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34个国家级经开区,盘点其在新材料产业领域布局重点及方向

新材料在线 来源:新材料在线 2020-06-04 10:05 次阅读

新材料产业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新材料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并对未来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高技术产业。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经济转型对于新材料产业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当前的世界,谁能在新技术及产品上发展更快,谁就能占领未来经济新增长的主动权。


“十二五”以来,中央及地方政府都相继出台专项政策,鼓励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一批国内领先产业园区也在积极布局发展新材料产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赛瑞研究整理了34个国家级经开区,盘点了其在新材料产业领域布局重点及方向。

1、天津东丽经济开发区

东丽经济开发区于1992年6月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是天津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占地面积7.2平方公里,是综合性经济开发区。东丽经济开发区历经多年的发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产业特色鲜明,经济初具规模。来自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新加坡、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家企业投资置业,初步形成汽车零部件产业群和IT部件产业群,以石墨烯、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取得了一定突破。

未来,园区将重点发展为航空航天领域产业配套的项目,以及电子信息、汽车、精密仪器、装备制造、生物制药和新材料等领域的项目,积极布局石墨烯产业。该园区与周边的空港加工区、滨海高新区、现代冶金制造区等产业互补、相互辐射带动。

图:天津东丽经济开发区

2、河北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


邯郸开发区2000年9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2013年10月升级为国家级,是河北省第六家国家级经开区,拥有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等11个发展平台。2019年,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169.9亿元,同比增长8.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在邯郸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一。

园区已进驻企业2000余家,其中工业企业200余家,建设项目185个,总投资485亿元。拥有世界500强工业企业5家,大型央企5家,外资企业25家,规上工业企业60家,产值超20亿元企业5家。引进和建设了法国圣戈班、德国西门子、优布劳、荷兰哈克、美的集团、中船重工、新兴际华、康师傅等国内外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初步形成了新材料、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命科学和健康营养、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六大新兴产业。其中,新材料产业以法国圣戈班、汉光耗材产业园、派瑞科技产业园等为代表,形成了结构陶瓷、办公耗材、特种气体、特种纤维四大新材料门类。未来,园区将积极培育新材料、绿色低碳、储能、氢能等战略新兴产业。

图:河北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

3、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1998年建区,行政管辖面积93.06平方公里,2018年,经开北区14.3平方公里规划范围调整、区域环境影响报告成功获批,为未来10年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是吉林省内少数几个具有承接化工项目资质和能力的区域之一。是国家科技部确定的吉林国家级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核心区域,是东北最具竞争力的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


截至2018年末,驻区企业753户,其中规模工业企业86户。区内吉林化纤集团公司现为全球最大的腈纶纤维、竹纤维和碳纤维原丝生产基地;吉林燃料乙醇公司现为亚洲最大的燃料乙醇生产基地;吉林众鑫化工公司拥有国内首套、世界第三套异戊烯醇装置;康乃尔化学公司现为世界最大苯胺供应商;吉林北沙制药公司现为世界第三大维生素E生产企业;吉林高琦聚酰亚胺材料公司现为世界第二家氯代苯酐(原料)及聚酰亚胺纤维全产业链企业,拥有世界唯一的聚酰亚胺纸中试线;吉林碳谷拥有国内技术最先进、产能最大的碳纤维原丝生产线。2018年实现GDP70亿元,比1999年增长11.5倍,规模工业总产值247.6亿元,比1999年增长13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千亿元。未来,园区新材料产业将按照产业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方向,大力发展高性能纤维、化工新材料等产业。

图: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

4、黑龙江双鸭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双鸭山经开区于1993年批准设立,2014年2月被批准为国家级经开区,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及四煤城唯一的国家级经开区。经开区居黑龙江省东部和双鸭山市煤炭、石墨等矿产资源主产区,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建设国家级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的战略规划区。全国特大钢铁集团建龙控股集团、全国最大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商汉能控股集团,以及宝泰隆集团、龙煤集团、大唐集团等落户双鸭山经开区发展。

