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2019年电信行业整体增速放缓,未来创新电信业务拉动增长

牵手一起梦 来源:C114通信网 作者:乐思 2020-03-25 14:37 次阅读

5G开局、密集换帅、携号转网……再回首,2019年依旧是通信运营商发展历程中又一个不平凡的一年。电信运营商不仅要持续深化转型,还要推动网络升级和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央企,运营商更要守住营收和利润的“命门”。

2019年电信行业整体增速放缓,未来创新电信业务拉动增长

近日,三大运营商纷纷发布了2019年业绩报告。首先交卷的是中国移动,2019年其实现营收7459.17亿元,同比增长1.2%;净利润1066.41亿元,同比下降9.5%。这与其同国资委签的军令状“2019年净利润目标较上年增长12%。”的目标相去甚远。中国联通紧随其后发布业绩报告:全年实现营收2905.15亿元,同比下降0.12%;但是却实现了净利113亿元,同比增长11.1%。两家的业绩让人喜忧参半,姗姗来迟的中国电信也没能创造奇迹,营收利润双双下滑。2019年实现营收3757.34亿元,同比下降0.4%;净利润205.17亿元,同比下降3.3%,。

整体来看,2019年是最近几年运营商最为苦涩的一年。传统业务上,移动通信业务负增长,短信、流量增量不增收,新的增长点还没承担起拉到整个电信业务转型的重担。但是如果放在整个行业新旧动能交替的大背景下,三大运营商的表现还算可圈可点。

财报数据:营收/利润背离 整体增速放缓

“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句话用来形容2019年运营商的处境再贴切不过。

2019年,三大运营商继续落实“提速降费”政策,推出携号转网业务。在2018年取消国内流量漫游资费之后,继续下调国际漫游流量资费,推出大流量资费套餐;同时,电信业务价格继续下降,2019年移动流量平均资费降为5元/GB,按照单位带宽价格计算的固定宽带接入平均资费(元/MB)仅为2014年的十分之一。

数据显示,运营商2019年累计让利1800亿元于广大用户,这也导致全行业业绩大幅下滑。与此同时,运营商移动业务市场逐渐趋于饱和,业务高度同质化,但彼此之间存量厮杀一直在继续,价格战频现。运营商们只能被迫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但是在新动能发挥作用之前,还要熬过这漫长的冬天。

面对严峻的行业环境,除中国移动仍实现1.2%的收入增长以外,中国联通及中国电信的收入均出现小幅下滑。从净利润的角度来看,移动、电信分别下滑了9.5%和3.3%;联通虽然增长11.1%,但净利润基数相对较低。

具体来看,2019年中国移动全年营运收入达到人民币7459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通信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6744亿元,同比增长0.5%。但是在利润方面,却出现大幅下滑,股东应占利润达到人民币1066亿元,每股盈利为人民币5.21元,同比下降9.5%。事实上,在2019年下半年,中国移动已经着手展开自救,通过走向价值经营,最终迎来年底的“V”型反转。

随后,中国联通也交出了自己2019年的成绩单。数据显示,中国联通全年实现营收2905.15亿元,同比下降0.12%;实现服务收入2644亿元,同比上升0.3%;实现净利113亿元,同比增长11.1%。对于中国联通2019年的业绩表现,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表示,“2019年以来,国内通信行业发展步入阵痛期,收入增长乏力,行业价值承压。受复杂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影响,公司收入增长持续面临压力”。

对于为何中国联通营收下滑净利润却实现增长?王晓初回答称,“得益于良好的成本管控,尽管受到提速降费的持续影响,公司盈利能力仍保持快速提升”。

中国电信的业绩报告压轴出场,但是也未能改写行业颓势。财报显示,2019年中国电信实现经营收入人民币3757亿元,同比下降0.4%,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3576亿元,同比增长2.0%。当期实现净利润205.17亿元,同比下降3.3%。中国电信并没有在业绩说明会以及财报上解释营收利润双下滑的原因。

2019年,通信业整体环境一直处于下行的态势,受大环境影响,中国电信在第三季度开始出现营收利润下滑现象,到年底都尚未反转。这也是其全年业绩表现不佳的原因。

生财之道:三家各有所长 创新业务拉动增长

数据显示,2019年通信行业以IPTV、数据中心、云服务和大数据为主的固定增值电信业务收入完成1371亿元,同比增长21.2%,成为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过去一年,三大运营商在传统业务提高业绩的做法难以为继,创新业务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在生财之道上,三方各展其能,均有所长。

