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大数据中心是依托物联网、互联网建立的大数据管理平台,能够实现劳务管理、安全质量管理、绿色施工、物资设备管理等系统的智能化和互联互通,通过对施工数据的收集、上传,分析工程信息数据,提供过程趋势预测及预案,实现工程可视化智能管理和管理对象的针对性管理,并将管理资料系统化、集成化,进而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
人员管理:利用大数据建立个人档案
项目部以劳务实名制系统为核心,将劳务实名制与入场教育培训、门禁系统、产业工人培训基地、安全行为之星、视频监控AI智能分析、安全常识WiFi密码答题等数据相关联,确保工人完成入场教育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才开放门禁权限。
在个人档案建立后,项目部给劳务工人开设工资账户,统一办理银行卡,由银行点对点打到个人工资卡上,然后将明细传回智慧工地信息系统,有效地防范和遏制劳务队伍恶意拖欠劳务工人工资的发生,真正给劳务工人吃下一颗定“薪”丸。
动态管理:利用大数据建立安全档案
项目部通过人员安全管理、质量巡检,及时发现安全质量隐患,并制定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期限、指定落实责任人,对现场存在的安全质量隐患进行整改。同时,实时生成分析数据,按照部位、施工队伍、班组进行分类,管理人员可对存在问题较多的部位、班组进行针对性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同时还按照时间轴对隐患趋势进行预判,制定预案及管理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严格受控,通过安全员观察、AI智能识别、安全常识WiFi密码答题等对个人安全基础分进行奖励或扣除,若低于限定分值则门禁系统锁死,该工人必须重新进入产业工人培训基地进行停工培训,合格后方能解锁再次上岗;对于未被扣除的安全积分可转换为电子券用于安全积分超市内生活物品兑换,通过正向引导,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绿色施工:利用大数据实时监控
项目部将TSP监控设备、智能电表、智能水表等设备进行关联、数据整合,结合进度管理对噪音、扬尘、能源消耗等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噪音污染、扬尘超标、能源消耗较大的环节、工区制定针对性措施,为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
这些设备让工地上长出了“眼睛、耳朵、鼻子”,它们看得见隐患、听得见噪音、闻得到粉尘,提高了监管信息化、数字化、科学化、智能化水平,实现了从现场检查向远程监控的延伸、从事后整改向过程控制的转变。
视频传输:利用大数据反馈现场实况
项目部将监控视频传输到智慧工地大数据中心平台,同时通过网页、手机APP进行远程监控。
借助全场地覆盖、全天候工作的摄像头,通过后台分析软件对现场作业人员行为进行分析,项目部可判断劳动保护用品佩戴情况及现场违章作业。对于不按规定佩戴劳动保护用品或违章作业行为,可将违章情况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记录,违章人员需再次接受安全教育、消除违章后方可继续上岗。同时对于部分分析软件无法判定的违章,采用人工远程识别的方式辅助识别,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习惯性违章,减轻现场安全人员监管强度。
物资设备:利用大数据实现远程调度
项目部在五个车站现场设置车辆识别系统和智能称重系统,连线智慧工地大数据中心平台,对进出车辆、设备、物资进行自动记录及自动称重,同时对设备状态进行监控,以实现设备的智慧调度,提高了设备使用率。
通过物联网对作业过程进行管控,针对异常或违章情况进行实时告知,提高作业人员对设备的掌控力度,配合工地现场的管理制度,建立安全施工体系,保障施工作业安全,防范于未然。
责任编辑;zl
-
大数据
+关注
关注
64文章
8862浏览量
137278 -
智慧工地
+关注
关注
1文章
251浏览量
8263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