经开区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规划定位为“五区两园”发展模式,即新型煤化工产业园区、绿色食品及生物技术产业园区、钢铁冶金产业园区、新材料(石墨)产业园区、商贸物流产业园区,以及中小企业园和创新创业孵化园。重点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绿色食品及生物技术产业、钢铁冶金产业、新材料(石墨)产业、对俄商贸物流产业5个主导产业。支持总部经济产业、科技创新孵化项目落户发展。


园区已规划新材料(石墨)产业园,利用区域石墨矿藏丰富、品位较高优势,规划石墨精深加工园区,开发极具前景的石墨精深加工产业;结合新型煤化工下游产品及俄罗斯远东市场,谋划新上一批碳素、树脂保温节能环保新型建材等相关新材料及相关装备制造项目;以汉能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基地升级改造为依托,谋划新上若干配套项目,全力打造黑龙江东部新材料(石墨)产业基地。

图:双鸭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5.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现规划面积14.28平方公里。目前,开发区聚焦战略新兴产业体系,形成了“ 1+5+1 ”产业发展模式。以电子信息为支柱产业,形成了以新材料、生物医药、航天航空、环保新能源、汽车研发配套为重点产业,以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产业的产业集群框架。

园区汇聚中外高科技企业3600多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500多家,81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区内设立126家高科技企业,拥有思科、飞利浦、爱普生、捷普、施耐德等相关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园区在新材料领域形成了由3M公司、泰科瑞侃、汽巴精化、长兴科技、宝理材料、戈尔过滤产品、住矿电子浆料、贺利氏等企业组成的新材料产业群体,产品主要集中在电子材料、医用材料、化工材料等方面。

图: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6、上海化学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


上海化学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29.4平方公里。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基础设施完备、公用配套齐全、管理服务便捷的现代化石化基地,成为集聚国际知名跨企最多、产业能级和产品关联度最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最先进的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是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国循环经济先进单位。

目前,德国巴斯夫、美国亨斯迈、日本三井等世界著名跨国化工公司,荷兰孚宝、法国液化空气集团、苏伊士集团、美国普莱克斯等世界著名公用工程公司和中石化、上海石化、高桥石化、华谊集团等国内大型骨干企业成为上海化工区的投资主体。该区现已规划发展六个系列的化工产品,即石油化工深加工和天然气化工系列产品、光气衍生产品、精细化工产品系列、高分子材料加工产品、综合性深加工项目、高科技生物医药产品。园区以石油和天然气化工为重点,发展合成新材料、精细化工等石油深加工产品,构建乙烯、异氰酸酯、聚碳酸酯等产品系列。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1287.19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239.4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69.16亿元,上缴税金117.92亿元。园区全年批准项目投资18.99亿美元。

图:上海化学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

7、上海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身为上海市松江工业区,1992年7月正式启动开发建设,总规划面积57.77平方公里。2013年3月,上海市松江工业区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已吸引注册企业近2000余家,除了包括福特、松下、依视路、雀巢、台积电等五十余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之外,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项目又陆续落户。

园区针对36.5平方公里核心区的产业进行了梳理,初步形成“4+3+X”产业布局,即以电子信息(广达电脑,国基电子)、食品加工(百事、明治、箭牌)、精细化工(庞贝捷、阿克苏诺贝尔)、现代装备(正泰电气等)等4大传统产业和集成电路(上海超硅)、新能源汽车(国能)、生物医药(昊海生科、复宏汉霖)3类等国家战略型新兴产业和卡脖子项目,在新材料领域重点发展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材料及化工新材料等。2019年上半年,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4.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

图: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8、江苏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

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是2013年3月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规划面积68.6平方公里,其中产业园区38平方公里、科创新城21.6平方公里、物流园区5平方公里、屺山景观区4平方公里。开发区先后获得“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中国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全国绿色生态示范区”等多项殊荣,已形成新能源产业、光电子产业、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等四大产业集群,入驻各类企业800多家。上海宝钢、国电集团、东方电气集团、上海华谊、国家核电、中广核、上海汽车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园区内均有投资。园区未来重点发展光电材料、新能源、新材料及精密机械等产业。

