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s的数据显示,到2022年,全球区块链市场规模将达到139.6亿美元,区块链技术在电信领域的产值将从2018年的4660万美元激增到2023年的9.938亿美元。
电信运营商正在积极利用自身在网络资源和终端资源上的优势,布局区块链新型生产模式,促进客户价值提供和供给侧升级,在数字经济新时代从下层管道商升级为客户价值新入口。
国内外主流电信运营商均已布局区块链相关业务,各有特色。
国际上,美国AT&T提供基于区块链的社交媒体历史地图,创建区块链行业解决方案套件,基于区块链为供应链行业提供问责制和透明度;欧洲运营商Colt与香港运营商PCCW利用区块链技术,让语音通话时间的批量销售、运营商之间结算更加高效和安全;西班牙运营商Telefonica使用区块链技术将每次国际呼叫的所有属性(包括发起方、接收方、持续时间)跟踪及记录,提高信息可靠性和透明度;韩国电信公司SK推出的区块链平台,用于验证客户的身份,帮助用户管理资产,如银行账户、信用卡、里程积分和其他非金融资产。
全球运营商区块链联盟CBSG已吸引多家全球跨国电信公司加入,合作构建跨运营商的全球区块链平台和生态,包括日本的SoftBank、美国的Sprint、阿联酋的Etisalat和Du、西班牙的Telefonica和菲律宾的PLDTKT等。
通信区块链网络CBN,同时管理许可型和无许可型区块链网络,有望改变ICT服务提供商行业的商业结算基础设施,为全球行业带来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机遇,目前已获得11家全球运营商的支持。
最近备受关注的Facebook天秤座Libra项目,旨在构建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也有电信运营商的身影,包括英国跨国电信公司Vodafone、法国电信服务提供商ILLiad ,该两家公司将分别作为两个初始节点加入Libra区块链。
在国内,中国电信提出了第一个ITU-T区块链国际标准,并在区块链SIM卡(BSIM),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招投标、基于区块链的省间清结算、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溯源等创新业务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中国移动立足安全标准,重点在PKI安全基础设施、国际漫游清结算进行示范应用。
中国联通则发力专利标准软实力,截至2019年初专利数达到113件,全球范围内排名第六,国内排名第二,央企排名第一,并积极赋能沃云BaaS、大数据交换等传统业务。
不难看出,区块链已在电信领域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防篡改以及多方共识机制等特点,决定了区块链在解决电信行业合作中需要多方共同决策并建立互信的问题、优化运营商间及与上下游产业链的合作协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那么区块链技术在电信行业究竟有哪些典型的应用场景呢?
由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联合主导发布的全球首个区块链电信行业应用白皮书《区块链电信行业应用白皮书(1.0版)》(以下简称《白皮书》)详细调研了区块链在电信行业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现状,精心梳理了8类典型应用场景,为通信行业发展区块链业务提供了指引。
中国电信区块链业务研发负责人梁伟博士代表“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电信工作组对《白皮书》中提及的8类应用场景进行了详尽解读:
一、电信设备管理
当前电信设备数量多、种类多、厂家多、批次多,难以形成自顶向下透明化穿透式的管理;巡检数据的自动采集、可信存储、记录溯源、智能分析等全流程技术仍不完备,数据分析困难。
基于区块链的底层数据存储,结合IoT、AI等技术,为运营商提供设备巡检和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提高巡检质量和效率。
从省公司与集团层面,省市公司按照要求对设备进行巡检,记录在区块链上;集团获取链上的可信数据,实时检查设备巡检工作的落实情况;从运营商与设备商层面,设备管理平台通过接口与运营商的业务系统进行交互,实时同步设备故障信息以及设备风险信息,提前预测故障并及时处理。
二、动态频谱管理与共享
无线频谱作为稀缺的自然资源目前采用“静态管理策略” 规划,不但严重短缺,而且授权频谱的利用率低下。动态频谱共享优点显著,但存在资源共享信任、频谱价值转移等问题。
在明确相关法律法规和适用范围的前提下,可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动态频谱的共享等。
每个频谱拥有者可作为一个区块链节点,通过区块链动态共享各自拥有的授权频段;链上合约结合频谱拥有者使用特点,空闲时段等,确定动态频谱共享机制、进行结算计费。
三、数字身份认证
数字身份认证分为个人数字身份认证和设备数字身份认证。前者目前的问题是个人互联网身份众多,安全隐私风险大;后者目前则面临是CA单点失败,证书批量配置效率低,多CA互信难等问题。
对于统一用户身份认证与保护,运营商利用自有实名认证用户数据库组建身份认证联盟链,并吸引第三方企业加入,利用算法为每个用户建立唯一的数字身份,结合区块链技术确保数字身份不被篡改和授权使用,提供基于区块链的统一身份认证、身份信息校验、免密登录等服务。
