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使“新基建”走上快车道。继今年3月在顶层设计被频频提及后,日前,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
解读人工智能在其中的定位:一是新技术基础设施,二是可被深度应用、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而形成融合基础设施。这其中,算力作为底层支撑需要继续夯实,当前算力已经无法满足智能化社会构建。根据OpenAI统计,从2012年至2019年,随着深度学习“大深多”模型的演进,模型计算所需计算量已经增长30万倍,无论是计算机视觉还是自然语言处理,由于预训练模型的广泛使用,模型所需算力直接呈现阶跃式发展。不论是边缘加速、云端推理、边缘计算、端侧加速等,算力都是AI新基建首先聚焦的。
4月16日,<电子发烧友>以“AI‘新基建’规模落地破局方向在哪里?”为主题进行线上直播,邀请了嘉楠海外销售VP姚显骏、新思科技(Synopsys)中国区IP Solution销售总监钟香建、深聪智能商务总监王宏松,由电子发烧友分析师张慧娟主持,就AI新基建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业界如何共同推进AI新基建的规模落地进行了深入探讨,三位嘉宾分享了各自的思考和精彩观点。本次活动参会人数达到11587人。
AI新基建的迫切要求和建设重点?
嘉楠海外销售VP姚显骏认为,在新一轮基础设施的升级背景下,AI企业和行业主要有三大升级方向:一是提升整体的数字化能力,因为AI的很多应用场景中,本质是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所以前端、后端的工具等,都需要提升数字化能力。二是搭建专家团队,由于AI技术的落地需要结合实际场景需求,企业对于既懂AI技术,又有行业知识积累的人才需求迫切;三是各行业都需要加快相关技术数据使用协议的制定,AI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场景和程度都不尽相同,各个行业内部有待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
嘉楠海外销售VP 姚显骏
新思科技中国区IP Solution销售总监钟香建表示,传统基建更聚焦于提升民生的硬件基础设施,而新基建更大的比重是利用新兴技术,比如5G、IoT、AI、大数据等,创造新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从而促进产业的升级,达到整个社会生产力和智力的提升。目前还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所以需要整个产业继续努力,通过通用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的产品和应用持续去发展。AI是改进生产工具、生产方式,最终促进产业升级、社会生产力提升的技术基础,AI新基建对AI企业和行业的迫切需求是构建完善的AI技术底座,使得各行各业加快和普及AI应用落地。
深聪智能商务总监王宏松谈到,深聪智能是思必驰旗下的AI芯片企业,专注于智能语音算法及芯片的软硬件优化。智能语音面对的是传统家电、家居、IoT设备厂商,作为基础设施,语音不是简单的技术或产品类型来推进,而是应该看行业是否具备语音的接入能力或具备语音智能的程度。新基建给行业、企业提出了思考的方向:自己的技术能不能达到行业对AI基础设施属性的要求?如果能达到,说明技术就找到了落地的方向。深聪智能对于语音芯片架构规划和落地方面在不断进行思考,也在做取舍和平衡,例如信号处理哪些放在前端、哪些放在云端等,这既是思考的方向,也是行业现在对于语音芯片技术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谈及AI新基建的建设重点,钟香建认为从人工智能产业链的构成来看,主要包括基础硬件数据算法、平台、软件、应用等四个层次,其中硬件数据算法、平台、软件这三部分,分别对应了人工智能的算力、数据、模型三要素,这三要素正是AI新基建的建设重点。AI芯片对性能、功耗、带宽有较高要求,新思科技在EDA工具方面进行了优化,另外还有专门针对AI的IP解决方案,涵盖112G/56G SerDes、HBM接口、处理器等,持续解决算力数据和模型上遇到的挑战。
新思科技中国区IP Solution销售总监 钟香建
姚显骏分析,AI技术体系大致分为基础层、感知层、认知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基础层主要是AI加速器和数据中心的建设,感知层和认知层主要是基于AI的通用技术,平台和应用层则具体到落地层面。目前在基础层上,芯片是AI新基建发力的重点。在AI应用的第一阶段,应用场景主要为训练和推理,在模型训练方面,算法模型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这往往依赖于高吞吐的大规模服务器集群完成,云端芯片是AI算力基建的重点,诸如CPU+GPU、CPU+FPGA使得异构计算成为目前AI的主流计算架构。随着算法模型应用趋于成熟,AI应用步入第二阶段,AI算力基建偏向于推理芯片的建设。AI与IoT的结合将赋予设备更多数据处理和通信能力,因此AIoT芯片的建设非常关键,需要芯片在架构和功能上的创新。
算力、算法、数据——谁是AI新基建的基础?
