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现象(NMR)是1946年美国哈佛大学的E.M.Purcell和斯坦福大学的F.Bloch两人各自独立发现的。由于这一发现在物理、化学上具有重大意义,为此他们两位于1952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NMR的基本原理是:当处于静磁场中的物质受到电磁波的激励时,如果射频电磁波的频率与静磁场强度的关系满足拉莫尔方程,则组成物质的一些原子核会发生共振,即所谓核磁共振。这里,原子核吸收射频电磁波的能量,当射频电磁波撤掉后,吸收了能量的原子核又会把这部份能量释放出来,即发射所谓核磁共振信号。通过测量和分析这种共振信号,可以得到物质结构中的许多化学和物理信息。1972年美国医生 R·Damadian提出了利用NMR原理测定活体组织的纵向弛豫时间(T1)和横向弛豫时间( T2)值的差别来鉴别正常组织和异常组织,为此取得了专利。1973年美国纽约州立大 学石溪分校的教授P·C·Lauterbur提出了磁共振成像(MRI)的方法,即把核磁共振原理同空间编码技术结合起来,用一定方法使空间各点磁场强度有规律地变化,核磁共振信号中的不同频率分量即可同一定的空间位置对应,通过一定的数学变换即可实现核磁共振成像。随后这位化学教授在他的助手协助下研制成功核磁共振成像的实验样机。从1978年到1982年,一些有实力、有远见的医疗器械公司注意到了MRI的巨大潜力,相继开始了MRI的商品化工作,他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从各个大学网罗了一批专家,竞相试制。20世纪80年代初有几家公司的MRI样机试制成功,并开始了临床试用。1983~1984年美国仪器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4家公司生产的MRI机器上市,这标志着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基本成熟和MRI商品阶段的开始。1989年国产永磁型0.15T核磁共振 仪器由中科院安科公司开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