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三星S10发布会,正式看到三星Galaxy Fold那一刻,老外们的欢呼让我记忆犹新。
四月初,初次接触三星Galaxy Fold那一刻,真实的产品体验让我一边感慨科技的发展,一边又不由得怀念起手机的形态百花齐放的那个年代。奈何初体验的时间过于仓促,并没有太多时间的将其作为主力机真正去使用,很难说清这样一台手机在作为主力机使用的感受是怎样的。
如今,三星Galaxy Fold在经历了一系列改良后再度摆到我面前,虽然已经没有了初见的冲动,但仍然好奇这样一台手机在真实生活中能否满足我的需求,以及折叠形态如何在各种场景之中进行切换。
在两周左右的体验过后,我逐渐熟悉了三星Galaxy Fold形态、设计带来的一些转变。接下来我们就从几个用户最为关心的方面来谈谈这台手机的实际使用感受吧。
折痕真的影响体验么?
看得到折痕么?折痕明显么?这是从用户层面最为关注、也是三星Galaxy Fold到手后身边朋友把玩时最先想要了解的一个问题。
事实上这种问题也只存在于未见过真机或是初上手的阶段,回答也很简单,对于目前阶段任何一家厂商的折叠屏产品,其实“只要处于一定的角度,都能看得出来”。毕竟折叠屏是把传统的玻璃通过新型材料替代做成软的,而使用这种材料,位于中心部分的折叠位置必然会出现痕迹。
而深入一点去看,这个问题背后还隐含了个真正的问题:“折痕真的影响体验么?”,或许这一点才是真正值得探究的。
实际体验中,无论从水平还是垂直角度看,三星Galaxy Fold的这块7.3英寸超感官灵动折叠屏在折叠位置的痕迹都是可以明显察觉到的;但需要说的是,这种”找X“的观看角度并不是正常人使用手机时的状态,如果把视线放回屏幕的正中,在平视的状况下折痕几乎可以说在大部分场景下都是几乎无法感知到的。
尽管”几乎“看不到,但如果用手去触摸,三星Galaxy Fold的折痕部分还是可以清晰感受到的。不过同样,对于这样宽度的“平板”来说,操作区域也并不会覆盖到位于正中心的折叠位置。所以对于实际触感来说,折痕的存在也几乎不是什么问题。
简单总结一下:对于非强迫症的朋友,在大部分应用中三星Galaxy Fold的折痕几乎不会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
既然说到大屏的折叠体验,顺便再来讲讲这块屏幕在显示方面的表现。继承了三星作为“屏厂”的一贯优势,三星Galaxy Fold无论在色彩、亮度、对比度等视觉层面都有着极佳的表现,沉浸感极强,而7.3英寸的广阔空间在画面越大体验越爽的应用中(视频、网页、看书等)更能充分发挥出优势。
小屏用起来怎么样?我的认知颠覆了
设置在机身外部的4.6英寸、21:9的Super AMOLED显示屏是除了主屏幕之外的另一个操作区域。不少人认为这块屏幕的尺寸过小,是三星Galaxy Fold上面最让人失望的设计,甚至有人将其折叠形态称为“遥控器”。
无论如何,这样的设计已经定形,那么不妨来看看这块屏幕在真实使用中表现如何。
4.6英寸屏幕虽小,但三星Galaxy Fold为其赋予了完整的功能,也就是说在不展开手机的情况下,这块外屏已经足以满足打电话、微信、浏览网页甚至玩游戏等任何需求。而且这块屏幕具备HD+ 级别的分辨率,显示素质还是非常不错的,支持息屏显示更是非常方便的特性。
使用这块屏幕对于已经被6英寸以上屏幕宠坏了的我们来说,的确需要一段适应时间,而且仍然要面对“字体过小、显示错位、录入不便”等问题。但这个适应过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久,用了大屏就回不去了的说法,事实证明也并不是一定对。使用了几天三星Galaxy Fold后,笔者甚至感觉有点降低了对于手机的沉迷,而回归了以往手机尚处小屏时代的“返璞归真”感。
当然,熟悉了这块4.6英寸的屏幕后如果再翻回去看时下主流全面屏手机,我依然会从内心里感觉“真香”,然后顺手翻开手机再体验一把7.3英寸的“更香”。
另一个让我惊喜的是,折叠形态下Galaxy Fold刚好可以放置在车载导航支架中,虽然牺牲了大屏导航的体验,但可以从普通手机的过渡期间实现无缝切换还是非常方便的。
大屏小屏如何切换?“静与动“决定
两块屏幕都简单介绍完了,但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屏幕有两块,但毕竟同时使用的只有一块,如何在两块屏幕之间抉择呢?
