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足额消化厂商们的产能,用户仍然认可手机,只是日益刁钻,这是存量时代最初的模样,手机厂商们早已习惯。凭谁说,手机老矣,行业“药丸”?
自乔布斯自成个人品牌之后,手机圈内,很多人自认有“伶俐齿”、“不烂舌”,开始一场场跨世纪的“模仿秀”。他们角度刁钻,言语犀利,却不自知才疏学浅,鼠目寸光。
“智能手机的战场都要消失了还去小米干啥?”卢伟冰、常程、王晓雁,在小米凑够了一桌斗地主的人数后,网友开始关心从魅族离职的李楠是否也要去凑热闹。谁料李楠退避三舍,乃至给出手机“消亡论”。
败军之将不足言勇,不过他的手机“消亡论”却吃得开。手机圈熟悉的面孔越来越少,焦虑的情绪越来越多,又赶上唤醒万物联网的5G时代翩迁而至,贩卖焦虑又有了空间。
“企业家不要听经济学家的话,否则会死掉大半。”李楠既不算著名经济学家,也不是成功的企业家,不过别以为他的话多可信。时代像一把鸡毛掸子,扫去尘埃浮土,却能让真正的价值历久弥新。2019年,有人已经被扫去,手机会在2020年重新闪光吗?
死亡前奏
其实在2019年,第一个喊出手机“消亡论”的并不是李楠,而是常程。
MWC2019期间,还是联想集团副总裁的常程难掩悲观情绪。5G网络带来数高据传输频率、低延迟、低功耗表现,更让高设备容量成为可能。前三项都可以成为优化智能手机体验的手段,不过第四个属性的出现,对智能手机时代建立的使用逻辑提出了挑战。
曾经,主导联网诉求的主体一直是用户,他们不能脱离触摸屏、操作系统、应用生态、摄像头……不过当产生诉求的主体变成物品,一大堆桌子、椅子、电风扇要接入网络时,它们的需求就不是智能手机所能满足。因此他在PPT第三页写下,“智能手机正在消亡(Smartphoneis Dying)”。
随后一年中,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开始“不务正业”。
“我们公司内部,包括最高层很多领导,都建议把这个业务(平板)砍掉,说没必要再做了。”华为余承东就是不信邪,不仅将MediaPad Pro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还顺手推出了智能音箱Sound X——网络上火热讨论平板是否要挂上一支笔,音箱是否给华为添了一笔土豪气质。
INNO Day未来科技大会上,陈明永挥舞着500亿元的支票,计划在今后三年砸向AR、云计算、IoT。可是智能手机呢?似乎没有明确的规划。
“如果未来十年汽车行业都做不好汽车,OPPO可能会做汽车,但目前来看还没有这个可能。”要不是最后这句话及时刹车,OPPO怕是要成为媒体口中第一个要造车的手机厂商了。
“飞鸟尽,良弓藏。”手机圈子没什么活物了,没必要给这些鸟枪擦油了。不用老总们自己动手,越来越多的老面孔选择主动离开。
2019年年中,不被乔布斯欺负,就设计不出像样产品的乔纳森·伊夫,选择告别蒂姆·库克,独自成立设计公司LoveFrom Jony。虽然客户名单中还有苹果的名字,但业务领域已经拓展到汽车、无人机、家电、厨房用具等产品——他已意识到,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一个月后,在中国的李楠,为白永祥、杨颜和自己三个人组成的魅族偶像天团画上句号。再往后是罗永浩和黎万强。要知道,当时企业老总们仍然对裁员遮遮掩掩,他们以这样另类的方式帮助了前东家“割肉”,也算有情有义。
不过这样的情义,却让老东家肾疼。已经离职的四个人,都曾独当一面,不是设计的一把手,就是模式的创始人,甚至还有企业灵魂。一系列耳熟能详的名字,甚至让年底走人的常程和王晓雁略显星光黯淡,排不进手机厂商“离职全明星”的第一阵容。
这样看,手机市场似乎正如李楠所说,一步步迈向黑暗。
谁的末日?
问题是,黑暗真的来临了吗?