在新兴市场方面,中国移动加大了国际业务、股权投资、数字内容、金融科技四大新领域的拓展力度。2019年,国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1.4%,股权投资收益对净利润贡献占比达11.9%;“咪咕视频”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长46.4%,“和包”核心功能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长58.9%。

同时,中国移动聚焦工业、农业、教育、政务、医疗、交通、金融等重点行业,DICT行业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48.3%,达人民币261亿元,对整体收入的拉动贡献加大。

在新旧动能转换上,中国电信打出了差异化竞争的好牌。过去一年,中国电信的云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71亿元,同比增长57.9%,已跃升为DICT 领域的第一增长动力;与此同时,物联网连接数达到1.57亿,收入同比增长21.7%。DICT业务正逐步成长为中国电信新的增长点。

在创新动力拉动下,2019年中国联通产业互联网收入同比增长43%,达到329亿元,占整体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12.4%,成为稳定主营业务收入的重要驱动力。益于创新业务快速增长拉动,固网服务收入达到1057亿元,同比增长9.7%。此外,在电信联通5G共建共享的政策下,过去一年也为双方节省了不少投资成本。

5G开局:单打独斗VS共建共享 均取得良好成效

过去一年,5G无疑是通信行业的关键词。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基础运营商发布了5G商用牌照,我国5G正式扬帆起航。9月9日,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宣布开展5G网络共建共享。10月31日,三大运营商同步发售5G商用套餐;截至年底,我国5G基站数超13万个,用户规模以每月新增百万用户的速度扩张。

在5G方面,2019年中国移动加速“5G+”落地,建设开通了5G基站超5万个,在50个城市提供5G商用服务;引导厂商推出32款5G终端,推动2.6GHz产业链与3.5GHz产业链成熟度基本持平。

不同于中国移动的单打独斗,电信联通选择了共建共享。去年9月9日,两家签署合作协议,在全国范围内共建一张5G接入网络,开创集约化快速发展5G的全新模式,在大幅节省资本开支的同时,实现5G网络覆盖翻倍、带宽翻倍、容量翻倍和速率翻倍。

据中国电信财报,截至2019年底,中国电信投资93亿元建成5G基站4万站,并共享中国联通5G基站超过2万站。2019年10月31日,在全国50个城市推出5G商用服务,创新打造“5G+权益+应用”的会员制个人服务模式和“5G+千兆宽带+智家应用”的5G家庭服务。截至2020年2月底,5G套餐用户已达1073万户。

而过去一年,中国联通投入79亿元建设5G网络,目前,中国联通可用5G基站超6万站,覆盖50个城市,其中联通建设基站超过4万个。此外,自2019年11月底起,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新建5G基站均实现共享,支撑5G服务从试验初步迈向商用。

目前,双方已累计开通共享5G基站5万个,共同节省投资成本约100亿元,中国联通的可用5G基站规模超过6万个。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近日在全年业绩电话会议中表示,中国电信今年将与中国联通共建25万个5G基站,其中14万个由中国电信兴建。

责任编辑:gt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运营商
    +关注

    关注

    4

    文章

    2399

    浏览量

    44688
  • 中国移动
    +关注

    关注

    22

    文章

    5557

    浏览量

    71935
  • 中国电信
    +关注

    关注

    22

    文章

    3461

    浏览量

    63047
  • 中国联通
    +关注

    关注

    12

    文章

    3652

    浏览量

    62165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2025芯片代工增长率预计为20%,比2024有所放缓

    竞争对手很好地抓住了人工智能的浪潮所引领。不过,该预测同时显示,中国经济增速较去年略有放缓。 Counterpoint指出,芯片行业的代工部门在2024实现了22%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2-13 15:32 129次阅读

    平板电脑市场2024Q4增速放缓

    。 数据显示,2024第四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长率仅为3%,远低于前几个季度的两位数增长。这一变化无疑为即将到来的2025平板电脑市场开局带来了不确定性。 分析人士指出,
    的头像 发表于 02-11 10:54 199次阅读

