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机遇虽在,但挑战也潜藏其中。一家物联网企业,特别是初创公司,想要在这片蓝海中搏杀就必须找到两个平台,第一是技术平台,第二是生态平台。技术的升级往往可以引领产业生态的发展,同时,产业生态的发展也无时无刻不在倒逼技术进步。
“如果说有什么事情是值得令人激动的,那么在200多家企业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一定算是其中一件。”在去年的中国电信首届“天翼物联开发者”大赛上,一队参赛的创客团队说道。
这家初创公司的项目定位在智慧城市、智慧生活领域,是基于NB-IoT的智慧消防产品。不过,由于大赛每支参赛队伍都实力不凡,最终这支初创团队并未能挺进决赛。在接受采访时,记者曾问道参加此次大赛没能挺进决赛是否留有些许的遗憾,他们给出答案却是NO!
团队的队长向记者袒露心声,“其实作为一支初创企业,在市场上能与其他企业竞争的机会并不多,第一是初创企业没有什么名气,市场上其实挺认同名气和实力匹配的。第二是,作为初创企业确实没有更好的平台和技术支撑,就算有很好的想法和实力,没有成套的技术落地和项目推广的机会,要做起来其实还是蛮难的。而这次大赛正好是一次机会,即便这次未能闯进总决赛,下次还可以再来过嘛!”
确实,近年来在国内物联网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重点行业应用成果丰硕,产业生态各方不断汇集、繁荣的背景下,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正迎来飞速发展。对于市场而言,也是又一次格局重塑,创造奇迹的机遇。
在今年9月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的《2018-2019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中显示,2018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已超过1.2万亿元,物联网业务较上年增长72.9%,产值超过10亿元的骨干企业超过120家。
不过,机遇虽在,挑战也潜藏其中。就像上述参赛团队的队长而言,一家物联网企业,特别是初创公司,想要在这片蓝海中搏杀就必须找到两个平台,第一是技术平台,第二是生态平台。
技术平台——承载希望
IDC曾做过一份中国企业物联网最终用户认知和应用研究的报告,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对物联网平台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全球。这不仅是物联网平台作为物联网应用从研发到落地商用中的核心技术,同样也因为围绕物联网平台的不断演进,将为应用开发者、团队和企业提供更加便捷、低成本的开发环境。
当前,物联网平台已从大规模扩张阶段到了精细化运营阶段,大型物联网平台逐步从基础设施向能力平台演进,以应用为核心,不断完善平台自身的设备管理、连接管理、应用使能、数据分析、网络安全等能力成为趋势。我们不妨以最新升级后的“中国电信物联网开放平台3.0”为例,探一探怎样的物联网平台才能满足未来的物联网市场。
满足海量接入和终端规模并发
根据IoT Analytics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联网设备数量已超过170亿,全球活跃的物联网设备已达到70亿台。而预计到2020年,活跃的物联网设备数量将增加到100亿个,到2025年,此数翻番,达到220亿个。
面对日益庞大的联网设备连接量,物联网平台必须要能满足海量接入能力和大规模的终端并发。在终端接入方面,中国电信物联网开放平台解决了网络异构问题,实现多种协议设备接入,平台支持MQTT、LWM2M、HTTP、TCP、JT/T808以及电信自有协议T-Link,接入方式上实现了WIFI、蜂窝网络、NB-IoT以及以太网等不同网络渠道接入。
简化并方便用户开发
物联网平台市场虽然形成了稳定的市场格局,但市场环境还是动态发展的。众所周知,物联网平台趋同化发展是平台发展初期最大的特征,但也正是这一时期如果形成自身优势,则将使自家平台在市场上形成巨大优势。比如物联网平台厂商正从单纯的软件服务向提供“软-硬”一体化服务转型,以便用户能更好的与平台进行连接。
以中国电信物联网平台为例,中国电信打包平台和天翼硬件开发板等硬件中间件,方便用户实现物联网设备快速接入应用使能(AEP)平台,便捷管理,同时还支持用户定制化开发。中国电信物联网开放平台3.0还提供最新的“物模型创建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将物联网终端映射为开放平台的物模型。而物模型在开放平台成功建立后,还可以升级为标准物模型,作为某一类终端在开放平台的标准实例。目前平台已推出智能烟感、智能路灯、智慧停车等50余款标准物模型。除此外中国电信还更新了NB-IoT接入网关并推出了两套入门级开发板(NB StartKit和WIFI StartKit开发板),新的NB-IoT接入网关2.0将支持基础版、标准版和高级版。
安全问题重中之重
