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LitePoint宣布Mark Jiang(蒋伟东)先生加入公司并担任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Jiang在无线领域拥有超过二十年的行业经验,曾在思科、Ciena、Teknovus和博通等跨国企业任职。
前不久《电子工程专辑》记者在LitePoint深圳办公室采访了这位新上任的中国区总经理,Jiang非常坦诚的分享了吸引他加入LitePoint的原因、中国市场的需求变化,以及未来LitePoint在中国的市场策略。
是什么吸引您加入LitePoint?
实际上有好几个令人振奋的因素吸引我加入LitePoint。第一,以我在芯片行业从业多年的经验通观整个产业链的演进格局,看到测试测量行业的巨大发展潜力与前景;第二,以LitePoint“Follow the Chipset(遵循芯片厂商紧密合作之路)”的核心商业模式,我在芯片行业的长期积累对测试行业的工作是一个很好的铺垫。
第三点涉及到LitePoint对中国的高度重视程度和投入。在我看来LitePoint实际上是少数愿意提前在中国投资的跨国公司,很多跨国公司都在仔细衡量在中国的产出与在中国的投入,而LitePoint对中国定位很明确,所以它的投入、对中国客户的服务,甚至对中国整体客户的态度,都在强调着我们的资源要在中国实现。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以前大部分时间在芯片行业,芯片行业非常专注的解决一些技术方案、推动产品的演进;而测试测量是个系统性的领域,它关注的是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方案,而是一个整体的包括成本、产品交互、市场的高配合度的领域。对我来讲,很多层面是在芯片之外的,但是它跟芯片行业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另外从LitePoint角度来讲,它会非常紧密的跟随着技术演进,而且跟芯片行业有着非常强的联系。也就是说芯片在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间,LitePoint已经预见到有这样一个发展方向,跟芯片行业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过程,很多时候一些理念它也可以搬到芯片行业上去,做到更好的完善测试,减少上市时间。
所以这之间是有一个紧密联系的,我只是觉得其中有一个不同方向的调整,会使我对整个产品的生态环境有更好的了解。
那你觉得中国未来市场哪些应用会得到迅猛增长?
我们回顾以前的九十年代到2000年初这段时间,最早是从基础建设、网络、路由器发展,逐渐到了后面的宽带演进,再进入智能终端、IoT。而市场除了现在很热的互联网应用之外,更大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关于连接驱动型设备。这类智能设备会越来越多,可以以IoT的形式、也可以车载的形式、也可以是各种可穿戴的形式。
但是重要的一点就是说,它都是需要连接的,它们有RF component,有LTE,你可以通过IoT或其他各种形式,但这个是连接整个应用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这个市场在变化中。
现在IoT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它是碎片化的,没有找到非常好的定位,但是这个方向是准的,很多市场都在完善。我觉得LitePoint的核心竞争力在RF能力、在低成本制造上。
您怎么看待IoT市场?
IoT市场是一个非常动态的市场,用传统的测试方式有很多局限性,我们也在开发非常新的一些东西。事实上我们跟一些领先的IoT厂商也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你不能用太传统的方式去看这个市场,同时因为这些市场需要连接,所以必须要保证测试的有效性。
LitePoint从本身的创始初衷、以及跟解决方案提供者之间的紧密结合度,决定了它能够更在前期、在产品形成之前就涉及到其设计中。在这个过程中间,跟方案解决商紧密联系,提供一个可靠的测试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在IoT领域,我们目前的做法是跟市场的清晰度绑在一起,一些方案逐渐在走向主流,那么我们会跟方案提供者紧密联系配合,就像以前WIFI方案一样。LitePoint有很多专业能力是跟芯片相关的,我觉得这个是一个核心竞争力之一。
您怎么看待一些新兴应用对于无线测试的需求?例如无人机等。
前不久的CES上也出现很多这种drone,但是我觉得这个市场还是在演进中,所以我们目前来讲还在观察。
整个行业对机器人、无人机的热度都很高,中国也出现很多此类公司,因为大家看到可能是一个商业机会。从根本上来讲,这类应用的测试也是连接型的,但是它可能更严格一点。就是说,不会改变我们基础点。
从市场角度来讲,如果以后会有更加明确的需求,我们会去跟进,但目前来讲,我觉得我们还没有看到特别主流的情况。
我们是专注在增长领域的。所以说无论是什么应用,我们会与解决方案紧密相连,去找到最适合、能够扩展的测试方式。在WIFI这些测试的方案中间,有一些非常好的理念,包括MIMO测试,Beamforming测试等,这些测试能力是可以提升产品能力、实现差异化的。而且这些传统的能力也可以带到一些新的,包括正在开发的产品中间去。
您觉得LitePoint应该如何更好的帮助中国客户?
我在工业领域有很多年的从业经验,我看到的中国的客户是有非常强的执行力,对各方面要求是非常高的,它跟方案提供商或者说是配套合作伙伴之间,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就是谁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帮助它完成它要实现的项目或者是商业要求,那谁就会有非常强的核心竞争力。
很多客户也就是基于这一点,实现在中国的一些突破的。不管我们的定位或者是现状如何,我们一定能够在跟客户的合作中间产生一个竞争优势,就是能够本地化,能够一体化。
不管是从我个人还是从公司角度,实际上整个增长的策略是围绕中国市场来走的。跨国公司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怎么样让本地的市场状况跟总部的整体策略之间有一个很好的匹配。如果匹配很好的话,对我们整体在中国的成功度会更好。
所以我的出发点就是:第一,对中国的市场有更好的了解,利于我们去优化资源,有针对性的进行投资或者产品方向上做配合;第二,跟总部之间、在产品策略和研发方向、还有服务客户方面有更紧密的沟通,保证在中国长远性发展。
在中国区业务,您将重点强化哪部分的业务?
我觉得我们中国有几个趋势性的增长,首先是在连接(connectivity)市场,整个这个行业经过几年的酝酿之后,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快速增长的一年,因为市场的应用方案、成熟度、成本控制都到了一定阶段,尤其是.11ac MIMO这个市场会是一个比较高速增长的领域。作为该领域领先的测试方案提供者,我觉得我们站在一个非常好的机遇上去抓住这个市场的增长。我们能够更好的去配合客户,更好的去把.11ac的市场配合市场的引进来推广起来,能够降低成本,能够提高效率,能够把这个市场的快速扩展化。
第二,不管整体手机市场如何,2015年LTE的市场新增量在中国是会实现200%增长的,我们IQXstream在手机测试方面,已被所有的芯片组公司认证。这个市场本身是一个增长的市场,再加上我们的覆盖率、以及跟芯片解决方案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一定会完整的推动这个方向。
我们可以利用这个两个市场的契机实现我们的策略性增长。同时我也看到,因为中国产业链是很复杂的,我们也会增加服务、增加更多的灵活性,最终的目的是能够把产业系统的配合度提升起来。
用户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