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碳纳米管+RRAM+ILV 3DIC缘起!会否改变半导体行业?

MWol_gh_030b761 来源:YXQ 2019-08-05 15:08 次阅读

日前,麻省理工学院助理教授Max Shulaker在DARPA电子复兴倡议(ERI)峰会上展示了一块碳纳米管+RRAM通过ILV技术堆叠的3DIC晶圆。这块晶圆的特殊意义在于,它是碳纳米管+RRAM +ILV 3DIC技术第一次正式经由第三方foundry(SkyWater Technology Foundry)加工而成,代表着碳纳米管+RRAM +ILV 3DIC正式走出学校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和大规模应用。

碳纳米管+RRAM+ILV 3DIC缘起

我们先从3DIC谈起。随着摩尔定律逐渐接近瓶颈,之前靠半导体工艺制程缩小来实现芯片性能提升的做法已经越来越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半导体行业提出了使用高级封装配合异构计算的方法来继续提升芯片系统性能。传统的通用型芯片试图使用一块通用处理器去解决所有应用问题,因此在摩尔定律接近失效处理器性能增长变慢的今天难以满足应用的需求;而在高级封装配合异构计算的范式下,多块芯片紧密集成在一个封装内,每块芯片都针对专门应用量身定制,因此能高效且有针对性地处理应用,从而满足应用场景的需求。3DIC就是这种高级封装技术的一种,使用3DIC可以将多块芯片堆叠在一起,并且使用TSV技术来实现芯片间高速高效数据通信。当使用3DIC的时候,芯片间的距离较近,互联线密度较大且可以实现高速信号传输,因此通过把处理器芯片和内存芯片封装在一起可以实现处理器-内存的高速互联,从而解决内存存取瓶颈(内存墙)问题,大大提升芯片系统的整体性能。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3DIC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高密度芯片间互联,而这也是本文的主角——碳纳米管+RRAM+ILV 3DIC的主要突破。传统的TSV 3DIC中,不同芯片堆叠在一起并使用TSV来实现互联,而TSV互联线的间距在10微米左右。与TSV 3DIC相对,碳纳米管+RRAM+ILV 3DIC并没有制造多块芯片并且用封装堆叠,而是在一块晶圆上直接实现多块芯片(单片3DIC)。这是如何实现的呢?我们知道,传统的芯片的制造过程是首先制造出有源区,然后在有源区的上方再做多层金属互联,每次完成一层金属互联后会在其上方沉积一层绝缘的层间介电层(inter-layer dielectric, ILD),然后在ILD层之上再次生长金属互联层,以此类推直到完成十数层金属互联为止。同时,在不同的金属层之间可以通过金属层间通孔(inter-layer via, ILV)来实现层间互联。而碳纳米管+RRAM+ILV 3DIC的实现方法有点类似传统芯片上金属互联的制造方法:在底层标准CMOS有源区制造完成后,在其上面不仅仅是制造金属互联,还制造碳纳米管和RRAM,例如Max Shulaker在2017年的Nature论文中就实现了NMOS有源区->ILD+ILV->碳纳米管层->ILD+ILV->RRAM->ILD+ILV->碳纳米管层。这样一来就可以在一块晶圆上实现多层晶体管堆叠3DIC,而无须借助封装技术。更重要的是,使用ILV技术来实现3DIC的互联密度极大,可以轻松达到几十纳米,从而大大提高整体芯片系统的性能。

为什么使用碳纳米管和RRAM?其中的原因除了碳纳米管和RRAM能实现超越传统CMOS晶体管/Flash内存的性能和能效比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ILV工艺的温度必须控制在400度以内,否则会损害其他层的逻辑。而碳纳米管和RRAM可以兼容低温工艺,因此能和ILV实现完美结合;相反传统硅CMOS工艺需要的温度高达1000度,因此只能作为3DIC中的最底层。

DARPA ERI峰会上的最新发布

本周麻省理工学院助理教授Max Shulaker在DARPA ERI峰会上展示碳纳米管+RRAM+ILV 3DIC晶圆时,收获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如前所述,Shulaker在2017年已经在实验室的foundry中完成了碳纳米管+RRAM+ILV 3DIC的原型制备并发表了Nature论文,而这次展示的晶圆则是在碳纳米管+RRAM+ILV 3DIC第一次在第三方Foundry(SkyWater Technology)制备成功。