按照人们对于折叠屏的初步印象,追求大屏体验自然是首要的目的;另一方面,容易让人耿耿于怀的前置屏幕尺寸,也让不少人认为,这就是一块显示时间,看看信息用的“备胎”。通过以上亮点,可以很自然的得出一个结论:大屏为主。
但看完前面笔者对于小屏的介绍,相信大家都已经对这块屏幕有了初步的认识。
抛开场景谈折叠屏的应用并不合适。从形态上看,折叠形态更适合单手操作,在出行、日常发送微信等使用等场景,而展开形态则在阅读、观影等“坐下来”的环境下更适宜。如何抉择,关键在于“静与动”。
日常工作性质及生活习惯决定,我个人偏向于前面提到的”动“,因此在使用三星Galaxy Fold的过程中并没有过分依赖大屏,甚至更多的使用小屏,仅在真正有需要的时候才发挥大屏幕的实力。这里说的“有需要”包含以下场景:办公室阅读、床头看视频,飞机上娱(zhuang)乐(B),下飞机查看刚收到的脚本文档……
看了以上这些场景,可能很多人会问了:游戏呢?为什么不用这块大屏幕去玩游戏?
其实在这一段时间我们也并非没有玩游戏的经历,但客观一点说,以三星Galaxy Fold的形态玩游戏体验并不如理想中那么好-虽然屏幕变大,游戏人物的比例也同时增大,看上去的确更爽,但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比例的关系这时候的视野事实上是缩小的;更不要说手持这样一块平板,要面对的是手感上的不适以及操作上的不便(按键更分散)。仅从目前的体验来看,我只能说,对于手游三星Galaxy Fold并不是真香的选择。
凡事无绝对,在某次出差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其他媒体同行玩游戏的另一种方式-利用外接手柄连接三星Galaxy Fold玩模拟器游戏。这种方式兼顾了显示及手感,甚至可以利用多任务实现边查攻略边游戏,是一个极具个性且不错的解决方案。
不得不提的是折叠屏开合的过程的确很抢眼,很轻易的让你成为人群中最靓的那个仔,收获无数的虚荣快感;而且折叠屏开合过程中的反馈及感受也让人颇有一些早期使用翻盖手机的感觉,甚至你可能会不自觉的去重复这个开合的过程以缓解压力。
至于从应用层面,三星Galaxy Fold折叠屏的开合过程体验并不相同,这里面也蕴含了一定的逻辑。从折叠形态打开,大部分应用都会切换到大屏并自动延展,符合人们“展开看到更大”的意图;而从展开形式回归折叠,则被默认为关闭手机屏幕,仿佛是我们合上一本刚刚看完的书,当然此时应用任然是处于开启状态的。
分屏有什么用?很需要动脑
前面介绍大屏的优势时,我们已经提到,画面越大体验越爽的应用在三星Galaxy Fold上使用更能发挥优势。除了这类应用外,其实三星Galaxy Fold还有一个另外一个玩法-分屏。
分屏对于熟悉手机的用户来说其实并不陌生,不过以往的手机受屏幕尺寸所限,即便实现了分屏也缺乏真正实用性,更不要想能兼顾到体验。而在三星Galaxy Fold上面,更大尺寸的屏幕无疑可以带来更出色的体验,虽然仍无法和一般手机的单任务体验相比,但已经做到了基本可用。
三星Galaxy Fold最多支持同屏显示三个活动窗口,每个窗口都可以调节大小及尺寸。并且三个窗口不仅可以即时切换,甚至可以实现诸如文件拖动这样的基本交互。虽然和PC端的多窗口上不可同日而语,不过和以往的多任务相比已经走出了脱胎换骨的一步。
多任务如何玩?这需要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常规的一边看比赛直播一边和朋友交流,或是一边看股票一边看电影都绝非什么新鲜的玩法。不如想想如何把分屏真正当成多个终端去使用,例如将配音稿同拍摄功能同时打开,直接对照配音稿同步完成视频的拍摄;或者换个玩法,将相册和微信同时打开,直接点选需要传输的照片拖动到微信窗口即可实现图片的发送。
总的来说,比起单纯的大屏体验,对于不少手机重度玩家或是极客们来说也许分屏才是折叠屏(同样的还有平板电脑)上更犀利的武器。
拍摄-六枚摄像头无死角覆盖
拍摄体验其实并不是很多用户关心的问题,但笔者还是想趁这个机会来多聊几句。
不同于常规手机,三星Galaxy Fold实际有三个面,那么如果想要兼顾各种场景下的拍摄体验,就必须在三面都设置摄像头,这样无论是主屏状态还是副屏状态,都可以实现“拿起就拍”而不用过多考虑。在这一点上三星Galaxy Fold显然已经做了充分的思考,其外屏搭载1000万像素摄像头,后置1200万像素广角+1200万像素长焦+1600万像素超广的三摄模组,而开启机身后,位于内屏右上角则配备了1000万像素+800万像素的双摄模组,多达六枚的摄像头真正实现了无死角覆盖。
