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如何通过量子力学来准确阐释波粒二象性

独爱72H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2020-04-14 21:06 次阅读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光到底是波还是粒子?这是一个曾经争执了上百年的问题,有人认为光是波,有人认为光是粒子。到了20世纪初,这两种理论已经完全背道越走越远,并且都各自坚信自己的理论才是唯一正确的。究竟是波还是粒子,大家决定用一个实验来证明,即双缝干涉实验。

简言之,就是在一块板上开两个距离适中的小缝,板的一边是一个光子发射器,另一边是一个感光屏。用光子发射器对准双缝发射光子,如果光是由粒子组成,那当它通过双缝后,呈现在感光屏上的一定会是是两道杠;反之,如果光是波,那么感光屏上就会留下如斑马线一样的多道条纹。根据波动理论,当波动穿过缝隙时会形成两个波源,两道波各自震荡干涉,波峰与波峰之间强度叠加,波峰与波谷之间相互抵消,最终屏幕上会出现一道道干涉条纹。总之,两道杠,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多条纹,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第一次试验,把光子发射器对准双缝发射,结果感光屏上出现了多道条纹。而按照之前的推论,这似乎完全证明了光是波的理论。但是还有认为光是粒子的理论,那么进行第二次试验,把光子发射器切换到点射模式,即每次只发射一个光子,让光子逐一通过狭缝。如果之前的推论正确的话,当发射足够多的光子后,感光屏上只会出现两道杠。然而一段时间后感光屏上却同样出现了干涉条纹(斑马线)。这让人感到费解,明明同一时间两个缝隙只有一个有光子通过,那这个光子是在和谁进行干涉呢?难道它是在和自己干涉吗?这似乎不太可能。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决定进行第三次实验。此次试验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屏幕左右加装了两个观测镜头,哪边的看到光子就说明光子穿过了哪条缝。通过最终观测数据发现,光子确实是从两个缝进行单一通过。正当科学家以为一切都真相大白的时候,却出现了诡异的一幕——感光屏上出现了明显的两道杠。为什么会这样?之前明明是多道干涉条纹,为什么加了观测镜头条纹就由斑马线变成两道杠了?就好像光子知道有镜头在观察它一样,没有观测镜头的时候是波,有观测镜头的时候就变成了粒子。

所有人都疑惑不解的时候,爱因斯坦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即“光量子假说”。并在后来据此演化出来了波粒二象性,即光既可以表现出波的性质,也可以表现出粒子的性质。而这其中的变量取决于观测方式的不同。到这里,所有的问题似乎都迎刃而解,用波粒二象性都能够解释的通。

然而1979年,由爱因斯坦的同事约翰.惠勒所提出的“延迟选择实验”却对经典物理学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了便于理解,我们还是以双缝干涉实验来讲,不过这次不同的是,发射光子前屏幕前没有观测镜头。发射光子后,在光子落在感光屏之前加上观测镜头,结果无论加观测镜头的速度快慢,感光屏上出现的一定是两道杠;反之,如果一开始有观测镜头,哪怕在最以后一刻撤掉,感光屏上出现的一定是干涉条纹(斑马线)。

而这里加或者不加观测镜头均是在光子穿过缝隙之后决定的,也就是说光子的状态在加或者撤掉观测镜头之前就已经定型了,那么为什么实验结果在最后一刻还会发生变化?难道加或者撤掉观测镜头再次改变了已经定型的光子?也就是说现在的选择改变了过去既定存在的事实?这让物理学家们感到数百年来的经典物理学体系似乎正在崩塌,这里套用波尔的一句话,“在观测发生前,没有任何物理量是客观存在的。”这样似乎一切又都能解释的通。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粒子可以同时处在不同的状态下,这是量子力学中的态叠加原理。即光可以不同概率同时是波和粒子的状态,而具体情况则取决于观测方法。当正常用双缝实验测试时,粒子全部坍缩为波状态,便得到了光的波动性;而架设观测相机观测时,波动状态则全部坍缩为粒子状态,便得到了广德粒子性。
(责任编辑:fqj)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光子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11

    浏览量

    14476
  • 量子力学
    +关注

    关注

    8

    文章

    101

    浏览量

    20343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量子处理器是什么_量子处理器原理

    量子处理器(QPU)是量子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利用量子力学原理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及处理量子信息。以下是对量子处理器的详细介绍:
    的头像 发表于 01-27 11:53 222次阅读