图: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

9、江苏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7月,2010年3月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总面积293.6平方公里。现有企业4860家、世界500强企业2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8家、高新技术企业128家,拥有卡特彼勒、徐工集团、协鑫、鑫华半导体、天科合达、爱矽半导体等一批领先企业,是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

园区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路径,积极布局发展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成电路及ICT产业、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等,全力打造地标型特色产业集群。未来,园区在新材料领域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及半导体材料,积极进军太阳能光伏、氢能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

图: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10、江苏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身是创建于1992年的海安经济开发区,2012年7月3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2020年3月4日,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目前,该开发区已拥有39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南通市总数的1/3强,国家级、省级科技孵化器总数居苏中苏北地区所有开发区首位。

全区形成了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纺织三大产业集群,IT及电子、电力装备(智能电网)、锻压机械、建材设备、电梯部件、丝绸纺织、新材料、新能源、光机电、现代服务等十大特色板块;20多家企业在全球和国内行业中排名前20强。未来,园区新材料产业将重点发展磁性材料、新能源新材料等。

图: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11、江苏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开发区,规划管理面积115平方公里。园区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重点发展生命健康、先进材料、临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加快项目集群集聚。目前,区内已集聚中国建材等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和央企投资兴业,培育了恒瑞医药、康缘药业、豪森药业、神鹰碳纤维、中复连众、国电联合动力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了全国最大的抗肿瘤药物、抗肝炎药物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碳纤维、风电装备研发生产基地,形成了抗肿瘤新药、风电装备、汽车零部件、高端电子、油脂深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

在新材料领域,开发区是新材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家高性能纤维和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区内规模以上先进材料企业30余家,集聚了中复神鹰、中复连众、奥神新材、杜仲氨纶等一批高性能纤维生产企业和汉高华威、华海诚科等一批电子封装材料生产企业。未来,园区将重点发展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性能膜和电子信息材料三个方向的国内先进材料研发、生产和下游应用。其中,高性能纤维优先发展碳纤维、聚酰亚胺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

12、浙江宁波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

宁波杭州湾新区规划陆域面积35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50平方公里。宁波杭州湾新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浙江省级海洋经济集聚区、浙江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拥有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通用航空产业、智能电视和智能终端产业、高性能新材料产业、生命健康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六大先进制造业以及旅游休闲业、体育产业、专业服务业、新型金融业四大现代服务业。

按照浙江省委把宁波杭州湾新区打造成为”标志性、战略性改革开放大平台”的战略新部署,以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统领,建设高水平浙沪合作示范区、高能级先进制造业创新区、高品位文化旅游引领区、高品质产城融合样板区,把杭州湾新区建设成为国际化产业名城和现代化美丽湾。2018年,宁波杭州湾新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584.1亿元,财政总收入160.9亿元。未来,园区在新材料领域将重点发展高性能合金材料、高性能稀土环保材料、高端金属基复合材料及生物基高分子材料。

图:宁波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

13、浙江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2000年7月,2010年4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面积118.3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66平方公里。开发区成立以来,产业结构日益优化,初步形成了现代轻纺、塑料化工、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六大”产业体系,拥有以苏泊尔家电、贝力生液晶电视、飞泰光电、环球光伏、德创环保、三圆石化、中成有机硅为代表的一批领先企业。

未来,园区将通过合理布局一二三产业和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快推进世界级产业集聚集群,打造大湾区先进智造平台和宜产宜居的生态开发区。重点鼓励发展电子信息、生物科技、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

