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农业当然也不例外,在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中,金融理应也必须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然后长期以来,农村金融供给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瓶颈。
我国的农村金融发展长期存在明显供需矛盾,金融抑制是长时期存在的状态,主要问题是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可获得性较差。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入信贷市场存在障碍则是重要原因,障碍导致了商业金融机构缺乏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归根到底绕不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抵押和风险测算问题。
在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金融不断触网,科技不断进步,从而金融也逐渐拓展至农村、农业领域。诸多新型平台及模式的出现,为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提供了资金融通服务,同时行业基础设施如支付结算、征信体系等也正在技术支撑下快速发展。但这些进步大都集中在农村这个地理概念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抵押和风险测算问题仍难以解决,对于农业这个行业概念的金融破局仍在懵懂的摸索中。
如今,区块链金融的盛行似乎为解决农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新想法,且不说结局如何,起码也为其去中心化特色的破局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
待开发的千亿级大“蛋糕”
也许是长期的思想惯性作祟,关于农业的项目,常常让人产生有关情怀的悲悯联想。在这个情怀已经被玩坏的时代,有关理想、有关追求的纯粹,让农业项目染上了悲情般的怜悯色彩。但这绝对是个误解。
今天,中国农村中的大多数地区,早已不再沉浸在余华笔下《活着》的苦难与沉重中,日常生活的嬉笑怒骂反而显得更真实可亲。大多数农民已经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开始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敏感的人们自然会发现,变化的背后,正在涌现新的机会,而农业金融可能就是最值得关注的。
自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探索农业产业化以来,农村一、二、三产业就开始了融合发展。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出现了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包括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这便成为了农村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从事种植和养殖,本质是农民,但通过多年的财富和经验积累,也具备了较强的商业属性,有点类似美国的农场主和欧洲的规模化养殖场的新经营主体。
在他们的努力下,农业行业整体保持稳定发展,从靠天吃饭、人工生产的传统方式,转向资本密集、高投入、高利润、低风险的现代农业转型,并且有逐步加速的趋势。从近年来看,农业规模化趋势很明显,种养殖等农业各行业都有明显的规模化趋势。规模化可以获得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质量、更强的议价销售能力,大大降低风险提高利润,但同时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资本密集度较高,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既有小额、短期、分散的季节性资金临时周转需求,也有长期、大额、集中的持续性固定投入需求。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发展规模化、机械化农业,需要引进优良品种、流转土地、购买现代化机器设备等;这一过程中需要流动资金支持;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需要建设厂房、购买机器设备、建立冷库等,也需要流动资金支持……各类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金融产业链。
市场巨大,政府也大方的给予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政策鼓励等诸多政策方面优惠,但近年来农业金融的发展速度仍非常缓慢,与农业发展速度不成正比,农业金融供求矛盾日益增大。
2016年8月份发布的《“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显示,自2014年起,我国三农金融缺口超过3万亿元,这一数字已将2016年京、沪两地的全年GDP甩在了身后,其中针对农业金融的份额也不容小觑。有调查显示,仅占农地面积三分之一的耕地流转,就能为创造每年2000亿以上的抵押贷款市场。
从目前情况看,尽管农林渔牧业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接近10%,但获得的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比例不到2%,一个千亿级的“蛋糕”正越做越大。