姚显骏认为,AI的发展过程中,数据是AI发展的基础和先导。这一轮AI的发展主要依靠深度学习技术的突破,没有数据AI便是无源之水。算法是处理数据的方法,算力则是根据算法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随着算法模型趋于成熟,现阶段AI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无限数据和有限算力之间的矛盾。因此AI新基建的基础重在底层计算架构的突破。钟香建表示,在不同的行业,算法非常多样,目前比较成熟。最大的矛盾还是数据和算力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驱动着AI技术的发展。这其中,数据是基础,对于数据的采集、汇聚、存储、挖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驱动因素。算力由硬件平台承载,算力够不够、算力能效比,这两个问题在驱动算力不断发展。AI新基建的发展技术,技术资源层是算力和数据,技术层是模型和算法,更基础的还是算力和数据。
王宏松认为,算法、数据和市场三者之间是互动的关系。首先算法需要和市场互动,找到真实所需;其次,对于AI的训练和算法的演进需要一定的数据支撑;第三,提供算力的芯片,其架构、工艺等,都是AI新基建的基础因素。
深聪智能商务总监 王宏松
AI新基建对产业有哪些拉动效应?
王宏松结合AI智能语音的应用谈到,在语音识别、声纹识别、语音合成、语音NLP的处理方面,技术成熟度很高,用户接受度也比较高。特别是在疫情的非接触需求下,智能语音相关应用加速落地。在新基建背景下,AI语音的落地是面向全行业的,甚至是产业赋能的效果,所有电子相关产品,都需要思考有没有机会和语音进行结合,很多商业机会有待发掘。芯片产品化和产业化的机会,具体体现在从IoT到AIoT产品形态转变中。以传统家电市场为例,应用会进一步细分,例如针对儿童的产品可能会率先爆发,这些都是AI语音的机会。钟香建由我国与美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发展情况谈及,我国在AI应用方面相对领先,而美国在基础资源层面做得更好,主要包括硬件算力和数据。这方面的差距也正是我们当前在AI新基础建设中要更为注重的。在总体战略的推进下,GPU、FPGA、ASIC芯片,大数据采集汇聚、存储和挖掘这些领域将迎来新的机会。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认知计算、情感感知等,这些领域都会作为中间层技术,在基础层和应用层之间提供接口。智慧家居、智慧城市、智慧办公、智慧医疗、自动驾驶等等,这些领域都会因为AI基础层和技术层面的发展,迸发更强的活力。同时,其他领域也会间接受益,比如大数据、IoT以及支撑AI技术和应用的上下游企业都有很大的机会。
姚显骏认为AI对产业的拉动效应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是对强数字属性产业的拉动,例如对互联网、金融等数字化程度较高的产业,拉动主要体现在用户体验和企业服务水平的升级。另一方面是对弱数字属性产业的拉动,制造业、交通、能源和政务等数字属性较弱的传统领域,AI对产业的拉动主要表现在降低企业成本,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例如在高端制造业领域,AI可用于基于算法的建模、设计,生产自动化,高精度的质检等,实现对生产链各环节的优化。传统行业前几年IoT谈得比较多,AI兴起后引入了AIoT的概念。从IoT到AIoT类似于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整个产业的变化非常巨大,对于生产力和社会运营的效率有巨大的提升。这其中,边缘侧的处理能力非常重要,能够给整个社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在嘉楠最近落地的一个项目中,是把城市运营的水电表进行了AI图象识别处理,虽然应用比较简单,但是实现了智慧城市意义上的管理,能耗以及消耗的热力图、异常报警功能都可以给政府提供相关参照。
AI如何与IoT、大数据等融合,构筑稳固的技术底座?
