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是实现人、机、物全面互联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能为制造业以及实体经济领域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支撑。近年来,随着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的不断提速,工业互联网逐渐成为了我国工业领域转型变革的重要动力。和人工智能一样,其发展日益受到我国政企双方的广泛关注。
从2017年开始,我国政府便相继颁布了《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18年工作计划》等政策,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指路、护航。同时,数以百计的企业也加速入局行业之中,通过多样化的平台打造为工业界积极赋能,不仅推动了行业发展的提速,也催生出了广阔市场蓝海。
据《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2019)》显示,截至去年我国现有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已经达到上百家,其中一半以上都具有显著影响力。包括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海尔、宝信等传统工业企业;富士康、中联重科等大型制造企业;以及黑湖科技等创新型企业在内,它们共同打造出了超5000亿元的庞大市场,成绩非常喜人。
而据业界预测,到2020年也就是今年年底,国内工业互联网的市场规模还将突破7000亿元。同时工信部也表示,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也将初步形成,届时有望实现培育30万个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推动30万家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业务。发展进一步升级!
不过,尽管国内工业互联网发展形势不错,市场应用也在不断升温,但在全球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不小差距。从基础理论到关键技术再到产业链,我国基本都只是处于初级阶段。行业虽然潜力巨大但成熟度不够!在此背景下,国内产业市场发展也面临着不小的阻碍及痛点问题。
基于此,目前业内的普遍观点是:我国工业互联网正处于发展阶段,政策推动作用大,市场化程度相对不足,未来行业企业需要积累和探索更多产品方案,以及商业模式。而今年以来,突发的肺炎疫情无疑给了企业们加快探索和推动工业互联网全面应用的机遇。因为受到疫情期企业复工复产的需要,工业互联网逐渐被推上“风口”。
在疫情期间人员、资金等饱受限制的情况下,企业们的防疫和复工无不面临着严峻挑战。而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不仅能助力疫情监测、体温监控、大数据预测预警等防疫工作,同时还能通过远程实时监控、操作、运维等为企业复工生产提供帮助。正是有了工业互联网的帮助,制造业企业们才能够满足防疫控疫与复工复产的迫切需求。
得益于此,疫情期间不少制造业企业也是开始加速搭建和应用工业互联网。同时原有的工业互联网公司也是开始使用各种线上直播,讲解宣传相关知识。总之,整个行业都开始以此为契机“主动探索”工业互联网。而乘着这一风口,似乎工业互联网距离完成2020年目标和成熟应用越来越近了。那么现实发展是否真的能如此呢?
专家们表示,疫情催生工业互联网新的风口不假,但这个风口能否将工业互联网直接吹“熟”存疑。因为据实际发展反映,很多企业当前属于跟风应用,它们对于工业互联网的认知和应用程度都不高,对于工业互联网的整体发展来说推动不大。同时受限于关键技术5G的商用发展,工业互联网要想向上攀登,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除此之外,一直以来制约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老三样”难点仍然存在。比如,网络安全仍是制约我国工业互联网应用的最大隐患。在高度智能、网联的情况下,工业互联网的信息安全倘若得不到保障,将会让整个工厂、企业甚至国家置于开放环境之中,相关数据、信息和隐私一旦遭受入侵就将带来致命性打击,因此安全不得不提。
同时,人才缺乏仍是制约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又一因素。由于工业互联网融合了工业、信息等多方面技术,应用过程中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要求都极高。但目前,我国市场上相关的人才十分稀缺,引进人才成本又过高,人才培养体系也还没建立健全,解决人才难题不容乐观。不跨越这一障碍,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很难能取得突破。
最后,标准不足也仍是阻挡我国工业互联网步入成熟的一道铁闸。发展工业互联网数据采集是基础。但当前由于国内制造业门类多而杂,各种技术与装备标准有所不同,使得数据采集、整合十分困难。与此同时,平台提供商在服务、标准上的不统一,也让行业应用存在一定的衔接问题。标准问题没有解决,行业发展就必然遭受阻碍。
总而言之,现阶段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缺的不是风口,而是翻过“安全、人才、标准”三座大山的能力和毅力。只有翻过了山,才能看到前方的坦途。否则即使乘着风不断升高,最终也只会摔得很惨!
-
工业互联网
+关注
关注
28文章
4297浏览量
94045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