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控自动照明灯电路图
门控自动照明灯的电路如图所示,电路由门控开关、延迟电路、光控电路和电源电路等几部分组成。
门控开关主要由干簧管K、小磁铁ZT等组成,ZT安装在门上,干簧管K安装在门框上。当门关上时,ZT对准干簧管K,所以干簧管内两接点被磁化吸合,这时电子开关管VT1因基极为低电平而处于截止态,VT2也截止,故可控硅VS门极无触发电压而处于关断状态,灯H不亮。若夜间回家开门,门打开时,ZT远离干簧管,干簧管内两接点因自身弹性复位跳开,VT1因R1获得基极偏流而导通,正电源就通过VT1向电容C1迅速充电,并经R2向VT2注入基流使VT2也因此而导通,VS获得触发电流就由原来的关断态转为导通态,灯H就通电发光。主人回家开门后又随手关好房门,虽然VT1又恢复了截止状态,由于C1储存的电荷可通过R2向VT2的基极放电,从而维持VT2继续保持导通态,所以电灯H仍点亮而不会熄灭。直至C1电荷基本放完,不足以维持VT2导通时,VS因失去触发电流,当交流电过零时即关断,灯H熄灭。
VT3、RG和RP构成光控电路,白天光敏电阻器RG因受室内自然光线照射而呈低电阻,VT3处于导通状态,使VT1的基极电位受到VT3集电极控制,即使打开房门,K接点跳开,VT1的基极仍处于低电位,始终保持截止状态不变,所以电灯H不会被点亮。只有夜幕降临时,因RG无光照射呈高电阻,VT3截止,从而解除对VT1的封锁,电路才受门控开关控制。
电源部分由C2、C3、VD1、VD2等组成,220V交流电经C3降压限流、VD1半波整流、VD2稳压和C2滤波输出约12V左右直流电压供整机用电。
夜间自动照明电路
这款夜间照明电路使用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照度传感器。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检测数米范围内移动的人体.发出开启照明灯光的控制信号。用照度传感器检测外界光线.使照明灯只在黑暗或夜晚时开启.白天不亮。采用定时器使灯泡照明的时间被控制在定时范围内。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利用热释电效应,即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引起热能的变化。在物质表面感应出电荷而产生电动势的现象。热释电材料为PZT(钛酸硅酸铅)、LiTaO3(钽酸锂单晶)、PVDF(多氟素化亚乙烯基)等。在传感器内部,集成有用于阻抗匹配的FET三极管。
电路见上图,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RE814S检测到移动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时.可产生0mVRMS~10mVRMS的电压.与直流偏置电压迭加后形成输出信号vs(图中A点);上拉电阻R1给RE814S提供偏置电压。运放IC1a接成低频放大器(频宽0.66Hz~16Hz),将vs放大约400倍后输出至运放IC1b的反相输入端(B点);IC1b接成比较器,其同相输入端的基准电压值Vth(c点)由照度传感器P1201-04决定。
照度传感器P1201-04采用CdS光敏电阻,当照度从1lx增加至100lx时,其电阻值从800kΩ线性地降低至15kΩ左右。电路中的VR1用来调整照度灵敏度。
当B点电位超过Vth时,IC1b的输出(D点电平)由“L”变为“H”,输出到定时电路。
定时电路采用555时基集成电路.定时时间由R8、VR2、c4决定.图中参数决定的定时范围为5s~60s,用VR2调整。当D点电平由低变高时.定时器被触发.输出一定时长的脉冲(E点),通过三极管Tr1驱动继电器RU.其触点接通灯泡电源.开始照明,设定的时间到达后.灯光熄灭。
工作过程如下:在黑暗或夜间环境中,当有人体进入自动照明电路的控制范围时,灯泡通电发光。经过定时时间后,灯泡断电熄灭。如在白天,即使有人.灯也不亮。
此电路由电池供电。除用于照明外,也可将灯泡换为蜂呜器.用于防盗。
-
照明灯
+关注
关注
0文章
143浏览量
26958 -
照明灯电路图
+关注
关注
0文章
8浏览量
14811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