图: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14、浙江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98年,地处杭州湾南岸,位于上海、杭州、宁波三大城市圈中心位置,紧邻嘉绍跨江大桥。总规划控制面积275平方公里。开发区产业基础优势明显,在染料及中间体领域:产量占全省总量的80%以上,尤其是分散染料优势更为明显,其生产总量占全国总量的65%,占全球总量的25%。医药健康领域:新和成生产的维生素E、维生素A占全球的25%,国邦、京新生产的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占全球50%,开发区缬沙坦、地巴唑等产品均在国际国内同类产品中占主导地位。在日用化工品领域:开发区是亚洲最大的过碳酸钠生产地区,多家企业过氧化物产量位居全球排名前列。

按照“率先集聚现代医药和新材料,兼顾汽车及零部件和高端装备”的思路,未来,开发区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电子电器等新兴战略产业及高端服务产业,全力打造成为经济增长核心区、转型升级示范区、新兴产业集聚区、海洋经济先行区、生态新城实践区。其中,在新材料领域将重点鼓励发展先进高分子新材料、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金属新材料和前沿新材料。

图: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

15、浙江衢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衢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9月,2011年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2年与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四区合一,是全国唯一氟硅钴三链齐全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通过搭建产业平台,明确产业发展定位,积极打造“浙西引擎、活力新区”。其中东港新区重点招引和培育医药及医疗器械、芯片传感器人工智能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打造“智慧核芯,健康有礼”之区;高新片区将重点招引和培育氟硅钴新材料、电子化学品、锂电新材料产业,加快建设“氟地硅谷,电化钴锂”。2019年度衢州经开区20项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4亿元,出口总额94.37亿元,新引进项目41个,协议总投资114.38亿元。

图:衢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16、安徽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7月,规划面积54.27平方公里,是国家级经开区和省级高新区,也是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园、国家火炬计划电子材料产业基地、国家863计划铜陵电子材料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铜陵)电子材料产业园、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

经过多年发展,经开区已形成了以铜基新材料产业为主导,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业、精细化工产业为支撑的五大特色产业集群。铜基新材料产业全国最大,已形成6条完整产业链,产品覆盖板、带、棒、线、箔及粉体等全部产品形态,拥有规上企业36家。2018年,经开区GDP实现277亿元,实现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1056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663亿元。未来,园区将依托铜基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2个基地,全力打造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航母;同时,抓好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精细化工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协调发展。

图: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

17、安徽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01年9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13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内现承接了中国建材集团、深圳海得威、北京汇源果汁、台湾信邦电子、武汉凯迪能源、浙江金田集团、上海东方希望、山西运城制版、杭州杭科光电、中为光电、上海晨兴国际、北京华威等一批外企、央企、上市公司和知名企业投资的项目。园区围绕“招大引强、产业提升改造、发展总部经济、推动上市、搞活三产、强化硬件”的项目发展思路,培育和壮大节能环保、智能制造、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图: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18、江西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

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辖区总面积57.6平方公里,是中部地区极具投资潜力的国家级经开区,已逐步建成为萍乡新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凸显,重点打造电子信息为首位产业、先进装备制造、食品、新材料为主攻产业的“1+3”产业布局,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1家,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13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6家,省级科技协同创新体4家,省级创新团队1家。新规划建设2000余亩的新三板产业园和2000余亩的周江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将进一步提升工业项目平台承载力,区域产业集群特色鲜明,已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循环化改造园区。

图: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

19、江西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赣州经开区成立于1990年7月,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217.24平方公里。目前,全区现有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达到67家,新能源汽车科技城已落户工业项目23个,其中,国机智骏、凯马汽车、昶洧汽车、中电、中商国信等整车项目6个,孚能科技等关键零部件项目8个;现有电子信息企业125家,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分别达43家、32家,形成了智能终端产业链。钨和稀土等传统产业华丽转身,工业企业完成技改投资每年平均增速达80%。全区现有工业企业558家,集聚了国机、中车、五矿、招商局集团等央企和日本京瓷等世界500强企业。