安全是每一代信息技术能否持续为人类生产贡献价值的硬性标准,2018年工信部出台了《物联网安全白皮书》,对物联网安全现状、防护策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阐述;在今年的两会上,人大代表再次提出完善监管体系、保护用户隐私,就物联网安全问题发声谏言,如此来看,安全已经成为影响物联网未来是否能规模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中国电信物联网平台3.0在安全上的升级可谓是追随市场和政策的典范,其在安全认证和安全传输上形成了特色的安全体系,可提供SM1、SM2、SM3、SM4、SM9等主流国密级算法,且平台通过可信云认证。比如在安全认证方面,中国电信以运营商独特优势,推出基于SIM卡的物联网终端可信身份认证服务(SimID),密码运算与密钥存储都在安全的SIM卡内完成,适用于终端改造小、轻量级的物联网应用场景。在安全传输方面,AEP平台提供TLS以及DTLS加密通道,可自动进行密钥管理、数据加密、数据完整性保护和消息认证,保证与终端间的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 。
满足“物云融合”趋势
物联网与云计算的融合是物联网平台发展最重要的一个趋势,众所周知,物联网最大的价值来自于“数据原油”,通过物联网采集和传输数据,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数据原油”进行分层提炼,这样才能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的释放。
中国电信的优势在于“天翼云”和“中国电信物联网开发平台”的能力对接。2012年中国电信正式推出“天翼云”云服务,依托国内两个超级大型资源池,以及中国电信在全国31个省的IDC和网络资源,成为国内首家实现“一省一池”的云服务商,市场份额稳居全国前三。基于天翼云,目前通过物联网开放平台可提供云主机、容器等12款云服务,满足物联网客户一站式物和云融合服务。
可以说,更好的技术迭代才能追随市场的脚步,为物联网产品研发者提供最前沿的科技、最符合市场潮流的技术。就像花盆与花的关系,两者的美是需要恰到好处的互相成全。
当然,除了技术平台的“后花园”提供的承载作用,花的生长还要看土壤质量的优劣。花园的大小决定能装下多少的沃土,同样,沃土所培育出的鲜花将决定花园是否能繁荣、灿烂,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在物联网生态中,就是技术平台、产业生态和物联网开发者的关系。
生态平台——沃土生花
物联网应用得不到规模化商用的主要问题,归根结底是来自开发难度和成本上的压力。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生态上的支持;二是产业生态上的支持。技术上,要满足高质量、低成本。生态上,要满足产业上下游形成共识,资本与技术形成良好的循环促进关系。
在技术生态上,除了中国电信物联网开放平台3.0,中国电信作为电信运营商,围绕平台,在“云网”方面也形成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网络方面,其有着全球最大的NB-IoT优质网络,以及包括800M黄金频段的LTE Cat1、LTE-A,4G等物联网专网,而随着今年5G正式商用,5G网络更将极大地促进物联网技术的繁荣;
在平台方面,升级后的平台能力,满足用户一天内掌握平台开发方法,一周内实现从终端对接到应用部署,极大简化开发和部署流程,降低成本;
在操作系统方面,中国电信推出“天翼OS”,这是一款适合轻量级物联网终端采用的操作系统,其预置了开放平台接入SDK,可与开放平台无缝对接,并将逐步嵌入开放平台的多种终端能力组件,有效降低开发者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
而在产业生态上,当前业界最为普遍、最为有效的做法是通过举办开发者大赛,从而吸引物联网相关创新创业群体,来丰富自家生态,同时让一批初创企业有机会吸收“生态沃土”的养分,茁壮成长。
为此,中国电信在去年举办了首届“天翼物联开发者”大赛。首届大赛历时8个月,以五大赛区辐射全国,吸引了超过1000家物联网企业的关注,200多家企业和团队报名参赛,最终12支企业团队脱颖而出站在了总决赛的舞台上,杭州拓深科技有限公司力压群雄,折冠卫冕。
今年,为将中国电信物联网优质资源和庞大的政企客群更好的赋能给行业,培育良好的物联网产业生态,丰富中国物联网产品市场,中国电信以“智联万物,添翼未来”为主题正在举办第二届“天翼物联开发者”大赛,并在赛事规模、活动组织、大赛传播、大赛权益等各方面全面升级。
与首届大赛相比,本届大赛将以“5G”为主题,围绕“行业应用、创意设计、专业产品”三条赛道进行,在支持参赛队伍中新增了高校和创客组。为了支持参赛队伍更好的享受中国电信物联网资源,降低开发门槛,中国电信特别进行了中国电信物联网开放平台3.0升级,寻找“翼能者”通过开放平台绽放其才华,挖掘有价值的物联网产品解决方案,丰富和发展强有力的合作伙伴池,同时也扶持一批具有创新力、活力和凝聚力的物联网创业企业,共同推动物联网发展。
大赛期间,参赛企业、团队将享受中国电信物联网开放平台能力、物联网卡、天翼云资源、开发套件及实验室资源等。
在首届大赛基础上,获奖团队将得到百万价值资源礼包、百亿级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机会以及千万级媒体曝光机会,同时将加入中国电信CTWing认证合作伙伴优选计划,优秀项目可优先入选中国电信物联网产品方案库,以获得电信合作和推广机会。目前中国电信拥有业界最大的政企客户群体,覆盖全国30多个省的一线营销队伍和优质的投资渠道,可快速助力企业“生长”。
此外,大赛同期举行的技术沙龙上,还将有产业链技术专家现场指导并分享前沿技术,让参赛团队快速掌握市场动向,挖掘物联网价值。
-
物联网
+关注
关注
2900文章
44009浏览量
369919 -
万物互联
+关注
关注
1文章
223浏览量
14090 -
NB-IoT
+关注
关注
412文章
1445浏览量
184306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