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星体是一种周围有物质环绕的巨大黑洞,它们会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向截然相反的方向喷射出两束等离子体。
图片来源:mipt.ru
此前研究表明,类星体各个部分会发出两种不同的光,技术上称为明显偏振光。大多数望远镜在光学范围内工作,看到的类星体是一个遥远的小点,因此无法分辨光来自类星体的哪一部分。
近日,一组研究人员表示可以通过一种新的方式,即通过光的偏振,来确定类星体光的起源和性质。这种新方法类似于我们经常看到的3D眼镜。科学家希望通过分辨类星体的不同部分(吸积盘和喷射物),来区分它们的不同偏振,然后通过不同的偏振度来确定辐射信号是否来源于喷流以及喷流的方向。这些发现对于模拟黑洞行为、研究吸积盘以及理解在活动星系核中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的机制都很重要。
相关研究结果近日发表于《皇家天文学会月刊》。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等离子体
+关注
关注
0文章
126浏览量
14290 -
3D眼镜
+关注
关注
0文章
25浏览量
11056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奥比中光携手佩极让眼镜实现“一人一镜”
近日,深圳国际眼镜业博览会隆重举行,佩极在展览会上正式展出搭载奥比中光3D相机Gemini 210的最新款“魔镜Pro+”。这款“魔镜Pro+”能够采集顾客的面部3D数据,并根据每个人
一种降低VIO/VSLAM系统漂移的新方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方法,通过使用点到平面匹配将VIO/VSLAM系统生成的稀疏3D点云与数字孪生体进行对齐,从而实现精确且全球一致的定位,无需视觉数据关联。所提方法为VIO/VSLAM系统提供了紧密
![一种降低VIO/VSLAM系统漂移的<b class='flag-5'>新方法</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2/32/wKgZO2dbqBOAdkLrAABgnDOmV0Y836.png)
利用全息技术在硅晶圆内部制造纳米结构的新方法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全息技术在硅晶圆内部制造纳米结构的新方法。 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在硅晶圆内部制造纳米结构的新方法。传统上,晶圆上的微结构加工,仅限于通过光刻技术在晶圆表面加工纳米结构。 然而,除了晶
居然还有这样的10.1寸光场裸眼3D视觉训练平板电脑?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为您带来了一款革命性的产品——10.1寸光场裸眼3D视觉训练平板电脑。这款平板电脑不仅让您无需佩戴3D眼镜就能享受逼真的立体视觉效果,还通过先进的技术帮助
![居然还有这样的10.1寸<b class='flag-5'>光</b>场裸眼<b class='flag-5'>3D</b>视觉训练平板电脑?](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8/7E/wKgaomZMIm2AbgVfAACD6ARO2cM449.png)
一种无透镜成像的新方法
透镜成像形式,它使用扫描光束收集散射光进行图像重建,面临着周期性样品的挑战。为了研究微电子或光子元件中的纳米级图案,一种基于无透镜成像的新方法可以实现近乎完美的高分辨率显微镜。这在波长短于紫外线时尤为重要,其成像空间分辨率高于
![一种无透镜成像的<b class='flag-5'>新方法</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D/50/wKgZomaZlSKAXJd7AAD91lO42tY599.jpg)
裸眼3D笔记本电脑——先进的光场裸眼3D技术
效果的用户,这款笔记本电脑都能满足你的需求。 一、卓越的3D模型设计能力 英伦科技裸眼3D笔记本电脑采用最新的光场裸眼3D技术,使用户无需佩戴3D
是时候了解一下什么是光场裸眼3D技术了
在科技的不断推动下,人类对于三维世界的感知和体验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突破。如今,一种名为“光场裸眼3D技术”的前沿科技正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这项技术不仅摆脱了传统3D观看时所需的特殊眼
![是时候了解一下什么是<b class='flag-5'>光</b>场裸眼<b class='flag-5'>3D</b>技术了](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8/7E/wKgaomZMIm2AbgVfAACD6ARO2cM449.png)
什么是光场裸眼3D?
光场裸眼3D技术,是一种无需任何辅助设备(如3D眼镜或头显)即可产生真实三维效果的技术。它通过特殊的显示设备,精确控制光线的方向和强度,使观察者在不同的角度都能看到清晰、连续的立体图像
![什么是<b class='flag-5'>光</b>场裸眼<b class='flag-5'>3D</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8/7E/wKgaomZMIm2AbgVfAACD6ARO2cM449.png)
使隐形可见:新方法可在室温下探测中红外光
MIR振动辅助发光(MIRVAL) 来自伯明翰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利用量子系统在室温下探测中红外线(MIR)光。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光子学》杂志上,在剑桥大学卡文迪什
![使隐形可见:<b class='flag-5'>新方法</b>可在室温下探测中红外<b class='flag-5'>光</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F/AB/wKgaomYhnzOALm_YAABXf_eZcXA235.jpg)
类星体地图:揭示宇宙结构演化的新线索
据了解,类星体是宇宙中最亮的天体,是位于星系核心的极大质量黑洞的可见部分,当它们促使周围的气体快速旋转时,便会生成极其明亮的圆盘和可供望远镜观察的喷流。而类星体通常受庞大的暗物质晕的保护,天文学家们暗示
Nullmax提出多相机3D目标检测新方法QAF2D
今天上午,计算机视觉领域顶会CVPR公布了最终的论文接收结果,Nullmax感知部门的3D目标检测研究《Enhancing 3D Object Detection with 2D Detection-Guided Query A
![Nullmax提出多相机<b class='flag-5'>3D</b>目标检测<b class='flag-5'>新方法</b>QAF2<b class='flag-5'>D</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2/52/wKgaomXdn8yATazJAABO4JxQNTQ568.pn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