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杰出席“5G,开创数字经济新时代”论坛并发表《推动5G融入百业、服务大众 开启数字经济新时代》演讲。
关于中国移动5G部署进展情况,杨杰表示,至2019年底,将在50个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务,建设超过5万个5G基站。生态建设方面,设立5G联合创新中心,合作伙伴超500家;设立5G联创产业基金,首期投入70-100亿元;应用创新方面,将开展100个示范应用。
杨杰还在演讲中表示,5G超大带宽,超广连接,超低延时将引发社会经济的新变化,为其注入新活力。而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移动将充分发挥运营商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做5G网络建设的主导者、5G融入百业的推动者、5G服务大众的先行者。
此外,杨杰还提到了中国移动“5G+”的下一步计划,他透露,中国移动将全力推进5G发展,力争实现技术、网络、能力、生态、应用方面的“五个领先”。
责任编辑:lw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中国移动
+关注
关注
22文章
5528浏览量
70891 -
5G
+关注
关注
1353文章
48361浏览量
563277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中国移动北斗短信业务正式启动
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蓬勃发展。 北斗短信业务巧妙地融合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5G网络的优势,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一种在信号盲区也能畅享通信服务的新方式。该业务支持发送文本信息,每条短信最多可
爱立信、中国移动与张家港港务集团联手打造5G智慧港口
近期,爱立信、中国移动与张家港港务集团携手,成功完成了张家港港5G智慧港口的商用部署,标志着港口自动化、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运营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内河干散货码头的5G数字化转型树立了新的
共创AI+时代 广和通携5G AIoT解决方案智赴2024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10月11-13日,以“智焕新生 共创AI+时代”为主题的2024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盛大举行,广和通作为中国移动重要合作伙伴,携一系列5G eMBB、5G RedCap、4
华为携手中国移动发布首个5G-A核心网的网络运行感知大模型
运行大模型1.0),该大模型是网络运行领域具有大规模参数和复杂结构的人工智能模型,是智能差异化体验经营未来演进的基石,有助于提供更精准、更精细化的体验经营服务,提升整体网络的体验和效能。 华为携手
中国移动申请5G-A商标
近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在商标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该公司已经向有关部门递交了多个包含“5G-A×AI”和“5G-A²”等字样的图形商标申请,这些商标的国际分类涵盖通讯服务、网站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报告:5G移动连接数已突破8亿大关
随着5G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应用,中国移动行业对经济的贡献也在逐年攀升。据报告指出,2023年,移动技术及服务
中国移动和中兴通讯联合荣获GSMA Foundry“5G货币化卓越奖”
在巴塞罗那举办的MWC24期间,GSMA Foundry颁奖典礼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其中,由中国移动、中国移动吉林公司和中兴通讯共同打造的“Automated Farming”项目(吉林省大安市盐碱地5G智慧农业项目)荣获了GS
中国移动携手中兴通讯 5G智慧农业助力吉林盐碱地年产11万
中国移动、中国移动江西分公司、中兴通讯在吉林省大安市启动了国内首个盐碱地5G智慧农业项目,推广“单元式”无人农场理念,利用5G技术实现全视角、全方位、全过程、全成本的农业管理模式。
中国移动宣布2024年将启动全球规模最大的5G-A商用部署
2月26日,在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中国移动宣布2024年将在超过300个国内城市启动
中国移动发布5G-A十大创新成果
在备受瞩目的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移动宣布了其在5G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宏大计划。公司计划于2024年在超过300个国内
中国移动启动全球最大规模5G-A商用部署
在备受瞩目的2024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4)上,中国移动做出了一个重大宣布:计划在2024年于超过300个国内城市启动全球规模最大的5G
中国移动完成5G RedCap现网规模试验
中国移动近日宣布,他们与超过10家行业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完成了最大规模、最全场景、最全产业的5G RedCap(Reduced Capability)现网规模试验。这一试验的成功标志着RedCap端到端的产业链已经全面达到了商用标准,
中国移动进军光伏领域,搭建绿色5G基站与数据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董事长一职由中国移动党委书记刘宝昌担任。根据公开信息,这家新成立的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中国移动正式进军光伏市场。近年来,中国移动已经开始尝试采用新型光伏电源系统与一体化能源柜混合供电方式,成功构建了首批绿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