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光纤连接器怎样实现光纤精准连接

工程师邓生 来源:HYC亿源通 作者:HYC亿源通 2020-01-21 11:41 次阅读

当两根光纤接续时,由于两光纤位置、形状、结构等的差异,造成能量并不能100%的从一根光纤进入另一根光纤,即会出现连接损耗。为了尽量地减小连接损耗,两根光纤之间必须精密对准。光纤连接器的主要作用是快速连接两根光纤,使光信号可以连续而形成光通路。而光纤连接器是如何来实现光纤的精准连接?

光纤连接器种类非常繁多,然而光纤之间的精确对准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是具有精密内径、外径和同心度的陶瓷插芯,其二是带开缝的陶瓷套筒,这个陶瓷套筒是一个非常聪明的设计。从图1中可以看到两根光纤如何通过一个陶瓷套筒实现精密对准,陶瓷套筒的内径比插芯的外径稍小,因为套筒上有开缝,插芯才能插入。被扩张的套筒箍紧两个插芯,实现精密对准。

光纤连接器怎样实现光纤精准连接

图1 两根光纤之间的精密对准

单模光纤SMF的芯径只有8~10μm左右,为了保证低连接损耗,两根光纤之间必须精密对准。从图2中可以看到连接损耗与两根光纤横向错位量之间的关系,该曲线是指数关系的,小至2.4μm的横向错位就会产生1dB的损耗。因此对单模光纤连接器,两根光纤之间的横向错位应小于0.5μm。

图2 连接损耗与光纤横向错位之间的关系

光纤端面的物理接触

然而,仅仅是精密对准,对光纤连接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知道,光在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上会发生反射回波。石英光纤在1.55μm处的折射率约为1.455,因此光纤端面的反射回波BR为3.4%。后向反射光会影响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同时每个石英玻璃-空气界面还会引入大约0.15dB的插入损耗。因此每个光纤接头会增加0.3dB的损耗。

人们通常在端面上镀增透膜来减少反射回波,然而在光纤连接器中不考虑镀膜问题。首先,镀增透膜会增加连接器的成本;其次,光纤连接并不是固定的,重复插拔会破坏增透膜。那么可不可以在光纤端面镀增透膜,并保持光纤端面不接触呢?从图3中可以看到光纤对接损耗与两根光纤纵向间距之间关系,小至50μm的间隙就会引入将近1dB的损耗,这在光纤通信系统中是不能容忍的。

因此我们得到共识,两根光纤之间必须接触且光纤端面不能镀膜。反射回波发生在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上,光纤端面之间的空气必须排出,这样两个光纤端面达到物理接触(PC),如同融为一体的介质。由于光纤被固定在陶瓷插芯的中间,陶瓷表面的任何粗糙不平,都会影响光纤之间的物理接触。为了保证光纤之间的物理接触,插芯表面通常被研磨成球面,光纤端面位于球面的顶点处,这是光纤连接器中的第二个聪明设计。如图1中所示,插芯被插入套筒,在压力作用下,插芯端面发生变形,端面变形可保证光纤之间的物理接触。由于物理接触取决于端面变形,而陶瓷既耐磨又有一定的弹性,这是它而非玻璃被选作插芯材料的原因。

图3 插入损耗与光纤间距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减少反射回波

光纤之间的物理接触可保证光纤接续点的低损耗,然而回波损耗RL仅能达到55dB。对于一些要求更高RL的应用领域,光纤连接器的端面被研磨成一定角度,称为斜面物理接触APC。图4曲线表示增加的RL与光纤端面角度之间的关系,光纤端面通常研磨成8°斜面,RL可额外增加36dB,因此APC连接器的总RL通常大于65dB。

图4 回波损耗RL与光纤端面角度之间的关系

光纤连接器是光纤通信系统中最基础的光无源器件,系统对光纤连接器最基本的技术要求包括插入损耗IL低、回波损耗RL高,即尽量低的反射回波BR。然而,作为应用最多的光无源器件,其成本和连接便利性与技术指标同等重要。
责任编辑:wv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光纤连接器
    +关注

