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2018年已经接近了尾声,各大厂商的新品基本都发布完成,今年的手机市场也逐渐拉上了帷幕。回顾这一年,手机除了有了更强的性能,更好的拍照外,在外观设计上也有了全新的升级,其中许多设计让“全面屏”更加极致,有的则为手机带来了更加高的颜值,有的则在描绘着未来,让今年的手机市场变得十分精彩。今天笔者就带大家一起回顾下今年手机上的一些创新设计。
将无刘海进行到底
说到全面屏大家肯定已经非常熟悉了,从去年开始,各大厂商在发布会上介绍产品时基本都会提及到“全面屏”这个词。当然,无论是采用18:9屏幕的“全面屏”,还是采用刘海设计的异形“全面屏”,虽然将屏占比拉高了不少,但距离真正的“全面屏”设计也是有着一定的距离。
而到了2018年,各大厂商在“全面屏”的设计思路上继续发力,带来了“升降式摄像头”、“双轨潜望结构”、“水滴屏”、“滑盖全面屏”、“双面屏”、“打孔屏”的诸多全新设计,刘海屏也逐渐变少,让“全面屏”迎来再度进化。这里笔者也挨个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下这几种全新的设计。
升降式摄像头
今年三月份的时候,vivo带来了一款名为APEX的概念产品,它将屏幕的变宽收缩到了极致,并且创新的采用了升降式摄像头,可惜的是这款产品并会量产。而正当大家有些失望时,vivo在六月份带来了全新的旗舰产品NEX,它与APEX的设计基本相同,同样是采用了升降式的摄像头设计,并且将手机的边框尽力的进行收缩,达到了非常可观的屏占比和正面显示效果。
vivo NEX采用移动组件的思路,将前置摄像头做成了升降式,不用时它将会隐藏在了手机内部,使用拍照功能时,通过使用定制的传动马达,前置摄像头会自动升起来,在点击切换摄像头之后,前置摄像头就会从左上侧弹出,完成前置拍照,不用的时候隐藏在手机里面。实际使用中,NEX的升降式前置摄像头在响应速度上还算出色,升起、落下的速度都很快,其可靠性也是不错的,能够承受很大的重量,在遇到压力时也会自动的回收。
当然,这样的设计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由于摄像头需要占据机身的内部的空间,其厚度和重量都相对要更高,同时在功能上也不得不做一些取舍,拍照效果、人脸识别、无线充电、NFC等功能都无法配备,还有就是既然有开孔当然也更加容易积灰。虽然存在的一些不足,但这种创新的设计思路也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双轨潜望结构
时隔好几年,OPPO带来了Find系列的全新产品——Find X,它同样也采用了升降式的设计,但与NEX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不同。OPPO Find X的升降原理是双轨潜望结构,就像是手机内嵌的滑盖,当你需要拍照或解锁时,摄像头会秒速探出,结束后回缩。值得一提的是,Find X升降的不仅是前置摄像头,连后置摄像头也涵盖在内嵌滑盖中。这样的设计减少手机正面和背面开孔数,使得整机浑然一体
OPPO Find X的升降模块上承载着前后摄像头、3D结构光元件以及听筒等组件。按照每天解锁150次计算,Find X的双轨潜望结构能保障5年以上的使用,完全不用担心使用耐久性。在点亮屏幕需要3D结构光解锁时或点击摄像图标时就会自动升起,速度适中,完全和交互间隔相融合,充满了科幻感与酷炫感。
相较于NEX,OPPO Find X这种升降模块的设计有着更加出色的前置摄像头,并且可以搭载3D结构光元件。但问题也是比较明显,这样的设计致使机身更加的厚,机身相对较重,也更容易堆积灰尘,并且相较于传统产品,相机和面部识别的使用效率肯定会低一些,其存在价值应该是偏向于全面屏美学而不是实用意义。而且技术升级以及全新结构设计,显然会带来更高的成本。不过这样的创新设计还是值得称赞的,为同质化的市场带来了全新的一种思路。
水滴屏
