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有这么一句话:世界上有两个互联网,一个是中国互联网,一个是美国互联网。
过年期间笔者在美国洛杉矶待了一周,一周时间让首次踏上美洲大陆的我感触颇丰,也让我对这句话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
整理所有思绪后,发现最大的感受在于:中美两地巨大的环境差异与历史背景,导致了两国人的价值观、生活观有巨大的不同,正是这种差异决定了中美互联网真正的差异。
本文不想引经据典,不想翻各类资料佐证,仅仅是和读者朋友们聊聊我所观察到的生活与价值差异,导致了哪些互联网建设的不同。
一、线上购物的差异
这次的行程我们租了一辆车自驾游,在从LA机场开出来的那一刻我以为开到了摩洛哥。难怪说美国是个大乡村,但是没想到LA这也太乡村了吧。一眼望去都是低矮破旧的楼房,与我想象中的国际大都市格格不入。
直到我住了几天之后才发现,这里的村实际上描述的是一种地广人稀的状态,虽然看起来大家住的都是低矮平房,每家每户带个院子,一条街过去顶多也就住三十户人家。但是在这样的村子里,每个地方开车15分钟内都能到大型的商业圈,各种娱乐活动、逛街购物和餐饮酒吧街等等都是一应俱全,跟中国的乡村有很大的不同。
饶是如此,习惯国内生活的朋友过去美国生活还是会觉得很“村”,因为去啥地方都要开车,商店晚上关门又早,半夜想吃个宵夜也不像国内一样下个楼就行。另外,城市里的市中心虽然高楼林立(其实也很少高楼)但地方不大,晚上街上全是流浪汉,没有人愿意住在市中心,这里只是他们工作或者看球赛的地方。
这样的环境导致美国和中国的物流成本有很大差别。
在美国快递员开车一条街逐户送快递可能就需要花费一个上午的时间,而中国的快递小哥开着辆三轮车到小区门口,再把快递放到自提柜中,一个上午能送完一个街区的快递。
这样的运输效率再加上美国昂贵的人力成本,导致美国的快递费真的很贵。反观国内的物流环境,因为城市人口相对密集,且人力成本较低,电商平台能够用很低的成本做到“隔天送达”、“2小时送达”甚至是“江浙沪包邮”。
说完了供给侧,再看消费者。
美国地广人稀的环境导致他们的生活习惯就是定期的大采购,他们喜欢选个周末开着自己的小卡车到Costco这类的商超购买一周甚至是一个月的生活所需。按人均消费水平来算的话,这类商超的东西真是非常便宜,有点像国内的批发市场一样,不仅东西便宜而已一应俱全,相比美国的线上购物来说确实能省不少钱。
尽管线上购物非常的方便快捷,坐在家里动动手指东西就送上门了,但这种体验恰好是美国人不需要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美国人对于购物的理解是一种很重要的家庭活动,是每个家庭增进亲情维持家庭关系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这样的文化差异下,导致网购在美国远没有在中国那么普及。
但这种文化差异,在我看来并非会永久持续或者说没有机会改变的。
就拿父辈和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习惯来说,我们的父母,特别是在广东的父母对于“新鲜”这两个字有着过分的执念,我妈喜欢去市场买最新鲜的鸡鸭鱼排骨。但是年轻一代的群体,特别是在城市上班的白领,在忙碌高压的生活下,很难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市场买菜,线上送菜到家是解决我们的刚需。
所以随着消费群体特点的改变,商业与市场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不可知的是美国的年轻群体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变化,也许也和我们一样,变得更宅,更依赖线上。到那个时候,美国线上购物体验可能也会发生巨大的转变。
二、陌生人的社交差异
