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思陈必寿:从16万元创业 到LED全球第三
十八年前,他是蜗居于交通部上海某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员;十八年后,他认为最适合自己做的事仍是做研究.时过境未迁,唯一不同的是,现在的他是在给自己打工.
他的企业,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LED(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和LED照明产品专业制造商.
这个企业拥有近二十年LED研发应用技术的沉淀和5万平方米的研发生产基地,由上百名高、中级研发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取得了上百项自主知识产权.
他们研发生产的各类室内外高档LED应用产品,遍及全国24个省市大中城市的广告媒体、高速公路以及城市交通、体育场馆等领域,产品还打入国际市场,出口美国、日本、加拿大、中东、南非等国家及港澳地区.
2010年3月中旬,上海迎来了初春时节又一个雪后的晴日.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天气里,走进了坐落在上海闵行区疏影路的工厂--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思").不大的院落,低矮的楼房,简单的布置……眼前的一切,与这个在细分行业里成长起来的小巨人企业,有点"名不符实".
这个在国内外拥有骄人销售业绩和技术领先地位的企业,它的创始人叫陈必寿,早年留学德国,是一个"海归"创业者.
不愿见客的研究员
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有关三思的信息寥寥无几.仅有的几条信息还是企业简介或招聘信息,有关其老板陈必寿的报道则更少.这家首届中国留学人才归国创业"腾飞奖"的入选企业,真可谓是"名不见经传".
"以前,上海欧美同学会的一个副会长,我们是同学,他从国外回来要出本书,写过一篇(有关我们的报道).我们几乎不太对媒体讲自己,我们是很普通的,觉得自己没有人家说的那么好."刚一落座,衣着简朴的陈必寿即向我们做了解释,"总的来讲,我们是比较内向的."
陈必寿说,公司不擅长搞宣传营销,这是他本人和公司的弱点.所以,三思的想法是,避开劣势强调优势.踏踏实实做事,下力气搞研发,尽量把东西做好,不蒙人骗人,有问题迅速解决--让客户放心,让合作方放心.
采访之前,三思相关负责人透露说:"听说你们要来,陈董还问我,不见可不可以?"因负责人的一句"您不见好像不礼貌啊",陈必寿才接受了采访.
三思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陈董事长从不见媒体.甚至参评首届中国留学人才归国创业"腾飞奖",他也是完完全全的甩手掌柜.当主办方提出"若获奖需去北京现场领奖"的要求时,他也问"我不去可不可以?"
说到陈必寿,他的下属是这样描述他的:"对钱没有概念,常常把年底自己的分红拿出来","总爱自己钻在办公室里搞研究","不强势,是一个很随和的人","很普通,不像个董事长".身为董事长,他没有秘书;公司开会也鲜见在主席台就座;他一次次把署名权让给青年学者,把万元奖金上交公司慈善基金;他从不涉身酒宴觥筹交错,镜头也抓拍不到他身着领带西装的瞬间.
陈必寿称自己对商业没有概念,只是一个搞技术的人.他的名片上,印着董事长和研究员两个职位,但他给记者的印象,确确实实是一个"不愿见客"的研究员.
作为研究员,他有着不错的研究成果.他是我国光电子协会显示屏分会常务理事、交通部运输经济信息系统专家、交通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上海光电子行业协会半导体照明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在采访中,陈必寿董事长没有讲太多自己创业的艰辛,他更乐于说与他共事十几年的创业团队,说三思的技术研发和三思的产品.
50岁创业
1993年,陈必寿50岁.50岁对很多人来说已经开始考虑退休,而陈必寿却才开始考虑创业.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讲话,说:"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那时,从海外留学归来的陈必寿已经在交通部上海船舶研究所工作了十多年.受邓小平南巡讲话影响,他所在的研究所里很多人天天都在讲创业,当时领导也很支持创业.陈必寿内心也受到很大震动,开始思考为什么不自己干?
但他一时下不了决心.一次,他到北京开会,认识了不少朋友.当时在那个圈子里,陈必寿是公认的"书呆子",但他接受能力快.陈必寿回忆说,大家都从不同单位来,没有什么表面文章,有什么话大家都讲,很多都是实实在在的真心话,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陈必寿就把自己要创业的事情摆上桌面,同他们商量.他的想法是,"这些人很厉害,肯定帮我分析,好有什么,不好有什么."结果出乎他的意料,交通部几位与他熟悉的专家众口一词:不要犹豫,认准一个字:干!"就是要做,板上钉钉",而且大家还愿意帮忙.有朋友说:"(公司牌照)如果需要,可以挂到北京,事情可以在上海做."
政府支持,政策支持,机不可失.陈必寿创业的决心更加坚定了.1993年,他与另外两个朋友一起,三个人凑了16万元人民币,开始了三思的创业征途.至今,三思已经走过了整整十八个年头.