对于手机屏幕来说,水滴屏是手机全面屏中的一种全新的类型。从字面上看,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它是一种全新的材质,但实际上“水滴屏”是从形状、工艺上命名的一种是手机屏幕正上方由于追求极致边框而采用的一种手机显示屏解决方案,因屏幕顶端为摄像头保留的非显示区域和水滴一般大小而得。有些厂商也会将类似的设计称之为“珍珠屏”,形状上可能稍有不同,但整体设计思路是一致的。
“水滴屏”可以看作是“刘海屏”的进化版,通过将一些传感器及听筒隐藏在手机的边框中,让原本的刘海区域仅需保留前置摄像头,这样便形成了和这块类似于小水滴的区域。由于所占据的区域变小,这样的设计也为手机带来了更高的屏占比,显示效果和视野上更加出色。而从实际的视觉观感上来说,“水滴屏”相较于“刘海屏”看起来要更加舒服一些,整块屏幕没有那么大的割裂感。
从今年的中下旬开始,“水滴屏”开始爆发,从最初主要应用在中高端旗舰产品上,到现在很多千元机也都开始采用了这样的设计,相信明年“水滴屏”的设计还会在中低端市场被广泛的的使用。
滑盖全面屏
其实滑盖设计在很早的以前就非常的流行,三星、诺基亚都有很多滑盖设计的产品。当进入大屏智能手机的时代后,厂商为了追求更大的屏幕,更轻薄的机身,这种设计也渐渐的消失。而今年类似的设计也被许多厂商发掘成为一种新的“全面屏”解决思路。从今年的10月底到11月初,相继有三款滑盖全面屏手机发布,虽然在滑盖的机械结构上和一些细节上稍有不同,但整体思路是保持一致的,都是将摄像头、听筒及一些传感器隐藏在滑盖之下以达到更高的屏占比,也更加接近“真全面屏”的效果。
三款滑盖全面屏手机的屏占比也都超过了90%,加上窄下巴的设计,其正面基本就只有一块屏幕,给用户带来了非常出色的视觉体验。当然有得必然也有失,由于采用了机械滑盖结构,机身内部空间也更加紧凑,所以三款产品的电池容量都不算非常的大,机身厚度和重量都相对要重一些。
当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滑盖全面屏的设计确实是个不错的方案,从消费者角度看这种设计足够炫酷,不足也可以接受。随着技术的迭代,这种设计也可能会被改良或取代,而在技术未达之前,我们看到的,将是一个技术和设计相互平衡的局面。
双面屏
说到双面屏设计,估计很多人也不会陌生,早在很多年前YOTA就推出了双面屏的手机产品,不过它采用的正面显示屏背面水墨屏设计,在显示效果、功能性和可玩性上都比较一般。去年魅族Pro7上也曾在背面加入一块画屏来提供一些功能,但取得的效果也并不好。不过这样的设计思路在是为今年出现的“双面屏”打下了基础。今年下半年的时候,努比亚和vivo相继推出了两款“双面屏”产品努比亚X和vivo NEX双屏版。
两款产品均直接取消了前置摄像头,并且在机身的背面设置了一块副屏,与之前的双面屏不同,它们的副屏除了比主屏幕小一点外,在功能性上与主屏基本保持一致,玩游戏、聊微信、看视频等都可以在副屏上实现。当用户想要自拍时,只要将翻转过来,便可以使用后置摄像头进行拍摄,相较于一般的前置摄像头在拍照效果上也更加出色。
而为了用户拥有更加出色的体验,两家厂商也在系统上进行了适配,两块屏幕也有着更多的玩法,比如在玩吃鸡游戏时,可以在副屏上设置虚拟按键,这样一只手除了可以控制正面的主屏外,还可以操纵背面的副屏,双指变四指,操作快人一步。还有在拍照时,除了正面屏幕可以看到取景的情况外,在背面也一样可以看到,再也不会为给女朋友拍照所担心,你拍到的她都能看到。当然,还有许多新的玩法,比如,一面屏幕玩游戏,一面屏幕看攻略;一面屏幕看剧,一面屏幕聊天等等。这种全新的双屏设计也同样解决了前置摄像头无处安放的问题,达到了“真全面屏”的效果,同时通过系统UI的适配在玩法上也更加丰富,让它不仅仅是块屏幕而已,相信明年也会有不少产品会采用着这种设计思路。
打孔屏
11月份的时候,三星在SDC开发者大会上曾提出一种名为Infinity-O(屏幕挖孔)的“全面屏”形式。没想到的是在年底之前其相关产品就已经正式推出了。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了三星Galaxy A8s以及华为nova4两款产品,虽然两款产品针对这种设计起了不一样的名字,但从本质上来讲都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在屏幕下面安置摄像头打造出了这种新的“全面屏”解决方案,也带来了更好的屏占比和显示效果。虽然刚开始可能看不惯,但实际上手后还是有着不错的体验的。
