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电子发烧友网! ,新用户?[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电子发烧友网 > 图书频道 > 通信 > 《GPS定位原理及应用》 > 第10章 GPS应用

第3节 GPS在线路勘测及隧道贯通测量中的应用

10.3.1  概述

线路勘测、管线测量及隧道贯通测量是铁路、交通、输电、通讯等工程建设中重要的工作。以往大多采用传统的控制测量、工程测量方法进行控制网建立及施测,由于该类测量控制网大多以狭长形式布设,并且很多工程穿越山林,周围已知控制点很少,使得传统测量方法在网形式布设、误差控制等多方面带来很大问题。同时传统方法作业时间也比较长,直接影响了工程建设的正常进展。自从将GPS技术引入该领域以来,使其测量效率及测量精度得到可喜的提高,本节将以西安——南京线GPS控制网、秦岭某隧道贯通GPS网及北京地铁精密导线GPS复测为例,介绍GPS技术在线路勘测及隧道贯通等测量中的应用。

10.3.2  线路GPS控制网的建立

传统的线路测量一般采用导线法,在初测阶段沿设计线路布设初测导线。该导线既是各专业开展勘测的控制基础,也是进行地形测量的首级控制,所以要求相邻导线点通视。在该线路测量中应用GPS技术的形式是沿设计线路建立狭带状控制网。目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应用GPS定位技术替代导线测量;一种是应用GPS定位技术加密国家控制点或建立首级控制网。在实际生产中较多的用了后者。

下面以西安——南阳段GPS控制网为例,说明GPS线路控制网的布设和应用情况。

1.布网形式

铁道部《铁路测量技术规程》规定,1:2000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起、闭于高级控制点的导线全长不得大于30km(公路线路一般规定≤10km)。据此,铁路GPS线路控制网布设应满足以下几条:作为导线起闭点的GPS应成对出现;每对点必须通视,间隔以1km为宜(不宜短于200m);每对点与相邻一对点的间隔不得大于30km。具体间隔视作业条件和整个控制测量工作计划而定,一般5~15km布设一对点。这些点均沿设计线路布设,其图形类似线形锁。

 

图10-4显示了西安——南京线西安至南阳段GPS控制网的布设网形。

西安——南京线中西安至南阳线路长度450km,线路通过秦岭山脉东段和豫西山区。GPS定位测量是为初测导线提供起闭点。GPS网由13个大地四边形和2个三角形组成。待定点(GPS控制点)24点为12个点对,相邻点对间平均距离18km。联测了六个国家控制点,选用其中五个点作已知点参与平差。

为了提高勘测精度和便于日后勘测工作的开展,在构建GPS控制网时在以下地段布设GPS点对:

①线路勘测起迄处;

②线路重大方案起迄处;

③线路重大工程,如隧道、特大桥、枢纽等地段;

④航摄测段重叠处。

2.观测及处理

GPS控制网观测选用单频机或

双频GPS接收机,采用静态观测模式,时段长度一般为30~90min。数据预处理采用随机软件。

线路测量采用国家统一的平面坐标系统——1954年北京坐标系。WGS-84与1954北京坐标系统的转换采用国家控制点重合转换,在西安——南京线中西安至南阳段约束平差计算时,剔除了有明显问题的炮校三角点,选用其余五个点进行约束平差。

经平差计算,起闭点的GPS点精度达到国家四等点的精度,满足线路测量需要。

10.3.3  长隧道GPS施工控制网

隧道施工控制网是为隧道施工提供方向控制和高程控制的,一般由洞口点群和两洞口之间联系网组成。

图10-5、图10-6分别为秦岭与云台山隧道的GPS控制网(平面)。

秦岭隧道设计长度10km,是我国最长的铁路隧道。秦岭隧道GPS施工控制网共观测30条独立基线,平均边长4.1km,最长边长18.6km。

去年台山隧道GPS网在进出洞口及斜井各布设3个GPS点。

采用静态方式观测,观测2个时段,时段长度为60min。但秦岭隧道GPS网的联系网边每时段观测90min。

用GPS水准解决高程问题,为此建立一个高程转换试验网,有10个网点,用II等精密水准将黄海高程传递到洞口附近,联测8个点,对联测几何水准的点,采用快速静态测量方式测定其点位。高程拟合采用非参数回归模型,拟合的高程,满足隧道贯通对高程的精度要求。

各项质量检核结果表明,秦岭隧道GPS施工控制网达到测绘行业标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级网的技术指标,也满足铁路测量精度要求达到国家三等控制点精度。

10.3.4  地铁精密导线GPS测量

地铁精密导线GPS测量与普通控制网GPS测量有两个显著区别:

1.地铁精密导线GPS测量呈线状;

2.地铁精密导线有大量短边,边长为100m~500m

所以,GPS测量必须针对精密导线测量的特点进行。下面就以北京市地下铁道复八线热八区间精密导线GPS测量为例说明地铁精密导线的测量。

用户提出精度指标为:

1.相邻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8mm;

2.GPS测定坐标值与既有坐标值(指原有控制点)之差不得大于20mm。

作业方案的制定

制定时作如下考虑:①待定点的分布虽然是线状(导线形式),为了提高精度和剔除错误,仍采用网状观测及平差处理;②静态定位测量.同步环中每条基线测定的时段长度为2小时(只测1个时段),PDOP小于6,同步观测星数不小于4个;③已知控制点有3个点,待定精密导线点为8点,检查2个点(原有精密导线点)。

图10-7为GPS网布设示意图。

图中O为原有精密导线点,Δ为已知控制点,·为待定精密导线点。经平差计算,FB30和FB32两点GPS测定的坐标与原有坐标差值(见表10-7)Δx≤15mm,Δy≤8mm;相邻点位中误差小于8mm。

表10-7  GPS测定坐标与原有坐标较差

 

          坐标

ΔX(m)

ΔY(m)

ΔZ(m)

          方案

点号

200

-0.004

 

 

0.010

 

 

0.011

 

 

FB30

-0.004

-0.004

-0.003

0.006

0.006

0.005

0.007

0.007

0.007

FB32

0.015

0.015

0.014

0.008

0.007

0.017

0.017

0.016

 

北京地下铁道复八线热八段精密导线GPS测量表明,应用GPS定位技术测定地铁精密导线平面位置是成功的,具有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地铁精密导线与区域控制网有一定区别,完全套用目前行业标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不一定是最科学合理的。具体还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进行灵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