说到当年下海,陈必寿思绪万千:"没一点闯的精神,没一点冒的精神,没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当问陈必寿,三思快速发展起来是在哪一年,他说,这些年来,公司每年基本上都保持了30%的增速.去年到今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三思团队年初计划定得很低,甚至低于前几年,但结果依旧很不错.2009年三思的销售业绩继续增长,达到了7.5亿元,2008年是5.3亿元.
据悉,2010年,三思团队的销售目标是10个亿.
连挖三桶金
陈必寿做的是LED,但他第一桶金却是从资本市场掘到的.
1992年,邓小平南巡考察深圳股市后指出:"资本主义有些东西,社会主义制度也可以拿过来用,即使错了也不要紧嘛!错了关闭就是,以后再开,哪有百分之百正确的事情."
这一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国家组建了三大全国性证券公司.之后的1993年、1994年,我国证券市场开始蓬勃发展.1993年,深交所证券交易大厅启用,券商席位增多,许多公司开始挂牌上市.在这之前,证券公司规模都不大,在邓小平南巡春风的吹动下,证券营业部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迅速开出了几百家.
面对各地刚刚成立的证券营业部,陈必寿瞅准了证券营业厅需要的LED行情显示屏,迅速出击.在旺盛的市场需求之下,刚刚成立的三思很快挖到了第一桶金.
1993年和1994年,三思几乎垄断了全国90%的证券公司营业部里的行情显示屏.之所以能获得这样的市场份额,是因为他们做出的显示屏质量有保证."股票交易显示屏不能坏,坏了是要出事的.三思产品的可靠性,就是那个时候做出来的."陈必寿说.
三思的第二桶金,来自于LED户外广告屏.1995年,上海徐家汇东方商厦矗立起一块超大型室外弧形LED全彩色显示屏,掀起了广告市场LED屏的投资风潮.这块迄今为止已经运行了十五年依然完好无损的显示屏,正是三思的产品.正是这块LED屏,开启了国内LED户外广告屏市场应用的先河.陈必寿这一记重拳既激活了市场,又占领了市场.在此前,LED户外广告屏国内企业做不了,都需要进口.
据悉,徐家汇的这块显示屏当时卖了2000万元.至今,户外广告显示屏仍是三思的重要利润来源.2009年,三思与更多广告公司接洽,签下大量户外广告屏大单.LED户外广告屏这桶金,挖得够长久.
陈必寿带领三思掘到的第三桶金--LED公路、铁路显示屏,更是踩准了市场需求的节点.1996年,全国各地开始大修高速公路;1996年,设计时速350公里的京沪高速铁路开工建设,公路、铁路LED显示屏,开始在市场中进入大规模应用.陈必寿把握住了市场先机,及时出击,大获全胜.
如今,三思产品已经独占50%国内高速公路LED显示屏市场,80%国内高速铁路LED显示屏市场.随着我国现代化高速公路、铁路立体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形成,三思公司将在这两大市场需求中获得更丰厚的回报.
陈必寿自言"不懂商业",但他自创业起迈的每一步,都抓住了市场机遇,成就了三思的今天,也为三思的明天打牢了根基.难怪有人说,陈必寿是一个集学者的睿智和企业家的眼光于一身的人.
2010年1月,上海世博会展馆,3000多平方米的三思LED显示屏在各个展馆、园内各主要通道,绽放着"她们"娇柔、鲜艳、亮丽、多姿的容颜.随着上海世博会开幕日期的临近,这里将成为三思公司展示国产LED技术研发和产品应用的一个全球高地.
拒绝被收购
三思不虚报产值,不贷款,不张扬,但并不影响外国老板们对这家企业一致看好.
1999年上半年,日本KCC公司董事长姬野富治一行三人,来到三思.姬野富治是三思的老朋友了,陈必寿打开所有车间,敞开研究室,将自己的全部装备、全部产品、全部能力呈现在竞争对手面前:"请随意参观."他知道,公司的机密越少,越显得有底气、有实力.
庞大的生产车间,偌大的研发部,耀眼的LED显示屏,日本人看得赞不绝口.一旁的他却面带微笑,不动声色.参观完毕,刚在会议室落座,姬野富治就亮出他们的最新产品.
陈必寿毫不动容地说:"拆下来看看?"
全场哗然,在座的人大惊失色:这不是在向竞争对手讨机密?
姬野富治笑笑,没有任何犹豫和难色,要了把螺丝刀,亲自动手拆起来.
陈必寿心里有数,姬野富治在与他掰手劲.此刻,不仅是产品上的较量,更是公司品格的较量、个人魅力的较量.
这几年,找陈必寿谈合作的人纷至沓来,给出的条件一个比一个丰厚.然而,三思都谢绝了.陈必寿心里清楚,说是来谈合作,实质是收购.
他给公司定下了一条最基本的条件:真心实意的合作,欢迎.收购,免谈.
