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销售产品、到销售“产品+服务”的组合,再到为客户提供集成服务,制造企业在服务化的过程中不断蜕变,目的是为了给自身和客户双方创造更高的价值。
2016年7月,工信部、发改委和中国工程院在印发的《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中指出,要促进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仅在2017-2018年,工信部就先后发布了两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名单。之后,省、市各级地方政府还自行发布地区性的榜单,对符合这一概念的企业给予实质性的经济奖励。
那么服务型制造是个什么概念呢?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格林福尔德在研究服务业分类时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的概念,当时指的是可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非最终消费服务。
此后数十年,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进程中衍生出两个概念,服务型制造和制造业服务化。
服务型制造指的是基于制造的服务和面向服务的制造,是基于生产的产品经济和基于消费的服务经济的融合,是一种新的制造模式。而制造业服务化(servitization)是制造业的演变路径,即制造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从微笑曲线中较低价值的组装、制造环节向更高价值的设计、研发和服务环节移动。这两个概念异曲同工。
本文接下来将主要探讨制造业的服务化这一概念。从销售产品、到销售“产品+服务”的组合,再到为客户提供集成服务,制造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蜕变,目的是为了给自身和客户双方创造更高的价值。
以增长为动因,向服务中心化转移
制造企业向服务化的动因被咨询公司埃森哲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经济动因,包括盘活闲置资源,优化成本结构;追求更高的利润率;强化收入/利润的可持续性和确定性。这类动因的目的在于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第二类是战略动因,包括狙击竞争对手;促进业务模式和价值链优化;贴近客户,快速灵活满足客户需求;强化“锁定”客户,提升合作关系。这类动因的目的在于提升企业自身的地位和竞争力。此外,拓展增长点,促进业务增长构成了这两者之间的一个交集。
埃森哲还进一步把制造业服务化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服务只是“产品的补充和延伸”,所提供的服务主要用于支撑产品销售,体现为安装、售后和备件服务;
第二阶段,企业开始给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以更好地为客户解决问题,并增加客户粘性。此时企业提供的服务则开始涵盖设计、运营、维护和供应链等。
第三阶段,公司在服务业务中获得了超过预期的收益,从而逐渐转型为以服务为中心的组织,以服务驱动业务发展。这一阶段企业提供的服务的创新价值较高,甚至会出现企业整个商业模式的颠覆。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制造企业在各个阶段的服务收入逐渐增加,服务业务的重要性也逐渐加深。因此,埃森哲也建议制造型企业以“服务开发、服务交付、服务营销”的服务链核心职能为出发点,详细分析企业的“愿景、业务模式、运营模式、资源”这四大要素,确定企业的服务战略。
主要模式与政策方向
上文讲解了制造业服务化的相关概念,接下来会介绍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实践中的模式主要有3种:
一、提升产品效能的服务模式。
企业通过增加产品的外延服务,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主要包括个性化定制和在线支持服务。其中在线支持服务以装备制造类企业最为明显。
比如,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打造了“根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把分布在全球的30万台设备接入平台,实时采集运行参数,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远程管理庞大设备群的运行状况。通过“根云”平台,三一重工实现了故障维修2小时内到现场、24小时内完成,同时易损件、备件的呆滞库存低于同行业40%以上,每年直接为下游经销商降低备件库存超过3亿元,大大减轻了备件的库存压力。
二、提高产品交易便捷性的模式。
主要包括融资服务和全生命周期管理两种。比如,装备制造企业生产的大型装备售价较高,下游企业往往更青睐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全球最大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商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就以“租用服务时间”的方式取代了出售发动机的方式,发动机一旦出现故障,由该公司负责维护。客户不必为保有发动机维护团队而支付大笔费用,该发动机制造商也乐于通过服务合同绑定客户,增加服务收入。2018年,其售后服务收入在公司总收入中占到约一半。
全生命周期管理,是制造企业拓展上下游产业链,实行研发、生产、维护、回收等全过程的管理。比如,陕西鼓风机集团从2001年起,就转变为透平机械系统的供应商和服务商,通过“交钥匙”工程,从系统的设计方案到设备的集成安装调试、到系统维护和升级(回收),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服务。
三、产品和服务的整合模式。
主要有集成安装与工程总承包两种模式。前者除了销售产品以外,而且还要为客户提供一体化安装及全套解决方案。后者可以联合有资质的总承包单位,发展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工程施工、工程控制等业务。
比如,日本四大机器人制造商之一的安川电机与美的集团合资成立了广东安川美的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该公司聚焦于3C行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及适用于3C行业的机器人本体研究开发,并接受了RN08遥控器自动化组装生产线的改造任务。在对该项目进行拆机、考察、设计之后,选择安川六轴机器人——MH5F、传送带、各种专用设备、分度盘、总控等构成系统,制定工序并最终组装完成。经过安川美的一系列技术改造后,该遥控器自动组装生产线现今只需要3名工人,大幅度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产量。同时满足不同产品的生产需求,转产时间仅需要10分钟左右。
有别于西方研究机构以企业个体为样本的调研方向,中国给出的制造业服务化的官方转型方针更注重整体的协同效应。《中国制造2025》就指明了制造业服务化的4个转变方向:
(一)完善制造和服务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
这一部分特别提出,鼓励“优势制造企业‘裂变’专业优势,通过业务流程再造,面向行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这也就表明,除了企业塑造自身优势之外,中国在这方面的政策更注重鼓励通过探索服务模式,利用头部企业的专业优势在更大范围内起到带动作用。
(二)提升创新设计能力。
(三)强化信息技术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作用。
这一部分提到了要加快研发设计、技术转移等科技服务业,发展第三方物流、节能环保、检验检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
(四)建立健全服务功能区与公共服务平台。
在这最后一部分里,还特别提到了,鉴于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现状,鼓励东部地区企业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加快发展生产服务基地,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这也说明,制造企业的服务化被视为了平衡国家产业地理分布,重新调配资源的举措。
-
中国制造业
+关注
关注
0文章
32浏览量
12039 -
制造业
+关注
关注
9文章
2214浏览量
53536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