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记录仪表和装置是自动检测和控制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主要可分为模拟显示记录仪表、数字显示记录仪表和计算机屏幕显示记录装置等三大类。
模拟显示仪表出现最早,将一些不能直接或不能精确直接感知的物理量(如温度、压力、流量和磁场等)用易于精确观察的物理量(如线位移、角位移等)来表示,这种方法在工程中称为物理模拟法,而凡是用物理模拟方法对被测信息实现显示的仪表,就称之为模拟显示仪表。模拟仪表通常使用指针或记录笔的偏转角或位移量、光柱(条)的长短变化等方法来显示被测参数连续的变化。
就测量线路而言,模拟显示仪表一般可分为直接变换式和平衡式两大类。直接变换式仪表测量线路简单,价格较低,但准确度较低,线性刻度较差,信息能量传递效率低,灵敏度不高;平衡式仪表测量线路结构较复杂,价格较高,但准确度高,灵敏度和信息能量传递效率都较高,线性度好。常见的模拟显示仪表有动圈式仪表、自动平衡式的电位差计和自动平衡电桥等。
数字式显示仪表就是把被测参数连续变化的模拟量变换为断续的数字量并以数码形式显示的仪表。数字式显示仪表测量速度快,抗干扰性能好,准确度高,读数直观,具有自动报警、自动量程切换、自动检测、参数自整定、滤波、非线性处理以及进行各种运算等功能,其性能优于模拟式显示仪表,已在一些领域取代了模拟显示仪表。
屏幕显示仪表其本质上就是配有专门数据采集处理接口、专门的显示屏幕和其他附加装置的计算机系统。
1.模拟显示仪表
(1)动圈式显示仪表
动圈式显示仪表是发展较早的一种模拟式显示仪表,它是一种直接变换式基于磁电式原理的模拟显示仪表,可以直接显示直流毫伏信号,也可以显示其他可转换为毫伏信号的参数。
动圈式仪表由测量线路和测量机构两部分组成。其中测量机构是核心,对于不同型号的动圈式显示仪表,其测量线路各有不同,但其测量机构是完全一样的标准组件。如图8.1所示,动圈式仪表的测量机构由永久磁钢、张丝、软铁心、动圈、刻度面板和仪表指针等部件构成。支承动圈的张丝也是传导电流的导线,当有电压信号作用时,动圈通过电流,在磁场作用下产生转动。扁带型张丝产生反力矩,起平衡转动力矩的作用。平衡时指针的偏转角度与所加的电压成正比。
动圈仪表常与热电偶配套使用用于温度测量。为了满足不同的测量要求和准确性,动圈仪表内有由若干个电阻组成的测量线路。图8.2为配热电偶的动圈仪表的测量电路。这些电阻包括量程电阻R串,环境温度补偿电阻RT和RB,阻尼调整电阻R并。
根据动圈仪表的工作原理可知,动圈的偏转角α应与流过动圈的电流I成正比,即:
式中,c为测量机构的电流灵敏度,应是一常数;是热电偶输出的电势信号;是测量回路的总电阻。
若动圈仪表需要更换热电偶的型号或改变原有的测量范围时,需要更换R串,并改变仪表的刻度(量程)。新量程下R串的阻值如下:
式中,E1,E2分别为改变前后仪表所对应的量程值(用电势大小表示);R串1、R串2分别为改变前后仪表的量程电阻的阻值。
新的调节刻度标尺计算如下:
式中,Et为仪表刻度对应的任一电势值;Lmax为仪表标尺长度;Lt为对应于Et时的仪表刻度的直线长度。
当动圈仪表与热电阻配合显示被测参数时,一般通过桥路变换将电阻转换为毫伏信号。工业上常常使用三线制接法,并规定每根连接导线的电阻为5Ω,若不足5Ω时,一定要用锰铜丝电阻补足5Ω,调整阻值要精确到5Ω±0.01Ω。其他测量线路与配热电偶的基本相同。
(2)自动平衡式电子电位差计
自动平衡式电子电位差计是一种典型的平衡式显示仪表,能与输出信号为电势(电压)的各种检测元件配合,用于测量(显示)及记录被测参数。
自动平衡式电子电位差计的基本原理及其结构如图8.3所示,它主要由测量电桥(由R2、R3、R4、RG等组成)、放大器和可逆电机等部分组成,另外还有记录用的记录机构、机械传动装置以及同步电机等。
