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
我们由传统的误差概念引出不确定度,误差是指“测量值减去真值”,但是真值是未知的,所以误差实际上也无法确定,只能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来描述测量的精确度,即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是指“根据用到的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量分散性的非负参数。”它由若干个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根据测量值的统计分布,按A类评定进行评定,并用标准差来表示;另一些分量则可根据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所获得的的概率密度函数,按B类评定进行评定,也用标准差来表示。
不确定度公式:U=ku(x)
U——扩展不确定度(置信区间的一半)
u(x)——标准不确定度(标准差)
k——包含因子(由符合某种分布决定K值)
真值是以一定的“置信概率”落在由不确定度规定的“置信区间”内。
注:置信概率由包含因子决定。一般检测实验室取包含因子k=2,对应置信概率为95%。
二、评定方法
1. A类不确定度:对在规定测量条件下测得的量值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其中,规定测量条件是指重复性测量条件、期间精密度测量条件或复现性测量条件。
(1)重复性测量条件简称重复性条件:相同测量程序、相同操作者、相同测量系统、相同操作条件和相同地点,并在短时间内对同一或相类似被测对象重复测量的一组测量条件。
(2)期间精密度测量条件简称期间精密度条件:除了相同测量程序、相同地点,还可能有改变的其它条件下,在一个较长时间内重复测量同一或相类似被测对象的一组测量条件。如改变的条件可包括新的校准、测量标准器、操作者和测量系统。对条件的说明应包括改变和未变的条件以及实际改变到什么程度。
(3)复现性测量条件简称复现性条件:不同地点、不同操作者、不同测量系统,对同一或相类似被测对象重复测量的一组测量条件。不同的测量系统可采用不同的测量程序。在给出复现性时应说明改变和未变的条件及实际改变到什么程度。
2.B类不确定度:用不同于A类评定的方法进行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B 类评定通常基于诸如以下信息:
(1)通过校准证书和说明书给出的信息进行评估;
(2)通过对测量仪器、装置、场地、测量方法等影响测量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来评定。
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由在一个测量模型中各输入量的标准测量不确定度获得的输出量的标准测量不确定度。
三、评定步骤
1.A类不确定度的评定
2.B类不确定度的评定
①根据校准证书和说明书给出的信息进行评定:
②通过对测量仪器、装置、场地、测量方法等影响测量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来评定:
(1)找出测量结果和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理论公式;
(2)通过公式分析,求出影响因素对测量结果的修正量(修正量实际上就是系统误差);
(3)确定修正量的估计值、扩展不确定度、概率分布;
(4)算出修正量的标准不确定度。
3.合成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被测量是测量值和各种影响因素的修正值的合成量。
4.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步骤流程图
5.关于Ucispr和Ulab
表中所列出的不确定度是假设测量装置的性能指标符合CISPR16-1中的要求评定出来的,是CISPR推荐值,未必适用于所有检测实验室。各检测实验室还应根据自己的设备特性、校准证书、已知或估计的概率分布和测量步骤等实际情况来评定自己实验室的扩展不确定度Ulab。
是否符合骚扰的允许极限要求,应按下述方式判定:
(1)假设Ulab≤Ucispr,则
如果测得的骚扰都不超过骚扰极限值,则可以判定为合格;如果测得的骚扰超过骚扰极限值,则可以判定为不合格。
(2)假设Ulab>Ucispr,则
如果测得的骚扰加上(U lab-Ucispr)后不超过骚扰极限值,则可以判定为合格;如果测得的骚扰加上(U lab-Ucispr)后超过骚扰极限值,则可以判定为不合格。
四、电磁骚扰发射测量的不确定表和各输入量的分析说明
识别各输入量应从分析测量入手,即对测量方法、测量系统和测量程序作详细研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CNAS-GL07《电磁干扰测量中不确定度的评定指南》中,概述了确定Ucispr的方法,对每项测量给出了主要不确定度分量及其评定结果,叙述如何估计和评定各输入量,可供评定工程师参考。
-
电磁兼容
+关注
关注
54文章
1883浏览量
97913 -
测量
+关注
关注
10文章
4894浏览量
111490
原文标题:20191112--电磁兼容不确定度评定干货[20191112-2A+]
文章出处:【微信号:EMC_EMI,微信公众号:电磁兼容EMC】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