    中国电信发布202412月运营数据

    达到了42452万户,与上月相比净增82万户,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在整个2024内,中国电信的移动用户数累计净增了1675万户,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移动通信市场的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中国电信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10:25 283次阅读

    工信部发布11月电信行业运营数据

    工信部近日发布了202411月份的电信行业运营报告。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全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达到1594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
    的头像 发表于 12-24 09:32 356次阅读

    广和通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发平台Fibot入选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电信业”赋智先锋案例

    9月26日,在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简称“PT展”)分论坛“信息通信行业智能化变革论坛”上,中国信通院与《通信产业网》联合公布了2024“人工智能+电信业”领航先锋案例。广和通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发平台
    的头像 发表于 10-10 10:43 323次阅读
    广和通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发平台Fibot入选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b class='flag-5'>电信业</b>”赋智先锋案例

    广和通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发平台Fibot入选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电信业”赋智先锋案例

    9月26日,在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简称“PT展”)分论坛“信息通信行业智能化变革论坛”上,中国信通院与《通信产业网》联合公布了2024“人工智能+电信业”领航先锋案例。广和通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发平台
    的头像 发表于 10-10 10:42 399次阅读
    广和通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发平台Fibot入选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b class='flag-5'>电信业</b>”赋智先锋案例

    广和通Fibot平台入选“人工智能+电信业”赋智先锋案例

    近日,在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PT展)的“信息通信行业智能化变革论坛”上,中国信通院与《通信产业网》携手揭晓了2024“人工智能+电信业”领航先锋案例。经过严格评选,广和通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发平台Fibot脱颖而出,成功入选“人工
    的头像 发表于 10-08 15:23 544次阅读

    工信部推进卫星互联网改革

    工信部正积极有序推进卫星互联网业务准入制度改革;8月6日工信部印发《关于创新信息通信行业管理 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深入推进电信业务向民间资本开放,加大对民营企业参与移动通信转售等
    的头像 发表于 08-08 15:19 1331次阅读

    泰国NBTC认证介绍

    的所有电信业务。泰国NBTC针对广播电信产品的认证分为注册、批准认证和供应商的符合性声明。从20087月1日起,针对电信设备、电信终端设备
    的头像 发表于 07-28 08:31 514次阅读
    泰国NBTC认证介绍

    华为助力电信安全公司和江苏电信实现DDoS攻击“闪防”能力

    攻击“闪防”解决方案商用试点,标志着中国电信业务安全能力迈上新台阶,DDoS攻击“闪防”解决方案向产品化迈出坚实的一步。
    的头像 发表于 05-19 11:12 911次阅读
    华为助力<b class='flag-5'>电信</b>安全公司和江苏<b class='flag-5'>电信</b>实现DDoS攻击“闪防”能力

    瑞士电信选择爱立信打造面向未来的移动网络

    瑞士电信近日宣布与爱立信达成一项新的多年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共创未来移动网络新篇章。根据协议,爱立信将为瑞士电信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助力其创新
    的头像 发表于 05-13 09:41 452次阅读

    兆易创新:预计2024DRAM业务持续增长

    兆易创新近日在业绩说明会上展望了公司未来的发展蓝图。公司高管表示,面对2024营收目标73亿元的挑战,兆易创新将保持战略定力,致力于扩大市场占有率和提升营收。特别是在DRAM
    的头像 发表于 05-11 11:19 869次阅读

    爱立信成功中标罗马尼亚STS无线电项目

    近期,爱立信在罗马尼亚的电信业务动作连连,与沃达丰集团罗马尼亚公司签署的为期五的5G无线接入网络合同更是引人瞩目。
    的头像 发表于 04-07 16:01 942次阅读

    1-2月电信业务总量增长 新兴业务增长新动力

    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却出现了小幅下滑。尽管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在该领域完成了1063亿元的收入,但同比下降了1.6%。
    的头像 发表于 03-25 15:10 823次阅读

    英伟达牵手多巨头,发起AI-RAN联盟,涉足电信业百亿美元市场

    面向自动驾驶、AR/VR、远程医疗等平台的快速发展,电信界已开始重视高速网络速度、质量和覆盖范围的提升。业内人士相信,AI-RAN联盟将使AI技术由云延伸至终端,预期未来基站设备的计算负荷将增大,从而拉动电源芯片、ASIC、散热
    的头像 发表于 02-28 09:56 96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