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人脸识别最全知识图谱,教你开发时如何避开认知误区

科讯视点 2020-05-18 15:27 次阅读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少有的算法研究和商业应用都相当成熟的技术,人脸识别近几年火热异常。但由于其技术门槛较高,一些新入门的开发者往往对人脸识别存在很多认知误区,如简单地认为识别率越高,算法越好;可检测的关键点越多,识别比对效果越出色……接下来笔者就以自身使用虹软视觉开放平台免费离线SDK ArcFace3.0做开发的经历来为大家讲讲,要如何避开这些误区。

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ArcFace3.0,该SDK对人脸识别、活体检测、年龄检测、性别检测等核心算法模型进行了全面升级,其算法鲁棒性大幅提升,接入门槛显著降低,可同时支持Windows、iOSAndroid(包含Android10)、Linux,性能与开发效率也有了整体提升,同样秉承了开放平台免费、离线的核心,进而成为了广大开发者落地AI应用的利器。

常见误区一:“人脸检测”就是“人脸识别”?

事实上,“人脸检测”只是人脸识别完整流程中的一个环节。在用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后,首先就需要用人脸检测技术自动检测、提取当中的人脸,随后才能进入人脸图像预处理及最核心的人脸特征提取环节。

但在实际商业化落地中,人脸检测也可独立于人脸识别进行使用。譬如泸州云龙机场就布置了智能零售服务机器人,可以通过人脸检测功能自动寻找顾客并提供服务。其智能零售服务机器人就是采用了虹软视觉开放平台的人脸识别算法。

虹软推出的ArcFace3.0 SDK囊括了人脸检测、性别检测、年龄检测等技术,结合使用可应用于商业迎宾机器人、自动广告机等产品

常见误区二:人脸识别的准确率越高越好吗?

理想状态下,“人脸识别准确率”当然越高越好,但算法在产品化使用时会受到逆光、暗光、强光、识别角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相同算法,在实验室环境中与不同的实际应用环境中,所表现出的识别准确率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脱离使用场景单纯考量算法的识别准确率参考价值不大。

业界更多会采用“认假率(FAR,又称误识率,把某人误识为其他人)”和“拒真率(FRR拒真率,本人注册在底库中,但比对相似度达到不预定的值)”,来作为评判算法的依据。另外还有识别速度、活体攻击成功率、人脸检测成功率等维度,也可作为评判算法优劣的参考依据。

尽管FAR和FRR都越低越好,但两个指标是一个跷跷板,一个指标的降低会意味着另一个指标会升高,所以需要实现两者间的平衡。

人脸识别算法一般会设定一个阈值作为评判通过与否的标准,该阈值一般是用分数或者百分比来衡量。当人脸比对的相似度值大于此阈值时,则比对通过,否则比对失败。每个阈值都可以统计对应的FARFRR,不同阈值的FARFRR值可绘成ROC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我们可以通过ROC曲线选定一个合理的阈值点。

常见误区三:人脸关键点越多,人脸比对效果越好?

人脸关键点技术在人脸识别的一系列环节中,确实有所应用。但它并不是使用在最核心的人脸比对中,而是在前置的人脸图像预处理环节中。因此,确保人脸五官基础关键点数量及准确性即可,无需一味追求过多关键点的数量。

当前主流的人脸识别算法,在进行最核心的人脸比对时,主要依靠人脸特征值的比对。所谓特征值,即面部特征所组成的信息集。我们辨别一个人的特征,可能会记住他是双眼皮、黑眼睛、蓝色头发、塌鼻梁……但人工智能算法可以辨别和记住的面部特征会比肉眼所能观察到的多很多。

人脸识别算法通过深度学习,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海量人脸图片进行学习,借助输入图像,提取出对区分不同人脸的特征向量,以替代人工设计的特征。每张人脸在算法中都有一组对应的特征值,这也是进行人脸比对的依据。同一人的不同照片提取出的特征值,在特征空间里距离很近,不同人的脸在特征空间里相距较远。

虽然人脸关键点不会直接作用于人脸比对,但在人脸图像预处理环节,依旧有重要作用。事实上,通过人脸检测提取到人脸图像质量参差不齐,角度各异。而在虹软ArcFace3.0算法中,利用人脸关键点技术可准确定位出人脸五官位置,使用仿射变换将人脸统一“摆正”,尽量消除姿势不同带来的误差,为算法准确提取人脸特征值提供保障。

常见误区四:用照片或者视频能否通过人脸识别?