陈必寿有很多习惯,其中之一,就是喜欢反思.哪步走对了,哪步走错了,经常回过头去看.就外国公司用意明显的"招安"一事,他认为自己做得有些欠妥:"不管外国公司用意如何,我们都不能轻言'不'.现代市场,合作非常重要,关键是如何谈,如何争取更好的合作机会."
陈必寿崇尚少说多做,甚至做了也不说.但在必要的时候,他决不三缄其口.有时候,他会毫不谦虚:"不管是LED显示屏,还是LED照明灯,国际上做到什么程度,我们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清清楚楚.""目前,我们的LED显示屏和LED照明灯都已进入世界最好的行列."谈到一个具体项目时,他说:"除了具有技术上的优势外,我们还有价格上的优势.别人要用1000万元,我们只要10万元;别人1000万元拿不到的项目,我们10万元就能拿到."
愿做"甩手掌柜"
整个采访过程中,陈必寿不止一次强调,说自己不懂商业.他说,经营上的事,完全交给了自己的部下,让他们放手去做.
采访间隙,三思副总通报了最新消息:在深圳地铁二号线照明灯的竞标中,三思一举夺得29个地铁站25000多盏灯的供应权.陈董事长听到这个消息后真切感叹:"公司的销售团队很厉害、很不容易."
在很多事情上,陈必寿愿意做"甩手掌柜".也许正因为此,三思聚拢了一批精干的人才.据了解,在三思内部,大家都直呼其名,没有太多的上下级等级约束.
在三思,很多员工一干就是十几年,沉淀下来的老员工跳槽几率非常低.比如销售团队中的那些"大龄元老们".在三思的销售团队里,有的元老级销售人员已经60岁,但仍奔波在销售第一线,每年都能做出优异的销售业绩.三思的副总们这样评价自己的公司:"三思不是纯商业化、纯工业化的公司,而是一个院所式的公司.不是家族企业,但像一个大家庭."
如今的三思公司,云集了一批立志于发展中国高新技术的有识之士,有从海外回来的归国学者,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知名专家,有在LED行业中赫赫有名的专家,有从高校和大型院所转来的科技精英,有从人才市场以百万元年薪聘来的外籍首席执行官,有拿全国数学竞赛第一名的青年才俊,也有与他近半个世纪交情的老同学和同他一起下海创业的老同事.陈必寿与这些优秀人才聚在一起,把追求卓越视为企业的目标和使命,唱响了三思腾飞的主旋律.
近几年,三思发展迅速,已成为国内和国际LED行业的领先企业,但在他看来,眼下的三思还需要更多优秀人才."人才是我们目前的短板所在."陈必寿说.
三思招聘员工的一条核心理念是"人品第一,能力第二".
据了解,三思的名称,取自计算机、通讯、自控英文单词开头字母的三个C.现在来看,却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在三思人眼中,"三思而后行",已成为企业的立身之道和公司的行为准则.
把三思做成世界一流企业
平日里,三思人似乎已经习惯"可以说有计划,也可以说没计划"的工作常态,他们"不太提目标,但无时无刻不在想".
如今,三思已经是国内领先,全球第三,但陈必寿还有更大的野心--要在LED这一细分领域把三思做成世界一流的企业.
事实上,对于三思的未来,陈必寿有着清晰的计划,他要在三思做出中国乃至世界最好的生产流水线,自己研发所有的产品."我们已经想得很具体,每一步都有很明确的指标."陈必寿说:"现在已经在安排这些事了,但我们依然要求稳,不能太急太快."
"市场会发生什么事,什么时候弄什么,不是脑子里有就行.要看大量的材料和学习,还要听反面的意见,不断修正自己,与团队沟通集中大家的智慧,不是一个人拍脑袋.所以,三思发展得比较稳当,对每个大项目的介入时间,都把握得比较准,有时是恰到好处."陈必寿这样评价自己的决策.
而这一切,在他看来还不够:"我们也在不断检讨自己,在想还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怎样才能少犯错误.明年会样,后年会样,四年以后、再以后的事情也想过.我们现在已经预感到,LED照明灯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全国有几千家企业在做,价格便宜得不得了,完全有可能出现无序竞争.到那时我们怎么办?我们现在已经有准备了,很多材料都在自己研究."
查阅三思资料的过程中,注意到了以下这些数字:5000万点/年LED封装能力;50000m2/年LED显示屏生产能力;50000套/年LED照明灯生产能力……在陈必寿的企业成长蓝图里,这些数字以后会越变越大.
平易近人的陈必寿,要把三思做成中国最好、也是世界最好的企业.
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3年,是专业从事LED应用产品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LED显示屏、LED照明灯,均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公司获得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中国LED优秀企业、中国电子用户满意企业、国家"863"半导体照明重点攻关课题承担单位、中国电子用户满意产品、上海市名牌产品、上海市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品牌、上海市重点新产品,上海市专利新产品、上海市节能产品等荣誉.2002年,公司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目前发展态势迅猛,居国内同业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