Shulaker教授周二在底特律告诉数百名工程师:“这个晶圆是在上周五制造的,它是Foundry厂生产出来的第一个单片3DIC”。这块在第三方Foundry制备的碳纳米管+RRAM+ILV 3DIC 得到了DARPA的3DSoC项目支持,该项目意在使得3DIC技术获得进一步突破,最终目标是让使用90nm半导体特征尺寸的3DIC系统与现在使用最先进7纳米工艺的芯片相比,具有50倍的性能优势。该项目只有一年左右的历史,但在其3到5年的运行结束时,DARPA想要做到的是,制造5000万个逻辑门的芯片,4千兆字节的非易失性存储器,逻辑层之间互联密度达到每平方毫米900万个互连,总互联数据率达到50Tb/s,而互联的能效比达到 2pJ/bit。

Shulaker教授周二所展示的3DIC系统尚不能做到这一切,但这是一个重要里程碑。他说:"我们与Skywater Technology Foundry和其他合作伙伴一道,彻底改变了我们制造这一技术的方式,将这一技术从仅在我们的学术实验室工作的技术转变为能够而且目前已经在美国Foundry厂的商业制造设施中工作的技术。"

目前SkyWater Technology用来生产碳纳米管+RRAM+ILV 3DIC的工艺是90纳米工艺,未来可望能实现更小的特征尺寸,从而实现更高的性能。此外,在工艺良率达到量产标准后,SkyWater将会提供PDK。在此基础上,Skywater将能够围绕碳纳米管+RRAM+ILV 3DIC的流程建立业务,并将该技术授权给其他代工厂。

碳纳米管+RRAM+ILV 3DIC是否会改变半导体行业?

碳纳米管+RRAM+ILV 单片3DIC能提供远高于TSV的互联密度,从而为3DIC带来进一步的性能突破。然而,碳纳米管+RRAM+ILV 3DIC想要进入主流应用,还需要跨越工程上的几道坎。

首先是碳纳米管的集成规模。目前,我们看到斯坦福大学完成了200万碳纳米管晶体管的芯片,但是这样的规模相对于目前的SoC来说还是太小。如果碳纳米管想要走入主流,至少还需要把集成规模提升100-1000倍,其中也包括了大规模集成时良率的提升。

其次是设计方法和生态的问题。碳纳米管需要专门设计的标准单元库,此外在EDA工具和流程上也会需要相应的设计(例如DRC等)。

至少在目前看来,碳纳米管+RRAM+ILV 3DIC还只是一个学术项目,但这也是DARPA力推该项目的原因,因为一旦解决了上述的工程问题,并且能把生态搭建起来,碳纳米管+RRAM+ILV 3DIC将有可能成为下一代半导体技术的关键。同时,由于美国在半导体工艺领域正在渐渐失去领先的地位,因此DARPA也希望借碳纳米管+RRAM+ILV 3DIC技术来复兴美国在半导体工艺领域的竞争力。

对于我国的半导体行业来说,碳纳米管+RRAM+ILV 3DIC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目前碳纳米管+RRAM+ILV 3DIC是否能真正成为下一代标准半导体工艺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在适当关注的同时鼓励高校和公司做一些常识性的探索也有利于降低我国半导体行业的风险,避免该技术一旦成为主流我国的技术被拉开距离。事实上,我国的高校对于碳纳米管的研究已经有不少成果,只是能做到Shulaker一样真正把关键技术整合成完整系统并且向商业化推进的还没有。这也正是需要我们半导体人齐心协力,在脚踏实地填补国内半导体过去的空缺的同时不忘仰望星空研究前沿性技术。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4

    文章

    27390

    浏览量

    219047
  • 晶圆
    +关注

    关注

    52

    文章

    4917

    浏览量

    128020

原文标题:这块晶圆或将改变半导体行业!

文章出处:【微信号:gh_030b7610d46c,微信公众号:GaN世界】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安泰功率放大器应用:碳纳米管薄膜YMUS超声波喷涂

    光电探测器广泛应用于遥感、夜视、侦察、医学成像、环境保护和化学检测等领域,光电探测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直接影响光电探测器的性能。近期,碳纳米管(CNTS)由于其独特的光学和电学性能,已成为光电检测中不可
    的头像 发表于 12-19 11:41 128次阅读
    安泰功率放大器应用:<b class='flag-5'>碳纳米管</b>薄膜YMUS超声波喷涂

    碳纳米管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 碳纳米管的功能化改性方法

    碳纳米管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 碳纳米管在光电器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这主要得益于其优异的电学和光学性能。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应用实例: 光电转换器件 :碳纳米管可以作为理想的光电转换器件材料。研究者曾利用
    的头像 发表于 12-12 09:12 250次阅读

    碳纳米管的结构与特性解析 碳纳米管在能源储存中的应用

    碳纳米管的结构与特性解析 1. 结构概述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简称CNTs)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纳米级管状结构材料,具有独特的一维纳米结构。它们可以看作是石墨烯
    的头像 发表于 12-12 09:09 779次阅读