    如何理解电磁波谱的基本概念

    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恒定的,等于光速,大约是每秒299,792,458米。 1. 电磁的性质 电磁具有二象性,即它们既表现出波动性质
    的头像 发表于 01-20 16:32 321次阅读

    【Simcenter STAR-CCM+】通过快速准确的CFD仿真加速空气动力学创新

    吞吐量运行高保真瞬态仿真,包括旋转轮辋根据曲面敏感度获得有关阻力的详细设计见解通过自动化汽车空气动力学来节省工程时间摘要如今,对快速准确的外部空气动力学仿真的需求非常
    的头像 发表于 12-27 11:02 436次阅读
    【Simcenter STAR-CCM+】<b class='flag-5'>通过</b>快速<b class='flag-5'>准确</b>的CFD仿真加速空气动<b class='flag-5'>力学</b>创新

    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的关系

    、测量坍缩和不可克隆三大原理,提供了无法被窃听和计算破解的绝对安全保证。量子通信主要分为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密钥分发(QKD)两种。 量子
    的头像 发表于 12-19 15:53 552次阅读

    量子通信技术的应用 量子通信与传统通信的区别

    量子通信技术的应用 量子通信技术是一种前沿的通信技术,它基于量子力学原理,利用量子态进行信息传递。这种技术具有高度的安全和独特的物理特性,
    的头像 发表于 12-19 15:45 728次阅读

    Spectrum仪器数字化仪应用:通过量子传感器控制假肢

    加特的多学科联合体 QHMI 研发了一种全新的方法,他们通过量子传感器检测微小且快速的神经信号。灵敏的量子磁力计被置于体外,通过皮肤实现神经信号的测量。目前,科学家们正在使用Spectrum 仪器所提供的超高速数字化仪(M5i.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15:12 208次阅读
    Spectrum仪器数字化仪应用:<b class='flag-5'>通过量子</b>传感器控制假肢

    华为公开量子计算新专利

    近日,华为公司公开了一项名为“一种量子计算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芯片系统”的专利,其公开号为CN118780379A。 该专利深入探索了量子计算的前沿领域。量子计算,作为一种利用量子力学
    的头像 发表于 10-27 10:00 469次阅读

    量子光通信的概念和原理

    量子光通信,作为量子通信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种利用量子光学原理和量子力学特性进行信息传递的先进技术。它不仅继承了光通信的高速、大容量优势,还融合了
    的头像 发表于 08-09 14:22 1618次阅读

    衬底量子效应简介

    法线方向上的运动要通过量子力学来分析。在垂直运动方向上,载流子将具有离散本征能级的维电子气,所以对纳米
    的头像 发表于 08-07 11:40 713次阅读
    衬底<b class='flag-5'>量子</b>效应简介

    【《计算》阅读体验】量子计算

    测量前可能处于叠加态,这是量子力学既令人难以理解又威力无穷的地方。由于量子具有二象性,因此可以把量子
    发表于 07-13 22:15

    量子

    当我们谈论量子计算机时,通常是在讨论一种利用量子力学原理进行计算的全新计算机系统。与传统的计算机使用进制位(0和1)来表示数据不同,量子计算机使用
    发表于 03-13 18:18

    量子计算机重构未来 | 阅读体验】+ 了解量子叠加原理

    ,发现只要是涉及量子计算机原理方面的资料,其中提及最多的就是量子叠加,直接忽视专业级大神的那些不太友好的解释,只看科普的解释:量子叠加原理是量子力
    发表于 03-13 17:19

    量子计算机重构未来 | 阅读体验】+机器学习的终点是量子计算?

    量子力学,不过最近抽空正在脑补,薛定谔方程,费曼的路径积分,还有矩阵力学,等等,这块涉及的数学有点多,李群和李代数等,拓扑流形,复线性代数等。。 不说了,说起来都是痛。 为了能够更快的熟悉这些内容
    发表于 03-10 16:33

    量子计算机重构未来 | 阅读体验】第章关键知识点

    ,就相当于调整输出的手指朝向。而这个计算方法,刚好就是量子力学中的量子纠缠。而量子纠缠,就有可能将之前计算很麻烦的问题进行简单计算,从而达到提速的目的。 作者介绍了量子计算机目前的两大
    发表于 03-06 23:17

    量子计算机重构未来 | 阅读体验】+ 初识量子计算机

    欣喜收到《量子计算机——重构未来》一书,感谢电子发烧友论坛提供了一个让我了解量子计算机的机会! 自己对电子计算机有点了解,但对量子计算机真是一无所知,只是听说过量子纠缠、超快的运算速
    发表于 03-05 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