在LA度假的一周里,去了趟有名的威尼斯海滩。在海滩边上有一个运动公园,里面有各种玩滑板、涂鸦、街舞、篮球甚至是说唱的群体,旁边就是一条应运而生的购物街和酒吧街,聚集了各样的人群,是个蛮有趣的地方。
在这样一个地方最大的感受是:线下活动是陌生人交友最高效的方式。
在国内,社交真是互联人经久不衰的话题。18年因多款社交产品的出现,更被大家称为“社交元年”,众多产品的涌现背后反映的是国人社交追求的强烈需求。
国内的年轻人,甚至是整个亚洲的年轻人,大部分是内敛闷骚的,渴望社交却又害怕社交。
内敛是不善表达,学生时期我们忙于应试教育,出来工作后又疲于应对生活的压力。而这两个时期相识的同学和同事几乎组成了一个人全部社交。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以及内敛性格的双重引导下,线上社交成为了广受欢迎的方式。我们享受在线上做任何事情,线上交友、线上聊天甚至是玩线上聚会游戏,总之就是不喜欢走到线下,懒得出门,这样的感觉相信日本、北欧的朋友也懂。
反观美国年轻群体的生活方式真的跟我们截然不同。
美国是不是有所谓的“Dating文化”我不清楚,但我所看到的美国年轻群体非常热衷各类线下聚会活动。一到周末,喜欢运动群体的就组织几个人一起开车去海边徒步或露营,或者是在街头玩滑板打篮球等等,在约书亚树国家公园以及威尼斯海滩都能找到这群年轻人的身影。
不那么爱运动的群体就逛逛展览或者是晚上到酒吧街参加party,他们喜欢聚集在downtown,喜欢感受全世界相同的都市生活。这样的社交方式很高效,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自来熟”的外国人。
在路过斯台普斯外的酒吧街时发现,美国人真的很喜欢party,或者说真的很喜欢“喝一杯”。就算没有party,许多人都会到酒吧坐坐,和陌生人聊聊天,有男性也有女性。
就像美剧里演的那样,在这样的氛围下,年轻人很容易就熟络起来了,他们没有那么多的社交情绪,就是喜欢说话喜欢聚会的感觉。如果你是在美国生活的留学生,相信在开学两周内就会收到这样的聚会邀请。
这样的环境差异,决定了美国的陌生人社交市场不会有中国那么大,因为美国人的线上陌生人社交需求并没有国内那么强烈。探探的鼻祖“Tinder”的母公司Match Group的市值仅有113亿美元,并且这里面还包括了美国最大的在线约会网站,从这方面来看,也能侧面印证了美国陌生人交友相对于国内的冷淡。
我个人认为在美国,像Tinder这类的陌生人交友软件的主要用户群体应该是移居至美国,刚开始新生活的“外来客”。他们用这种低成本、即使失败了也对现实生活没有任何影响的方式,建立新的社交关系,一旦融入他们的群体以后,能接受这种美式文化的人则快速转移到线下的活动中,转移到facebook中;而那些不能接受的人,就会在线上交友软件中徘徊。
三、支付习惯的差异
在美国的这些天,小费真是一个很尴尬又充满哲学气息的问题,给少了服务员不乐意,给晚了服务员翻白眼。
暂且先不谈小费文化到底合不合理,各种服务行业的服务是不是值得这个小费。
从我们这些天的经历来看,每家餐厅小费的标准不一样,而且给小费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在LA的饭店吃饭时,用信用卡结账后会给我一个清单,在签名的同时需要填小费的比例是多少,通常是15%-20%之间。给我填完比例后,拿回我的信用卡,服务员自己回去操作扣钱。
这种方式我压根不知道服务员到底扣了我多少钱,有时候离店很久以后才收到扣费的手机短信,发现扣多了,但这时候也没法回店里去找他们,感觉是不少黑心店宰游客的路数。所以我尽量是给现金小费,实在是没有零钱的时候才会填信用卡的比例。
如果是没有打单出来的地方,服务生就会追着你问小费给多少,不同的餐厅比例不同,给少了感觉有点尴尬,给多了又觉得自己蠢了。尽管美国的信用卡体系十分发达,但我认为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小费这个问题。付款的时候非常方便,但基本上是两眼一摸黑,别人扣多少是多少。