“鸡肋”还是“乌龟”
在以商业价值为主要驱动的金融领域,逐利属性才是最大驱动力,面对如此大的市场而无动于衷,自然有其原因。
首先,农业金融的风险较高。农业的属性决定了其风险更大,气候、灾害、疫情等风险因素难以衡量,经营风险难以控制,从而在一定程度提高了不良贷款率。
从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实际看,具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在1%左右,涉农贷款的不良率接近它的两倍,高达2.4%。这其中还包括了大型农业企业的贷款,农村小微金融的不良率会更高。不仅仅是普通商业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涉农贷款不良率也不容乐观。以具有代表性的农业银行为例,农户贷款在农业银行各项(除了其他)个人贷款业务中,不良率最高,超过3.5%。可见在农村小额贷款领域风险防控领域,连服务“三农”的专业机构农行都没有合适找到破解之道。
其次,农业贷款的收益并不乐观。
收益不乐观主要来自农业金融的成本过高。从运营成本看,由于不同作物和养殖物的生产周期和收益差异巨大,金融机构需要按需给出定制方案,人力投入较大,交易成本高。同时,由于农村经济活动相较城市仍较落后,金融机构在农村开设经营网点往往难以获得好的收益,又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成本分摊的可能性。
因此,在传统的金融角度出发,无论是从风险控制还是成本收益的角度来看,农业金融就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有肉,不是个好做的生意。
但若跳脱传统金融的藩篱,以更高眼的眼光看问题就会发现,比起“鸡肋”,农业金融更像是“乌龟”,味道鲜美,却无从下口。
具体来说,抛除基本金融元素,农企贷款难很大程度来源于不完善的征信体系引发的信贷和金融交易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而信用体系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村金融的借贷服务过分依靠于抵押担保等方式,但这种方式在农业领域存在巨大的不适应。
农湾金服首席风险官马志伟说:“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以个体经营为主,这种无组织的农业行为使得收益往往无法覆盖风险。其次,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大部分农业项目收益较低。而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金融机构仍以传统的抵押模式为主,但对于农业而言,一般不存在可用于抵押的商品,因此很难从银行手中获得资金,这就是当前农村金融创新发展滞缓的主要因素。”
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最大的区别之一是缺少抵押物,此前,我国现行多部法律均明确规定耕地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用于抵押,在现行土地制度下,土地抵押仍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虽说在2016 年 10 月,国务院下发的相关文件表示要加快土地三权分置,也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在全国超过200个县(市、区)都开展了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但作为国家根本性制度之一,土地制度改革仍需中央政府在重大问题上进行突破。然而从现在来看,农村金融业务以担保抵押贷款居多,且担保抵押品单一,基本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即使土地制度放开,对于需求缺口巨大的农业金融来说,仍不足以完全解决问题。
随着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社会投资者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出现,对金融服务也有新需求,这些主体生产投资、农业机械、销售环节等金融需求的规模和风险较大,但对其而言,上述普遍的担保抵押物其抵押价值有限,权属不稳定,土地发包方和承包方容易出现争议。同时,银行对新型经营主体放贷以一定期限收益权为基础进行评估,土地经营者获得的贷款额度有限,银行的评估难度还是风险都很大,这影响了大规模经营主体的投资积极性和生产投入。
综上,如何在拓展抵押物范围的同时控制风险,打通农业产品、生产资料等物的抵押通路,成了解决农业融资难问题的症结所在。而区块链金融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解决办法。
化繁为简的区块链解决思路
关于区块链的概念,涉及到许多复杂的技术概念,但所谓“大道至简”,抛去复杂的属性不谈,其“去中心化”的思路其实不难理解。举例来说,你要买一个电视,在这个过程中,你一般会与卖家交易,这笔交易牵扯到了除了你和厂商的第三方(不管是家电商场还是淘宝京东都属于第三方),你和厂家的交易都是围绕第三方展开的。因此,虽然你只是简单的买了一个电视,但是你和厂商都要向第三方提供多余的资金和信息。而去中心化的处理方式会更便捷,两人交易无需第三方,而是换做大众来作证。设想如果有成千上万笔交易在进行,去中心化的处理方式会节约很多资源,使得整个交易自主化、简单化,并且排除了被中心化代理控制的风险。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技术的颠覆性特点,实现了一种点对点的直接交互,使得高效率、大规模、无中心化代理的信息交互方式成为了现实,简单来说,恢复了交易最基础、原始的形式。