由热电偶或传感器或变送器输入的直流电势(或由直流电流通过输入端的连接电阻而得的电压)与测量桥路的a、b端的直流电压进行比较,比较后的电压差值(即不平衡电压)经过放大器放大后,输出足以驱动可逆电机的功率,推动可逆电机带动指示、记录机构,同时还带动测量桥路中的滑线电阻RP的滑触点,改变滑触点a在滑线电阻中的位置,直到测量桥路新的a、b端的电压与输入电势平衡为止。如果输入电势信号再发生变化,则又会产生新的不平衡电压,再经放大器放大而驱动可逆电机,又改变RP滑触点的位置,重复上述过程,直到产生新的平衡位置为止。而与滑触点相连的指示、记录机构沿着有分度的标尺滑行,滑触点的每一平衡位置相应于标尺上的一定数值,因此,每当电路处于平衡状态时,指示机构的指针在标尺上指出对应的被测参数变量值。
自动平衡式电子电位差计的测量桥路有两条支路(上支路和下支路)。目前中国统一设计的XW系列电子电位差计的上支路电流为4mA,下支路电流为2mA。桥路中各电阻的定义及作用如下。
R3称为下支路限流电阻,为一固定值,与R2配合,保证下支路在25℃时工作电流为2mA。
R4称为上支路限流电阻,它与Rnp(RP、RB和RM三个电阻并联后的等效电阻)、RG串联,使上支路电流为4mA。
RG称为起始电阻。被测电势的下限值越高,RG越大。RG由RG’和rg两部分串联而成,其中rg作微调用。
R2为桥臂电阻,一般情况下,它和RG配合使用实现被测电势下限值的要求。当电子电位差计与热电偶配套使用测温时,R2可作为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电阻。
RP称为滑线电阻。它是测量系统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件,仪表的示值误差、记录误差、变差、灵敏度以及仪表运行的平滑性等都和滑线电阻的优劣有关。对其材料的选用、结构、加工工艺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RB为工艺电阻,使RP和RB并联的电阻值等于90Ω。这样把RP和RB作为一个整体处理,便于设计计算,有利于成批生产。
RM为量程电阻,它是决定仪表量程大小的电阻,它的大小由仪表测量范围与所采用的分度号决定。RM越大,对应的仪表量程越大;反之,RM越小,仪表量程越小。一般情况为了便于仪表量程的微调,RM是由RM’和rM串联而成,只要调整rM的阻值,就可微调仪表量程。
1)配热电偶用于显示和记录温度的电子电位差计的测量桥路的设计计算
热电偶需要考虑冷端的自动补偿,因此采用铜补偿电阻RCu代替一般电子电位差计中的桥臂电阻R2。其等效电路如图8.4所示。
假设①滑线电阻两端各有一小段滑触点滑不过去的部分,其电阻值为,一般为0.03~0.05。
②热电偶冷端温度变化所引起的附加电势与室温近似成线性关系。
③标准环境温度t0等于标准室温(20℃)加上仪表本身的温升,如对于晶体管仪表,t0=20℃+5℃=25℃。
④仪表实际工作环境温度等于实际室温(一般为0~50℃)加上温升,tG=55℃(为环境可能出现的温度上限),tD=5℃(为环境可能出现的温度下限)。
⑤桥路计算应使热电偶冷端附加电势分别在上、下限两点温度tG、tD得到全补偿。
当热电偶冷端温度由环境温度下限tD变到环境温度上限tG时,热电势将减小E(tG,tD),而冷端温度补偿电阻将由变到,下支路电流将由变到。根据铜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公式,可以推得:
2)电子电位差计测量毫伏(毫安)信号时的测量桥路的设计计算
测量桥路的计算与配热电偶的基本相同,只是不需要考虑温度补偿,即R2采用锰铜丝电阻。
一般情况下,在电压量程时,取,即当时,,。
当时,取,即当时,,。
(3)电桥式自动平衡显示仪表
电桥式自动平衡显示仪表(自动平衡电桥)可与热电阻配套测量温度,也常常用于显示记录其他电阻类敏感元件对被测参数的测量。它将电阻类敏感元件直接接入电桥的一个桥臂,以电桥平衡的原理进行工作。自动平衡电桥测量桥路如图8.5所示。