在成熟的人脸识别应用中,都会加入活体检测技术。所谓活体检测,即验证用户是否为真实活体本人在操作,可有效抵御照片、视频等常见的攻击手段,是金融、政务等无人值守应用中几乎是标配。

在交互方式上,活体检测可分为静默式和配合式,配合式需要结合摇头、眨眼、唇语等方式配合,静默式则不需要用户配合动作,相比配合式算法层面要求更高,体验更好。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而在静默式活体检测中,同样以上文提及的虹软视觉开放平台为例,该平台已经免费开放了RGB单目活体检测、IR活体检测两种算法,并在最新推出的ArcFace3.0中进行了模型更新,全面提升了算法鲁棒性。其中的RGB单目活体采用普通RGB摄像头即可,通过分析采集摩尔纹、成像畸形、反射率等人像破绽,从而获得活体检测所需要的识别信息,多维度的识别依据保证了识别的准确性。而IR活体检测,则是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了红外成像中屏幕类无法成像的原理,进一步加强了电子屏的攻击防范。

常见误区五:大面积遮挡下还能进行人脸识别吗?

在人脸识别领域中,大面积人脸遮挡一直是公认的识别难题,难点主要体现在:

第一,人脸识别算法主要依据人脸面部特征进行身份判定,脸部大量遮挡时,算法无法准确检测人脸位置、定位五官关键点,大大降低了识别效果。

第二,人脸识别算法使用的深度学习技术依赖海量的训练数据,短期内难以收集到大量面部遮挡的照片,并进行人工标注;

第三,人脸识别算法包含多重模块,面部遮挡影响的不仅仅是人脸比对模块,还会影响到人脸检测、跟踪等多个模块,对整个系统带来很大的干扰影响。

能否在大面积遮挡的条件下进行人脸识别,对算法要求比较高。近段时间,虹软视觉开放平台针对个人防护中所造成的人脸大面积遮挡问题,进行了算法模型针对性升级,提升人脸可见区域权重,在局部特征增强方面设计了相应策略,如加强了对眼睛、眉毛等重点区域的识别,大面积遮挡下的人脸识别准确率达99.5%以上。

对于很多刚进入人脸识别领域的开发者而言,很多算法细节都需要亲自上手感受过,才能明白个中精微之处。建议新手开发者可以尝试虹软视觉开放平台免费开放的ArcFace3.0 SDK,下载即可使用,新版本对人脸识别、活体检测、年龄检测、性别检测等核心算法模型进行全面升级,大幅提升算法鲁棒性,显著降低接入门槛,同时支持Windows、iOS、Android(包含Android10)、Linux,在性能和开发效率上进行了整体提升,还可以离线使用,对开发者来说非常实用。

实际使用中,开发者往往会提出一系列细节问题。为帮助开发者快速上手,前段时间虹软工程师团队推出了一系列课程,以技术解析和专项答疑等形式帮助开发者解决难题。前后几期课程分别讲解了安卓端AI应用开发技巧,如何快速接入Windows版本的ArcFace 3.0 SDK,还有Java服务端开发技巧,以及对常见问题的答疑,建议感兴趣的开发者朋友可以登陆虹软开放平台官网观看学习。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人脸识别
    +关注

    关注

    76

    文章

    4005

    浏览量

    81757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三星自主研发知识图谱技术,强化Galaxy AI用户体验与数据安全

    据外媒11月7日报道,三星电子全球AI中心总监Kim Dae-hyun近日透露,公司正致力于自主研发知识图谱技术,旨在进一步优化Galaxy AI的功能,提升其易用性,并加强用户数据的隐私保护。
    的头像 发表于 11-07 15:19 417次阅读