来看一个实际案例,马士基是全球最大的船运公司,其主要业务就是把货物从一个国家运到另一个国家。虽然听起来商业模式非常简单,但是要完成这件事情,其中牵涉的参与方是非常多的。在今年早些时候,马士基和IBM一起用区块链做了试验项目,其内容就是利用区块链来追踪记录非洲和欧洲之间的鲜花进出口贸易,用以提升跨境供应链的效率、节省成本、降低风险。
具体来说,在肯尼亚很多花农以种花为生,而全球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场在荷兰。肯尼亚的花需要通过马士基的远洋货运邮轮,从肯尼亚运到荷兰去销售。从花种出来到上市销售,整个过程除了马士基的海运服务之外还有很多的相关参与方。在肯尼亚,花农和出口要跟银行贷款,鲜花出口前需要经过检验检疫部门的检验,需要当地的海关的验关……当马士基的万吨巨轮满载装满鲜花经过二十天左右的航行到达荷兰后,之前的一系列流程还要再发生一次,只是这次换成了荷兰的海关、荷兰的检验检疫和荷兰的银行等参与方。在这个历时近二十天的跨国供应链流程中,大概会有参与方近10个,相关的文档200多个。在这个鲜花贸易的产业链和物流体系中,复杂的很大原因是伴随鲜花本身的流动,还有相应文档的信息流和贷款融资的现金流。在传统的解决方案中,所有的相关参与方都是一个中心,相关的数据和信息都存放在自己的数据库,特别在金融这样的行业里,这类系统甚至被称为核心系统,共享非常困难。在这个鲜花跨国贸易过程中,跟鲜花相关的信息、文档、资金,在不同的中心流动,自然会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比如:流程周期比较长、环节多、透明性差等,极大影响了可信度和效率。
区块链技术的引入,就是通过技术手段,以 “去中心”或者 “弱中心”的方式,使得数据和资产从中心保存变成在不同的实体之间的共享,同时做到透明、可追溯和不可篡改,由各个阶段的中心变成大系统内的节点,从而做大一个大家一起来维护和更新的共享数据库账本。在整个贯穿近20天的跨国物流运输的过程中,所有的参与方,都拥有了更新和享用数据的权利,相关的数据和文档都会写入共享账本。由于所有与货物相关的数据和文档都是随时写入区块链的,而区块链的各个参与节点的数据又是保持同步的,因此相关的参与方,不管是生产商、销售商,还是海关、银行等,都能随时随地了解掌握货物的种植、生长、位置、状态、甚至是温度、湿度等信息。
这个案例看似金融只是涉猎其中,但却提供了一个关于抵押和信用体系的解决方案。延伸到农业金融领域,金融机构大概也可以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让农业形成从生产到销售全流程的信息共享,从而掌握全流程的信息流,通过信息流掌握生产和销售趋势,填补抵押和信息体系的缺陷。
未来?任重道远!
对于农业贷款难的问题,区块链确实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思路。目前从农业贷款较难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抵押物,归根到底就是缺乏信用抵押机制。而区块链建立在去中心化的信用基础之上,它超出了地域局限,在市场上,能够发挥出传统金融机构无法替代的高效率低成本的价值传递的作用。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贷款时,需要提供相应的信用信息,这就需要依靠银行、保险或征信机构所记录的相应信息数据。但其中存在着信息不完整、数据不准确、使用成本高等问题,而区块链的用处在于依靠程序算法自动记录海量信息,并存储在区块链网络的每一台电脑上,信息透明、篡改难度高、使用成本低。因此,申请贷款时不再依赖银行、征信公司等中介机构提供信用证明,贷款机构通过调取区块链的相应信息数据即可。
正因为其这个特性,澳大利亚、以色列、俄罗斯等国家都开始了农业金融在区块链领域的布局,而我国的不少涉农机构也开始了针对性尝试。
从长远来看区块链技术的加入,不仅可以利用新技术,为农户、农业、农村引入多方金融机构小额贷款等金融服务,辐射传统金融无法覆盖服务的地方个体农户及中小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实现了农业生产的信任度,实现了全程可监控,在解决了食品安全食品供给问题的同时,还能提高农户的收入,对农业全面发展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
然而,从当前来看,区块链无论是技术还是场景都仍处于概念阶段,具体应用方向还需要探索。
首先,其技术本身还要优化。很多人认为区块链很高大上,无处不在的、高度互联的。但从目前的应用来看,区块链处初期,其底层技术还存在一定的制约。农业是一个有生命的产业,需要进一步突破区块链的技术限制与农业的融合。
其次,区块链技术进入门槛很高。区块链技术其实涉及到密码学、计算数学、人工智能等很多跨学科、跨领域的一些前沿技术,一般的工程师在短期内可能很难去掌握。而农业信息化仍是国家信息化的“短板”,现阶段最缺乏的就是农业信息化的人才,懂农业的人不懂信息化,懂信息的人不懂农业,而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机范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本来就比互联网和农业慢好几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再次提升了区块链技术额进入门槛极高。
最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还需继续拓展。现在绝大部分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可以分为虚拟货币类、记录公证类、智能合约、证券、社会事务等,这些场景目前跟农业不太搭边,缺乏符合农业农村特点、接地气的应用场景。区块链以互联网为基础,企业在开拓农村互联网市场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去拓展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只要当拥有一个庞大的用户群去参与区块链的时候,它的价值才能体现。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