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的原文是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中文意思就是“有机发光显示技术”。其原理是在两电极之间夹上有机发光层,当正负极电子在此有机材料中相遇时就会发光,其组件结构比目前流行的TFT LCD简单,生产成本只有TFT LCD的三到四成左右。除了生产成本便宜之外,OLED还有许多优势,比如自身发光的特性,目前LCD都需要背光模块(在液晶后面加灯管),但OLED通电之后就会自己发光,可以省掉灯管的重量体积及耗电量(灯管耗电量几乎占整个液晶屏幕的一半),不仅让产品厚度只剩两厘米左右,操作电压更低到2至10伏特,加上OLED的反应时间(小于10ms)及色彩都比TFT LCD出色,更有可弯曲的特性,让它的应用范围极广。
OLED结构及发光原理
OLED的基本结构是在铟锡氧化物(ITO)玻璃上制作一层几十纳米厚的有机发光材料作发光层,发光层上方有一层低功函数的金属电极,构成如三明治的结构。
OLED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
基板(透明塑料、玻璃、金属箔)——基层用来支撑整个OLED。
阳极(透明)——阳极在电流流过设备时消除电子(增加电子“空穴”)。
空穴传输层——该层由有机材料分子构成,这些分子传输由阳极而来的“空穴”。
发光层——该层由有机材料分子(不同于导电层)构成,发光过程在这一层进行。
电子传输层——该层由有机材料分子构成,这些分子传输由阴极而来的“电子”。
阴极(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不透明,视OLED类型而定)——当设备内有电流流通时,阴极会将电子注入电路。
OLED是双注入型发光器件,在外界电压的驱动下,由电极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在发光层中复合形成处于束缚能级的电子空穴对即激子,激子辐射退激发发出光子,产生可见光。为增强电子和空穴的注入和传输能力,通常在ITO与发光层之间增加一层空穴传输层,在发光层与金属电极之间增加一层电子传输层,从而提高发光性能。其中,空穴由阳极注入,电子由阴极注入。空穴在有机材料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上跳跃传输,电子在有机材料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上跳跃传输。
OLED的发光过程通常有以下5个基本阶段:
载流子注入: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向夹在电极之间的有机功能层注入。
载流子传输: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分别从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向发光层迁移。
载流子复合:电子和空穴注入到发光层后,由于库伦力的作用束缚在一起形成电子空穴对,即激子。
激子迁移:由于电子和空穴传输的不平衡,激子的主要形成区域通常不会覆盖整个发光层,因而会由于浓度梯度产生扩散迁移。
激子辐射退激发出光子:激子辐射跃迁,发出光子,释放能量。
OLED发光的颜色取决于发光层有机分子的类型,在同一片OLED上放置几种有机薄膜,就构成彩色显示器。光的亮度或强度取决于发光材料的性能以及施加电流的大小,对同一OLED,电流越大,光的亮度就越高。
-
OLED
+关注
关注
119文章
6223浏览量
225126 -
显示屏
+关注
关注
28文章
4523浏览量
74884
原文标题:传感器专业微信群,赶紧加入吧!
文章出处:【微信号:WW_CGQJS,微信公众号:传感器技术】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OLED发光原理/结构/分类
OLED的发光原理是什么?无源OLED和有源OLED的区别在哪儿?
基于STM32的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怎样才能显示程序呢
手机与电脑的发光原理:什么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技术
有机薄膜发光显示器(OLED/PLED)是什么意思
OLED的结构原理及其发光过程解析
浅谈OLED的结构发光原理及驱动方式
oled和lcd发光原理区别
三星研发全新蓝色OLED材料,旨在提升OLED面板的发光效率及寿命
OLED结构及发光原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