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化技术经过20年的发展,终于成就了今天的云计算,在云计算的整体架构中,虚拟化已经成为其基石技术。随着互联网、公有云业务形态的更迭,虚拟化技术也在不断优化与升级,下一步会往哪里走?
虚拟化成为公有云的基石技术
下面是阿里云研发总监张献涛所展示的虚拟化发展简史图,从1998年VMWare的成立,到Xen架构的兴起,虚拟化作为当时的新兴技术进入人们的视野。但这时候硬件性能损耗在40%-50%,虚拟化后的系统难以胜任企业级应用。
直到2005年英特尔发布VT-x/SVM,从CPU层面提供对虚拟化的支持和优化,将性能损耗降低至10-15%。事实上在VMWare成立之前,虚拟化技术在大型机和Unix系统上早已普及,但在x86架构上使用硬件级虚拟化难度颇大。
于是英特尔进一步提高CPU的性能,降低系统组建开销,将焦点从追求CPU速度转移到聚焦CPU的效率,让虚拟化技术真正用到了x86平台,并从桌面延伸到数据中心,最终在私有云领域打开局面。
从2007年开始,KVM逐渐成长为默认的虚拟化引擎,x86虚拟化平台的性能进一步提升,相关开源项目飞速发展,英特尔芯片组对虚拟化的支持也越来越好。2007年,是虚拟化技术走向成熟的一年,KVM+Intel VTX逐渐成为虚拟化平台的标配。云计算也在这个时候与虚拟化交汇,在2007年初露锋芒。
云计算用了11年时间变得家喻户晓,虚拟化从云计算的实现方式之一,发展成为云计算的核心技术,其架构也逐渐从私有云扩展至公有云。
虚拟化永恒的关键词:安全、稳定、性能……
虚拟化技术自始至终都离不开这几个关键词:安全、稳定、性能、隔离、兼容性、热升级、热迁移等等,无论上层应用如何变化,对底层虚拟化平台的需求始终万变不离其宗。
安全性要求首当其冲。在公有云环境中,多租户是最显著的特征,一个物理机上有很多个虚拟机,而该虚拟机可能分属于不同的企业、用户,一损俱损,牵一发而动全身。除了在架构和代码层面尽量确保安全,热修复也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稳定才能业务永续。稳定性即便对于物理机来说都无法做到100%,更何况虚机是硬件之上的一层系统软件,虚拟化平台的稳定性基本决定了业务的稳定性,大规模宕机是最大的灾难,如何快速修复、热升级,打造最稳定的虚拟化技术,是公有云服务商的永恒追求。
性能损耗决定了业务云化的质量。五年前,阿里内部开始阿里巴巴、淘宝等业务线的云化过程,三年的性能损耗目标从10%逐步降低至3%以及0%,最终做到了和物理机相比没有损耗。性能损耗直接决定了业务云化的质量。
隔离程度决定了SLA水平。除了安全性要求严格的隔离之外,当两个虚机跑在同一个物理机上时,相互之间的CPU、内存带宽、Cache、IO的资源争抢也是一大挑战,如若处理不当会对两个业务都有影响。隔离是否做得足够好,决定了公有云整体的SLA水平。
兼容性意味着技术架构一脉相承。技术总是不断更新换代,从最早的Xen到后来的KVM,再到X-Dragon,确保架构和业务设计的一致性,保障最终用户体验通畅无阻是必须的。当然,兼容性还包括镜像、数据等其他体验的兼容。
热升级、热迁移不只是运维层面的问题。升级、迁移都要做到让业务无感知,很多人认为它们是运维层面的问题,但其实更是日常工作,可以算作是主动运维的一部分。
下一步往哪里走?
“好的技术永远都是业务磨练出来的”,在这个讲求用户体验的时代,想要预测未来虚拟化技术的走向,就需要去了解未来的业务和应用场景。未来,业务将会再次重新定义虚拟化架构,以及服务器、芯片、软件调度等,而万变不离其中,它们的着眼点仍然是安全、稳定、性能、隔离等关键词。
这也是阿里云决定重新定义虚拟化标准的初衷,2016年阿里云推出X-Dragon,开启了软硬件以及芯片、服务器架构的变革:同时拥有物理机的处理能力以及云主机可扩展性的神龙云服务器(X-Dragon),从芯片调度到虚拟化结构、软件系统以及其他资源调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与此同时,阿里云还为下一代虚拟化技术推出了自研虚拟化加速芯片(VAC-001),与X-Dragon配合使用,将软硬融合发挥到极致。在阿里云看来,神龙X-Dragon云服务器,它既不是物理机,也不是虚拟机,而是一个新物种,它是为虚拟化的未来而生。
除了阿里云,华为云、金山云也在基于虚拟化的优化进行自己的公有云变革,华为将其称之为云的2.0时代,作为全球最大的OpenStack践行者,华为针对虚拟化架构所做的优化也都第一时间贡献给了OpenStack社区。
华为云计算首席架构师罗浩表示,“在云的2.0时代,很多应用都已经完成了云化的过程,网络连接、计算能力,甚至未来的VR能力,都对基础设施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在与英特尔的合作中,华为也是在不断优化其虚拟化平台的性能。”
事实上,随着超大规模公有云平台的诞生,裸金属架构(Bare Meta)也再次进入公有云服务商的视野,即直接在硬件上安装虚拟化软件,再在其上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以来虚拟层内核和服务器控制台进行管理。
在国外,AWS、Google等都在进行相关探索,英特尔也在从硬件层面给以支持,当然也仍然离不开虚拟化的那几个关键词:安全、稳定、性能、隔离、兼容……
未来已来,不仅对整个IT、互联网行业是如此,对于虚拟化等更加具体的技术来说更是如此,最终,是每一个具体技术的变革叠加去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与变革。
-
数据中心
+关注
关注
16文章
4778浏览量
72125 -
虚拟化
+关注
关注
1文章
373浏览量
29796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