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产业互联网进程刚刚开始。产业互联网的创业者之间,直接的厮杀和竞争相比于消费互联网要少许多,这将大大加快它们的商业模式优化和企业进化速度。
2019年,互联网公司不约而同地面临着持续增长的压力,变革成为关键词。在这背后,除了商业环境的剧变,更重要的是企业底层的营商逻辑悄然转向: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博弈已从增量经济转向了存量经济。
除了用户数量的天花板已近,流量也在高速向巨头聚合。据统计,仅阿里、腾讯、百度、字节跳动四家公司,就控制了整个中国互联网超过70%的流量。想从高度依赖流量的消费互联网中脱颖而出,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创业者、投资人、从业者,都迫切地需要一条新的增长赛道。
2018年9月,腾讯自顶层开启了一场大规模的组织变革,也顺势将“产业互联网”的概念推至台前。虽然腾讯谈及的产业互联网更多是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化解决方案等传统to B业务,但腾讯仿佛开启了一个新经济魔盒,人们看到了一片全新的处女地,产业互联网的讨论热度被不断推高。
不过,经过一年的探索,多数拓荒者渐渐冷静。他们发现,这片领域并不像消费互联网那般容易理解和进入。事实上,产业互联网已存在多年,内涵极为宽泛,细分行业又相当复杂,极需耐心耕耘。
用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的话说,“消费互联网时代是物理的,产业互联网时代是化学的。”
其含义在于,消费互联网侧重于C端,是一种规模型的寡头经济,网络效应明显,价值高度集中,赢者通吃。在这样的逻辑下,成功的关键在于购买流量,寻找融资,放大势能,实现指数级增长,更接近于物理变化。
产业互联网则像医药创新一样,产业分布复杂,上下游环节深度连接又各自独立,强调融合创新后,激发出新的能量。产业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往往先慢后快,先呈线性增长,跨越拐点后再陡然加快。
这像是一个不断发生生物化学反应的过程,如果说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关键词是连接,那么产业互联网的关键词就是融合。
不过在嘉御基金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卫哲看来,眼下只是创业者在产业互联网门前徘徊的前夜,中国产业互联网的前景无穷。
“美国进入存量经济时代已近20年,已经上市和即将上市的百亿美元to B公司已接近100家,但中国还没有出现百亿美元以上的公司。所以当中国进入存量时代,产业互联网一定是各行各业提升效率最好的工具。”卫哲表示。
定义产业互联网
从发展速度看,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跃迁只是刚刚发生,但中国互联网人要想准确地寻找到产业互联网的价值洼地,先要厘清一个概念:究竟什么是产业互联网?它又是否简单地等同于to B业务?
实际上,产业互联网由来已久。最初的阿里巴巴黄页,即是产业互联网的1.0模式:作为一个撮合平台,解决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继而,一些涉足仓储、物流、金融等领域的B2B公司,开始替代了传统经销商的位置,它们可以被看做产业互联网的2.0模式。而未来,当真正的产业互联网到来时,技术将无孔不入地渗入生产环节,连接起下游数据与上游的生产。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从产业升级的角度,将过去的20年分为三个阶段:2010年以前,实际上是“记录的革命”,所有纸上的、脑子里的信息被移入系统中;2012年后,随着智能手机的爆发,消费互联网蓬勃兴起,大型公司面临着“分发的革命”,让互联网真正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当下,在人类的科研体系当中,已经有48%的科研依赖于数据与算法的革新,未来人们将面临一个知识爆发、人际混合、产业大交叉的时代,而人工智能、物联网将变成最大的红利,为每个企业带来全新的发展可能。
刘松将下一个时代称为“认知的革命”,其本质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对B端企业进行全面的改造和革新,通过数据上云、大数据打通供给端和需求端的渠道等手段,深化产业变革。
在这个时代下,信息也将会产生新的互联方式,不再仅仅存在于人们的消费端,更多的是对信息在流通过程中的精简和改造。
因此,产业互联网不仅是简单的to B企业服务,它更是涵盖了传统产业中企业的内部管理、业务流程的在线化,也包括线下实体业务场景的数字化,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数字连通。