姚显骏认为,未来的技术底座虽然构成多元,但主线是一贯的,本质上是对数据资源的利用。在这样的框架中,会看到大数据是数字经济的战略资源;5G、云和芯片是基础设施;AI与物联网、边缘计算的融合是新的生产力;区块链则有望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石组件,构建基于机器信任的生产关系。技术大融合的趋势中,企业要想站稳脚跟,应该关注底层共性技术。钟香建分析,在新基建的七大核心板块中,与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直接相关的有四项: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它们并不是独立的技术,而是相互融合、叠加的。新基建的新愿景,应该是利用基础技术推动新的技术平台和应用的落地,AI方面除了原有的训练、推理等技术分类,在新基建方向下应该有新的技术分类,比如AI5G、AI云计算、AI存储、AIoT等等,是基于已有的5G、云计算、存储、IoT等去升级且应用。因此技术底座更注重的是基础资源层,包括计算平台、数据采集、数据汇聚、数据存储、数据挖掘等,AI基于原有的技术,去构筑这个技术底座。
王宏松以智能语音与其他代表性技术的融合为例谈到,一方面体现在多模态的方案中,除了基于声学的音频,还有视频的识别,再加上感知层的传感器、边缘端的计算、本地的算力等,让AI的识别效果在端侧就提高到一定程度,这也需要算法的不断演进;另一方面,不论是端侧产生的还是处理之后的数据,到云上再做处理时,与传统直接在云上处理的数据不一样。在进行大数据处理、语义理解、知识图谱等处理时,距离理解话语中的含义、文化背景等还有较大差距,AI在这方面应用离需求还有明显的距离,需要从业者不断演进模态的融合和数据结构化的处理。
如何正视AI“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王宏松说道,AI技术还有点像三岁小孩,比原来智能了,但还达不到那么高的预期,仍在持续演进中,不过这个演进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以算法的推进为例,有的算法是按小时迭代上线的,有的是按周来迭代上线的。对于芯片企业,常常跟不上算法对芯片的直接要求。最终将产品、服务提供给客户时,算法和芯片最后融合成什么样,往往在客户、普通消费者眼里会产生理解或感知上的偏差。但是,AI被纳入新基建范围中,必然会加速行业的应用和落地,会越来越接近甚至超出我们的预期。钟香建表示,现阶段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普及和应用率还是很低的,这也是理想和现实中存在的差距。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还是整个生态链不够健全,需要更完整的生态链的互动、合作和融合。以EDA工具为例,也在被AI革命性地改变,它可以通过大规模扩展对设计工作流程中选项的探索,同时自动化较少的决策,彻底改变芯片的设计。SoC团队能够以专家级的水平去进行操作,可以把专家需要耗费一个月才能完成的设计,压缩到短短三天。我们要坚信AI是无处不在的,它可以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和提升我们的生产力。
姚显骏谈到,AI真正落地需要打通从云到端的壁垒,其中带来的问题是多样的。算法方面,将算法迁移部署到设备端,但在实际推理过程中往往影响算法模型的性能。算力方面,设备端对功耗的限制不支持高能耗的AI芯片。数据方面,端侧场景需要实现基于小样本数据的推理,与服务器高吞吐的训练场景不同。为了克服这些差异,需要研发基于端侧设备的芯片。AI芯片在指令集架构的选型、功耗和算力的规划上要贴合端侧场景,以最大程度满足设备端的需求。其次在应用方面,AI行业应用需要在成本、效率和数据安全之间取得平衡。
AI企业如何打造生态圈?