折叠形态下,你可以轻松写意的记录生活、并体验面部解锁、快速的自拍。
而展开形态中,屏幕的优势让拍摄体验获得了极大的飞跃,自拍过程中整块屏的自拍体验不仅视觉冲击力极强,而且不会出现”放远了就看不清“的尴尬,对笔者这样喜欢自拍以及喜欢视频聊天的用户极其友好。(想嘀咕两句Mxxx X的自拍,想想还是算了)
从拍摄素质上看,后置三摄模组与三星的旗舰定位的三星Galaxy S10和三星Galaxy Note10一致,而前者曾在DXO排行榜登顶,也可以从侧面看出三星Galaxy Fold的拍摄实力。
常规体验-重量、便携性、手感及续航等
最后,我们再来对一些常规体验来点碎碎念。
重量:276g巨无霸
折叠屏牺牲最直接的也就是重量,276g的重量已经不能用“重”来形容,即便是和同属于200+档次的iPhone 11 Pro Max相比也足足超出了50g。当然,用直板手机来和折叠屏相比的确有失偏颇,不过单纯作为手机来说,三星Galaxy Fold还是略重了一些,对于笔者这样追求手感的男性来说尚且可以接受,如果女性用起来想必会相当酸爽。
因此,如果你对重量的敏感是大于对新形态的兴趣,三星Galaxy Fold绝对不是一款适合你的产品。
携带:手包欢迎你
重量同样会给外出携带带来影响,把三星Galaxy Fold放在裤子的口袋里会有一些坠感,心里总觉得不那么踏实。这种体验对于冬季的北方尚可,但如果是轻装的夏天,也许准备一个随身的手机包或是单肩包才是更好的选择。
握持体验:
握持手感对三星Galaxy Fold来说并不是什么加分项。
折叠形态虽然略有些修长,不过还是可以很好握持及操作的;而对于展开形态,就必须双手握持才能更好的进行操作,而且以其体重来说通过双手分摊压力也是最适合的方式。
续航:
续航想必也是很多人关心的核心之一。最初上手时,老实说从参数看笔者并没有对Galaxy Fold的续航抱什么希望,但应用一段时间之后,三星Galaxy Fold的4380mAh电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不经用”。中等强度应用的情况下一天一充是笔者使用的常态,甚至于使用大屏播放视频都可以轻松达到10小时以上。这一方面说明了三星在系统的节电方面的确做了一定努力,一定程度上也与笔者的使用习惯有关。
当然,9V1.67A的15W的充电速度对于三星Galaxy Fold来说就有些不够看了,一般来说下充满这块电池都需要接近2小时的时间,如果是亮屏充电则需要更长时间。对于已经被30W、40W甚至65W惯坏的我们来说,充电速度提升的体验的确是不可逆的,这也可以说是这台三星Galaxy Fold给笔者留下的最大遗憾了。
单卡:
和以往三星设备全部双卡双待不同的是,三星Galaxy Fold的国内版本仅支持单卡,所以如果你有两个以上号码同时使用的话,势必还需要带一台备机。
总结 -翻开未来手机形态新篇章
在这篇体验内容即将成文之际,笔者也陷入了对折叠屏更深入的一些思考。在此前我们也考虑过,折叠屏手机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屏幕与手机体积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厂商们为了追求大屏幕及小体积机身而做出的一种尝试及探索。
从这一点来看,三星Galaxy Fold已经很好的完成了探索的目的,并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对于这样一款手机来说,市场的反馈如何已经并不重要,更重要的在于其开创了未来手机的新形态,并引发了厂商们对于未来手机的更多探索。截至目前,以三星Galaxy Fold为代表的内翻屏幕、以华为Mate X为代表的外翻屏幕以及近期刚刚贩卖了一波情怀的MOTO Razr 2019已经展示了折叠屏的多种可能。
到现在,我们可以确定的说,折叠屏的确已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尽管其或许并不是唯一的方向。在未来,随着柔性屏技术的逐渐完善及行业的不断革新,相信各种不同形态的产品将很快面世,直板手机统领江湖的十年将伴随着折叠屏的出现而逐渐成为历史。
-
三星电子
+关注
关注
34文章
15859浏览量
180987 -
Galaxy
+关注
关注
0文章
399浏览量
29853 -
折叠屏
+关注
关注
3文章
522浏览量
15332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