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靠锐龙ryzen7翻身的amd,十年前就赢过intel
美国时间 2017 年 2 月 21 日,AMD 正式发布了锐龙 AMD Ryzen 7,重返 CPU 高端市场。
锐龙 Ryzen 7 基于最新的 Zen 架构,采用 14nm FinFET 工艺,使用 8 核 16 线程规格,跑分紧追 Intel i7 6900K,让很多人不禁发问:AMD 终于翻身了?
回顾历史,AMD 曾跟在 Intel 身后亦步亦趋,也曾奋起直追、凭借着基于 K7 微架构的速龙塑造辉煌,但在收购 ATI 后却「消化不良」,面对 Intel 的进攻节节败退。AMD 作为 Intel 挑战者的坎坷命运,似乎在诞生之初就注定了。
从 Intel 代工厂到自主研发
1969 年,在仙童半导体负责销售的杰里·桑德斯(Jerry Sanders)在加州创立了超微半导体公司 Advanced Micro Devices,简称 AMD。此前一年,同样是仙童出来的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和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联合成立了 Intel。
(AMD 创立团队)
与桑德斯的销售背景不同,摩尔和诺伊斯是技术大拿,前者是「摩尔定律」的提出者,诺伊斯是集成电路的发明人之一。两人在业界均拥有很高声望。创业之初,Intel 只花了 5 分钟就筹集了 500 万美元,而 AMD 花了 500 万分钟只筹集了 5 万美元。
创始人不同的基因决定了两家企业的最初方向。Intel 重视研发,短短几年内相继祭出第一颗商用微处理器 4004、第一款个人计算机 Altair 的大脑 8080、首枚 16 位微处理器 8086 等重磅产品。而 AMD 则是市场导向,依靠模仿以及生产能力销售价格低廉的产品,成为各类产品的第二供应商。
1981 年,IBM 推出的首批个人电脑机选用了英特尔 8088 芯片,产品大卖。第二年,IBM 又找 Intel 供应 80286 微处理器,但同时找了 AMD 作为第二供应商。在硅谷,许多重视硬件供应链的公司都会采用双供应商策略。这样做有几个好处:预防某家产能不足、让两家供应商竞争压低价格、防止某一家坐大难管。
为了拿下 IBM 的订单,Intel 不得不与 AMD 签署了协议,向后者开放 x86 系列处理器,AMD 获得 Intel 授权,成为其 8086、8088 芯片的第二供应商,通过加工生产获取利润。
1986 年,AMD 根据 Intel 的 80286 处理器克隆出了 AM286,性能略优于 80286,并且依靠开放的 Socket 插座标准兼容 Intel 平台。这个时候 Intel 逐渐意识到,继续开放技术给 AMD 终会对自己造成威胁,于是中止了 5 年前签订的协议,独家生产第一代 32 位处理器 80386。
在双方谈判无效的情况下,AMD 在 1987 年一纸诉状将 Intel 告上了法庭。Intel 采取了拖延战术,只要一天没有最终判决,AMD 就不能生产 80386 处理器。AMD 也不傻,深知高昂的诉讼费会拖垮公司,于是决定基于 Socket 插座标准自主开发完全兼容 80386 的处理器。
1989 年,AMD 研发出了采用 0.8 微米工艺制造的 AMD386 处理器,这标志着 AMD 脱离 Intel 架构,独立研发处理器成功的开始。正当 AMD 公司准备发售 AMD386 处理器时,Intel 又以「386」是自己专有名词将 AMD 告上了法庭。
AMD 和 Intel 的世纪诉讼大战直到 1995 年才以 AMD 的胜诉完全告终。虽然 AMD 最终获得了 80386 的生产许可,但这款处理器已经不是市面上的领先产品。1993 年诞生的奔腾(80586)处理器在性能上取得重大革新,Intel 步步为营。
靠着拖延战术,Intel 成功在 1987 年至 1995 年间赢得大量市场份额和经济收益,为今后的霸主地位奠定了基础。而 AMD 则付出了数千万美元的诉讼费,以及开始反思未来出路,发力研发并促成了 20 世纪前后双雄争霸的局面。
Intel 战略失误,AMD 弯道超车
