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品牌、再看拍照功能、最后是使用体验”,基本算是现在绝大多数消费者购买智能手机的全过程。
得益于全球各大手机厂商和通信产业的不懈努力,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人类有史以来发展最快,也最接近成熟的电子消费品。随之而来的结果是,同一生态下的智能手机同质化现象愈发激烈,不少手机厂商早早被逼得开始修炼拍照这样的“内功”。
但你知道吗?5G要来了,你换手机的逻辑,是时候变一变了。
从诞生至今,手机经历了不止一次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对于手机的选购逻辑其实也一直在改变。从宏观层面看,3G、4G智能手机时代延续了手机从“移动的电话”向“全功能的个人移动信息终端”的转变过程,核心就表现在智能手机软硬多方面的“应用能力”。说到底,消费者的选择过程,就是要选出一个“用途更多、也更好用”的手机。
你可以把“应用能力”做拆分,例如生态、硬件性能、屏幕、系统、交互、网络等等。但可以肯定的是,因为4G时代智能手机的成熟,很多人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关心手机的移动通信能力,因为它的确不那么“关键”了。
但随着5G的到来,这一切都即将改变。
5G,移动通信的又一次颠覆
如果你近期打算换5G手机,那么你应该好好了解下,5G和你现在所使用的4G究竟有什么不同。
虽然3G、4G之间速度差异很大,整体移动通信生态的能力、规模之间也有差距。但两者的发展思路是一致的——继续提升移动通信的前端(从基站天线到手机)的信息传输速度。
但到了5G时代,事情发生了变化,改变不再只发生在最影响传输速度的网络前端,而是深入整个移动通信的核心网架构。我们这里可以参考公众号“鲜枣课堂”整理的2张图片。
4G时代的LTE网架构
5G新空口的网络架构
很显然,5G中的核心网与4G时代相比复杂上了许多,这些新增出来的网络设备投入,最终转化成了一系列4G所不拥有的5G特性。
而事实上,核心网的差别也是区分当前5G两大组网方式:NSA、SA的关键。前者就是利用4G现有的核心网配上5G的前端能力,“换汤不换药”;而SA则是将整个移动通信的核心网和无线前端都换成5G时代的,也就是“汤药都换”。
最终这两种组网方式,直接影响到的就是实际的5G应用实现,我们以两个典型的5G应用为例。
第一个是“网络切片(Network Slicing),就是要通过软件层面的分割,帮助多种应用在同一个5G网络下完成连接,进而大大提升网络的使用效能。例如我们现在街头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它们数量很大,但是每一台对于网络的需求都很小。在5G时代,人们可以一开始就给它们指派数倍小于智能手机、但同时又够用的网络资源,还不会影响到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等其他应用的使用体验。
另一个是再次被5G“唤醒”的AR/VR。3G、4G时代,网络的传输速度和延迟都达不到要求,行业被迫无奈只能采用本地化计算和实体有线的传输方案,极大地影响了实际试用体验。到了5G时代,网络速度已经能够稳定传输8K视频,同时还能达到个位数级别的互联网延迟,直接让AR/VR导向了云游戏时代,用户连主机都不需要拥有,反而能够获得没有线束限制、画质更好的使用体验。
很多人直接将NSA和SA用“真假5G”来区分,这肯定是不准确的,NSA本身就是为了5G初期的过渡而生,只是最终的发展目标依旧是实现SA组网。
可能全球通信业都没有想到,中国在体验到了3G、4G为代表的移动通信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帮助之后,十分有远见地直接制定了“一步到位”的5G发展战略。在今年6月的上海举办的小巴展MWC China上,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就直接公开表示:
2020年1月1日起,我国将取消NSA手机的入网资格,5G终端必须具备SA(独立组网)的模式。
为了引导更多的用户将自己的手机升级到5G,中国的三大运营商还不约而同地开启了各种预约活动。根据国内相关媒体统计,仅仅是截至10月10日,总预约人数已经超过了1000万户,对于这些提前预约5G的用户,运营商们还纷纷开出了可观的优惠,这显然是运营商以及消费者对于国家发展5G决心的最好回复。
在全球各国打造5G网络这场“隐形的竞赛”中,政府和运营商都下定了决心加大投入,再加上本身只有SA模式才能拥有未来5G应用的全部潜力,显然可以得出“买5G手机必须买支持SA”这个结论。
做好5G绝对是考验
5G未来的美好人尽皆知,但想要消费者真正将5G技术用起来,相应在产品上花费的投入同样巨大。从消费者实用使用体验的角度出发,我们还能推论出两个筛选条件:第一是5G的基带必须直接融入SoC平台,第二是在硬件层面之外要对5G进行适应性优化。
我们先来解释一下第一个条件,作为全新、更快、延迟更低、更复杂的通信技术标准,5G的基带与4G时代相比复杂度再度提升,直接表现为基带芯片中的晶体管数量。
毫不例外的,参照3G、4G时代的经验,人们选择先“外挂”基带,也就是利用现有的4G SoC平台,配合全新开发的5G基带,以两颗独立芯片的方式配置在5G手机当中。有的手机厂商甚至还把5G的外挂芯片做成了模块,在使用的时候用磁铁固定在手机的背部。
