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U盘到底还有没有发展的可能性

Wildesbeast 来源:今日头条 作者:市井财经 叶克飞 2020-01-23 10:05 次阅读

前些日子,一家A股上市公司的命运引发关注。

这是一家科技公司,最大的产品就是一项专利。这款专利可不是一般专利,而是中国计算机企业在美国拥有的第一件全球基础性发明专利。这家公司利用此专利,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专利诉讼大战,所向披靡,索尼、东芝和金士顿,乃至国内的阿里巴巴、农行等大牌企业都曾成为它的狙击对象。最先被告倒的索尼赔了它一千万人民币,美国第二大电子存储制造商PNY赔了770万美元……

就靠这一专利,这家公司一直保持着高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上市十年的2.8亿元总利润中,这项专利的授权费就占据了2.04亿元。

但是11月14日,专利的二十年保护期便已结束,专利技术将进入公共领域,全球范围内任何人均可免费实施该专利的技术内容。换言之,该公司长时期向索尼、金士顿等大客户收取的高额专利许可费都将终止,这自然会大大影响公司的利润甚至生存空间。不过即使专利保护期没有结束,也有不少人认为,这项专利背后的行业已经在走下坡路,甚至会渐渐消亡。

这家公司名叫朗科公司,它拥有的专利是U盘的技术专利。

U盘的发明

在计算机领域,中国一直都是跟随者,各个时代的技术变革都由西方人主导。但中国也有一项自主发明,那就是U盘。

1998年,中国朗科公司创始人邓国顺和成晓华研发出一种全电子式闪存外存储方法及其装置,并于1999年11月14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一件名为“用于数据处理系统的快闪电子是外存储方式及其装置”的专利申请。2002年7月24日,该专利获得授权,业内称作“99专利”。

随后,朗科公司又向欧美和日本等国家提交了相关专利申请。2004年12月7日,“99专利”的同族专利在美国获得授权,这也是中国计算机存储企业在美国拥有的第一件全球基础性发明专利。

这个专利就是我们俗称的U盘,即USB(universal serial bus)盘。它与传统硬盘的最大不同在于不需物理驱动器,即插即用。

其实在朗科申请专利时,很多公司都曾声称自己发明了第一个U盘,比如以色列M-Systems和新加坡Trek。

朗科于2002年在国家知识产权局获得专利后,以色列M-Systems公司就立即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无效复审,打响了一场专利权争夺战。

有人认为,朗科发明U盘这件事本身没有争议,而它的诞生也不是孤立事件,只能说当时许多公司都有发明U盘的机会,而且技术上无限接近,只是朗科占了先机。

可以作为佐证的是,朗科创始人邓国顺和成晓华都曾长期在新加坡生活和工作,回国后成立朗科,当时朗科的投资者正是最早在新加坡销售U盘的Trek。新加坡那时也是东南亚的电脑配件设计中心电子工程师的思维碰撞非常频繁,U盘的概念应该就在这种碰撞中产生。

但在2004年朗科获得美国专利局的专利后,争夺战宣告结束,朗科被确定为U盘的全球第一发明者。2008年,朗科与美国PNY公司签订专利许可协议,后者向朗科缴纳了1000万美元的专利许可费用,这也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在美国本土收到巨额专利许可费用。

人类在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上的努力

当电脑出现和使用后,许多用户都开始渴望移动存储介质的存在。不过与现在人们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储存数据资料不同,早期电脑用户的主要需求是在不需要重新编程的情况下分享软件。也就是说,当你打开一台新电脑时,可以从另一台电脑上直接用移动存储介质来安装软件,而不需要重新编程。

最早的移动存储介质是穿孔纸带,早期电脑就是使用一卷卷纸带,通过上面的孔来存储信息。先是完全靠纸带实时提供的数据来运行,1944年后的一些型号开始从纸带上读入程序,并将程序存储在原始的电子存储器中,以便之后执行。