AMD 崛起的时机出现在 1997 年。那年,Intel 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当时正值壮年 Socket 7 插座标准,极力推广具有专利保护的 Slot 1 插座,以及首次采用 Slot 1 插座标准的奔腾 II。
前面说到,即便是 AMD 自行研制的处理器,也要与 Intel 平台兼容才得以生存。与 Intel 平台兼容的办法正是通过开放的 Socket 插座标准。
为了消灭掉其他厂商兼容的可能,Intel 可谓兵行险招。Slot 1 与 Socket 7 不兼容,消费者如果想要升级 CPU 到奔腾 II,就必须将主机板换掉。
AMD 认为 Socket 7 的效能仍足以负荷各项需求,而且成本低廉,不必花费高额金钱去升级至 Slot 1 插座,因此抓住机会在 Socket 7 插座标准上推出 K6 微架构产品,与 Intel 正面对抗。
K6 微架构的产品在 1997 年上市,性能接近当时的对手奔腾和奔腾 MMX(MultiMedia Extensions,多媒体扩展)。此后一年,AMD 又多次迭代,在 K6-2 中加入了 3DNow! SIMD 指令集。
K6-2 虽然和奔腾 II 还有不少差距,但胜在价格便宜,取得极大成功,为 AMD 提供了市场基础和财政稳定性,也为日后反超 Intel 做好准备。
1999 年,基于 K7 微架构的第一款速龙(Athlon)CPU面世,综合性能超越同频的奔腾 III,让不少 DIY 用户为之震惊。这是 AMD 第一次在产品上超越 Intel,让当时全世界 PC 用户都重新认识了 AMD。2000 年 3 月,AMD 又抢先 Intel 发布了第一款 1GHz 的 CPU——速龙 1000。
为了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Intel 于 1999 年上半年推出取代 Slot 1 的插座标准 Socket 370,向下兼容 Socket 7。新的奔腾 III 也随之而来,凭借内置全速 256KB 二级缓存,重新夺回性能宝座。
AMD 此时已经有了和 Intel 叫板的实力,推出了基于 K7 架构、代号为雷鸟(Thunderbird)的速龙(Athlon)应战。在频率相近时,雷鸟和奔腾 III 性能基本相同互有胜负,但前者价格只有后者的 1/2 到 2/3。高性价比的雷鸟为 AMD 赢得了大量用户。
接连受到冲击的 Intel 终于忍无可忍,于 2000 年底祭出了采用 NetBurst 微架构的第一代奔腾 4。当时,1GHz 还是市场主流频率,奔腾 4 上来就是 1.4GHz 和 1.5 GHz,和 AMD 大大拉开了差距。但消费者很快就发现,奔腾 4 空有高频率,性能甚至比不上前代奔腾 III,而且发热量巨大。
原因出在 NetBurst 微架构身上。NetBurst 是 Intel 「唯高主频论」的产物,采用了 20 级流水线技术,而之前的速龙和奔腾 III 都是 10 级流水线。长流水线的好处是容易把频率做高,但代价是性能低。
面对 Intel 的高频战,AMD 没有盲目跟随,而是将 130nm 技术应用在新产品速龙 XP 上,老老实实提高性能降低发热量,然后通过性价比抵御 Intel 的猛烈攻击。
双方打得焦灼之时,AMD 在 2003 年放出了一个大招:基于 K8 微架构的 64 位处理器速龙 64。而 Intel 应对的方法是使用 31 级流水线的奔腾 4,主频高达 3.8GHz,性能却没改进多少,发热量则继续增大。
AMD 在这次对战中取得了领先,不但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售价不断刷新高,还挤进了服务器和高性能计算市场。2004 年,Intel 不得不着手开发速龙 64 的竞争品。
2005 年 5 月,Intel 将两颗奔腾 4 核心放在了一个 CPU 里面,抢先 AMD 发布了第一款双核 CPU——奔腾 D,但其性能和发热控制仍不敢恭维,被戏称为「胶水双核」。大约 1 周后,AMD 发布了自己的双核产品速龙 64 X2。这款 CPU 在综合性能和功耗上都强于奔腾 D,可以说是 AMD 历史上最成功的产品。
Intel 在 NetBurst 走的弯路给了 AMD 反超的机会,使 2004 年-2006 年成了 AMD 最辉煌的两年。
AMD 失落十年,锐龙 Ryzen 7 成翻身之作?