作为赣州对外开放的高地、工业发展的主平台,未来园区在新材料领域将以发展稀土新材料产业链为核心,不断强链、延链、补链;以发展高附加值的深度加工和应用产品为重点,以引进高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投入强度、高产出密度的深加工及应用产品为突破口,促进稀土新材料产业不断集聚、产业水平不断提升。

图: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20、江西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

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2000年,2013年3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区远期规划控制面积为175平方公里,已建成20.07平方公里,入驻工业企业372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0家,2018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2.3亿元。2019年上半年,预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1.2亿元。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形成了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和稀土新材料、现代轻工、食品药品四大主导产业。其中,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发展加速集聚。全区有电子信息产业企业132家,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企业49家,形成了从覆铜板、线路板、液晶显示模块(LCM)等电子元器件生产到智能手机、智能音频、智能穿戴等智能终端产品上下游完整产业链条。稀土新材料产业基础坚实。全区稀土企业有2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家,形成了从“开采—冶炼—加工—应用—稀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的完整稀土产业链。未来,园区在新材料领域将重点围绕稀土新材料精深加工及应用,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建平台、招强商,优环境、聚产业 。

21、江西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

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03年9月规划建设,2013年1月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管辖面积27.0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约24平方公里,现有工业企业4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127家。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宜春经开区逐步形成了以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在新材料领域,重点围绕打造“亚洲锂都”,将锂电产业作为“首位产业”来打造,已落户企业100多家,形成了“锂矿开采、锂云母加工、碳酸锂提取、锂电池材料生产、锂电池制造、新能源汽车生产”的全产业链,聚集了远东福斯特、科陆电子、杉杉能源、清陶能源、合纵锂业、正拓新能源、赣锋锂业、江特九龙SUV、宜春客车厂等一大批锂电项目。新材料产业聚集了兴发铝业、明冠新材料、盛富莱、雄塑科技等一批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呈现出投资规模大、产品市场好、技术含量高的特点。电子信息产业聚集了创维电子、碧彩电子、苏强格、中天机械、六和电子、三龙电气等龙头骨干企业,拥有一批中国、省级驰名商标,产品竞争力位居行业前列。

图: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

22、山东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2月,201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1家,高新技术企业79家,产值过亿元企业95家,产值过100亿元企业2家,2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4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2019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可比口径实际增长6.8%。在商务部发布的2019年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在全国219家国家级开发区中排名第58位,在山东省15家国家级开发区中排名第3位。

新材料方面,园区是国内最大的高端纳米级电子陶瓷材料生产基地和碳纤维材料生产基地。在悦来湖科技人才聚集区规划建设了中电光谷未来城,打造新材料产业研发孵化平台,目前已签约入驻国家级和行业领先的研发机构、公共服务平台14家。在东八路以东规划建设了5600亩的功能陶瓷材料产业园和新材料产业园,实施了总投资54亿元的14个重点项目。


园区规划了“一主三新”四个产业园区,其中,新材料产业园是中美两国政府确定建设的中美清洁能源合作产业园,集中发展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项目。

图: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

23、山东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

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2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2011年9月25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政策。辖区总面积40.28平方公里,控制面积130平方公里。开发区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园区,培育形成了黄金、轮胎、电子、食品和机械制造五大支柱产业,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黄金深加工基地、轮胎制造业基地和电子基础材料基地。

未来将以现代高科技工业为主体,积极鼓励投资者进行综合开发。在新材料领域,围绕中德新材料产业园,重点打造电子新材料工业区、高端装备制造区、高新材料产业区、科研创新孵化服务区等四个功能区。

24、山东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06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13年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区总面积296.17平方公里。2018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1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9.7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44亿元。目前全区共有工业企业470余家,初步形成了汽车零部件、新材料及制品、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医药、文体用品、新信息六大优势产业,培植起了国内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基地——拓展纤维,国内最大的全钢子午线轮胎生产基地——三角工业园,世界最大的钻夹头生产基地——威达集团,威海最大的利用日资项目——豪雅光电,以及美国开泰、浩然特塑、晨源高分子、多晶钨钼等一大批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优质企业。

