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智能制造网)
过去,植树节对于我们的影响可能不是很大,人们参与植树活动更多是一种兴趣或义务。但如今,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越来越快,森林等资源破坏的越来越严重,保护生态健康已经刻不容缓。植树造林作为一项改善生态的有利措施,正在成为每个人的责任。
去年12月的时候,国家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森林法,其中不仅强调了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引导并鼓励有关部门、企业和公民参与到森林保护之中;同时更将植树节写入法律之中,强化每一个人的造林绿化责任。这大幅提升了植树节的潜在价值意义与重要性。
基于此,当前积极响应植树节活动,全民参与植树造林,已经从义务升级为了责任。植树造林人人有责,国家呼吁并要求更多人参与到植树造林事业之中,从被动的过节到主动的自觉,共同将生态建设提升到一个全民参与、人人注力的规模化、优质化阶段。
那么要实现真正的全民参与植树造林,当前仅依靠传统的现场植树形式肯定不行。在这样的背景下,又该采取怎样的手段才能提升植树造林的形式与效益呢?近年来,各种智能科技的出现与应用带来了福音。
比如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便催生出了蚂蚁森林等植树软件,让人们的参与形式从现场植树变为了网络植树;同时,各种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结合应用,也诞生出了“云种树”的创新方式。这些全新植树形式,无一不然让人们的参与变得更加便捷和智能。而在植树实际操作端,无人机、机器人等智能设备的出现,也大大提高了植树的收益和效率。
目前,四川等省市依靠这些黑科技植树,已经建设了大片的“数字森林”,通过无人机飞播保证种植成活率和效率,机器人巡检进行护林,再结合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对每一棵树实现数字化标签管理,有效推动了植树造林事业的高效开展。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无人机等前沿智能技术的助力下,公民参与植树的能力和热情不仅获得大幅提升,同时植树过程中的成本、人力、效率、收益等问题也一定缓解。可以说,科技手段正成为推动植树造林向前走的重要动力,未来智慧植树将成趋势。
当然,智能科技的持续创新,如果从植树造林延伸下去,其实更加展现的是对整个生态保护发展的催化作用。生态保护不只是加法也是减法,在增加森林资源的同时,减少原有资源和环境被破坏,也是生态保护的一大重要内容。而在做减法的方面,智能科技带来的创新也同样不容忽视。
例如在日常护林工作中,一直以来都是依赖人工巡检,但巡检无人机、巡检机器人等的出现便很好的代替了传统人力巡检护林。它们巡检效率高、范围广、更精准、更安全,大大提升了人们的护林能力和收益,让森林资源有更好的保护。
同时在应对火灾等灾害时,无人机、机器人同样能成为灭火救援的重要倚赖。它们通过换人,既能保障人们在保护森林资源时的安全,又能相比人工更大化的开展预警和救援,所带来的价值可谓十分重大。基于植树造林和日常护林两方面的创新应用,智能科技显而易见的成为了人们生态建设和保护的重要力量。未来,我们期待着技术赋能让人们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fqj)
-
无人机
+关注
关注
230文章
10466浏览量
181044 -
智能技术
+关注
关注
0文章
297浏览量
12851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