"
图8.5中R2、R3、R4为桥路的固定电阻,R6为起始电阻,R5为量程电阻,RP为滑线电阻,RB为工艺电阻,使其与RP的并联电阻为90Ω。一般也为0.03~0.05。Rt为被测热电阻,,表示整个仪表刻度范围内热电阻的电阻变化值。Rt1、Rt0分别是相应于仪表标尺终点和起点时热电阻的电阻值。。It0为n=0时流过热电阻的电流,It1是n=1时流过热电阻的电流,Itm是流过热电阻电流的最大值,且规定。R1是连接热电阻的三线制的导线电阻,并规定R1=2.5Ω。
自动平衡电桥的工作原理是测量桥路自身的平衡。若电路处于平衡状态,则有:,其中,r1、r2分别是R5、RP和RB并联后的等效电阻Rnp在滑触点左边和右边部分的电阻值。当温度升高时,Rt增大,电桥平衡被破坏,Uab>0,经过放大器A放大以后,驱动可逆电机M,使滑线电阻的滑动触头向左移动,使r2减小,r1增大,直到平衡等式再次成立,Uab=0,可逆电机停止转动,桥路实现了新的平衡;反之,亦然。
可以看出,与自动平衡电位差计相比,两者的平衡原理是相同的,但测量桥路的作用是不同的。自动平衡电位差计的测量桥路在反馈环节中,而自动平衡电桥的测量桥路则是作为比较环节而存在;自动平衡电位差计中被测电压与由桥路所产生的不平衡电压相互平衡,而自动平衡电桥中是滑线电阻的反馈触点与被测电阻对应,而使桥路的输出达到平衡;达到平衡时,自动平衡电桥的测量桥路处于平衡状态;而自动平衡电位差计的测量桥路处于不平衡状态。
平衡电桥桥臂中的各电阻的计算较为复杂,一般按不同的量程对桥路进行计算。如图8.6为测量桥路的等效电路。
设为桥路下支路臂比。
1)对于中量程()的电桥,取。
取,并规定,。根据电桥平衡原理,可推得:
式中,为在仪表刻度起点时,桥路上支路的总电阻。中量程的平衡电桥测量温度的范围很宽,一般情况下,取,。
2)对于小量程()的电桥,取。
由于这是较小,上支路电流因受被测电阻热效应的影响不能取得太大,必须小于6mA,一般为3mA,而且,要想提高桥路的电压灵敏度,就要减小,所以一般有和。其他的计算与中量程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
3)对于大量程()的电桥,取。
大量程应提高,常采用和。用中量程的计算方法,可得大量程的计算公式。其中Rnp、R5和R6的计算公式同中量程的计算公式。上支路的总电阻为:。而且为了方便,通常取,。
2.数字显示仪表
数字显示仪表的原理框图如图8.7所示。包括前置放大器、模拟/数字信号转换器(A/D)、非线性补偿、标度变换以及显示装置等部分。
(1)前置放大
前置放大的作用是把检测元件的输出信号放大并变换到A/D转换器所需的电压值。如果检测元件是非线性的,则可以在前置放大电路中增加线性化处理电路。
(2)A/D转换
A/D转换是数字显示仪表的关键单元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把连续变化的模拟量转换成断续的数字量,具体包括采样和量化(编码)两个过程。
将模拟量转换为一定码制的数字量称为模数转换(A/D)。A/D转换器的位数代表着其分辨率,位数越多,分辨率越高,则量化误差越小;A/D转换器的输入信号的范围越小,量化误差也越小。
(3)标度变换
对于过程参数测量的数字显示仪表,一般要求用被测变量的形式和数值显示,这就需要进行标度变换。在A/D单元之前改变模拟转换部分的转换系数,称为模拟量的标度变换;在A/D单元之后改变数字部分的转换系数,称为数字量的标度变换。
标度变换实际上是一种系数运算,即使被测变量的值和输出的数字量一致,其系数的大小是按照“数值一致”的要求,预先整定好一次输入的,这个系数在一个量程范围内或一次测量中是固定不变的。
(4)非线性处理
非线性处理是检测中的一重要问题,通常可采用的方法包括硬件直接线性化、反馈线性化、分段线性化和查表线性化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