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从专业的工业工程定义说起吧。
一般认为泰勒( Frederick W. Taylor)和吉尔布雷斯( Frank B. Gilbreth)是IE的开山鼻祖。19世纪80年代,泰勒和吉尔布雷斯分别通过自己的实践,仔细观察工人的作业方式,寻找效率最高的作业方法,并且设定标准时间进行效率评估。结果不仅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工人的收入也得以增加,从而开创了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研究的先河。
工业工程是从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工程专业技术,它是对人、材料、设备所集成的系统进行设计、分析、改善和实施。为了对系统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在利用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同时,还采用工程上的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IE强调综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使生产系统能够处于最佳运动状态而获得最高的整体效益。
所以说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完成这个目标是我们车间工程师工作价值的核心所在。
2.日常工作内容
在工作中,个人角色兼具工业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精益工程师三方面的内容。
利用工业工程知识在生产现场实施改善活动,对于工业工程改善手法的运用,包括程序分析、动作分析、时间研究和生产线平衡、布局改善以及搬运分析等。
同时在改善过程中除了工时测定、布局优化,还要制作工艺sop文件,制定标准作业化流程,持续进行流程优化,lean精益理念始终贯彻其中。
常用的工业工程七大手法是:防错法、动改法、流程法、五五法、人机法、双手法和抽样法。
要尽力去消除在精益生产中的TIMWOOD,也就是八大浪费,分别是:不良、修理的浪费,过分加工的浪费,动作的浪费,搬运的浪费,库存的浪费,制造过多过早的浪费,等待的浪费和管理的浪费。
3.对于工业工程师的直观感受
因为工作内容很丰富,所以刚开始会给人一种很杂很乱的感觉,各种数据参数都要自己去测量,很多文件也同时需要去完善。但当真正融入这个角色后,从个人感受来说还是很喜欢的,因为可以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成本的降低,质量的提升,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来自车间员工及时化的反馈,正好比是生产中的拉动式看板,拉动着我们不断的进行优化,持续性的进行改善。
还有一点就是工时测定,这是最基础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很多人都不以为意,认为这项工作太简单无聊了。其实工时测定真的没有那么简单,远比我们想要中的有价值有意义,因为只有前期略显单调的详尽的准确的工时测定,后期的生产计划,生产线平衡,工位布局,人员安排,设备布置,节拍分析,CT,TT等等内容才会有数据基础。工时测定是生产中“大数据”的收集阶段。最最重要的阶段。
4.做好工业工程师的困难点
从技术上来说,最初接触工业工程最难的就是工时秒表测定、动作分析,比如视频录制分析法,每天需要接近一帧一帧的去分析录制的员工的操作步骤,哪些是增值的动作?哪些是可以去除的无效的浪费动作,这个阶段是相对来说比较痛苦一些的,不过经历过后会有很大的收获。
从角色上来说,工业工程师着实扮演了一个复杂的角色,有些人批评他们是:
「工业工程师是使人们做得快一点,赚得少一点!」
「工业工程师是效率专家,也是管理者的眼线!」
「工业工程师专门到处找错,喜欢跟别人过不去。」
所以想要做好一位优秀的工业工程师,需要承受异于一般员工的压力,但正是存在压力,才会使我们不断的去脱离舒适区,不断的去学习,去创造价值。
4.工业工程师的价值
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尤其是提高生产率是工业工程师的第一使命。
有人说企管顾问是企业界的医生,则工业工程师亦如工业界的医生一样,他可帮忙工厂界定问题,协调整个工厂的运转,就如一位全科医生,负责诊治病人何处有病,然后再由某部的专家来检验、治疗。工业工程师也是如此,他点出工厂毛病的所在,然后协调各部门的专家去解决。
事实上,目前的工业型态是团队工作,要解决任何问题,决非一人一手能包办的,工业工程师扮演的角色往往是团队领导人,需具有较强的组合、协调及沟通的能力,广博的知识,即能用适当的语言与人沟通。在这种倾向之下,工业工程师需同时具有工程和管理方面的知识与训练,因此在工厂中能使别人容易乐意合作,一同去解决问题
分享一个小的个人成就事件
Situation:为了满足公司需要同时生产多型号的减速机产品,实现柔性化生产,减少换型时间,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产品质量。
Target:通过数字化的应用进一步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产能,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Action:完成两个数字化项目,用时两年,做为team leader,带领团队,完成自动化扫码加油油站项目和测试设备自动化项目,涉及到仓库,装配,研发,精益多部门同事配合,主要提供技术支持以及各部门沟通、协调。
注油设备自动化项目:通过扫码的形式,提高注油的准确性,由手动改成自动,实现注油工序的数字化。增加扫码识别加油功能,自动选择所需正确油品,自动根据二维码信息设定油量,并且输出电子记录表,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测试设备自动化项目:通过扫码的形式,实现对产品各项性能参数的自动测试,提高测试的效率,实现测试工序的数字化。项目涉及到纸名牌二维码设定、数字化测试柜制作,扫码识别软件系统设计等。
Result:成功完成自动化扫码加油油站项目和测试设备自动化项目,并在后续使用过程中获得车间员工认可,生产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提升工作效率。
6.做好工业工程师的经验方法
这是非常考验工程师的一项工作,要求踏实努力的品格,不断需要持续学习的专业化只是,还要有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模块化的系统思维。
首先是问题的解决与决策
(1)确定问题:先了解问题性质及症结所在。
(2)分析问题:从找资料、记录现况、了解限制条件、探讨问题,以深入问题。
(3)寻求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
(4)评估诸项方案,决定最佳决策。
(5)采取行动。
(6)考核行动结果,再提更佳解决途径。
其次是模块化的系统思维。
通过解构,把一个较大的系统,打散成一个个模块,然后再进行重构,把这些模块按照功能性重新组合。这种思维的重点在于,找出来哪些是必须理清、解决的事,以及哪些可以忽略或者舍弃的事,直到实现最终的目标。
模块化的系统思维和项目管理中的WBS很像,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创建WBS:是把项目 交付成果和项目工作分解成较小的,更易于管理的组成部分的过程
7.对于生活的体验:
先含着幸福的眼泪分享一下媳妇给我做的SOP,打印出来贴到墙上,需要随时学习的。
前几天生病了,去医院看急诊,一到急诊室,脑子里第一时间想的不是治病,而是buffer缓冲区。这是为什么呢?
最早的时候,医院是没有急诊室的。结果碰到急诊手术,只能插队。问题是,你插了队,后面的手术排期全乱了,这让医院很头疼,是手术室不够吗?后来,专家建议他们,留出一间手术室当专门的急诊室就行了,表面上看,空出一个房间专门做急诊室,好像是个浪费,但实际上,这不仅保证了治疗急诊病人,又不影响其他手术排期,反而提高了整体手术效率。
曾经有客户来公司参观的时候问过我一个问题,为什么结构紧凑的车间会有一小片空地,其实这就是车间生产缓冲区域,buffer区域,和急诊室很像,看上去是浪费,但在生产中反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所以一到医院,一到急诊室就想到生产缓冲区,而且医院的5S及各类KANBAN非常齐全完善,也值得工厂生产学习。医生问诊有时候也会用的5W2H,ECRS等方法,真的很有意思。
-
工程师
+关注
关注
59文章
1569浏览量
68506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