未来,园区将积极培育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食品等产业。未来,园区在新材料领域,重点鼓励发展电子新材料、新型合金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功能新材料等及其应用。

图: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25、山东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

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03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启动建设,201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管辖面积195平方公里。园区坚持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重点发展智能制造、医药健康、新兴产业三大主导产业,2019年完成产值或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7%、7.4%、2.1%。2019年新引进项目48个,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19个。全区“四上”企业总量达到472家,累计有26家世界500强、13家中国500强企业在开发区投资落户,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79家。

园区新兴产业培育中心于2017年12月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设立,产业中心共有企业312家,细分为七大产业,其中新能源产业18家、新材料产业52家、绿色环保产业21家、现代服务业75家、信息电子产业49家、现代金融业43家、总部经济54家。在新材料领域,园区将重点鼓励发展金属及非金属改性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新能源材料等新材料产业。

图: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

26、山东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01年启动建设,2013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内拥有渤海活塞、魏桥纺织、宏桥股份、芬兰奥斯龙等7家上市公司,世界500强及国内500强的中信集团、魏桥创业集团、浪潮集团、月星家居以及芬兰奥斯龙集团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来区投资兴业,形成了铝材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纺织家纺、现代服务业、高效生态农业六大主导产业,产业聚集效应异常明显。

在新材料领域,园区将重点鼓励发展高精度铝板带箔、航空铝材等铝材深加工新材料产业链。

图: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27、河南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2012年10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280平方公里。在整体布局上,主要包括50平方公里的伊洛产业集聚区和230平方公里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区两个功能区域。在功能上以高铁为界划分为南北两个片区:高铁以北为生活片区,建设中央商务区、行政副中心、滨河商住区、职教园区等;高铁以南为工业片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并通过南北向的三条城市轴线和纵横交织的生态廊道实现生态、滨水和产城融合,力求打造成为洛阳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和以高新技术产业、科教研发、商务办公、旅游度假为主的现代复合生态型滨水新城。

在新材料领域,园区将重点鼓励发展高性能有色金属及合金材料、高性能耐火及先进陶瓷材料、功能玻璃与化学新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

28、湖南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

宁乡经开区成立于1998年,2010年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主体园区规划控制面积60平方公里。经过多年的发展,园区形成了以智能家电、新材料为主导,以绿色食品为特色的“两主一特”产业。智能家电产业重点发展白色家电、智能终端、智能硬件智能家居等,现已引进格力电器、海信科技两大智能家电龙头企业,以及南丰电机、光纬金电等27家配套企业;新材料产业领域重点发展绿色建材、电池材料、粉末材料等,现已引进中国建筑、中国建材、中伟新能源、联塑建材、合纵科技等70多家优质企业;绿色食品产业重点发展液态食品、休闲食品、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调味品等,现已引进加加食品、华润怡宝、青岛啤酒、洽洽食品、小洋人乳业、好益多乳业、康师傅食品等50多家知名企业。

未来,园区将以“打造千亿主导产业,争创全国一流园区”为奋斗目标,打造智能家电、绿色食品、新材料三大千亿产业集群。

图: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

29、湖南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

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2年5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重点开发区,到2010年被列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园区已形成以恒安纸业、华发纸业及筹建的泰格林纸等企业为龙头形成了纸业板块,以金健米业、阳光乳业、广积米业等企业为龙头形成了食品产业板块,以云锦纺织、东信棉业、特季轻纺、金帛化纤等企业为龙头形成了纺织产业板块,以力元新材、金天钛业等企业为龙头形成了新材料产业板块等系列产业。

未来园区将围绕“3+2”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以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食品、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三大主导产业,其中在新材料领域,重点鼓励发展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等。

