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近两年的市场培育后,Mini LED终端应用逐步扩大,给LED产业链布局Mini LED增添了信心。
2020年以来,国星光电、兆驰股份、鸿利智汇、瑞丰光电等LED封装厂频频释放筹划扩产Mini LED的信息,累计投资额达数十亿元。
只不过,扩产计划还未落地,Mini/Micro LED不需要封装环节在近日LED显示屏企业的调研活动上被再度提及。有投资者开始怀疑,LED封装厂扩产Mini LED是否还有必要?
面对Mini/Micro LED广阔的应用前景,利亚德选择与晶电结盟,设立合资公司共同推进Mini/Micro LED的量产。同时在利亚德看来,Mini/Micro LED可能打破原有产业结构,其中上游芯片是必要基础。
“未来通过巨量转移技术生产Mini/Micro LED省去了中间封装环节,上游芯片厂和下游应用端只有紧密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利亚德表示,目前传统模式和封装仍是主流,而合资公司可通过巨量转移方式大幅降低成本。
一方面是来自巨量转移技术的“威胁”,另一方面,显示屏厂通过倒装工艺也在逐渐缩小供应链。
据高工新型显示了解,洲明科技于4月份发布的UMini大屏与162英寸UMini一体机两款UMini产品,就采用了全倒装工艺。
在近日的调研活动上,洲明科技介绍到,“倒装工艺使得供应链大大缩短了,以前的上游芯片要筛选,去封装厂,再到下游屏厂,再卖到客户。采用倒装,供应链会变短,交期缩短,效率更高。”
洲明科技内部人员向高工新型显示表示,倒装工艺是直接装在板子上的,不需要经过封装环节。洲明科技已向芯片厂直接采购芯片。
显示屏厂试图跳过封装环节,主要目的在降成本。
兆驰光元显示事业部总经理刘传标认为,关键在于谁能占到技术和市场的制高点,现在还很难下定论。
事实上,多家封装厂向高工新型显示表示,Mini/Micro LED并非是不需要封装,而是不需要传统的封装。
厦门信达研发总监陈亚勇表示,“Mini/Micro LED的封装会换一种与目前LED封装工艺不同的封装方式,产业链间的界限不会像目前这样‘泾渭分明’。”另一家封装大厂技术负责人也向高工新型显示表示,对于Mini/Micro LED的封装形态,也还没有很强的行业共识。
鸿利显示总经理陈永铭认为,封装厂会直接出货显示模组,即采用COB技术封装成模组。高工新型显示了解到,洲明科技UMini产品就采用了COB技术。
高工产研LED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LED封装产值预计同比增长约14%至1290亿元,而同期的中国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规模约190亿元,主要面向中高端市场的Mini/Micro LED市场份额更是占小头。
Mini/Micro LED近年保持着较高的增速,但相对而言,在较长时间内市场规模有限。
目前,LED产业链仍处于通过技术提升、扩大产能等方式降低Mini/Micro LED成本阶段。封装厂在这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国星光电董秘5月2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介绍,Mini LED封装主要包括IMD集合封装技术和COB技术。其中IMD技术是将两组、四组或六组等RGB灯珠集成封装在一个小单元中,在快速产业化、良率控制、显示一致性及性价比等方面具备优势。
国星光电目前主推IMD技术,对于COB技术也进行了相关储备。同时对于扩产计划,国星光电董秘表示,“公司的扩产进度将视市场及订单情况灵活调整。”
在2019年初,国星光电就制定了10亿元的扩产新一代LED封装器件及配套外延芯片计划。不过,公司在第一期5亿元投资达产并进行评估后,才于今年决定继续实施第二期项目。可见,封装厂的扩产较为谨慎。
国星光电认为,从中长期看,随着人们生活和生产管理方式逐步优化,市场对清晰度的要求不断提高,Mini LED与小间距的渗透领域将愈加广泛。
至于Mini/Micro LED时代是否需要封装环节,封装厂一致认为,做好产品及相关技术储备才是最重要的事。
晶台股份创新技术研究院院长邵鹏睿表示,封装厂能做的就是进一步为显示屏厂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只是在部分供应链上会做进一步的细分和优化。
责任编辑:pj
-
led
+关注
关注
242文章
23336浏览量
662222 -
晶电
+关注
关注
0文章
113浏览量
18659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