这个问题使用在线支付的方式很容易解决。打印出账单后,扫一扫账单下的二维码,在显示消费金额的界面再增加一个支付小费比例的选项就完事了。即解决了信息透明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尴尬。
这么描述可能有些抽象(懒得画个原型),很多读者可能觉得很麻烦,还要做二次的确认。但其实像小费这种非标的付费场景,在中国也有。
在国内的餐厅消费时我们经常会买优惠券,买单的时候直接扫码就能看到消费金额,显示扣除优惠券后还需要支付多少钱。但实际情况是很多餐厅的酒水以及部分菜品不在优惠券使用范畴的,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服务员扣除这部分金额后,告诉我们实际支付金额,再由我们输入到手机里。尽管看起来有些费事,实际上解决了不少问题。
四、语言输入的差异
在知乎上曾经看到一个问题,说的是为什么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中日两国的弹幕视频网站成为流行。
高票答案的主要观点在于两个方面:
扫读难度,我们阅读中文时并非一个字一个字扫描的,而是成区域的扫视。因此我们看中文比看英文单词要快很多;
视读效率,中文作为一种象形文字是表意文字,在相同的文本长度下,表意文字的视读效率就比表音文字的视读效率高出很多。
其实想表达的核心意思就是英文通常要看完一整句话才能理解所表达的意思,而英文句子普遍比中文要长,阅读效率也低,所以看中文弹幕不费劲,看英文弹幕很费劲。因为看英文弹幕太费劲了,所以导致弹幕在国外并不流行。
仔细观察美国人的社交聊天会发现,他们早就发现了这个线上社交障碍,因此创造了很多代替英语短语的缩略词。常见的如:
afaic = as far as I’m concerned 依我看来
afaik = as far as I know 据我所知
imo = in my opinion 我认为
imho = in my humble opinion 个人拙见
gtsy = glad to see ya 很高兴见到你
有了这样的一些缩略词替代,英文的阅读效率不见得会比中文差到哪里去。因此个人认为,弹幕不流行的原因绝对不是阅读效率的原因,因为每个国家多少都有像23333、tql、xswl这类的短语解决阅读效率的问题。
我的猜想是这种弹幕文化在美国的年轻群体还没有形成风潮,缺少这样的载体或形式让大家引起共鸣,毕竟在西方国家看电视或视频的时候连字幕都非常少见。而且弹幕在国内流行前后也不过五六年的时间,别说在美国,就算是国内的90后老年人也很难接受这种模式。
虽说中文的阅读效率确实比英文高,但这种满屏幕密密麻麻的文字还是看着很累,远远没有一行行清晰文字看着舒服,但这样一来也就丧失了弹幕与视频画面互动的乐趣。相信以后的弹幕体验能够比现在做得更好,也相信不久的将来,美国互联网企业能做出适合他们本土文化的弹幕。
写在最后
在国内互联网发展的初期,中国公司基本上都是copy美国的东西,美国的电商、美国的搜索引擎、美国的社交等等。国外的公司可以这么玩,那么我在国内也能够这么玩。
到了最近十年,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本土化,国内的互联网巨头在深挖国民的特点,在一二线城市发展外卖和移动支付,在三四线城市发展电商与直播平台。这种国内互联网独特的产品背后反映的是中美两国文化、价值观趋向、生活方式的不同。
随着模式红利的消失,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国内的互联网环境会和美国越来越接近,公司的价值靠的是技术驱动的硬实力,技术创新的竞争才是企业之间的核心竞争。而在我的主战场,期待技术创新与数据挖掘,能够发挥更大的力量。
-
互联网
+关注
关注
54文章
11155浏览量
103302 -
移动支付
+关注
关注
0文章
576浏览量
48039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