图: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

30、四川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09年12月18日正式成立,201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年6月被国家发改委列为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区域规划总面积213平方公里。目前,园区新材料产业园规划用地2000亩,已形成了以天原集团、金川电子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天原集团将重点发展车用新材料、汽车轻量化材料、动力电池等项目,打造宜宾石墨烯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金川电子将重点推进软(永)磁铁氧体、年产3000万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用磁性器件等新材料技术军转民应用,打造军民融合(新材料)创新示范基地。此外,天原集团与国光电器、江苏国泰三家上市企业联合打造锂电三元正极材料项目,其产品性能对标特斯拉动力电池NCA正极材料,打造全球领先锂电产品,为宜宾新能源汽车提供核心配套供应。


未来,园区将重点聚焦以化工新材料、建筑新材料等为代表的传统材料产业升级与以改性高分子材料、磁性材料、石墨烯材料、高端特种金属材料为代表的新兴材料产业培育,通过实施载体创建工程、专项招商工程、传统优势领域升级工程、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五大工程项目”,促进新材料产业高端化、品牌化、绿色化、生态化发展,建设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打造西南地区新材料转型发展示范区。

图: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31、四川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8月,总面积99.2平方公里,2010年6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已成为中国西部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基地和最具投资价值的开发区之一。开发区现有企业2000多家,其中工业企业50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4家。园区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多数产品和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未来,园区将以“高端装备、新能源设备、新材料”为主导产业,加快2.5产业发展步伐,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方向迈进。

图: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32、陕西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规划面积158平方公里。全区由中心区、出口加工区、高铁新城、泾渭新城四大功能园区组成。其中,泾渭新城是西安工业经济主战场,主要发展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致力于打造西安万亿级工业大走廊的核心承载区。目前,园区聚集了以西北有色研究院为依托,西部材料、西部超导、西部锆核、西部金属、西部钛业、西部宝德、赛特金属、天力金属、宝钛美特等骨干企业为支撑,形成了以钛材、超导材料、锆核材料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链,致力于打造千亿级稀有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以及涵盖研发、中试、产业化及产品应用科技创新基地。

截至2019年底,累计入区企业46000余家,其中外资企业400余家,吸引了德国西门子、博世、蒂森克虏伯。瑞士ABB,法国阿尔斯通,日本日立、三菱,美国GE、TRW、可口可乐等世界500强投资项目70余个,中航工业、中国中铁、中钢集团、中节能集团等央企投资项目80余个,陕汽集团、康师傅等行业龙头企业投资项目近百个。

图: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33、宁夏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是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银川经开区规划控制面积约44.8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2018年在全国219个国家级经开区中综合发展水平排名第98位。

未来,银川经开区将围绕打造“国内第一、世界知名的战略新材料产业集群”的目标,借助“首都带首府”战略,全力推进“32555”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力争2021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

34、新疆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

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360平方公里,2012年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截至2018年,拥有注册企业467家,注册资金23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其中中国500强企业6家,产业工人达18000人,企业累计投资86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70亿元。初步形成以新特能源、新疆众和、合盛硅业为核心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以伊泰能源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以枭龙汽车、中信重工机器人为核心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神华新疆化工、神华活性炭、兖矿新疆煤化工、为核心的新型煤化工产业集群,以阜丰生物为核心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在新材料领域,园区重点鼓励发展锆基新材料、硅基新材料、铝基新材料及碳基新材料等。

图: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新能源
    +关注

    关注

    26

    文章

    5280

    浏览量

    107259
  • 新材料
    +关注

    关注

    8

    文章

    379

    浏览量

    21264

原文标题:34个国家级经开区,新材料产业发展谁更有潜力?

