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消息 根据紫光的官方消息,8月26日,紫光集团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展出了最新的技术和产品,涵盖存储芯片、移动芯片、安全芯片等集成电路新产品。
据介绍,在存储芯片领域,紫光旗下长江存储的64层3D NAND闪存芯片也首次公开亮相。同时,旗下紫光国微的FPGA PGT180H、新一代金融IC卡芯片、Linxens微连接器等紫光明星产品均亮相此次智博会。
在5G技术领域,紫光本次展出了紫光展锐首款5G基带芯片—春藤510和手机样机、新华三的5G扩展型皮站以及紫光国微的5G超级SIM卡。
从芯片到设备再到应用,立体展示紫光5G实力,在物联网领域,紫光展锐展出了春藤8908A、春藤5882S等物联网明星芯片。
据悉,长江存储是紫光集团收购武汉新芯科技之后成立的,于2016年7月在中国武汉成立,是一家专注于3D NAND闪存芯片设计、生产和销售的IDM存储器公司。
长江存储为全球工商业客户提供存储器产品,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计算机、数据中心和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
长江存储去年量产了32层堆栈的3D闪存,不过产量非常少,属于试验性的,主要用于U盘等低端产品。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原文标题:紫光出席智博会,首次展示旗下3D NAND晶圆
文章出处:【微信号:chukongkuaixun,微信公众号:扩展触控快讯】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2030年实现1000层堆叠的3D NAND存储器。 3D NAND似乎已经成为各大
发表于 06-29 00:03
•4431次阅读
9月20日最新资讯指出,长江存储面对美国出口禁令及被列入实体清单的双重挑战,展现出了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成功引入国产半导体设备以部分替代原有美系设备,实现了供应链的自立自强。
发表于 09-20 14:17
•2189次阅读
NAND闪存,又称之为“NAND Flash”,是一种基于Flash存储技术的非易失性闪存芯片。
发表于 08-10 15:57
•2026次阅读
知名存储品牌美光近日正式宣布,搭载其研发的第九代(G9)3D TLC NAND闪存技术的固态硬盘产品已然问世,并已批量上市,成为全球业内首家成功跨越此历史性阶段的制造商。该产品所采用的
发表于 07-31 17:11
•613次阅读
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的激烈竞争中,日本知名存储芯片制造商铠侠(Kioxia)展现了其雄心壮志和坚定决心。在结束了长达20个月的NAND闪存减产计划后,铠侠的两座日本工厂生产线开工率已提升至100%,同时上周还公布了其令人瞩目的
发表于 06-29 09:29
•599次阅读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晶晶)早在2022年闪存芯片厂商纷纷发布200+层 3D NAND,并从TLC到QLC得以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
发表于 05-25 00:55
•3558次阅读
三星公司预计将于今年四月份大批量生产目前行业内为止密度最大的290层第九代V-NAND (3D NAND) 闪存
发表于 04-18 09:49
•615次阅读
据韩国业界消息,三星最早将于本月开始量产当前业界密度最高的290层第九代V-NAND(3D NAND)闪存
发表于 04-17 15:06
•562次阅读
3DNAND绝对是芯片制程的天花板,三星,海力士,英特尔,长江存储等都有3DNAND的产线,代表了一个国家的
发表于 04-17 14:58
•1024次阅读
目前,铠侠和西部数据共同研发NAND闪存技术,他们最杰出的作品便是218层堆叠的BICS8 3D闪存,这项产品能达到的传输速度高达3200M
发表于 04-07 15:21
•633次阅读
2D NAND和3D NAND都是非易失性存储技术(NVM Non-VolatileMemory),属于Memory(
发表于 03-17 15:31
•919次阅读
三星将在IEEE国际固态电路研讨会上展示其GDDR7产品以及280层堆叠的3D QLC NAND技术。
发表于 02-01 10:35
•747次阅读
前言
大家好,我们一般在STM32项目开发中或者在其他嵌入式开发中,经常会用到存储芯片存储数据。今天我和大家来介绍一款存储芯片,我这里采用(雷龙) CS创世 SD NAND 。
发表于 01-05 17:54
在3D实现方面,存储器比逻辑更早进入实用阶段。NAND闪存率先迈向3D 。随着目前量产的20-15nm工艺,所有公司都放弃了小型化,转而转向
发表于 12-02 16:38
•1520次阅读
增加3D(三维)NAND闪存密度的方法正在发生变化。这是因为支持传统高密度技术的基本技术预计将在不久的将来达到其极限。2025 年至 2030 年间,新的基础技术的引入和转化很可能会变得更加普遍。
发表于 11-30 10:20
•860次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