然而,谁也没想到,AMD 刚登到顶峰马上就坠落了。
2006 年 7 月,财力越发强大的 AMD 以 54 亿美元收购当时全球第二大的 GPU 巨头 ATI,获得了显卡芯片设计制造能力。传闻,濒临破产的 Nvidia 也曾寻求 AMD 的收购,连对 AMD CPU 支持的优化都做好了,最后因黄仁勋坚持要做新公司 CEO 而搁浅。
AMD 未曾想到,收购 ATI 的副作用如此之大。收购 ATi 之前,AMD 自有现金只有 30 亿美元,并不足以用 54 亿美元全额并购 ATI,于是又向摩根士丹利借款 25 亿美元,这无形中使得 AMD 背负了一定债务。而且,AMD 自身产品线拉长,与 Intel 的价格战还将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结果,AMD 在 2007、2008 年录得重大亏损,CEO 鲁毅智无奈卸任。直到 2009 年,AMD 才慢慢从财务困境中走出来。
(图片来自雪球)
屋漏偏逢连夜雨,同样是 2006 年 7 月,放弃了「唯高主频论」、痛定思痛的 Intel 发布了新一代处理器 Core 2。Core 2 采用 65nm 制程工艺,在主频不到 2GHz 情况下,实现了 40% 效能的增长,同时减少 40% 的功耗,让 AMD 的 Athlon 64 X2 优势全无,也让 Intel 重新站在了高性能处理器的制高点。
这也是「Tick-Tock」战略的第一款产品。Core 2 发布前一年,Intel 制定了「Tick-Tock」(钟摆战略),「Tick」代表着 2 年一次的工艺制程进步,「Tock」代表着相同制程前提下微架构的革新。严格执行「Tick-Tock」战略的 Intel 启动了历史上最为频繁的产品更迭计划,2006 年曾「在 150 天内创记录地推出了 40 多款处理器」。
内忧外困之下,AMD 一直没能拿出太有竞争力的产品,代号为巴塞罗那的四核 Opteron 不仅已在推迟发布,还出现严重缺陷。2006 年-2008 年,AMD 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光。
2009 年后,元气稍有恢复的 AMD 多次向 Intel 发起冲击:「开核」、A 系列 APU、推土机、打桩机、压路机、挖掘机等等。但 Intel 在 CPU 领域的霸主地位岿然不动,i3、i5、i7 牢牢把握住低中高端市场,AMD 翻身之日似乎遥遥无期。
直至 2017 年锐龙 Ryzen 7 亮相,很多人才想起 AMD 也曾有实力与 Intel 拼个你死我活。此时距离 2006 年 Core 2 横空出世已经整整 10 年。AMD 对外公布的资料显示,锐龙 Ryzen 7 的 Zen 架构的研发花了整整四年,相比前一代架构的性能提升大大超越 Intel 的「挤牙膏」升级。除了锐龙 Ryzen 7,AMD 还设计了锐龙 Ryzen 5、锐龙 Ryzen 3,直接对标 Intel 的 i7、i5、i3,但价格更低。
反观 Intel,最近几年已经从一家芯片公司变成了数据公司,涉及物联网、VR/AR、人工智能、云计算多个领域,但最核心的芯片业务却越来越不给力。制程升级周期越来越长,从最初的 23 个月延长到 27 个月,28 个月,30 个月。而从 14 nm 升级到 10 nm,Intel 用了整整 36 个月,还没有推出正式的产品。以至于 Intel 每一次 CPU 升级,都被戏称为「挤牙膏」。
锐龙 Ryzen 系列最终能对 Intel 产生多大冲击还不好说,但重现活力的 AMD 至少能让 Intel 紧张起来。对消费者来说,两强相争总比寡头统治更有利。
非常好我支持^.^
(1) 100%
不好我反对
(0) 0%
相关阅读:
- [电子说] 讲一讲Apple Macintosh处理器过渡的故事 2023-10-24
- [制造/封装] 今日看点丨正面对决英特尔,传英伟达研发Arm架构PC芯片;郭明錤预估苹果明年 2023-10-24
- [电子说] 台积电7nm以下工艺涨价6%,涨价已计划通知客户 2023-10-23
- [电子说] AMD推出锐龙 Threadripper 7000系列处理器 2023-10-23
- [电子说] 英特尔与百度携手向前,面向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星辰大海 2023-10-21
- [电子说] 用芯连接,渠道共创 | 2023英特尔中国区数据中心渠道客户会高能集锦 2023-10-21
- [电子说] 英特尔® DSA 助力云轴科技网络性能提升,海量数据传输游刃有余 2023-10-21
- [电子说] 英特尔发布面向发烧友的英特尔酷睿第14代台式机处理器 2023-10-21
( 发表人:ste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