这种大多数人都没见过的纸带,一直用到了七十年代。而且,七十年代还一度走红,使用者是偏爱其低成本的个人电脑黑客

穿孔卡片也一直在使用,它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织布机,这款机器就是靠穿孔卡片来控制机器的编织动作。1890年,赫尔曼·霍利希将这一概念运用于美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制表,并创办公司制作这种使用穿孔卡片的制表机,这家公司也是IBM的前身。

IBM在五十年代开始生产电脑后,又将穿孔卡片用于存储数据。甚至一直到2002年,IBM还在研究穿孔卡片技术。

五十年代,IBM还开始用开盘式磁带存储电脑数据。这种电脑磁带一般由薄薄的塑料条组成,塑料条上面涂有磁敏感材料,通过嵌在特殊磁带驱动器里面的电子磁头,电脑可进行读写操作。到了六十年代,比开盘式磁带更坚固耐用还便于携带的盒式磁带也被应用于存储。磁带的最大优势就是海量存储,直至今天,它仍然是很重要的存储介质。

移动磁盘最早诞生于1963年,推出者依然是IBM,这款使用硬驱的产品型号IBM 1311。它使用可更换的磁盘组,每个磁盘组里有六只直径为 14 英寸的磁盘,每个磁盘组可存储2 MB数据。

软驱诞生于1971年,发明者还是IBM。当时与软驱配套使用的是8英寸软盘,比起成堆的穿孔卡片,它更快也成本更低,而且还省地方。1976年,5.25英寸软盘被发明。1981年,索尼发明了3.5英寸软盘,一度一统天下。作为80后,我在90年代中后期读高中时,一开始还曾使用过5.25英寸软盘,之后就一直使用3.5英寸软盘了。

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还有很多存储介质出现,或昙花一现,或反响平平。比如成本较高的ROM卡匣,安装在第一台苹果lisa电脑上的3英寸软盘。

1982年,索尼和飞利浦联合研发了光盘,不久后又开发了电脑CD-ROM,于1985年生产出第一部CD-ROM驱动器。此后二十多年间,DVD、HD-DVD 和蓝光光盘等相继出现。1988 年的CD-R意义重大,人们可以自己刻录,将数据写入光盘。它很快取代软盘,用于处理大多数日常数据传输。记得大学时代和工作初期,我还习惯准备大量空盘随时刻录,储存数据。当时与CDR分庭抗礼的还有Zip驱动器,但随着光盘的成本大幅下降,Zip驱动器退出了历史舞台。

至于在数码相机和PDA时代大行其道的NAND闪存,为东芝在八十年代率先发明,之后出现了各种不同格式,存储量也由小到大。

但相比之下,最能让人们耳熟能详的当属U盘。U盘的最大关键就是即插即用的USB接口。它可以存储大量数据,而且价格也一直在下降。

U盘的黄金时代和没落

朗科创始人之一成晓华曾在访谈中表示,发明U盘多少是受了科幻作品的启发——“上世纪80年代吧,我看了篇外国科幻小说,一位抓小偷的警察,拿了个像车钥匙一样的东西,插在电视屏幕上就可以显示里面的信息。”后来,他终于将这个想法变成了现实。

U盘的发明之所以具有划时代意义,而且在两三年间就达到高度成熟的市场状态,是因为移动存储行业在U盘诞生之前其实已经遭遇技术瓶颈,但U盘横空出世,解决了难题。

相比之前的存储设备,U盘容量更大、速度更快、体积也小,而且即插即用。

当然,U盘这项发明的技术门槛其实很低,所以一诞生就出现了大量仿制品。朗科第一次专利权官司,对手就是仿制U盘并通过价格战占据市场份额的华旗资讯。后来华旗资讯输了官司,转型其他电子产品,也就是今天的爱国者品牌。再之后,就是开头提到的全球专利诉讼大战。