    三星电子将收购英国知识图谱技术初创企业

    在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三星电子公司再次展现了其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与技术创新实力。近日,三星正式宣布完成了对英国领先的人工智能(AI)与知识图谱技术初创企业Oxford Semantic Technologies的收购,此举标志着三星在提升设备端AI能力、深化个性化用户体验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的头像 发表于 07-18 14:46 498次阅读

    知识图谱与大模型之间的关系

    在人工智能的广阔领域中,知识图谱与大模型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场景,同时又相互补充,共同推动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本文将从定义、特点、应用及相互关系等方面深入探讨知识图谱与大模型之间的关系。
    的头像 发表于 07-10 11:39 884次阅读

    人脸识别技术的原理介绍

    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基于人脸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生物识别技术。它通过分析人脸图像,提取
    的头像 发表于 07-04 09:22 1052次阅读

    如何设计人脸识别的神经网络

    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基于人脸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安全监控、身份认证、智能门禁等领域。神经网络是实现人脸
    的头像 发表于 07-04 09:20 564次阅读

    人脸识别模型训练是什么意思

    人脸识别模型训练是指通过大量的人脸数据,使用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算法,训练出一个能够识别和分类人脸的模型。这个模型可以应用于各种场景,如安防监
    的头像 发表于 07-04 09:16 470次阅读

    人脸检测和人脸识别的区别是什么

    人脸检测和人脸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两个重要技术,它们在许多应用场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安全监控、身份验证、社交媒体等。尽管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关键的区别。本文将详细介绍
    的头像 发表于 07-03 14:49 919次阅读

    人脸识别终端 10寸人脸

    终端人脸识别
    深圳市远景达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发布于 :2024年04月22日 16:01:46

    【OpenHarmony鸿蒙实战】在RK3399开发板实现智能门禁人脸识别

    基于RK3399开发板,使用OpenHarmony3.0-LTS开发的应用。通过定时获取摄像头数据,实现人脸识别比对等功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3-20 17:38 1174次阅读
    【OpenHarmony鸿蒙实战】在RK3399<b class='flag-5'>开发</b>板实现智能门禁<b class='flag-5'>人脸</b><b class='flag-5'>识别</b>

    小区无感人脸识别门禁摄像机,多人同时识别通过 #人脸识别 #智能摄像机

    AI人脸识别
    jf_07511428
    发布于 :2024年03月06日 22:53:18

    公司人脸识别考勤门禁摄像机#人脸识别#智能摄像机

    AI人脸识别
    jf_07511428
    发布于 :2024年03月06日 22:52:08

    利用知识图谱与Llama-Index技术构建大模型驱动的RAG系统(下)

    对于语言模型(LLM)幻觉,知识图谱被证明优于向量数据库。知识图谱提供更准确、多样化、有趣、逻辑和一致的信息,减少了LLM中出现幻觉的可能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2-22 14:13 1106次阅读
    利用<b class='flag-5'>知识图谱</b>与Llama-Index技术构建大模型驱动的RAG系统(下)

    人脸识别技术的原理是什么 人脸识别技术的特点有哪些

    人脸识别技术的原理 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以图像或视频为输入,识别、检测、跟踪和分析人脸
    的头像 发表于 02-18 13:52 1640次阅读

    知识图谱基础知识应用和学术前沿趋势

    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以结构化的形式描述客观世界中概念、实体及其关系。是融合了认知计算、知识表示与推理、信息检索与抽取、自然语言处理、Web技术、机器学习与大数据挖掘等等方向的交叉学科。人工智能是以传统符号派
    的头像 发表于 01-08 10:57 861次阅读
    <b class='flag-5'>知识图谱</b>基础<b class='flag-5'>知识</b>应用和学术前沿趋势

    无功功率是什么?无功功率的认知误区都有哪些呢?

    无功功率是什么?无功功率的认知误区都有哪些呢? 无功功率是指电路中储存能量和反送能量的能力,它与有功功率共同构成了电路中的总功率。相较于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不参与能量的转换和传输,而是在电力系统中发
    的头像 发表于 12-26 14:02 122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