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和发展,中国工业互联网逐渐从缺市场、缺技术、缺政策,转移到了缺人才。
对工业互联网发展人才问题,国务院在《关于深化 “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提出了 “强化专业人才支撑”。对应的,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在2018年和2019年 “工作计划”中都出台了 “壮大人才队伍”政策。
专项工作组大力开展人才队伍建设
综合看,两年来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工作计划”中的 “壮大人才队伍”政策,主要内容及其工作进展是:
一是培训,含工业互联网专题培训、省部级培训、高级研修班和境外培训等。这些内容这两年基本陆续开展了。
二是教育,含公布工业互联网相关二级学科,实施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布局工业互联网等未来战略必争领域人才培养,引进一批工业互联网高水平研究型专家。
三是智库,含完成工信智库联盟组建和工信智库专家库建设,上线运行工信智库信息系统;举办 “工业互联网”百千万人才工程创新讲坛等。联盟、智库和讲坛等这两年基本完成组建和举行。
四是评估、监测,含开展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领域创业创新政策实施情况评估;发展工业互联网专业人才市场,开展全国人才市场供求信息监测。
五是央企层面,要推动中央科技型企业落实国家创新激励政策,加大对科研骨干人才的激励力度。
六是其他,含制定出台事业单位 “双创”升级版政策文件,助力互联网领域人才流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制定 《外国人在中国工作管理条例》,出台引进外国人才指导目录;支持有条件的部属高校建设密码学院,为工业互联网发展培育密码技术人才;支持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引智项目,资助高质量专家项目50个,引进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300人次。
同时,在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中,2019年第一次出现了一个教育培训项目――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实训与成果转化平台,北京东方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和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
以教育和培训应对人才需求
笔者看来,要补足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人才短板,在全面执行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年度“工作计划”中的 “壮大人才队伍”政策等基础上,还需解决好需求和供给两类问题。
需求问题。工业互联网发展存在人才需求问题、且缺口巨大。那么需求是什么?一是工业互联网企业人员;二是应用企业人员,这部分需求还未得到释放;三是未来工业互联网工作人员,因教育部还未公布工业互联网二级学科,院校设立工业互联网专业还有困难,需求不明朗。
供给问题。需求明确了,供给自然就有了对象,手段无非引进和培养两种。
引进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一来全球工业互联网都处于起步阶段,技术路线、商业模式等都在摸索阶段,谁是专家、大咖不但未有定论,且数量有限。二来引进人才还存在适应性的问题。
培养对应需求分为教育和培训两类。教育是为未来工业互联网工作人员提供服务,而培训则是为现有从业人员提供服务。
按现有教育体系,工业互联网教育应该是理论教育或案例教学 (商学院培养模式)。培训则针对工业互联网从业企业。他们都面对一个现实,工业互联网需要将工业行业几百年的各种经验转化为有用的知识,才能将其复用化和软件化,其技术创新和应用需多领域、多学科的协同。由此,就需从事工业互联网教育培训工作的机构回答:是走通识教育之路还是走专业教育之路。
通识教育最大的困境是 “通识教育缺通识”,工业互联网的 “通识知识”是什么?或者换一种问法, “IT的通识知识”是什么?“OT的通识知识”是什么?这两者融合后的“通识知识”又是什么?
那么专业教育之路又如何?我国工业行业门类众多,工业互联网教育培训机构是选择包容所有的行业 (不可能),还是包容自己擅长的行业 (丢用户),乃或包容尽可能多的专业(难抉择),都是一个费思量的问题。
-
工业互联网
+关注
关注
28文章
4322浏览量
9411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