U盘最辉煌的年代应该是2005年左右,大量品牌U盘,如闪迪和金士顿等开始普及。当时一个256M的U盘售价高达五百元。之后,U盘在容量上一直增长,从早期的32M到后来的128M,再到256M、512M,直至达到1G乃至16G。如今购买U盘,基本是32G起步,大的甚至达到512G和1T,基本是入门电脑的硬盘容量,但价格也降了下来,即使是闪迪和金士顿这种顶级品牌,其最大容量U盘售价也不过数百元,32G的产品几十元就可拿下。至于国内品牌,16G以下U盘甚至只卖十几元。

U盘历史上也诞生过不少神级作品,比如金士顿的DT102G2,曾经创下国内年销量过亿的惊人纪录。在网络还不够发达、电脑也未曾普及的年代,U盘的存在价值极高。比如在大学里,用U盘存资料、交作业和写论文都是常态。人们用U盘存储各种东西,它甚至是许多人进行私人存储的唯一介质,因此“丢U盘会红”的梗曾经流传了很久。

但这几年,U盘显然变成了夕阳行业。早在2017年,就有人称U盘每卖一个仅能赚一元,或称U盘已经沦为礼品。

原因很简单,因为竞争对手变多了。移动硬盘和固态硬盘显然比U盘更便于存储,空间更大。互联网的进步,使得云存储也渐渐普及。而且手机容量的增大,QQ和微信等软件传输文件的便捷,都压缩了U盘的市场。

U盘还有未来吗

目前的U盘,确实很大一部分变成了礼品市场的常客。在利润微薄的情况下,要想走量,礼品是个很好的渠道。低成本、小空间的廉价U盘,印上客户所需的LOGO,就能实现市场价值。作为礼品,它体积小,外观可以充满设计感,而且相对实用,使用频率高,周期也长,能够成为很好的品牌载体。

但它的未来也许不仅仅是礼品这一个渠道。从存储功能上来说,U盘始终比移动硬盘和固态硬盘更加便携,即使后两者越做越小,但无非也是从大砖头变成小砖头,再怎么也不可能比U盘更小。而且从耐用度来看,U盘显然比移动硬盘和固态硬盘更加抗摔。

于云存储,它也许确实代表着人类的未来,但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且从目前情况来看,云存储仍然处于野蛮生长状态,隐患也多,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许多人目前对云存储还未真正认同,更不要说使用,U盘这个实体装置显然更适合他们的存储思维。

更重要的是,在手机时代,U盘的即插即用和娇小玲珑,似乎与智能手机天然搭调。目前在U盘市场中,双接口U盘份额仍不算太高,但肯定是增长最快的。所谓双接口,就是U盘两头各有接口,一端是连接电脑或充电器的USB,另一端则以不同的手机接口与不同类型手机相连。它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直接插在手机上,利用手机读取数据。毕竟,如果你是一个煲剧狂,再大的手机也未必能承受你的巨大缓存,外接U盘才是王道。

当人们对手机愈发依赖时,U盘也许等到了又一个市场空间。

责任编辑 LK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U盘
    +关注

    关注

    7

    文章

    489

    浏览量

    63289
  • 云存储
    +关注

    关注

    7

    文章

    749

    浏览量

    46057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有没有做过SL811读写u的?

    问题,用的是金士顿的8G u。有人说是因为SL811太老了,基本不能识别1G或者2G 以上的u,现在90%的u
    发表于 09-24 09:56

    STC单片机,有没有办法做U烧录程序?

    STC单片机,有没有办法做U烧录程序?就像PLC一样U插上就可以烧录程序了
    发表于 10-18 22:26

    U的无线技术应用方向

    U的无线发展之路,U作为一个储存产品,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U
    发表于 10-12 09:53

    请问有没有能够对U数据进行读写的例程?