对于设备数字身份认证,可将传统PKI技术集中式的证书申请、查询改为分布式,设备自行生成证书,区块链节点使用智能合约验证和写入证书,在设备商、运营商之间建立信任关系,提供小基站接入认证系统、切片互信、异厂家物联设备安全直连及管理等服务。
电信运营商之间的漫游关系是一个相对松散的联盟关系,目前在国际漫游结算方面面临四个挑战:对于争端处理机制,协调成本和时间成本耗费大;对于漫游协议文件传输,受人工干预的影响较大;对于漫游处理时效,易产生计费/财务/欺诈等生产事故;对于漫游管理模式,无法统一管理,容易造成争议。
各漫游运营商可基于区块链技术可信、互认地共享漫游协议文件及财务结算文件。搭载智能合约,执行漫游公参更新的自动化配置,实现漫游协议配置生效一条龙管理。最终减少各运营商协议文件巡检和处理的人工工作量,以及与海外运营商进行申告处理的时间。
四、数据流通与共享
电信大数据的流通和共享存在与其他行业类似的问题:数据交易中的规范性和完备性不足,数据确权、数据定价等核心问题尚未得到全面解决;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要求愈加突出,技术手段缺乏;现有的“中心化”数据流通方式在电信业公信力不足。
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去中心化”数据流通和体系,共享数据元信息、样例数据、数据获取需求、数据交易及权属流转信息;在数据资源产生或流通之前,将确权信息和数据资源有效绑定并登记存储,为维护数据主权提供技术保障;利用智能合约规则代码代替合同,实现链上支付、数据访问权限自动获取,提高交易自动化水平。
五、物联网应用
随着物联网技术在行业中的普及和不断深化,人类社会正进入“万物互联”的新时代,但目前尚有诸多问题制约着物联网发挥其潜在能力,包括接入设备众多,设备本身及其采集数据的安全与可信难以保证;集中存储设备和用户的数据、及控制设备的能力,易造成隐私和安全方面的困扰;行业应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应用数据的价值流转仍为困难。
区块链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结合,可以实现双剑合璧的效果,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区块链技术扩展IoT平台的开放能力和建立数据商店,推动物联网数据高速流转;区块链IoT平台采用统一的数据模型记录,保证数据在不同应用之间的理解一致;利用区块链记录数据指纹,加密机制和隐私授权机制保证用户隐私和数据资产安全。并可在智能家居物联网、环保物联网、车联网、机房租赁等场景最大限度拓展共享经济内涵。
六、云网融合应用
用户3A(认证/鉴权/计费)、互连互通、费用结算三大障碍影响着运营商全球云网合一,区块链技术有助于实现多云多网间从认证到收费的商业协同问题。
对于跨网对接,区块链+AI标识海量硬件及参数,实时分析互连互通的性能与故障;对于跨云对接,区块链+AI自动记录并分析各云数据吞吐和接口行为,云间协同及结算提供可信依据;对于云网合一,基于联盟链的云网业务,对联盟内企业进行“多云+多网”的销售进行授权认证,记账追溯等。
七、多接入边缘计算(MEC)
在移动网络边缘的MEC,因为机房、环境等条件限制,MEC的硬件资源往往比较受限,而在MEC周边有一些设备具有较强处理能力,如手机/摄像头/个人电脑等,这些资源可能被利用起来强化MEC的能力。
MEC连接的本地网络服务器,或是本地网络中的一些个人电脑,均有一定的存储、算力资源。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汇聚闲置的各类资源构建“无限节点”的资源网络,从而聚合成一个强大的资源池,并对分布在各节点的资源进行最优化的实时部署利用,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MEC部署方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
MEC的区块链技术的结合,可以提供丰富的算力等资源,进行共享,用于视频直播、本地缓存等业务,GPU资源也可以用于AI训练等。MEC的运营者可以采用链上积分或链下支付的方式进行回报。交易后MEC可以操作使用接入区块链上的相应的资源。
除此之外, 5G的飞速发展也为区块链在电信行业的加速应用带来了极大的机遇, 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优势在于数据信息传输的速率高,网络覆盖广、通讯延时低,并允许海量设备介入,可以实现万物互联的社会经济体系。
随着各种物体接入庞大的智能网络,万物互联下的共享经济将催生零边际成本的巨大市场,交易数量及数据流动都将呈几何级增长,任何一个中心化机构在承载上都将捉襟见肘。
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交易模式,在信息隐私保护、防篡改、可追溯的技术特点,可以完全弥补5G技术的缺点,促进彼此的快速发展,充分激发生产活力。
可以预见的是,区块链的引入将给电信业带来新的增长机会,并使电信行业更加安全和透明。基础设施与基础通信技术的发展,将有助于推进区块链在电信行业的蓬勃发展。
国内外电信企业的积极探索与尝试,必定会进一步给区块链在电信行业的落地注入强心剂,助力电信运营商传统业务效能提升和新业务转型。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