    碳纳米管的导电性能介绍 碳纳米管如何提高材料强度

    。这些不同的结构类型影响了碳纳米管的电子性质,包括导电性。 2. 导电性能 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这主要得益于其特殊的电子结构。在理想状态下,碳纳米管可以表现为金属或半导体,这取
    的头像 发表于 12-12 09:07 354次阅读

    碳纳米管与石墨烯的比较 碳纳米管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碳纳米管与石墨烯的比较 碳纳米管和石墨烯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在许多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以下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碳纳米管 石墨烯 结构 中空管状结构,分为单壁和多
    的头像 发表于 12-11 18:05 744次阅读

    碳纳米管的主要应用领域 碳纳米管在电子产品中的优势

    碳纳米管的主要应用领域 1. 能源领域 碳纳米管因其优异的导电性和机械强度,在能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们可以作为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提高储能效率和充放电速率。此外,碳纳米管还可
    的头像 发表于 12-11 17:55 776次阅读

    碳纳米管介绍:性能突出的导电剂

    碳纳米管介绍:性能突出的导电剂 一、碳纳米管结构及特性碳纳米管又称巴基,英文简称CNT,是由单层或多层的石墨烯层围绕中心轴按一定的螺旋角卷曲而成一维量子材料。其最早在1991年由饭岛
    的头像 发表于 12-03 17:11 598次阅读
    <b class='flag-5'>碳纳米管</b>介绍:性能突出的导电剂

    芯和半导体邀您相约IIC Shenzhen 2024峰会

    芯和半导体将于11月5-6日参加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7号馆举办的国际集成电路展览暨研讨(IIC Shenzhen 2024),并在DesignCon专区中展示其3DIC Chiple
    的头像 发表于 11-01 14:12 265次阅读

    金银纳米颗粒对单壁碳纳米管实现近红外荧光增强

    背景 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可发出近红外荧光,可作为理想的荧光标记物进行生物光学探测。但遇到的限制是其发光量子效率较低,制约了其在活体生物探测时的穿透深度。 图1:本文
    的头像 发表于 05-30 06:30 400次阅读
    金银<b class='flag-5'>纳米</b>颗粒对单壁<b class='flag-5'>碳纳米管</b>实现近红外荧光增强

    半导体发展的四个时代

    的那样,半导体行业第四个时代的主旨就是合作。让我们来仔细看看这个演讲的内容。 半导体的第一个时代——IDM 最初,晶体是在贝尔实验室发明的,紧接着,德州仪器 (TI)做出了第一个集
    发表于 03-27 16:17

    半导体发展的四个时代

    的那样,半导体行业第四个时代的主旨就是合作。让我们来仔细看看这个演讲的内容。 半导体的第一个时代——IDM 最初,晶体是在贝尔实验室发明的,紧接着,德州仪器 (TI)做出了第一个集
    发表于 03-13 16:52

    首个石墨烯功能半导体面世,硅基的陌路?

    ,基于石墨烯的半导体也有可能成为未来埃米级制造的新材料。   石墨烯半导体的可行性   硅材料在小于10nm的尺寸下,却始终存在容易失去稳定性的问题。这也是为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转向半导体材料替代的原因。就以
    的头像 发表于 01-26 01:10 1.7w次阅读

    碳纳米管纳米复合传感器的研究进展综述

    一维空心圆柱形碳纳米管纳米结构自被发现以来,在纳米技术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1-18 09:18 1288次阅读
    <b class='flag-5'>碳纳米管</b><b class='flag-5'>纳米</b>复合传感器的研究进展综述

    碳纳米管晶体兼容已有半导体制程工艺,解决碳纳米管均匀可控掺杂难题

    研究中,他们提出了一种顶栅互补碳纳米管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结构(Top Gate complementary CNT MOSFETs)。在该结构中,通过将掺杂仅仅局限在延伸部分,而在通道保持未掺杂的状态,凭借这一架构
    的头像 发表于 01-05 16:08 985次阅读
    <b class='flag-5'>碳纳米管</b>晶体<b class='flag-5'>管</b>兼容已有<b class='flag-5'>半导体</b>制程工艺,解决<b class='flag-5'>碳纳米管</b>均匀可控掺杂难题

    Imec 与三井化学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用于 EUV 光刻技术的 CNT 薄膜技术商业化

    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碳纳米管 (CNT) 基薄膜商业化用于极紫外 (EUV) 光刻。在此次合作中,三井化学将把imec基于碳纳米管的基本薄膜创新整合到三井化学的碳纳米管薄膜技术中,以实现完整的生产规格,目标是在2025-
    的头像 发表于 01-04 17:31 662次阅读
    Imec 与三井化学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用于 EUV 光刻技术的 CNT 薄膜技术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