不过细心的用户可能发现,Galaxy A8s和 nova 4在打孔的方案上还是有所不同的,前者采用的是通孔方案,后者则是盲孔方案,那么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两者都是LCD屏,因此在打孔时需要分别对背光层和屏幕层进行处理,通孔和盲孔的区别便在于此。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对液晶面板的处理上,前者在液晶面板上并不开孔,后置则开孔。
所以通孔的方案让最底层的摄像头元件可以直接通过开孔置于玻璃面板之下,这样就不会因为隔层而挡住摄像头,当然它面临的问题就是需要在液晶层上打孔难度非常的高,会影响屏幕的良品率和产量,而通孔方案则需要解决液晶屏幕的透光问题。前者的透光率更高,对前置摄像头的成像完全没影响,但开孔较大,成本较高,良品率较难保证;后者的开孔直径小,成本也更低,良品率也高一些,但需要解决液晶层的透光问题,尽量不去影响前置摄像头的成像。两种方案可以说各有优缺点,但盲孔设计的在低成本和高良品率的优势下,更有可能成为主流的趋势。
折叠屏开始崭露头角
从前两年开始,就一直有着三星要推出可折叠手机的消息,但一直也没有实际的产品发布。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中兴曾推出了一款可折叠手机产品——AXON M,当然它并非采用屏幕折叠的方式,而是通过铰链将两块屏幕连接在一起,不过由于各种原因这种设计也没有流行起来。到了十月底,国内厂商柔宇突然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惊喜,推出了一款消费级的可折叠屏手机——FlexPai(柔派)。
柔派手机配备7.8英寸蝉翼柔性屏2代,机身厚度为7.6mm,它可实现0°到180°的折叠在日常使用时可以折叠到仅有普通的4.0寸大小普通手机尺寸,折叠处有多轴联动精密铰链。不过该铰链还不能实现完全贴合的折叠,手机折叠时会存在一定的缝隙。既然选择了折叠屏,FlexPai自然会对其加以利用, FlexPai系统可以在不同的屏幕上流畅转换,提供4:3、16:9和18:9三种不同视觉效果;弯折时屏幕弯折侧面可以显示通话、信息等通知;后置摄像头共用,折叠后双面都可用作取景;展开后大屏幕支持多种电脑级操作,让大屏交互更加拥有效率。
而三星也在11月份的开发者大会上带来了其折叠屏产品,它采用了内屏+外屏的方案,内屏7.3英寸,柔性可折叠,展开后内屏工作,类似于平板电脑;外屏4.5英寸,手机折叠后,外屏亮起用于常规的手机操作。折叠屏应用方面,三星为其适配了多活动窗口(Multi-Active Window)”功能,即当内屏工作时,手机可以进行多任务分屏操作,从而达到提升操作效率的目的。
虽然折叠屏拥有更大屏幕、全新形态的折叠屏则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未来可能会引领时代,但就目前来看,折叠屏还是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折叠设计虽然可以带来了更大的屏幕,但机身的重量和厚度上都会有所增加,在追求轻薄便捷的现在用户还是比较难接受的;还有就是大屏幕是否有其意义,平板电脑的需求在逐年下降,所以像平板电脑那么大的屏幕到底能有什么用处也是值得考虑的,目前的手机屏幕大小已足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更大的屏幕也带来了更多的耗电,续航也很难保障,使用更大的电池则又会与轻薄所冲突;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价格,柔派目前的起售价格为8999元,三星的可折叠产品据称将高达1万2千元,这个价格足以购买数部的旗舰产品,有多少人会花这些钱尝鲜呢?