王宏松认为,AI作为技术和服务的一种形式,是呈现给行业合作伙伴和企业的,最终消费者并不知道或不在意其中用了什么样的AI技术,而是注重获得了什么样的服务体验。对于AI企业来说,就要努力打造生态圈,让企业之间、行业之间的融合和推进更加顺畅,共同提供好的技术和平台服务。钟香建认为在新基建的背景下,不管什么行业的人都用同一种思维方式、同一个目标去思考问题,这就是一个生态圈。要打造成功的生态圈,可以从几个层次展开:首先是如何创造出新的智能应用系统,这是企业、从业者需要常常思考的问题;再高一个层次,需要思考如何应用这些新技术、产品,在哪些领域可以把智能贯穿下去;更高层次的思考是,如何让社会更智能化、增加社会的智力,比如智慧城市、智慧国家的概念,这需要基于底层从一个个产品、技术、行业,进行更高维度的思考,大家需要有这样统一的思考方式去带动AI进入各行各业。因此,生态圈建设应该囊括如下领域:基础资源层生态的融合,包括芯片、IoT、5G等;不同技术层面的全套解决方案的融合,包括算法模型、大数据、语音识别、视频识别、事件识别等;应用层面要做到跨行业的融合,需要在生态圈纳入各个领域的系统公司、方案公司。
姚显骏表示,建立生态圈首先要推动基础设施标准的建立。新基建技术类别众多,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实际应用场景也各不相同。以物联网为例,不同细分行业中的设备和系统繁多,彼此之间割裂,协议互不相通。只有在行业中形成统一的协议标准和数据使用标准,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万物互联。同理,在其他技术领域中也需要加快标准研发,从而形成行业合力,真正推动新基建建设。当在基础标准有了统一的标准指引后,再往下到行业、产业、各种不同的平台和应用就会容易很多。
观看本场直播精彩回放,请点击:http://webinar.elecfans.com/replay/519.html
本文由电子发烧友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添加微信号elecfans999.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54文章
50472浏览量
422034 -
新基建
+关注
关注
4文章
811浏览量
23333 -
AI2020
+关注
关注
1文章
22浏览量
5935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标贝科技:AI基础数据服务,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底层支撑
随着不同大模型在语言理解及生成等领域的出色表现,大模型别后的规模规律不断强化数据在要提升AI性能上的关键作用,AI数据服务可加速高质量数据的获取与标注,推动AI算法的创新与持续优化,是AI
DolphinDB 2024年度峰会回顾之分论坛:权益类数字基建与技术创新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金融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而权益类数字基建作为这一进程的核心支撑,正不断推动着金融领域的创新与变革。DolphinDB2024年度峰会的分论坛A聚焦《权益类数字基建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二章AI for Science的技术支撑学习心得
for Science的技术支撑”的学习心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
1. 技术基础的深入理解
在阅读第二章的过程中,我对于AI for Science所需的技术基础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这一章详细阐述了
发表于 10-14 09:16
什么是AI服务器?AI服务器的优势是什么?
AI服务器是一种专门为人工智能应用设计的服务器,它采用异构形式的硬件架构,通常搭载GPU、FPGA、ASIC等加速芯片,利用CPU与加速芯片的组合来满足高吞吐量互联的需求,为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
名单公布!【书籍评测活动NO.44】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
、生命科学、电子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政府工作人员、科研人员、创业者、投资者等参考。
本书共分为8章
第1章介绍了作为全新的科学创新范式的AI for Science的具体含义、底层逻辑,以及
发表于 09-09 13:54
AI网络发展的四大核心技术支柱
在AI大模型时代,随着模型参数量与训练集规模的爆炸性增长,单纯依赖GPU单体算力的提升已难以满足需求,业界焦点逐渐转向系统架构层面的革新,其中,作为底层核心技术的网络成为了突破的关键。全球科技巨头正竞相研发相关产品技术,
【HZHY-AI300G智能盒试用连载体验】基建智慧工地物联边缘代理技术研究及应用
基建施工现场大量的感知层设备需要一种区域集中式、全网分布式的网络交互节点,实现企业级大数据的在线采集和反控,助力基建安全质量管理工作。
【项目计划】
1、在AI300G智能盒上安装Ubuntu操作系统
发表于 07-16 17:14
开发者手机 AI - 目标识别 demo
Network Runtime 神经网络运行时,作为中间桥梁连通上层AI推理框架和底层加速芯片,实现AI模型的跨芯片推理计算。提供统一AI
发表于 04-11 16:14
精密设备丝杆支撑座的功能特点
丝杆支撑座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它的作用是为机械设备提供稳定的支撑和固定。在各种机械设备中,支撑座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保证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因为外力或者其他原因而发生移动或
DC-LINK直流支撑电容工作寿命有多久?
DC-LINK电容器的体积很大,它的容量可以做的特别大,电容器的耐压也很高,当然它的价格也不便宜,DC-LINK直流支撑电容工作寿命有多久?
边缘AI它到底是什么?能做什么?
边缘AI它到底是什么?能做什么? 边缘人工智能是一种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它将人工智能的计算和决策能力移动到离数据生成源和终端设备更近的边缘节点上。与传统的云计算方式相比,边缘AI将计算和决策推向网络
redis数据结构的底层实现
Redis是一种内存键值数据库,常用于缓存、消息队列、实时数据分析等场景。它的高性能得益于其精心设计的数据结构和底层实现。本文将详细介绍Redis常用的数据结构和它们的底层实现。 Redis支持多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