    USB_HOST_MSC只是实现了对U目录的查看,想问一下有没有能够对U数据进行读写的例程,或者能否提供一份这样一份例程,求助各位大神,
    发表于 07-22 14:33

    挂载u到底是什么意思

    先插入U,再用fdisk -l查看U情况如果是fat格式的U,挂载命令:mount -t
    发表于 12-15 08:44

    有没有一种可能性是不用任何接触就可以收集到人体的脑电波呢?

    如题。有没有一种可能性是不用任何接触就可以收集到人体的脑电波呢?现在科技已经发达到那么高的程度了,上面的问题会不会已经实现了
    发表于 12-20 11:13

    U维修方法大全

    U维修方法大全 1、U插到机器上没有任何反应 维修思路:根据故障现象判断,U盘整机
    发表于 03-29 10:41 3395次阅读

    展望2019年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可能性

    文章将对2018年全球半导体行业进行回顾,另外也尝试展望一下2019年的发展趋势和可能性
    的头像 发表于 12-13 09:28 9509次阅读

    使用完U需要弹出设备吗

    方便实用的U是很多小伙伴们常用的工具,但是小伙伴们在使用时却不会特别在意,出现误操作问题也是比较常见情况。让U出现损坏和数据丢失情况,比如在U
    的头像 发表于 03-26 16:40 3438次阅读

    到底有没有可能战胜人工智能

    到底有没有可能战胜人工智能呢?撒贝宁老师接受了与打羽毛球机器人的挑战。结果让任何人大吃一惊机器人五秒内冒烟了!
    的头像 发表于 01-12 10:45 2955次阅读

    朗科固态U,给U一个新的定义

    的材料带出去,简单且便捷。 但是,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自己的U,存资料的时候左等右等,结果还是没有存好,而用移动硬盘,虽说数据传输速度快,但是块头也大,携带不方便,所以就有很多人提
    发表于 08-18 15:37 668次阅读
    朗科固态<b class='flag-5'>U</b><b class='flag-5'>盘</b>,给<b class='flag-5'>U</b><b class='flag-5'>盘</b>一个新的定义

    探索U发展史:传统U衰落,固态U大势已成

    U为什么能“长久不衰”?按理说市场上很移动固态硬盘PSSD机身并不比U大多少,方便也差不多,性能却比
    的头像 发表于 08-25 14:59 2339次阅读
    探索<b class='flag-5'>U</b>盘<b class='flag-5'>发展</b>史:传统<b class='flag-5'>U</b><b class='flag-5'>盘</b>衰落,固态<b class='flag-5'>U</b><b class='flag-5'>盘</b>大势已成

    带你深度了解:替代传统U的固态U到底有多强

    的优势以及便携,依旧是众多职场人的首选。 作为一款移动存储设备最本质的核心需求是什么?自然是便携的存储体验。由于传统U容量小、传输速度慢等原因,逐渐被传输速度更快,储存容量更大的PSSD移动固态硬盘所替代。如果将这些问题
    的头像 发表于 08-25 15:03 2899次阅读
    带你深度了解:替代传统<b class='flag-5'>U</b><b class='flag-5'>盘</b>的固态<b class='flag-5'>U</b><b class='flag-5'>盘</b><b class='flag-5'>到底</b>有多强

    全面对比USSD与传统U除了速度高速固态U还有哪些优势?

    科技的发展让人们脑洞大开。存储技术发展至今,在云存储等新理念的冲击下,除U外的传统存储设备已日渐式微。而在U
    的头像 发表于 02-09 17:04 2184次阅读
    全面对比USSD与传统<b class='flag-5'>U</b><b class='flag-5'>盘</b>除了速度高速固态<b class='flag-5'>U</b><b class='flag-5'>盘</b><b class='flag-5'>还有</b>哪些优势?

    u常见故障及修复方法

    ,就有可能会导致U损坏,有时甚至会导致计算机不能识别U。如果以前没有处理这种情况的经验,多半
    发表于 07-19 11:04 0次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