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机器人、5G……在大家的印象里,这些新技术早已不再陌生,但是很多人想不到,这些科技不仅能用在各行业的生产上,还能用在防汛救灾上。
今年汛期,全国多地都引进了先进的科技装备,助力防汛救灾工作的进行。而防汛领域应用技术的创新,也正让防汛抗洪变得更加智慧。
“黑科技”助力防汛工作
现在正值主汛期,不少地方都下起了大雨或暴雨,很多地区还因此遭遇了洪涝灾害,湖北地区也不例外。今年,湖北恩施、宜昌等地就迎来了大风大雨,为了预防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当地特别安排了一位特殊的“巡查员”——无人机。
这段时间,这些无人机每天都要在水库和大坝附近徘徊,它们的任务就是检查水库周边的滑坡情况,并且对可能发生的隐患进行及时的预报。由于无人机形态小巧,它们可以到达库区内的任何地方,包括以前人类无法到达的区域,查看更多细节,实现检查的全覆盖。
当然,光有无人机是不够的,配合无人机的使用,当地还专门设计了导航软件“奥维互动地图”。这款导航软件可以安装在巡检职工的手机里,通过操作手机,巡检人员就能操控无人机,设置无人机的路线,为它进行导航。不仅如此,通过软件的视频传送,巡检职工还能实时观察水库和大坝的情况,第一时间知晓汛情隐患。
在近两年的防汛工作中,类似的科技装备还有很多。比如在四川省成都市的三皇庙水文站,当地为了监测水流速度,就在河流上方悬挂一种监测仪器,有点像高速路上用到的测速仪,能够实时记录水流的速度,并且把数据送回到监测中心。另外,在江苏南京的部分地区,为了监测下雨时的积水高度,当地很多道路都安装了一根蓝白相间的柱子,可以实时监测积水点的情况,一旦超过预设的警戒线,后方平台就会自动报警。
“水上飞翼”洪灾中展身手
这些小小的黑科技能够预防灾害的发生,但是,当灾害真的来临,又有哪些技术装备能够助力救灾呢?在浙江省海豹救援队,这里的救援人员就有一样法宝,他们给这件法宝取了一个形象的名字——“水上飞翼”。我们知道,洪水发生时,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有人被洪水冲走。特别是水流湍急的时候,就连救援人员也很难达到救援对象的面前进行施救。
这时,“水上飞翼”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把这件装备投向空中,就像往高空投射出一个炮筒,利用压缩空气的原理,它可以瞬间打开,然后变成一个救生圈,救生圈下的绳子可以顺着水流飘到救援对象的附近,被救者抓到救生圈就可以获得救助。
“海绵城市”经受考验
不过,与其在汛期跟洪水不断对抗,不如在相关工程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就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今,这一理念也在很多地方得到实践,“海绵城市”就是其中一个。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陕西省西咸新区的沣西新城就经历了4年多的海绵城市建设。今年汛期,沣西新城的压力明显小了很多,在两次强降雨中,这里都没有出现内涝,雨水被顺利吸入到了地下的“海绵”之中。
当然,所谓“海绵城市”并不是真的在建筑物底端放一块海绵。雨水之所以不会在路面堆积,是因为路面的精心设计。在这里,主干道旁的绿地往往比道路低30公分,这样一来,雨水就可以通过雨水口顺利流向绿地,在绿地中充分存储和下渗。如果遇到极端天气,蓄水层灌满,雨水还能通过高出绿地的溢流口进入市政管网,然后流入江河湖海,不可能再次返回地面。
除了刚刚说到的这些,还有很多相关的科学技术应用在防洪救灾当中。虽然这些“黑科技”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但在危难时刻能够带来生的希望。在自然灾害面前,科技的应用给了我们安全感,我们也希望通过科技的帮助,人类和自然能够更加和谐相处。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0文章
28180浏览量
206371 -
无人机
+关注
关注
227文章
10330浏览量
179537 -
5G
+关注
关注
1353文章
48361浏览量
563274
原文标题:无人机排查风险、机器人“冲”上一线!黑科技让防汛抗洪“更智慧”
文章出处:【微信号:youuav,微信公众号:无人机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