    关注

    3

    文章

    420

    浏览量

    23035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光纤连接器在数据中心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中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数据中心不仅承载着大量的数据存储和处理任务,还为各种在线服务提供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光纤连接器作为高速数据传输的关键组件
    的头像 发表于 12-29 14:55 386次阅读

    如何测试光纤连接器性能

    测试光纤连接器性能是确保光纤通信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测试光纤连接器性能的方法和步骤: 一、测试准备 检查测试设备 :确保
    的头像 发表于 12-29 14:52 389次阅读

    光纤连接器的工作原理解析

    在现代通信技术中,光纤因其高带宽、抗干扰能力强和传输距离远等优点,已成为高速数据传输的首选介质。光纤连接器作为光纤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的头像 发表于 12-29 14:39 280次阅读

    光纤连接器的应用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光纤通信因其高带宽、高速度、抗干扰性强等优势,已经成为现代通信网络的主流。光纤连接器作为光纤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应用领域广泛,从数据中心到家庭网络,从工
    的头像 发表于 12-29 14:38 386次阅读

    光纤连接器与传统连接器对比

    在现代通信技术中,数据传输的速度和可靠性至关重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光纤连接器因其高速、长距离传输和抗干扰能力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传统连接器,尤其是铜缆连接器,仍然在许多应用中占
    的头像 发表于 12-29 14:37 318次阅读

    如何选择合适的光纤连接器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光纤连接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是光纤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选择合适的光纤连接器不仅能够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
    的头像 发表于 12-29 14:35 236次阅读

    光纤连接器类型及特点

    在现代通信技术中,光纤因其高带宽、低损耗和抗干扰能力而成为传输数据的主要媒介。光纤连接器作为连接光纤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
    的头像 发表于 12-29 14:17 178次阅读

    大家对光纤连接器有多了解?推荐“防腐实力派”YM系列之光纤连接器

    光纤是个耳熟能详的名词,毕竟大家上网都会用到光纤。对于光纤,大家普遍的共识,那就是快。可是如果用在户外,或者环境恶劣的工业场景之中,一个普通且无力抗衡恶劣环境的光纤
    的头像 发表于 12-06 01:02 338次阅读
    大家对<b class='flag-5'>光纤</b><b class='flag-5'>连接器</b>有多了解?推荐“防腐实力派”YM系列之<b class='flag-5'>光纤</b><b class='flag-5'>连接器</b>

    光纤连接器:信号传输的使者,其作用与使命解析

    光纤连接器的角色定位 使者身份 光纤连接器,作为信号传输的使者,它的主要任务是在光纤光纤之间
    的头像 发表于 11-25 10:20 318次阅读
    <b class='flag-5'>光纤</b><b class='flag-5'>连接器</b>:信号传输的使者,其作用与使命解析

    光纤连接器种类及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光纤通信因其高带宽、远距离传输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已成为现代通信网络的骨干。光纤连接器作为光纤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种类繁多,应用广泛。 一、
    的头像 发表于 11-14 11:05 1215次阅读

    光纤连接器研抛常见缺陷及产生原因

    光纤连接器光纤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光无源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光纤传输的质量和可靠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5-23 15:41 2198次阅读

    光纤连接器的特点你知道几点?高颜值BD系列光纤连接器性能解析

    光纤连接器是用于连接光纤的器件,它的作用是将两根光纤进行连接
    的头像 发表于 05-17 08:13 1078次阅读
    <b class='flag-5'>光纤</b><b class='flag-5'>连接器</b>的特点你知道几点?高颜值BD系列<b class='flag-5'>光纤</b><b class='flag-5'>连接器</b>性能解析

    mpo光纤连接器应用哪些方面

    连接器在数据中心和机柜中的短距离直连方式非常常见,能够高效、稳定地实现多芯光纤连接,满足数据高速传输的需求。 高速网络互连:在40G、100G甚至更高速率的网络应用中,MPO
    的头像 发表于 04-24 11:43 775次阅读

    光纤连接器和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区别

    光纤连接器和射频同轴连接器是两种在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的连接设备,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的头像 发表于 04-10 11:13 952次阅读

    光纤连接器有哪些分类

    光纤连接器是将光纤之间加以连接的组件,也是数字化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光纤通讯技术中,光纤
    的头像 发表于 03-04 14:34 6236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