布两款全新腕带产品——Flex 2及Charge 2;在VR领域,谷歌是否占得先机?今日凌晨,苹果发布邀请函,备受期待的iPhone7即将发布。
早报时间
1、高通/联发科等抢食快充大饼
相较于高通(Qualcomm)的Quick charge及联发科的Pump Express快充介面,其实已辛苦耕耘3~4年时间,规格也已进入3.0版的情形,苹果(Apple)及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等品牌大厂,则是拖到2016年才力拱自家快充规格。
其中,三星的 Adaptive Fast Charger接口,及iPhone 7(暂名)预计支援的快充接口,配合USB Type-C接口所拥有的PD功能,让全球快充芯片市场商机的再次爆发,将辐射至所有移动装置、消费性电子产品及PC、NB市场。然而这一次,全球品牌大 厂将自己作庄,计划饱食快充市场大饼。
国外模拟IC大厂指出,全球一线品牌大厂已开始针对旗下手 机、平板、穿戴装置、甚至是PC及NB产品等各自专属的电源供应器,提出最新的一统规格解决方案。希望电源供应器可以提供超高电流的设计,配合最新的 GaN芯片技术,来满足消费者希望终端电源管理器可以一对多的使用体验。
其中,三星最新的 Adaptive Fast Charger接口就是往这个方向在布局,iPhone 7在同样导入最新的快充接口后,未来自有的快充规格也将呼之欲出。若再加入其他日系、韩系及大陆品牌业者,势必也会兴起有为者亦若是的想法,快充规格先前 主要由高通、联发科等国内、外手机芯片大厂所率先发动的更新大战,将开始改由全球品牌大厂所接手。
在各家快充规格及接口势必要有所差异化,并同时又得比拚充电效率下,仍追求轻、薄、短、小设计的电源供应器,在必需加装快充规格,又必需符合各品牌大厂的快充接口下,势必让全球快充芯片商机出现新一波的井喷走势。
国内、外模拟IC供应商包括德仪(TI)、恩智浦(NXP)、Dialog、立锜、致新、通嘉及昂宝,其实都已站在公司业绩成长走势快增的最新起跑点上。
台系IC设计业者指出,全球品牌大厂力推自家快速充电规格的动作,虽然看似赶流行,但其实从苹果与三星还另外留下一统电源供应器规格及快充接口的伏笔,打算玩得更大的企图心,将是全球快充芯片及电源管理IC市场商机的最大喜讯。
而从终端消费性电子产品,一路到专属的电源供应器都必需同时升级快充规格,及可望引发的换机需求量,都让国内、外模拟IC供应商不敢忽视此庞大商机,正积极卡位当中。
2、英特尔Xeon芯片掌握全球AI服务器97%份额
全球人工智能(AI)热潮兴起,面对潜在庞大应用芯片商机,芯片制造商早已摩拳擦掌抢进,带动竞争日趋激烈,此前NVIDIA即表示,借由其GP-GPU运算倡议在数据中心市场取得很大进展,当前采用GPU芯片处理深度学习(DL)神经网路这类AI应用已成主流,
据Venture Beat网站报导,对此英特尔(Intel)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团队总经理暨企业副总裁Jason Waxman发文反击,称Xeon芯片才是全球AI服务器市场的绝对领导性产品。
Waxman指出,Xeon芯片在全球AI服务器市场占有主导地位,并占有全球支援AI应用服务器芯片市场超过97%市占率,但只有不到3%的AI服务器设备是采用GPU,即使一直以来外界有许多在谈论GPU对机器学习(ML)的价值。等于对NVIDIA的说法做出回击。
Waxman表示,业界需要突破可扩展及开放的运算能力,以促进广泛的开发者社群创新。英特尔在开发者论坛(IDF)上,也说明如何推出AI产业领先平台的计划。
英 特尔此前曾透露,其代号“Knights Mill”的下一代Xeon Phi处理器将在2017年发表,并锁定在AI领域。英特尔指出Xeon Phi处理器的运算能力将优于目前市场上的GPU芯片,称Xeon Phi训练速度较GPU快上2.3倍,对此NVIDIA曾撰文反驳英特尔,让双方的隔空驳火愈演愈烈。
此前英特尔以逾3.5亿美元收购Nervana Systems,借以强化自有AI技术。可见随着芯片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业者们用于强化自有技术优势的途径也愈来愈多。
可穿戴
Fitbit发布两款全新腕带产品——Flex 2及Charge 2
日前,Fitbit发布了两款全新健身追踪器腕带产品——Flex 2以及Charge 2,公司采取了渐进式更新的思路,使得两者与目前市面上其他Fitbit产品存在一定的差异化特征。
总的来说,这款售价为99美元(约合人民币661元)的Flex 2与前代产品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对于一些用户来说,Fitbit这一品牌本身就值得信赖。
Fitbit目前在售的产品有7款,像Flex 2这样的产品是针对日常健身追踪设计的,运动量更大的用户可以考虑像Charge 2或者Blaze之类的产品,需要更强性能以及配备GPS模块的用户可以考虑Surge。
Flex 2特别适合两种类型的用户考虑,一种就是希望产品具备简单、低调以及防水特点的用户,而另一类的用户本身已经佩戴了性能强大的追踪器,只是想要另一款产品能够针对日常的步数及睡眠情况进行补充记录。Fitbit的应用目前可以支持多款设备,因此足以迎合上述用户的需要。
值得指出的是,Charge 2提供的心率传感器与公司旗下其他产品所采用的完全一样,基于Fitbit独有的PurePulse技术。虽然光学心率传感器在稳定环境中应用已可提供足以用于参考的读数,但一些用户声称该产品未能提供精确的心率追踪,尤其是在高强度运动的情况下,还为此发起了针对Fitbit的集体诉讼。
此外,Fitbit还推出了全新镀金版本的Alta,售价为149.95美元(约合人民币1002元),另外还有更多来自设计师的款型可选。Blaze 的软件也得到了更新,其不但包括了“起身提醒”,还可以显示来自第三方应用的通知,例如Gmail、Instagram以及Snapchat。
VR/AR
VR虚拟实境领域 谷歌占得先机?