这种“打补丁”式的做法并不罕见,不仅苹果手机一直都采用这种方式,在4G手机发展的最早期,同样出现了不少“外挂”基带的智能手机产品。因为这些“外挂基带”的产品上市更早,不少消费者也将他们归纳为“第一代5G平台”。
手机芯片厂商偏爱这种做法也不无道理,一来主SoC产品直接使用成熟的型号,不仅没有风险而且单价低,真正需要重新开发的实际上也只有基带而已,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在基带开发、以及将基带集成到SoC平台这两个关键节点的风险。
随之而来的缺点也很明显:因为基带芯片是直接外挂且绝大多数情况都不会采用最先进的半导体制程(因为是过渡产品),所以整体的功耗和发热都较大。另外一点是因为基带本身就需要处理很大量的数据,没有嵌入SoC而是直接焊在PCB上,也会影响整个上网过程中的稳定性。
纵观目前市面的5G手机SoC平台,真正将5G基带融入到SoC平台中的,只有华为的麒麟990。相比之下,高通目前上市的5G解决方案,都是“7nm骁龙855处理器+10nm骁龙X50 5G外挂基带”,真正有望被集成进SoC平台的高通7nm骁龙X55基带,也要到2020年才有希望出现在外挂基带的位置上,苹果的5G基带自研计划更是遥遥无期。就目前而言,真正成熟的“第二代5G平台”中只有华为的身影。
第二点其实可以看做软实力,我们在前面已经说了不少5G未来的全新应用场景,那些场景主要依靠的是从基础硬件驱动的底层更新。对于5G手机而言,情况则要更严峻一些——手机厂商必须自己肩负起“探索开发5G应用”的职责。
这对于传统模式下软硬“自己做自己的”智能手机行业来说,其实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就拿智能家居场景来说,5G给予了联网设备数量大爆炸的可能性,但最终如何开发真正能够利用5G,并且与手机互动起来的硬件,又或者是怎么让手机能够非常方便地通过5G能力控制好智能家居,绝大部分手机厂商都没有经验。
唯一的例外,依旧是华为。在之前华为Mate 30系列手机发布的同时,华为还同时拿出了自己全新的虚拟现实设备VR Glass,这款只有之前主流VR设备30%重量的超轻薄VR头显,就是为了搭配5G手机而生。
VR Glass能够提供超越手机显示屏的显示体验,5G手机为VR头显提供充沛的5G能力,直接将VR应用带入5G的云游戏时代。这显然是华为对于5G手机综合应用的一次明显试水。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还早早向VR内容开发者们提供一站式内容开发和上传平台——HUAWEI VR。通过使用华为准备的这套平台,“5G+VR”的前景大有可为。
假如你家里已经用上了华为的智能门铃,在有人按下门铃之后,电视上甚至会自动弹出一个画中画界面,让你跟门口的客人进行对话。
虽然目前这些功能通过华为的4G旗舰手机已经能够实现,但你依旧能够感受到华为打造“鸿蒙系统”背后的野心,它真的是想在造硬件的同时,通过自己的软件优化打造超越竞争对手的使用体验。针对5G的硬件能力对“鸿蒙系统”进行拓展,这是一个必将发生的事情。
在这一点上,华为的竞争对手的确不多,高通联发科等专注产业链上游的手机芯片公司很难估计软件生态,而崇尚闭环的苹果连自己的基带都还没研制出来,就更不要谈软件了。
现在买5G需考虑未来
我们这里先对上文做个小总结,理想的5G手机选择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 具备5G SA模式的兼容性,最好还能兼容NSA;
2. 5G的基带本身要相对成熟,必须要将基带融入soc平台当中;
3. 手机厂商必须要有研究探索5G未来应用场景的决心,至少得有规划;
4. 最后是一点上面没有提到的,它至少得是一台出色的手机,除了5G能力之外也必须物超所值;
5. 消费者必须能够买得到,用得上。
根据这几个条件,就目前市面推出的所有5G手机中,华为上个月刚发布的Mate 30 Pro 5G客观评价来看确实可以称作是一款不错的选择。
搭载的华为最新麒麟990 5G SoC平台,直接将5G的基带集成到了SoC平台当中,还同时支持5G NSA/SA模式。Mate 30 Pro还总计使用了21个天线,其中14个天线用于确保5G网络的稳定,支持目前8大主流的5G网络频段,提前布局5G网络的全模兼容。
作为本来就是5G时代全球最大的通信ICT设备供应商的华为,能够提供从手机到基站的整套解决方案,就连全球最早部署NSA 5G的韩国,用的也是华为的设备。在5G全行业的标准体系当中,华为也一直是最主要的专利拥有者,2019年6月的实际5G专利数字就达到了5万多个。这其实是华为5G手机未来进一步拓展应用的关键保障。
当然,哪怕撇开5G能力,Mate 30 Pro作为华为的年度旗舰,在再次升级的四摄像头组合等技术方面也依然出色,绝对算是目前安卓手机领域的第一梯队。得益于麒麟990 5G本身出色的制程工艺,Mate 30 Pro在5G网络下仍能维持一整天的高强度使用。
随着5G标准的普及,其他厂商的未来也不是没有机会。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这样的实力面前做选择,并不太困难。
-
智能手机
+关注
关注
66文章
18504浏览量
180466 -
5G网络
+关注
关注
8文章
1742浏览量
42449 -
5G手机
+关注
关注
7文章
1355浏览量
51065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