格局初立
回看2019年,已有不少企业试水产业互联网,也有不少企业知难而退,可以说格局初立。
华兴资本董事长包凡认为,产业互联网的机会主要存在于上中下游的三个环节中,在上游的生产环节里,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的核心是生产环节的效率问题,下游则是了解消费者需求后,直接向上游寻求C2M定制方案的个性化消费平台。
其中,上游环节虽然需求庞大,但制造业过于复杂,垂直领域又面临种种特殊情况,很难有一个企业可以覆盖多数的需求。而下游的消费环节虽有企业在尝试布局,但发展尚属早期。
因此,包凡认为产业互联网更大的机会,集中于中游——即致力解决供应链企业垂直交易的B2B平台。
中国每天有超过1万家新公司成立,它们的平均寿命只有不到3年,其中有20%的公司从事流通行业。而今天的流通行业中存在着大量信息不对称、交易链条长、SKU繁杂、碎片化严重、以产定销等问题。
随着数字化改造的推进,流通行业能够产生巨大的重构机会。“产业互联网将打通流通领域的环节:去经销商、向上集单,提高采购效率;向下用数据指导生产,通过统一的信息管理及交易管理,统一的仓储、物流、金融服务来全面提高效率。”包凡说。
在产业互联网的布局图中,围绕上中下游,传统的头部企业携带着强大势能,在生产端和网络基础设施领域,阿里、腾讯、华为、百度、京东等大厂已全面入场。
其中,阿里凭借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金融科技等手段,已稳固地位于服务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入口处,将直接参与到无数企业的数字化创新进程中。
腾讯除了大力向腾讯云追加投入,同时也在智慧零售、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智慧教育等多个领域垂直布局,增速十分明显。
作为工业互联网的代表,华为借势5G发展,立足于云与AI的连接,并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Fusion Plant等前沿工具,将成为产业互联网领域最为重磅的玩家之一。
几乎错过了整个消费互联网时代的百度,近年来AI核心百度大脑的发展速度不容小觑,百度云的增速较为明显,未来可望实现AI算法、云计算和前端应用的三角结构。
京东内部的零售、物流、数科的三大集团则都在走向“一体化开放”道路,通过C2M定制、企业端销售、物流开放、数字科技等手段,积极地向合作伙伴释放共创、共生信号。
未来的独角兽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当下产业互联网的主要机会则集中于垂直行业,特别是以SaaS和PaaS为主的供应链平台型企业。
例如,大搜车为二手车商免费做SaaS服务,三年内曾经没有一分钱的收入,直到打通了几万家车商平台后,势能才一步步地放大出来。
海拍客创始人赵晨曾是天猫国际负责人,他发现海外的母婴品牌供应商是县城下沉市场最为稀缺的资源,于是聚拢起品牌商,连接起17万家县城母婴店,与众多一线品牌达成了战略合作。
在包凡看来,未来产业互联网最大的机会将存在于那些产业规模足够大、链条较长、高毛利、快周转、SKU多、产品标品化、上下游环节玩家分散的行业当中,“他们能够用新的模式,将成本结构进行重构创新,对产业进行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改造,就将为上下游的收入成本带来结构性的变化。”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产业互联网致力于连接生产与消费两端的创业者,并非就可远离BD与地推获取流量的“脏活”。产业互联网中的地推,既需要智能化的数据指导,亦需要极快的推广时间。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领域创业,执行力和战斗力永远不可或缺。
当下,在美国市场上,医药、食材、汽配等品类都产生了市值超过100亿美金的上市公司。而中国的汽配、工艺品、食材、医药,甚至上游的建材、原油、化工等多个行业里,也已经涌现出了一批新锐的B2B企业。
参照美国的发展坐标系来看,中国的产业互联网进程只是刚刚开始。同时,产业互联网的创业者之间,直接的厮杀和竞争相比于消费互联网要少许多,这将大大加快它们的商业模式优化和企业进化速度。
很快,我们就将见到来自产业互联网的一批明星公司。
资料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
互联网
+关注
关注
54文章
11092浏览量
102898 -
百度
+关注
关注
9文章
2252浏览量
90243 -
腾讯
+关注
关注
7文章
1642浏览量
49394 -
阿里
+关注
关注
6文章
436浏览量
32800 -
字节跳动
+关注
关注
0文章
311浏览量
8903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