9月份,就在那些高层开始离职时,IDC发布了预测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3.88亿部,市场不仅停止萎缩,甚至还出现1.6%的增长,而且这一增长还将持续到2023年。不要嫌少,这可是市场进入增量时代后很难得的数据了。
“2019年下半年,大规模的促销和优惠活动将帮助清理库存,让消费者对未来的手机技术感到兴奋,引导市场重新走向新的增长。”IDC高级研究分析师Sangeetika Srivastava口中的“手机技术”当然是指5G。
聚焦到国内市场,根据信通院最新数据,2019年全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3.89亿部,其中5G手机销量为1376.9万部,占比为3.5%;结合IDC的预测,2020年5G手机整体销量占比达到8.9%,一个新的增长机会正在到来。换言之,5G时代不是智能手机的末世,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这个新的开始有多诱人?可以横向对比平步青云的智能音箱、可穿戴设备。综合第三方数据,在厂商们的大力补贴下,整个2019年中国智能音箱出货量将超过3000万台,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超过3亿套,增幅均超过50%。
直到目前,智能音箱仍需依靠路由器和智能手机的带动,大量可穿戴设备甚至没有连接网络,完全没有独立使用的条件。讲了那么久的“万物互联”,都互联不出智能手机的用户黏性,手机还是用户入网首选。
当然,手机厂商们也在改变。得知谷歌收回GMS(Google Mobile Service)权限,并关停安卓服务生态,华为开始建立专属生态(Huawei Moblie Service,简称HMS)。看似被动防御,实际在用硬件厂商的身份,嫁接互联网的商业模式。
OPPO做不了“孵化谷歌”的活儿,却也开始留意开发者和建立生态的话题。陈明永早已经亮明抢占互联网入口的立场,OPPO试图成为用户应用分发的窗口,通过服务运营与开发者分享红利。“贩货”终究是一锤子买卖,手机厂商也没打算在一棵树上吊死,都在尝试做些什么。
除了华为和OPPO,还有小米的“手机+AIoT”战略,vivo的“智慧服务生态战略”,内容大同小异。头部企业都在大把花钱,让智能手机更好用、更好卖,尾随的企业也就慢慢失去机会。
究竟谁能活下来,要看企业的本事了。不过只要活着,就有切蛋糕的机会。
未来的模样
短期之内,手机“消亡论”并不成立,那么它应该是什么样?其实部分答案已呈现。
2020年,在市场整体出货量基本维持稳定的情况下,5G手机出货量达到1.235亿部,挤掉的只能是其他产品的市场份额。2G/3G手机已经不是市场主流,因此4G手机首当其冲。眼下,4G与5G手机已有此消彼长的态势,这大概就是“肉烂在锅里”的精髓了。
不过现实的问题是,能推出4G手机的厂商在多数,能推出5G手机的厂商在少数。信通院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国内已上市的5G手机仅有小米、华为、vivo等少数几家公司推出的35款,部分厂商甚至推出不止一款产品。可是更多厂商仍然静悄悄的,一款5G产品也没有——旱的旱死,涝的涝死,一点不假。
并不是每家厂商都是苹果,迟到一年还能有合格的成绩单;当然,他们可以反向发力,支援全球偏远地区的2G/3G/4G市场,只是难度会更大。在巨大压力下,或许很多企业熬不过2020年的春天,所持市场份额慢慢成为头部企业的养料。
堡垒崩塌,势必引发人才新一轮流动:华为、OPPO、vivo铁打营盘,管理层从来只出不进,果真离开原岗位,总不能去三星、魅族、联想,让人瞧不起吧?仍然打开善意大门的,似乎只剩小米。
不过别以为雷军是慈善家,小米就是孙二娘开在十字坡的酒家,来可以,别指望飞黄腾达:两年前来到这里的卢伟冰,已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变成“七人之下”(七位创始人);如今到来的王晓雁,只能被“发配”到销售部,哪怕他曾经“万人之上”。
唯一可惜的大概是常程。从笔记本电脑到智能手机,他身上有太多技术烙印。像他这样既懂市场,又懂产品的技术宅并不多。何况现在OPPO抓紧开发5G技术,vivo联合三星开发芯片,想方设法提升技术储备。这是一个属于技术员工的时代,他们将会更容易爬到企业顶端。只是常程享受不到这一切,谁让他的前东家联想不争气,没能给他一个“成功者”的招牌。
不过既然是要饭就别嫌馊,何况还有那么多人连要饭的机会都没有。与其继续沿街乞讨,不如留下两句解气的话,重新包装之后去别的行业碰运气。毕竟多数人背负着“失败”的牌匾,在圈子里,自己的优势已经没有用武之地,比如李楠。
结语
十年之前,美国知名博客网站ReadWriteWeb曾撰文表示,未来“电话”这个概念将消亡,包括“手机”也难以幸免。十年之后,家用电话或许少了却未消亡,每年手机的销量稳定在10亿部以上。倒是“博客”这个形式,多年之前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如今行业进入存量时代,不过这还不是世界末日。第三方机构仍然看好2020年产品的热销,用户仍然关注5G能给手机带来怎样的创新,一群手机行业的老兵宁可放弃升职的机会也要留守:这些信息凑到一起,可以看到短期之内,至少在2020年,手机战场不会消失。
市场足额消化厂商们的产能,用户仍然认可手机,只是日益刁钻,这是存量时代最初的模样,大家已然习惯。凭谁说,手机老矣,行业“药丸”?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