8月30日消息,国外媒体撰文展望了VR技术有望催生的虚拟实境(Metaverse)。文章指出,这种虚拟实境类似于当前的万维网,人人都能创建自己的虚拟空间,也能自由出入他人的虚拟空间。对于目前VR领域的几大企业,谷歌具备了最早实现虚拟实境的各种条件。而微软、索尼、Facebook、Oculus等公司推出的VR平台大多都是具有局限性的封闭生态系统,从各方面来看,他们不太可能引领VR发展到虚拟实境的阶段。
将来VR领域很可能会实现虚拟实境。这是一种开源的、点对点的虚拟空间,所有人都可以打造一个虚拟实境,大家也能够自由进出他人的虚拟实境。未来的虚拟实境是完全分散的,没有哪家公司控制一切,这类似于如今万维网的运作方式。
我们创立一个网站,并不会影响其他网站的运行。我们可允许世界各地的人访问这个网站,或者限制它的访问权限,例如,只允许自己、学生或员工访问。这个网站可以在自家的电脑、公司服务器或云服务器上运行。或许,未来的虚拟实境也将拥有这些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虚拟实境这一技术完全由一家独大的公司(如Facebook、微软或苹果)掌控,未必是好事。
智能硬件
苹果发出邀请函 iPhone7消息藏在其中?
北京时间 8 月 30 日凌晨,苹果正式向媒体发出邀请函,信函上的字体简洁明了:See you on the 7th。正如此前大多数人所猜测的那样,苹果将于 9 月 7 日举行新品发布会,iPhone 7 以及第二代 Apple Watch 预计会成为这场发布会的两大主角。
苹果在邀请函上强调的数字“7”,很有可能意味着今年的新一代 iPhone 就叫 iPhone 7,而不是此前曾一度引起热烈讨论的 iPhone 6SE。虽然我们到现在才看到官方邀请函,但 iPhone 7 的真身也许我们早就已经见过了。过去一段时间,与 iPhone 7 相关的谍照持续在互联网上曝光,至少从外形角度来看,苹果的新机已经没有多少秘密。
如果不出意外,iPhone 7 将会采用与 iPhone 6s/6 相似的外形设计,不过机身背后的三段式天线设计会消失不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苹果将天线的位置移到了机身上下部的圆角边。另外还有一点外形小变动就是,5.5 英寸的 iPhone 7 Plus 将会配备双摄像头系统,这是除了尺寸之外 iPhone 7 和 iPhone 7 Plus 在外形上的最大差别。至于曾一度出现在某张谍照里的 Smart Connector,如今还没有更多的信息来证实这一点。
苹果今年可能会拉开 iPhone 7 Plus 和 iPhone 7 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在内部方面。据了解,iPhone 7 Plus 预计会采用 3GB 的运行内存,而 iPhone 7 仍保持在 2GB 的水准。在此之前 iPhone 6s 和 iPhone 6s Plus 只存在有无光学防抖功能之差。早前《华尔街日报》已经证实过,今年 iPhone 7 的起始容量将变成 32GB,而且最大容量将扩大至 256GB。
从曝光的谍照来看,iPhone 7 很有可能会增加两种新配色,一种是深蓝色,另外一种是深空黑,不知道这份邀请函有没有暗示?
关于第二代 Apple Watch,我们现在知道的消息还比较有限。根据近段时间的传闻,预计 Apple Watch 2 会配备全球定位系统(GPS)功能,同时续航能力也会有进一步提升。虽然此前曾有不少消息称 Apple Watch 2 将搭载可以独立上网的数据蜂窝芯片,不过这一说法已于前几天被反驳。至于 Mac,此前的消息基本上都没有提到这条产品线会在 9 月份的发布会上获得更新。
早报由Digitimes、腾讯数码、VR进化论、威锋网综合报道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