文章出处:【微信号:xincailiaozaixian,微信公众号:新材料在线】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北斗智联入选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

      日前,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示了第一批支持重点“小巨人”企业名单,北斗智联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北斗智联”)成功入选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   重点“小巨人”企业是专精特新“
    的头像 发表于 11-23 14:38 224次阅读

    半导体荣获2024年国家级科技型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称号

    双喜临门|思半导体荣获2024年国家级科技型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称号
    的头像 发表于 10-24 10:39 315次阅读
    思<b class='flag-5'>开</b>半导体荣获2024年<b class='flag-5'>国家级</b>科技型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称号

    英迪芯微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近日,无锡英迪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传来喜讯,成功入选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彰显了在数模混合信号芯片领域的卓越实力与创新能力。自2017年成立以来,英迪芯微始终专注于该
    的头像 发表于 09-19 17:34 500次阅读

    康佳半导体新型显示等项目启动

    来源:国家级井冈山 国家级井冈山
    的头像 发表于 08-01 16:23 242次阅读
    康佳半导体新型显示等项目启动

    经纬恒润与奇瑞汽车签订新能源项目重点供应商合作协议,共同开启合作新篇章

    近日,2024年国家级芜湖汽车零部件生态大会成功举行,经纬恒润受邀出席,与行业各伙伴齐聚
    的头像 发表于 07-26 08:00 572次阅读
    经纬恒润与奇瑞汽车签订新能源项目<b class='flag-5'>重点</b>供应商合作协议,共同开启合作新篇章

    芯驰科技总部落户北京,获10亿战略投资助力车规芯片研发

    近日,国内领先的汽车规芯片设计公司——芯驰科技宣布全球总部正式入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简称“
    的头像 发表于 07-16 10:33 691次阅读

    九墨科技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签约湖南

    近日,九墨科技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成功签约,落户湖南望城,为望城新材料产业发展注入新
    的头像 发表于 05-19 10:40 846次阅读

    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的首个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正式成立

    近日,“国家高速列车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依托中国中车集团旗下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筹建,是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的首个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
    的头像 发表于 05-08 09:20 325次阅读

    得瑞领新成功升级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创存储领域新篇章

    北京市信局近日公示了工信部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其中北京得瑞领新科技有限公司顺利通过评定,成功升级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一荣誉标志着得瑞领新技术创新和市场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得到了
    的头像 发表于 03-19 09:50 508次阅读
    得瑞领新成功升级为<b class='flag-5'>国家级</b>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创存储<b class='flag-5'>领域</b>新篇章

    极海微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珠海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会议围绕“扶持‘小巨人’、发展大产业”的主题展开。本次大会上,34家新认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代表接受了集中授牌,
    的头像 发表于 03-05 09:34 685次阅读

    极海微电子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2月28日,珠海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以“扶持‘小巨人’、发展大产业”为主题,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并对34家新认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代表进行集中授牌。
    的头像 发表于 03-04 18:13 730次阅读
    极海微电子荣获<b class='flag-5'>国家级</b>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中科曙光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北京市认定机构2023年认定报备的第二批高新技术企业备案名单公布,曙光智算通过层层选拔,成功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进一步彰显了高端计算领域的硬核实力。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
    的头像 发表于 01-18 18:51 1012次阅读
    中科曙光获“<b class='flag-5'>国家级</b>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总投资10亿元,郴州新型半导体材料产业园项目封顶

    据湖南郴州经济开发官微消息,日前,郴州新型半导体材料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现封顶
    的头像 发表于 12-14 12:36 632次阅读

    再添国家级殊荣!艾睿光电荣获“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六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名单,艾睿光电榜上有名,再添一项国家级殊荣。值得一提的是,艾睿光电是此次烟台市唯一一家上榜企业。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是指
    的头像 发表于 12-06 08:05 435次阅读
    再添<b class='flag-5'>国家级</b>殊荣!艾睿光电荣获“<b class='flag-5'>国家级</b>工业设计中心”

    ​最具发展潜力的七大新材料产业

    我国新材料产业正处于由中低端产品自给自足向中高端产品自主研发、进口替代的过渡阶段;国内高端新材料技术和生产偏弱,近年来产能虽有显著提高,但未能满足国内高端产品需求,材料强国之路任重而道
    的头像 发表于 11-28 08:09 1129次阅读
    ​最具发展潜力的七大<b class='flag-5'>新材料</b><b class='flag-5'>产业</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