当然,一种全新的设计必然要有它的进化过程,折叠手机并不是用了柔性屏,再加一折叠铰链那么简单,不管是外观方面的设计、厚度、重量控制,还是折叠屏特殊软件的适配,都是有待厂商去进一步探索的。无论如何,一个形态拥有颠覆于现阶段产品的功能,并能真正的给用户带来体验上的实惠,才具备了成为未来手机形态的基本条件。
渐变色潮流席卷手机
说到渐变色,不少人会想到时尚圈,而这种设计也在今年席卷了整个手机市场。从上半年华为所推出的华为P20 Pro上的极光色开始,智能手机市场就纷纷将渐变配色当做其产品的一大卖点,越来越多的手机产品都开始采用了渐变色的设计,借此提升产品的颜值和市场接受度,一款手机没有渐变色仿佛和缺了点什么一样。
目前市面上拥有横向渐变色、纵向渐变色、斜向渐变色等手机产品,虽然在设计和工艺上都有所不同,但其根本都是为了给手机带来更高的颜值,让手机不仅仅是一个通讯工具,也成为了一款精美的配饰,渐变色的设计也更加符合年轻用户对于时尚潮流的追求。并且随着工艺的不断成熟渐变色也逐渐下放,从上半年在中高端产品上出现到下半年基本成为了千元机的标配,让越来越多的用户都能体验到渐变色为手机带来了的高颜值。
不得不承认,手机在加入渐变色配色之后设计感确实是提升不少,许多千元机也变得更加好看和时尚了。但渐变色从年初的稀有变成现在的泛滥,估计部分消费者已经对渐变配色产生了审美疲劳。手机的背壳从塑料到金属再到现在的玻璃和板材,从常规的几种颜色到一些特殊配色再到现在的渐变色,设计一步步的进化,而下个潮流会在何方呢?
更多摄像头的加入
进入2018年,如果说“全面屏”已经成为每款手机必然要提及的一个词,那么还有一个就是双摄。后置双摄基本成为了手机厂商的标准配置,无论是高端旗舰还是中低端产品没个双摄像头好像比别人缺点什么。当然,厂商的脚步时不会停下来的,在今年的三月份,华为在P20 Pro搭载了三颗摄像头,它采用的时4000万像素的彩色镜头+2000万像素的黑白镜头+800万像素的长焦镜头的方案,三颗摄像头相互配合除了带来了更加出色的拍照效果,还能实现3倍的光学变焦,为手机拍照带来了全新的玩法,也开启了三摄时代的来临。下半年的Mate20则带来了矩阵式的三摄,加入了一颗超广角镜头,玩法也变得更多。
后续也有不少厂商带来了搭载后置三摄的手机产品,虽然镜头配置和设计上有所不同,但其根本目的都是为手机提供更加出色的拍照效果和拍摄玩法,适应更多的拍照场景。而三摄也并非今年的尽头,三星在今年的十月底便带来了全球首款后置四摄手机——三星Galaxy A9s,它采用了2400万像素主摄+800万像素超广角+1000万像素长焦+500万像素景深镜头的组合,四个摄像头各司其职,可满足多种不同场景的拍摄需求。
更多的摄像头虽然能带来更加出色的拍照效果和更多的拍摄功能,但其排布和设计也是厂商该考虑的,毕竟在手机后面安放那么多的摄像头对于手机的颜值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的。2018年三摄逐渐流行,四摄也初露锋芒,那么五摄还会远吗?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